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日月同光耀大明

正文 第十四章 什麼都沒有就找老哥張嘴要 文 / 憶塵封一逸軒

    第十二章什麼都沒有就找老哥張嘴要

    天啟皇帝朱由校慢慢的,坐回到亭台的御座之上,有些疲累的靠著椅背對朱思明與張皇后說道「皇后與五弟你們今日找朕所謂何事?說吧!」

    張皇后與朱思明對視一眼,張皇后用眼神示意朱思明讓他先說,於是朱思明開口說道,「皇上,臣弟今日來見,是想請皇上批准臣弟出外就藩的」

    天啟皇帝朱由校一聽就急忙坐起身來,驚異的開口詢問道「吾弟為何會突然有此想法?」

    因為朱思明沒有與張皇后事先說過這事,所以張皇后也在一旁訝異的問道「是啊!小皇叔,你為何會突然想要出外就藩呢?可是發生什麼事情了?」

    朱思明撓撓頭不好意思回答道「讓皇上皇嫂見笑了,近來臣弟有些入不熬出,且昨日皇上與皇嫂準備下旨給臣弟選妃,而臣弟府中卻用度不足,不足以支付這些用度——而臣弟聽聞出外就藩能得到一些田地,進而可以貼補一下王府的用度,所以臣弟才會想要請求皇上,允許臣弟出外就藩」

    待朱思明說完,天啟皇帝朱由校哈哈大笑起來,就連張皇后也不禁莞爾,不過張皇后立即明白了朱思明的意思,配合的開口問道「小皇叔,你的意思是因為錢不夠用?所以想出外就藩,好弄點其他的收入?是吧!」

    朱思明慚愧的低下頭回應道「是的,皇嫂英明,臣弟心中就是這樣想的」

    「就本宮所知道的情況來看,小皇叔你平時沒什麼花銷的,你的花銷應該都是用在你府邸的各種吃穿用度,以及宮女、宦官和禁衛的薪俸之上,那麼就皇上批給你的歲俸來說,應該是絕對夠用了,如果不算吃穿用度的話,絕對夠你養上五百宦官、五百宮女以及一千的禁衛了啊!為何小皇叔還說自己的用度不足?」張皇后非常的奇怪,因為按照她所知道的情況來看,朱思明的一個信王府絕對用不了太多錢的,可是朱思明卻說自己錢不夠用,於是向朱思明提出了疑問。就連天啟皇帝朱由校也是一臉困惑的看著朱思明,等待著他的解釋。

    朱思明有些懊惱的回答道「回皇上皇嫂,你們有所不知,昨日小弟讓王承恩統計下,小弟府中的各種情況,結果府中現在有禁衛一百人、宮女六十人、內侍五十人、廚子花匠等雜工三十六人,共計二百四十六人,而錢物只有三千二百一十兩以及各種古玩字畫、玉器金石等物共一箱、就小弟目前的財力來看,上面的這二百四十六人,小弟都要快養不起了,難說過段時間,小弟我都得靠販賣先皇與皇上御賜下來的東西過活了。

    聽完朱思明的話後,天啟皇帝朱由校與張皇后都很驚訝,覺得不可思議,兩人對視一眼,而後天啟皇帝朱由校開口道「你說你的府邸現在有禁衛一百人、宮女六十人、內侍五十人、廚子花匠等雜工三十六人?而錢物只有三千二百一十兩?朕記得不錯的話,朕賜予你的那座府邸好像是有一十二公頃左右吧?」

    朱思明聽到皇帝老哥這樣說,不由得心裡一樂,想到「看樣子這皇帝老哥上鉤了,自己現在應該是裝可伶,博同情,大打感情牌的時候了」於是朱思明立即換上一副可憐兮兮的表情,拚命的在眼睛裡擠出兩滴淚水,而後用水汪汪的兩眼,呆呆的看著老哥天啟皇帝朱由校,用委屈無比的口氣說道「回皇上的話,是的,臣弟的整個府邸只有這些人,而府邸卻有一十二公頃,整個府邸六分之五的地方臣弟都因為人手不夠,打理不過來,而不得不閒置廢棄了,最讓臣弟不安的就是,臣弟的府上只有一百個禁衛,人手極度缺乏,整個王府的防衛形同虛設,而且近來京城之中頗為不靜,這著實讓臣弟有些寢食難安,至於皇上批付與臣弟的歲俸,臣弟已然兩年沒能拿到了,基於以上的情況,所以臣弟懇求皇上,放臣弟外出就藩吧!」

    說完後朱思明立即就,撲通一聲雙膝跪倒在地,給天啟皇帝朱由校磕起頭來了,心想反正自己也是朱氏皇族後裔,給祖先磕頭無光尊嚴吧!唯一的區別只是一個是活生生的站在自己面前,而另外一個是掛在牆上而已,而且自己既然來到了這個朝代,還沒能坐到那個位置上之前,也就只能入鄉隨俗的做個磕頭蟲了,更何況自己之所以這麼做,也是為了改變整個民族,接下來的這幾百年的悲慘命運而已。

    天啟皇帝朱由校靜靜的聽著朱思明的述說,臉色慢慢的陰沉了下來,已經到達了爆發的邊緣了,當他看到朱思明雙膝跪地,委屈的請求外出就藩時,終於再也壓制不住自己的怒火,向遠處咆哮道「讓魏忠賢立即來見朕」

    張皇后見狀,立即上前扶住朱思明雙臂對其說道「小皇叔受苦了,此事皇上與本宮定會為你做主,你先起來吧!」

    天啟皇帝朱由校也開口勸慰道「吾弟先行起來吧,朕定然不會讓你受丁點委屈的」

    朱思明感激的回應道「謝皇上與皇嫂之關愛,不過皇上皇嫂,臣弟還有些事相求」

    天啟皇帝朱由校看朱思明還在地上跪著,於是有些不悅的開口說道「不要再跪著了,你與朕乃嫡親兄弟,不用如此生分,還有何事起來說吧!朕一概允之即可!還是說你要為兄親自扶你才肯起來?」

    聽到天啟皇帝朱由校如此說,扶著朱思明雙臂的張皇后,急忙打眼色給朱思明,示意他讓他見好就收,快點從地上起來,以免惹怒了天啟皇帝反而不美。

    於是朱思明依言站起身來,雙手報請著對天啟皇帝朱由校與張皇后道「臣弟近日裡讀書,總有些地方不太懂,而且今年臣弟已然一十六歲了,所以臣弟想請一些素有賢名的大儒來教臣弟,且近來臣弟聽聞京城之中,有一名叫湯若望的,泰西傳教士頗有才能,所以臣弟亦想請教於他,還望皇上恩准」

    天啟皇帝朱由校沉吟了一下回答朱思明道「嗯,可以,等下朕就給你指定幾個大儒教你吧,至於那個叫湯若望的泰西傳教士,朕亦有所耳聞,好吧你自己看著辦吧!朕答應了」

    朱思明聽完天啟皇帝朱由校的話後,心想「大儒?千萬不要給我指定那些讀書讀傻了,只會之乎者也,滿嘴仁義道德的所謂的大儒啊!」於是朱思明急忙開口神態迫切的說道「皇上,臣弟對李之藻李大人、楊廷筠楊大人以及徐光啟徐大人很是仰慕,臣弟能不能指定他們三人給自己當老師啊?」

    張皇后聽完轉身對著天啟皇帝朱由校說道「皇上,難得小皇叔想學習些東西,既然他想讓李之藻、楊廷筠以及徐光啟來做老師,您也就准了吧!反正李之藻、楊廷筠與徐光啟等人已經離職還鄉多年,並沒有擔任朝中任何的官職了,這樣看來也就無傷大雅,朝臣們也不至於說什麼」

    天啟皇帝朱由校沉思片刻後開口說道「反正吾弟你也16歲了,業已長大成人,大婚過後朕也至多能夠留你在京5年左右,你遲早都得要外出就藩的,要不那些官員們,就又得天天尋死覓活的來煩朕了。要不這樣吧!朕下旨現在就准許你選派王府官員,至於王府長史的人選,朕也就不指派了,你自己看著辦吧!朕會下旨到史部,你相中了誰,自己到史部去調人去吧!」

    朱思明聽到這,不由得立即心花怒放,這皇帝老哥對自己真是不錯,任由自己提前選派自己王府的官員,這可是自己組建未來班底的好機會啊!等回去以後一定得好好的合計合計,找到最為適合的人,而後再去史部調人過來。

    想到這朱思明興奮的,對天啟皇帝朱由校道「謝皇上隆恩,臣弟感激不盡」

    天啟皇帝朱由校擺擺手道「行了,不用謝朕了!還有什麼事都全部說出來吧!省得你們老來打擾朕做木工」

    看到天啟皇帝如此好說話,朱思明於是開口說道「皇上臣弟還有兩件事情需要皇上應允,一是皇上賜予臣弟之府邸,原為福王朱常洵皇叔在京城之居所,其後來搬出至洛陽就藩後,就一直閒置無人居住,至今以一十二年了,府中許多建築都因長年無人打理,而破敗不堪了,所以臣弟想對王府進行一定的改建,拆除一些不必要的建築。」

    朱思明停頓一下接著開口說道「其二則是臣弟府邸中的王府禁衛,軍紀渙散,平時擺擺樣子還行,可是真到了要用之時,卻連個毛賊都抓不住,根本就不堪大用,所以臣弟想好好的訓練下,還望皇上恩准,臣弟先行謝過了」

    朱思明說完後一鞠至地,而後起身站到了一旁,這時張嫣張皇后開口對天啟皇帝朱由校說道「皇上,本來賜予小皇叔的府邸,就是由福王舊宅所匆匆改建的而成的,在這件事情上,是我們虧待了小皇叔,讓他受了委屈,現在小皇叔想要重新改建下府邸,也是題中應有之意,至於小皇叔要在自己的府邸裡訓練下禁衛,還是要做點別的什麼事情,就都由著他吧!」說到這張皇后停頓了一下,笑著開玩笑道「還是皇上怕小皇叔,訓練好了禁衛,用來奪皇上您的權?」

    說完這話後,張皇后偷偷的瞄了一眼,天啟皇帝朱由校,而後非常大方的笑著對朱思明打趣道「小皇叔,你現在都入不熬出了,還能有錢修繕府邸嗎?要不等皇嫂我明日典當下身上的這些首飾,支援你些可好?」說完張皇后故意竊笑著,偷偷看了看天啟皇帝朱由校。

    天啟皇帝朱由校聽到且看到,張皇后的話語以及動作後,不由得哭笑不得的看了看兩人後,笑著回應道「行了吧!他們倆就不用再在朕的面前演雙簧了,行吧!那朕就依皇后之意由著五弟了,朕明日會讓工部調集3000工匠,並取五萬兩內帑送與吾弟,以作修繕王府之資。至於說吾弟想要重新訓練王府禁衛一事,朕也准了」

    說到這裡,天啟皇帝朱由校沉吟了一下,笑著說道「如果吾弟有意朕這個位置,朕是求之不得,這個皇帝朕早就不想做了,朕只想好好的閒下來做做木工,反正朕在登基之前就與五弟你說過了,這個皇帝朕先當下,如果弟有其意,朕自當退位讓與吾弟」

    朱思明聽到急忙上前開口說道「皇上此言太過,折殺臣弟了,臣弟萬萬不敢,臣弟萬萬不敢啊!」

    不一會兒,魏忠賢氣喘吁吁的小跑著過來,到得近前立即跪倒道「老奴見過皇上,敢問皇上有何吩咐?」

    天啟皇帝朱由校立即板著臉道「信王府邸怎麼回事?為何宮女與太監皆為不足?」

    魏忠賢跪在地上,聽到皇上如此問自己,就知道壞了,看來皇上已經知道信王府邸的事情了,怎麼辦才好呢?看來只能推說不知了。於是魏忠賢開口回應道「回稟皇上,近來老奴忙於東廠之事,未能知曉信王府的具體情況,司禮監之事務老奴也並未詳細過問,不過就老奴知道的情況來看,前段時間宮中似乎人手不足,所以今年正月,信王殿下從慈慶宮中的勖勤宮,搬至十王府街信王府邸時,可能才沒有分派夠應有的人手,既然皇上問道,那老奴這就去給信王殿下分派人手去」

    魏忠賢說完就要準備起身離去,天啟皇帝朱由校看到後,開口說道「慢著,給朕擬旨,傳令各部,『朕弟信王,年已長,其就藩後,歲祿為米糧一萬三千石,錢鈔九萬貫,並選派王府官員,以及給予數額為三千人的王府禁衛軍一支,因目前還在京城沒有就藩,所以現在每年先支米六千石,錢鈔六萬貫,至於王府禁衛軍,就先給軍九百,加上原王府禁衛一百人,共記一千人。並尤其自由選派並任用王府官員,史部協助其官員的調派。等到就藩以後,米糧與錢鈔再全部撥發,以及全額滿員的王府禁衛,責令李之藻、楊廷筠以及徐光啟等人速速進京,入信王府邸,具體職務由信王自由安排,並賜予信王在王府中便宜行事之權,責令工部調集三千人之工匠,以助信王修繕府邸之用』好了,就這些了,你今日擬完旨之後,明日連帶信王選妃之聖旨一同交予朕,而後及時的簽章下發」

    魏忠賢聽完後不禁有些吃驚,心想這怎麼行,自己好不容易才把信王架空成了現在這般模樣,並且把李之藻、楊廷筠以及徐光啟等人掃出了朝堂,皇上這樣一說,自己之前所做的一切不是都白費了嘛!這可不行,於是魏忠賢急切的回應道「皇上,此事隆恩太過,還請皇上三思收回成命啊!」

    天啟皇帝朱由校不悅的說道「朕意已決,你不必多言,對了你現在立即派人給朕去好好的問問戶部,為何扣留吾弟之歲俸不予發放?讓他們給我按照上面的數額,把欠著的都給補上,不得有誤,好了,你退下吧!」

    這時魏忠賢只好心不甘情不願的領命後,起身退下了,因為不管他願不願意,只要是皇帝親口說出來的話,那就是聖旨,自己抗旨不尊的話,那可是有失寵掉腦袋的可能的。所以他不得不回司禮監找人草擬聖旨去了。

    當朱思明看到自己的目的達到後,於是辭別了天啟皇帝與張皇后,帶著王承恩出了皇城,優哉游哉的坐著轎子,向自己的府邸信王府行去。

    (本章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