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日月同光耀大明

正文 第一章 意外身亡 文 / 憶塵封一逸軒

    第一章意外身亡

    今天晚上的天氣十分不好,大雨滂沱雷電交加,他沒有開燈,就這樣一個人安靜的坐在電腦面前,默默的看著由一些歷史愛好者們,所編創的視頻mv明行賦。

    他靜靜看著那一個個閃過的,或宏偉壯觀、或波瀾壯闊、或悲愴卻壯烈不已的畫面,心裡充滿了淒涼與崇敬還有那深深的無奈與歎息。

    此時的窗外,整個城市早已亮起了,星星點點的萬家燈火,但是被這磅礡的雨霧所覆蓋後,一切都顯得的是那麼的不真實,朦朦朧朧,如夢似幻。此刻大雨正酣,淒淒漓漓,前埔後續的拍打著電腦旁,陽台上的玻璃窗,整個世界如此寂靜,只能聽見那雨點打落的啪啪聲,以及那恍惚間響起的雷鳴聲。

    他叫朱思明,他的父親朱憶明,曾是國內比較權威的,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之一,從小父親就對他說,他們這一家人,都是明王朝朱氏皇族的後裔,從他開始咿呀學語時起,他的父親朱憶明,就不停的給他講述著,明代那些波瀾壯闊的歷史故事。

    他清楚的記得,父親極度的討厭帶有滿清的字句,而且從來都不允許家人觀看任何的清宮劇,以及韓劇、美劇等外國的劇目,並且每次父親在看到,或者聽到國際上,有別的國家在欺凌中國時,都會把他自己灌的酩酊大醉,而醉酒後的父親,都會自語一句話,對於父親的這句話,朱思明記憶猶新,那就是「可惜我朱憶明生不能逢其時,雖為大明皇室之後裔,卻不能拔劍而四顧,進而掃平天下,挽大廈之將傾,救萬民於水火,亦未能扭轉乾坤,以定我大漢民族五百年之氣運也,以至彈丸小國、番邦小丑欺凌我大中華天朝無人,實在可悲可歎亦可恨也!」

    當時年紀太小的朱思明,並不能理解父親這句話的意思,不過深受其父親影響的朱思明,在13歲父親過世時,遵從了其父親的遺囑,繼承了其父親的遺願,也和他父親一樣,選擇了考古學與歷史學,作為自己的學業,以及未來的職業。

    他從小就非常的聰慧,可能他真的是老朱家的後裔,和老朱家留著同樣的血液,才14歲就被國內的頂尖大學「北京大學」所錄取,從而進入了北京大學的少年班,攻讀考古學與歷史學。

    在不斷的學習中,他漸漸的理解了父親那句話的含義,以及那字裡行間所充斥著的,那深深的無奈以及那沉重的歎息。

    五年後他19歲大學畢業時,輕鬆的以滿學分的分數,拿到了國內考古學與歷史學的雙博士學位,而後被國內某著名的考古研究機構,所看中並且錄用至今。到今天為止,他已經在這家考古研究機構中工作了11年了。

    在工作中他兢兢業業,能力出眾,而且為人和善,待人真誠,人緣非常好,與研究所的各位同事,關係都非常融洽,很被領導所看重,年紀輕輕的就被提拔成為了考古研究組的組長,並且他通過自己的努力和重大的歷史發現,獲得了國家頒發的考古學與歷史學雙博士後學位。

    去年的今天,明思宗崇禎皇帝的陵墓,明思陵因被雷電擊中,而不幸損毀之後,因為怕被不法分子盜掘,所以國家命令他們的考古研究機構,負責對其進行搶救性挖掘。於是他帶領著自己所屬的考古隊員,對明思陵進行了考古挖掘工作。

    經過整整一年的挖掘,今天他所帶領的考古挖掘小組,剛剛完成了,對明朝末代皇帝,明思宗崇禎陵墓思陵的考古挖掘工作,作為組長的他需要寫一份考古工作總結,已為這次的考古工作畫上一個完美的句點。

    可是從回到家到現在都整整五個多小時了,他卻一點動筆的心思也沒有,就這樣靜靜的坐在電腦前,一遍又一遍的看著,由那些明代愛好者所創作的,追思明代的視頻mv明行賦與故國有明,而久久未曾動彈,窗外的閃電不時的劃過黑沉沉的天際,時不時的用那一瞬而滅的閃光照亮他那飽經滄桑的英俊面龐。

    他輕輕起身,抹黑著給自己倒了一杯水,回到電腦旁邊,小心翼翼的從懷裡摸出了一個溫潤的玉珮,這玉珮呈圓形,巴掌大小,是由整塊上好的和田玉所製,邊上佈滿了一朵一朵的雲紋,中間是一條華美的翔龍,整個玉珮佈局合理製作精美,真可以說得上是巧奪天工美輪美奐。體現出了明代匠人高超的製造技藝,從價值上來說,真的可以算得上是無價之寶,依他的專業水準來看,這玉珮如果在國家手裡,絕對會是國之重寶,因為不僅從藝術上,還是從歷史意義上講,都真的是當之無愧的,因為這是明朝末代皇帝,明思宗崇禎的隨身玉珮,這塊玉珮,是他在參加崇禎皇帝的陵墓,思陵的考古工作中帶出來的,不過他並不認為這是偷竊,因為作為明代皇室後裔的他來說,這是祖先的遺物東西,也是他抒發對祖先哀思的媒介,僅此而已。

    他依舊沒有開燈,就著電腦屏幕的亮光與正在播放中的,不時變幻的,或明或暗的畫面,默然拿起了筆和紙,照著故國有明,與明行賦的視頻mv,一字一句的把視頻上的字幕,給抄寫了下來,他準備明天出錢去找個書法大家,把這些給寫下來,裝裱成字畫,而後貼到自己家裡的牆壁上。於是,他用自己剛勁而有力的筆鋒在潔白的紙上依次寫到:

    明行賦

    耀華四洲萬邦朝,

    時盡天霾日難照。

    晷移世易元坤覆,

    帝毅臣忠道恆昭。

    曄曄其曜兮大明,

    慨慨其貞兮悼行。

    明行賦

    神州陸沉百年丘墟,

    故國回首,漢心依舊。

    縱有劫火猛烈,

    焚之不失,燒之不盡,燃之不消……

    明(公元1368年-1644年)

    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漢人建立的君主制王朝

    自太祖朱元璋到毅宗崇禎皇帝朱由檢

    共歷十六帝

    明朝推翻了蒙元殘暴統治

    從夷狄腥膻中拯救了華夏

    為繼承和發展漢文化做出了重大貢獻

    有明276年

    是一個波瀾壯闊的時代

    有成祖五征蒙古,揚威塞外

    有鄭和七下西洋,開波拓浪

    有抗倭援朝,護佑藩邦

    有于謙、海瑞、張居正、王守仁

    有徐霞客、朱載堉、徐光啟、王文素

    還有《永樂大典》、《天工開物》、《本草綱目》

    明朝有燦爛多彩的思想文化

    更有堅強不屈的民族氣節

    「天子御國門,君王死社稷」

    「八十日帶發效忠,十萬人同心死義」

    「生則中華兮死則大明,寸丹為重兮七尺為輕」

    當抄完了明行賦後,朱思明抬起杯子想要喝一口水,可是他沒有這麼做,反而放下了杯子,繼續往下抄寫著故國有明。

    故國有明

    治隆唐宋,故國有明

    當為後世子孫所銘記

    華夏之土,泱泱中國

    存天地兮千載,盡人世乎倥傯;

    及吾大明,日居月儲;

    正禮儀於炎黃,存衣冠於漢唐;

    化天工於造物,開海波於萬疆;

    山河難移,志存高潔;

    故國雖破,赤心湯湯;

    明明在下,赫赫在上

    日月昭昭,唯吾大明

    故國有明

    山河奄有中華地日月重開大宋天

    天下土田

    總八千五十萬七千六百三十二頃

    孟子言

    五百年必有王者興

    稽之於歷自宋太祖至今

    當五百年之數定天下於一

    聖人之治天下

    四海之內

    皆為赤子

    所以廣一視同仁之心

    不為患中國者不可擅自興兵

    不可欺寡不可凌弱

    庶幾共享太平之國

    上天之德好生為大

    人君法天愛人為本

    天下之大非一人能獨治

    必任賢擇能相與共治

    各盡其道為民造福

    我朝國勢之尊超邁前古

    其馭北虜西番南島西洋諸夷

    無漢之和親

    無唐之結盟

    無宋之納歲薄幣

    亦無兄弟敵國之禮

    馭夷狄有道

    嚴關防守要害

    修封域明斥堠

    務農講武養威蓄銳

    不以其歸順也而馳邊防

    不以其衰微也而忘講武

    內治外安四夷賓服

    天下國家永安靖

    寫完永安靖之時,他不禁已經淚流滿面,心中悲痛不已了,他靜靜的慢慢的坐了下來,呆呆的看著自己所抄寫下的字句,手裡緊緊地握著那塊明思宗的隨身玉珮,久久不動,突然電腦桌上的手機叮叮鈴鈴的響了起來,他拿起手機一看,原來是研究所的領導王所長打電話來,他趕忙收起自己的情緒,拿起電話,起身來到電腦旁的陽台前,並且接通了電話。

    「喂,所長有什麼指示嗎?」

    「思明啊!在忙不?」

    「沒有,所長您有事就說,我現在有空的」

    「嗯,好!你記得把你們的考古過程的筆記和你的考古總結好好整理下,弄好點寫的漂亮點,上面很是重視,今天是週四,下週一我得去參加考古工作報告會,你明天來我辦公室和我好好說說」

    「嗯,我明白了,放心吧所長我會好好弄的」

    「哈哈,好好幹思明,等我做完報告會回來給你們擺慶功酒」

    「好!那就先謝謝所長了」

    「行那就這樣了,你早點睡吧!」

    「好,謝謝所長關心,再見所長」

    就在他將電話拿開耳畔,轉身準備掛斷電話並放下的時候,他一不小心把桌上的水杯給弄倒了,他趕忙用空閒的右手去扶起水杯,拿起鍵盤準備控水,就在這時一道閃電突然從天上激射而來,擊穿了他陽台玻璃,擊中了他高舉著拿著電話的左手,強烈的電流瞬間進入了他的身體以及四肢,他只來得及說出「我嘈」就再也無法動彈了,在最後關頭,他突然想到前幾天的一個新聞「科學家發現在雨天使用手機容易吸引雷擊」。

    電流順著他的身體,流進了他右手拿著的,**的鍵盤,在流入了電腦,然後只聽到「砰」的一聲,同時還有一朵耀眼的絢麗火團一併出現後,這個房間裡面,所有的一切,就瞬間都變成了碎片和飛灰,消散在了這片天地間。

    咦,這是什麼?只見一個碧綠的,巴掌大小的,圓形物體忽然發出了一陣柔和的黃光,並且閃爍了兩下,從就此再也不見了。

    各位觀眾朋友,大家早上好,這裡是新聞半小時,根據本台最新消息,昨晚10點24分,我國最年輕的考古學與歷史學,雙博士後學位獲得者朱思明博士,因雷電擊中其家中電腦,而引起的爆炸中不幸身亡,享年30歲,他是我國已逝的,權威歷史學家與考古學家朱憶明的兒子……

    (本章完)

    (本章所寫的「明行賦」與「故國有明」的內容均來自互聯網好搜百科,並非本人原創,特此申明)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