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錦繡凰途

《》第一卷 風雨前奏 第六章 寧錦大戰(上) 文 / 清漓

    眾將正欲請命出戰,蕭奕洵卻不同意林子騫的提議。他見眾人皆怔住了,又見林子騫也看著自己,似有詢問不解之意。

    蕭奕洵目光清淩,神色間有一股帝家特有的凜然之氣,他對林子騫點了點頭,肅然道:「林參議分析的的確有道理。平原之上,不宜與離漠騎兵正面衝突,但是宿伊當然也知道這個道理,而且他也一定會知道我們不會走寧錦平原。」他話鋒一轉,側頭看向林子騫,含笑問道「林參議,我且問你,如果你是宿伊,你會如何用兵?」

    林子騫閃電般看向地圖,腦海之中彷彿一道閃電瞬間劃過,他恍然大悟,指著地圖道:「我若是宿伊,必定會選擇這條小路設下伏擊!」

    「沒錯!」蕭奕洵點頭,「六萬大軍不是小數目,從小路進軍必然束縛手腳,若是敵方以逸待勞,我們必定處於下風,而且遼東秋季氣候乾燥,若是宿伊再輔以火攻,只怕我軍會全軍覆沒!」

    林子騫不由得倒抽一口涼氣,懊惱自己竟然忽略了這麼重要的事情,到底是自己思慮不周,若真是如此,只怕已經中了宿伊的圈套,他不住充滿敬佩的神色看向蕭奕洵,誠懇認錯:「屬下考慮不周。」

    吳駿馳也聽明白了是怎麼個情況,他在一旁涼颼颼道:「若是聽了你的話,我們只怕都要葬身火海了。」

    雖然是**裸的諷刺,但是林子騫並沒有回嘴,而是低下頭來表示歉意。蕭奕洵不喜吳駿馳這般趾高氣昂的神情,倒是有些欣賞林子騫,他看得出林子騫性格高傲,且有才有謀,剛剛的一番分析頭頭是道,此時卻能忍受才能不如自己的吳駿馳的嘲諷,果然有度量。

    廖廣也有些看不慣吳駿馳驕縱的樣子,但吳駿馳卻是他的上司,他便沒有理睬吳駿馳,只是問道:「王爺,依你之見,我們改如何行軍?」

    眾將皆隨著廖廣的提問向蕭奕洵看去,每個人的目光中都帶有的探求。他們已經將所有的領導權都交給了蕭奕洵,並非開始之時的你一言我一眼,所有人都在不知不覺之中肯定了蕭奕洵的才能,甘願聽從他的派遣。

    蕭奕洵自己自然也感受到了軍帳中的變化,他神色一凜,眸中冷光如劍,赫然發令:「大軍從新州出發,不要從東北處直奔州,而是先向北走,」他指著新州正北方的一座山嶺,道「從北越過平安嶺,從平安嶺山下山澗向東,直搗寧錦平原後方!」蕭奕洵又對吳駿馳和廖廣道:「吳將軍,我給你六千精兵,你就順著林子騫所說的那條小路前進,既然那裡有伏兵,你就且戰且走,不要戀戰。而後廖將軍,我也給你六千精兵,但你要提前出發,從寧錦平原西側繞道小路背後隱蔽,待火光一起,你就從後方殺出,然後吳將軍也穩住陣腳,將宿伊的伏兵困死在火海之中!」

    眾將聽聞後,皆士氣大振,齊聲領命:「是!」

    林子騫雖然讚歎蕭奕洵佈局精妙,但他仍然擔心最重要的一個問題,他遲疑地問道:「王爺,到最後,我們大軍仍然會與宿伊的軍隊對陣寧錦平原,失去山地的庇護,一旦受到騎兵的衝擊,後果不堪設想。」

    可是蕭奕洵卻是輕輕一笑,語氣裡帶著一絲不可捉摸的神秘,他自信到:「放心,我自有辦法。」

    遼東地勢廣袤,位置又偏北,多高山峻嶺,雖然是初秋,但氣候已是寒意深濃。蕭瑟的秋風吹得新州城牆上旌旗獵獵作響,奏響後來被稱為寧錦大戰的序章。

    蕭奕洵與吳駿馳,廖廣兵分三路,蕭奕洵與廖廣先行出發,吳駿馳延遲半日出發。

    六萬精兵之中,蕭奕洵率其中的四萬以及糧草風餐露宿,日夜兼程,繞開州,直奔平安嶺。到了平安嶺之下,此處距離檀州只有四十里的距離。蕭奕洵命大軍原地稍作休息,準備夜晚急行軍,突襲寧錦平原處的守軍。

    此次行軍,蕭奕洵還把林子騫也帶上了,他看出來林子騫是可造之才,冷靜大度且有謀有略,能夠成為一名好的將領。休息間,蕭奕洵正要將林子騫叫來說幾句話,卻聽聞偵察兵火速來報:「王爺,我方先頭部隊剛剛在平安嶺前方與一隻離漠騎兵相遇!」

    蕭奕洵和林子騫皆大驚,他們沒有料到此刻會與離漠的騎兵相遇。

    蕭奕洵目光冷凝,沒有片刻猶豫,當即下令:「將軍隊中的騎兵立馬調至先頭,隨我去前方!」

    詫異的並非只有靖軍,離漠騎兵的領軍之人正是宿伊手下一員將領畢青。宿伊前兩天派他來平安嶺一處巡視一番,起初畢青還不以為然,認為平安嶺距離州雖然近,但是地形極度不易行軍。宿伊斷定靖軍會取道寧錦平原旁邊的小道,為何還要派自己來這個地形奇險的地方。直到他在此遇到蕭奕洵的大軍,他才明白宿伊的擔心並無道理,他暗自心驚,既敬佩宿伊的深謀遠慮,也不由驚歎蕭奕洵竟然識破了宿伊的計策。他一方面派人緊急回大本營向宿伊報告,另一方面他也擔心自己的處境,自己身邊只有五千騎兵,而他面前的卻是蕭奕洵的四萬大軍,直接起衝突,只怕自己會命喪平安嶺,他急忙下令向後撤退。

    畢青的撤離十分沉穩有序,蕭奕洵和林子騫率領三千騎兵緊隨畢青身後,靖軍的大部隊跟隨在蕭奕洵的騎兵後面。因為不知道畢青的虛實,且山澗狹長不以作戰,所以靖軍沒有貿然進攻。而且形成了一個奇特的局面,離漠的騎兵走在山上,而蕭奕洵的大軍則走在山澗之中。

    蕭奕洵面色嚴肅,林子騫也知道情況不好。本來行軍偏走平安嶺就是為了打宿伊一個措手不及,但是如今大軍行蹤已被離漠發現,奇襲也就沒了用處。林子騫從來沒有輕視過宿伊,但是宿伊思慮之深遠的確讓他顧忌頗深。

    軍隊越行越遠,遠遠望去,平安嶺的山口就在前方。山口之處,黑壓壓的一片,顯然是離漠的大軍集結在山口準備狙擊。林子騫不由緊緊握住馬上的韁繩,雖是深秋,手中卻也滲出了膩膩的汗水,讓他覺得韁繩不牢,他知道成敗在此一舉,若是困死在平安嶺,不要說檀州城,連吳駿馳和廖廣的軍隊也得不到支援,只怕會全軍覆沒,他從沒想到情況會這樣緊急。

    蕭奕洵則策馬走在了最前方,背向而立,林子騫看不見他此刻的神情,只看蕭奕洵挺直的背影,黑色的披風在凌冽的北風獵獵飄動,而身子卻是巍然不動,如嶽峙淵停,玄黑滾金戰甲相撞,發出冷冷的金屬之聲,整個人屹立在天地之間。

    到達弓箭的射程邊緣之時,蕭奕洵突然停下馬,拔出腰間寶劍,高舉於天,「鏘——」的一聲,寶劍出鞘的聲音在山澗中回想,清冷肅殺,蕭奕洵冷冷將劍指向前方,青色的長劍色如霜雪,劍刃閃著凌人的寒光,不知是秋風更寒冽,還是劍光更冷冽。

    蕭奕洵沉冷且帶有殺意的聲音驟然響起:「離漠本屬我大靖,如今我率十萬雄軍前來迎擊爾等,定要將你們全部消滅!」蕭奕洵這句話帶上了自己十成的內力,聲音連續不斷,響徹整個山谷之間。

    他話一說完,一馬當先,手執青鋒長劍,直衝敵軍陣營,蕭奕洵胯下寶馬乃是大宛的汗血寶馬,爆發力及其驚人,片刻之間已到敵軍陣營,敵軍一員先鋒還未回過神來,已經被斬於馬下,速度之快讓林子騫歎為觀止。

    蕭奕洵身後眾將士見主帥身先士卒,一時之間群情激奮,紛紛吶喊著衝向敵方陣營。離漠騎兵沒有意料到靖軍騎兵的戰鬥力這般強悍,一時沒有穩住陣腳,紛紛向後退卻,林子騫抓準時機,率領大部隊從山口中衝殺而出。

    平安嶺山口之外,正是一馬平川的寧錦平原。林子騫心驚,這是最危險的地帶,一旦宿伊帶大隊騎兵衝擊而來,後果不堪設想。

    蕭奕洵此刻已經從騎兵從抽身而出,他目光如電,朝廣闊的平原掃視一眼,忽然高聲朝身後大聲喝道:「鍾輝!把你的兵全部調出去,每個人把能砍的樹全部給我看下來,然後分發出去,人手一隻,做鹿砦。胡飛,弓箭隊全部交給你,給我抓住時機,就放箭!」

    林子騫目光投向蕭奕洵,他銀色的戰甲之上沾染了幾絲血跡,仿若開在白雪之上的紅梅,平日裡溫潤的神情全然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殺伐決斷,在戰場上叱吒風雲的將領。林子騫被深深的震撼了,但他沒有時間停留,因為蕭奕洵不給任何時間喘息,早就將部隊分批指揮,朝前衝刺而去。

    雖然宿伊沒有料到蕭奕洵會從寧錦平原直接進攻,但是寧錦平原後方的軍隊卻是他圍困檀州的重要支部,因為這支部隊可以截斷檀州與州的兵力輸送。

    所以,當畢青的消息傳來,寧錦平原的已經做好了戰鬥準備。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