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南唐 第190章 祭神之禮 文 / 半壁江山
蘇劍泉真的很忙。
新發現的神道之路讓他發現了一塊新大陸,這種感覺很新奇,就像是得到玩具的孩子一定要把這玩具弄得明明白白一樣。
如今蘇劍泉的神品乃是七品,可以干涉凡人意志,所以蘇劍泉白天化身於神像當中揣摩神靈符篆,研究神靈變化之道、
晚上的時候,蘇劍泉則潛入凡人夢境,散播得自大乾坤的種種知識。
最為主要的就是祭神之禮。
按照蘇劍泉以前看到的古籍,蘇劍泉將祭禮詳細到日常的生活當中。
每一天當中,凡人在晚餐開始之前誦念神名,禱告讚美神靈。神靈有所感,必會賜福,所謂的賜福,就是微妙的干涉凡人的因果。
誠心信仰的凡人則可以得到神靈的眷顧,而基本的七品神靈就有微調因果的能力。
讓信民外出狩獵獲得更豐盛的獵物這都是等閒事爾。
其次,每過七天就有一次小祭禮,所謂的小祭禮就是一群人聚集在神殿或者聚集在某一戶人家當中,一群人以祭神之禮祭拜神靈,之後可以聚餐,甚至是分享相互之間的獵物,或者狩獵經驗。
再然後則是每過一個月的中祭禮。
中祭禮必須聚集在神殿之前,參加中祭禮前必須得準備祭品,祭品不必太豐盛,有心則靈。而中祭禮持續一天時間,從上午開始一直到晚上。
期間祭拜神靈,奉獻祭品,虔誠禱告,之後則是神祭晚會。
部落當中的信民圍攏在篝火前開篝火舞會,增進部落之間的情感。
最後則是最重要的神祭節。
半年一次,持續三天。
這是最盛大的節日,三天當中部落甚至可以相互貿易,而最隆重的則是大祭禮,這中祭禮必須由部落當中的祭司主持。
為了更好的管理信民,蘇劍泉還建立了一套神殿的規則制度。
神殿之中最高權位一分為三,分別是:大祭司,大神官,大武長。
大祭司負責祭禮,維護日常的神殿規則;大神官則是最虔誠的信民,每日要做的就是帶領信民以及麾下神官不斷禱告。
神官一脈說白就是最為純粹的香火願念提供者。
至於大武長一脈,他們則是神殿的暴力機構。
蘇劍泉規定大武長一脈不得對族內族人動武,只有外族入侵,或者有人攻擊神殿時才可以出動。
當然,如果有其他神靈信徒上門拆台,大武長一脈也不得妄動,文鬥自然有大神官和大祭司出手,只有當對方動武了,大武長一脈才可以動手。
至於如何選拔三脈侍奉神靈之人,蘇劍泉自有一套規章制度。
蘇劍泉甚至還以「仁智禮義信」為根本傳授了神殿教條,並且規定部落必須行祭禮,要信仰三位神靈,但是神殿不得干涉族內政務。
族長的推選以有賢能者為優先,冠冕之日需要大神官執行冠冕之禮。
這裡需要說明的是,冠冕之禮只是一種儀式,而不是說族長職務由神殿決定。
除了讓信民信仰神靈,蘇劍泉也傳授給了信民不少的知識。
畢竟,信民和神靈之間的關係就像是共生關係,信民給神靈提供香火願念,神靈則反饋給信民好處。這些天當中,蘇劍泉以自己的神能為棠溪部落不少的信民帶來了實際的好處。
凡是那些虔誠信仰蘇劍泉的,蘇劍泉都通過神力的反饋為其帶來了好處。
原本不擅長打獵的突然間如獲神授一般獲得了極其老練的打獵技巧,原本不善戰的戰士因為虔誠信仰的關係變得無比善戰。
有倒霉的人運氣開始好轉,有種田的人懂得如何更好的種田……
這些事情並不是普遍發生的,蘇劍泉只是挑了其中信仰最為純粹虔誠的信民給予了反饋。()
這種反饋的好處顯而易見,那些得了好處的信民無比歡喜,更是帶著全家虔誠祭拜,每日晚餐前,每過七天,每過一個月他們都會進行祭拜,而且風雨無阻。
這種行為所帶來的是其他人的效仿。
誰都想過得好一些,所以,那些得了好處的信民反而起到了帶頭羊一般的作用。
經過這一段時間的經營,蘇劍泉和紅蓮都獲得了十足的好處。神軀當中的神力靈光更是飛速增長。僅僅一個月的時間,蘇劍泉和紅蓮體內的神力靈光就突破到了百顆靈光。
這已經七品神靈所能增長的極限了。
而下一段神靈品階的變化則需要兩人自行參悟。
紅蓮和蘇劍泉對於神靈之道很看重,所以眷顧信民的時間也比較多,紅蓮這段時間傳授了女紅,養桑,織布,舞蹈,接生等知識。
蘇劍泉則傳授了曆法,種植,鬥戰,軍陣,狩獵等等知識。
至於血斧……這廝心不在此,顯靈的時候很少,而信仰血斧的也基本是族內的戰士。
原因無他,血斧這廝光是看著就威猛霸氣。
而血斧也樂得傳授廝殺技巧。
經過這一個月的發展,蘇劍泉等人的神職和神名均有變化。
也就是在這信仰的初期,蘇劍泉等人的神職才好多次變化。
一開始的時候,蘇劍泉除了炎帝神名,還多了豐收之神,狩獵之神,戰爭之神,禮教之神等等神名,後來族人發現,自家這神靈完全是無所不能的嘛!
於是在蘇劍泉的刻意引導下,蘇劍泉的神名變成了「昊天神帝」,神職則是在原來的基礎上加了一個「全知全能」。
紅蓮的神名也變成「昊天神後」,神職在原來的基礎上倒是沒有太大變化。
至於血斧,這廝的神名變成了「昊天戰神」,神職倒是沒有變化。
在一個月之後,蘇劍泉依靠著自己強大無比的修煉經驗以及從古籍上得來經驗,成功地將自己的神靈符篆從新熔煉構造,而自身的神品也成功晉陞六品神靈。
六品神靈已經能夠憑藉著自身的神力干涉物質,而自身的神職表明了自己的神力可以干涉哪些物質。
以蘇劍泉來說,他的神力可以化作火焰,也可以化作金鐵,泥土,武器刀弓,甚至是種子樹木,這和他的神力有關。至於全知全能……
這一神職目前還沒有展現威力。
蘇劍泉晉陞之後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眾目睽睽之下施展神力,大量的神力被消耗出去,一座由神力構築而成的神殿拔地而起。
這一神跡在意讓信民驚為天人,當天損耗的神力幾乎一天就補充了回來。
新建造而成的神殿高十米,磚瓦為主,金鐵為骨,大殿佔地三百平,大殿樣式高大雄偉,牆壁之上雕刻著種種神跡。
大殿內部的結構也很合理。
最前面也是最中央的是蘇劍泉,紅蓮以及血斧的神像。
蘇劍泉位於中央,紅蓮位於右側,血斧位於左側。
如今的神像高立於神台之上,蘇劍泉仍舊週身火焰繚繞,金石為胚的神像看起來金光熠熠,無比神聖;紅蓮的神像一如既往的美麗,火裳飄飛說不出的動人。
至於血斧……這廝赤膊袒胸,筋骨虯結,面容凶神惡煞,威風凜凜。
在大殿的後方是大神官的住所,右側是大祭司的住所,左側則是大武長的住所。
在日後的發展當中,大武長在信奉主神昊天神帝的基礎上逐漸偏信昊天戰神,而大祭司一脈則全是女性擔任,在信奉主神昊天神帝的基礎上逐漸偏信昊天神後。
至於大神官,男女皆可,但必須是最虔誠的信徒。
而在昊天神殿之中,大神官未必是權利最大的人,但卻是威望最重的人。
為了更好地選拔信民,蘇劍泉還煞費苦心地總結出了信民的等級。
他準備將這一套法則凝練成為神通傳授給日後的大神官,這樣一來,信仰之心剔透的大神官將會明白誰才是真正的信徒。
在這套規則當中,信民一共分作七個位階。
第一個位階的人是「不信鬼神者」。這種純粹的信民對於神靈來說完全無用,甚至在特定的環境中可以呵斥擊殺神靈。
對於神靈來說,無信者不亞於毒藥。
所幸,這種人數量極少,說是千萬中無一也不為過。
第二個位階的人則是「泛信神靈者」,這種信民沒有固定的信仰,只有當自身遇到困難的時候才會求助神靈,只不過他們也不知道該向誰祈禱,所以只能漫天求佛。
這種信民只有在困難當中才會產生一點香火願念,若是雪中送炭幫助一回,或者可以將其轉化成忠實信徒。
第三位階的人則是「唯一神信者」,這種信民有唯一的信仰神靈,只是信仰並不虔誠,只有在有事的時候才會忠實信仰禱告,轉化成為忠實信徒需要時間和感化。
第四位階的人則是「虔誠為己信民」,這種信民可以提供的穩定的香火願念,只是對於神靈的信仰是建立在自身的需求之上。
祈禱的時候必然會夾雜自我雜念私慾。
這種信民是當前棠溪部落之中數量最多的信民,因為棠溪部落幾乎人人都見過神靈顯靈,並且有不少人都獲得了神靈的眷顧,所以棠溪部落大多數都是第三,第四位階的信民。
第五位階的人則是「狂信者」,這種信民擁有著瘋狂的信仰,神靈的利益就是他們的利益,神靈所指,便是他之坦途。
即便那道路是死,他們也絕不會皺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