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服飾天下

《》第一卷 第一百一十四章 :重新起航(2) 文 / 阿楚是我哥

    租房成本作為工人福利,可以算入製衣廠支出項中,租房成本增加,必定會增加製衣廠生產成本。

    製衣行業是低端製造業,進入門檻相對較低,競爭激烈利潤率相對也比較低。所以,製衣廠任何一項的支出,都得要精打細算才行。

    「我算過了,分到人頭上每位工人的住房成本支出,大約增加三十五塊錢。當然,如果是夫妻雙人房的話,就更貴一些。」對成本問題,陳楚早就算得極度準確。

    「那還行。」馮希凡點點頭,這個成本還在可接受的範圍內。走出工人宿舍後,看了一眼並排的那一棟房後,馮希凡又道:「我們去參觀一下廠房吧。」

    廠房大樓二樓。

    陳楚拿出鎖鑰,打開二樓的大門後,在門邊按了一下總開關。

    偌大的生產車間內,數十條日光管亮起來。頓時之間,整個廠房在陳楚和馮希凡的眼中,顯得一清二楚。

    「不錯!」馮希凡出聲讚道。

    和當初倉庫廠房照明系統和電力系統沒有完善不同。這個廠房內除了個別的日光燈殘破之外,一切都很完善。

    只要對某些硬件小修小補一下,搞一下衛生,再買一些製衣機器回來,製衣廠就可以開工了。

    「製衣廠一共有四樓,四樓我準備拿來做裁床車間,二三樓做生產車間,一樓做包裝車間。」陳楚道:「以後我們自已貨物由我們自已生產。」

    開設生產車間自已生產貨物,不僅成本更低而且可以更好控制貨物質量。陳楚已經計算過,自已縫製貨物每條褲子可省下差不多一塊錢成本,去年陳楚製衣廠生產了差不多三十萬條褲子,有自已製衣車間則可以省下接近三十萬元的成本。

    而且,沒有自已生產車間的製衣廠,對加工廠質量管理始終是「鞭長莫及」。楚歌製衣廠現在有了自已的製衣車間,就可以生產出質量更好的貨物。

    「我們先回去吧,明天我們就開始搬遷。」陳楚對馮希凡道:「明天我們就有得忙了。」

    第二天。

    天剛濛濛亮,鞭炮聲在大裕村上空彼起此伏地響起來。

    正月初九剛好是黃道吉口,不少製衣廠都選擇在這一天開門做生意。

    按既定習俗,製衣廠開門當天,老闆在打開大門時一定要放鞭炮,給工人們發利是,寓意製衣廠生意興隆,事事如意。

    早上七點鐘,二輛大貨車駛到楚歌製衣廠門口,陳楚早就帶著好幾位工人在那裡等候著。

    雖然楚歌製衣廠還沒有開工,但從正月初四起,已經陸陸續續地有工人回到羊城,到今天正月初九,已經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工人報到。現在,這些工人全部被陳楚「拉壯丁」幫助搬遷。

    一天熱火朝天的搬遷後,到傍晚時,楚歌製衣廠包裝部還有部分工人宿舍已經搬到新廠區。至於工人宿舍另一部分搬遷,會在三天後工人全部報到後進行。

    正月初十,楚歌製衣廠開始在新廠區招工。製衣廠作為勞動密集形的產業,工人的流失率相對也較大(詳細情況,可參照同是勞動密集形企業的富士康)。按陳楚估算,每年年初的員工流失率,大約是30%左右。所以說,陳楚製衣廠現有的員工中,有超過二十人會跳槽。

    除了招收包裝部的空缺職位外,陳楚還要招聘四個車組,大約一百三十人的普工。

    製衣廠生產車間的生產線,是以「組」作為單位的,一條生產線就是一個車組。每個組的生產工人在二十人至四十人之間。陳楚製衣廠招收的這一百三十人,可分到四個車組上。在理想情況下,四個車組每天貨物的產量,可達到四千五百條。這個數字,比起陳楚製衣廠去年巔峰期產量略小一些。

    除了製衣車間普工外,陳楚還要招收四位車間主管,裁床及辦公室人員。

    這些人當中車間主管是最重要的。主管是生產車間的基層管理者,理論上說,車間主管合理的管理人數應在二十人至四十人之間。超過這個數字,人數太多車間主管就忙不過,容易出現管理漏洞;而低於這個數字,則製衣廠管理層人數過多,人浮於事造成管理成本的浪費。所以,一般情況下一位車間主管,對應適合管理一個車組。

    在車間人數急劇擴招後,辦公室人員的數目也要相應增加。原本,製衣廠辦公室除了陳楚和馮希凡外,還有一位文員和一位跟單。現在,陳楚決定再招二位文員和一位跟單,並將人事管理、財務會計等職能明確分工,分攤給辦公室文員。

    當然了,像是裁床還有打版師這樣的技術工種也要招人。比如說打版師,陳楚本身雖然也是一位打版師,但製衣廠擴張後事務也隨之增多。打版工作陳楚只要把大概方向就行,具體工作還是得由打版師負責。

    楚歌製衣廠新辦公室內。

    和倉庫廠房辦公室相比,新辦公室面積大一倍不止。被一層擋板分成兩部分,陳楚這個製衣廠老闆也有自已單獨的辦公空間和私密的會客室。

    此時,陳楚辦公室內,陳楚正和辦公室人員坐到一起商談招聘事宜。

    當看到陳楚列出的招聘清單時,馮希凡和辦公室的文員,剎那間有一種目瞪口呆的感覺。

    「一百七十多人,差不多一百八十人,楚哥,你這步子也邁得太快了吧!?」馮希凡吸了一口涼氣,他心裡算了一下,楚歌製衣廠的規模,一下子就從七十多人擴張到二百三十人,差不多擴大了兩倍!

    「老闆,一下子招一百八十人,好像不太容易啊。」那位女文員,也是叫一聲苦道。

    「總是有辦法招夠人的。」陳楚笑道:「現在招收工人有什麼難的?」

    陳楚很慶幸製衣廠是在二零零五年時進行擴招的,要是再過三四年想招這麼多的工人,基本上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