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93章 行車途中 文 / 蜀中布衣
余長寧一拍桌子笑嘻嘻道:「本駙馬即便撞了額頭,也還是一樣玉樹臨風,瀟灑倜儻,不信你注意一下自己看我的眼神,一樣是含情脈脈,黛眉含春。」
話音落點,旁邊正在喝粥的何長志猛然一陣咳嗽,頓時被嗆得臉膛通紅。陳若瑤及李藝貞皆是瞪大美目望著余長寧,顯然不知他為何竟連房社長都敢調戲。
房玉珠早已習慣了他語帶輕薄的說法方式,倒也沒了以前那般憤怒之情,不過此地畢竟乃大庭廣眾之下,自然也不能給他好顏色,立即寒著臉喝斥道:「余駙馬,你乃皇親國戚,說話一定要講究分寸,以後此等胡言亂語請不要說了,玉珠擔當不起。」
余長寧也不反駁,對著她卻是一笑,自顧自地地喝起粥來。
吃罷晨飯已有兩輛馬車在外等候,由於余長寧身份尊貴,所以便與房玉珠同乘一輛,而陳若瑤,李藝貞,何長志便坐的後面那一輛。
信步登車進入車廂,余長寧剛剛坐定,駕車車伕高聲一句吆喝,馬車已是磷磷隆隆地駛出,順著長街向黃鵠磯而去。
輕快的行進中,窗外景色飛快地向著後面流逝,余長寧眼見對面端坐的房玉珠捧卷閱讀絲毫沒有搭理自己的意思,不由大感無聊,笑嘻嘻地開口道:「玉珠侄女,我問你一件事情如何?」
「你叫的我什麼?」房玉珠突然抬起了頭,美目說不出的憤怒。
「呵呵,我與你爸比乃是好兄弟,你自然是我侄女。」
「爹便是爹,什麼爸比叫得如此難聽!」房玉珠冷冷一哼,還是能夠理解他那些莫名詞彙的意思,合上手中書卷道,「我爹為老不尊而已,所以才會與你稱兄道弟,有什麼好奇怪的,休要拿這些荒謬的關係來佔我便宜!」
「好,此事我暫且不提,容當後議。」余長寧滿不在乎地搖了搖手,突然又正色道:「哎,我問你,昨日最後一輪決賽關鍵之時,你為何卻作出了那麼一首怨婦詩來?」
「余長寧,你竟敢說我做的怨婦詩?」房玉珠聽他口氣如此輕蔑,芳心不由騰升了一股怒火。
「覆水可收心難收,娥眉深蹙依紅樓。人生自古多餘恨,空望鴛鴦成雙游。」余長寧念誦了一篇,笑嘻嘻地開口道:「此等如怨如慕,如泣如訴的詩句,難道不是怨婦詩?」
房玉珠也不爭辯,怒聲開口道:「我喜歡如何作詩那是我的自由,用不著你管!」
余長寧見她突然發這麼大的火,心裡不由有些奇怪,訕訕笑道:「我倆也算熟識,我不過是關心一下你而已,用得了這樣麼?」
房玉珠此刻也意識到自己有些失態,咬著紅唇寒著臉也不理他。
余長寧自顧自地的開口道:「詩詞乃是作者抒發心中情感的一種體現,在下相信房小姐你若沒經過這般痛楚的苦戀,是不會體會到那句『人生自古多餘恨,空望鴛鴦成雙游』的意境。
房玉珠美目視線呆呆地落在他臉上,心裡泛起了一絲惆悵酸楚,卻是一聲喟然長歎。
余長寧悠然笑道:「學問之美,在於使人一頭霧水;詩歌之美,在於煽動男女出軌;看來此言非虛也!」
房玉珠聞言愣了愣,一臉恍然地淡淡笑道:「此話確實有那麼幾分道理,不過似乎還未完結,對嗎?」
「哈哈,我真要佩服你詩人的直覺,俗言都要講究對仗!」余長寧笑了一陣,繼續補充道:「女人之美,在於蠢得無怨無悔;男人之美,在於說謊說得白日見鬼。」
話音落點,房玉珠愣了愣,雙眸顯出了迷茫之色,驀然歎息道:「余駙馬,你會花言巧語地哄騙女子麼?」
沒料到她竟會問這個問題,余長寧不由微微一怔,訕訕笑道:「在下江湖號稱『誠實可靠玉面小狼君』,一般情況下是不會幹這般事的,不過也不排出有些意外的情況。」
「哦,請問何為意外?」
「呵呵,若我真心喜歡一個女子,即便使勁渾身解數,費勁一切力量,花言巧語也好,海誓山盟也好,一定會將她騙到身邊,用一輩子的時間好好疼愛。」
房玉珠有種被嚇到的感覺,搖頭輕歎道:「余駙馬此言,玉珠不敢苟同,儒家講究媒妁之言,父母之命,豈能無媒戀愛苟合?」
余長寧冷哼一聲道:「儒家古板迂腐,不知湮沒了世間多少美好,房小姐你作為大唐名副其實的才女,豈能偏於一家之見?」
房玉珠沉吟間,余長寧已是笑嘻嘻地開口道:「對了,你可有聽說過『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故事?」
初唐時,梁祝傳說並未在民間開始流行,所以房玉珠聞言立即搖頭。
「好,那我就給你講述一番,讓你見識一下什麼叫可歌可泣的愛情。」
余長寧微微思忖一番,便一字一句地慢慢講述起來,低沉舒緩的嗓音在車廂內久久迴盪。
房玉珠起初不過帶著三分好奇,漸漸地竟越聽越有滋味,當聽見祝英台多次暗示自己的女子身份,梁山伯卻依舊懵懂無知時,終於忍不住蹙眉插言道:「這個梁山伯真是太笨了,竟連如此明顯的暗示都聽不出來,真是一塊木頭!」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梁山伯忠厚純樸,所以才不解其故,這只能怪命運的作弄吧。」余長寧頗為感概地一句,接著又開始慢慢講述。
當聽見馬文才儀仗著家中權勢逼婚祝英台時,房玉珠咬牙切齒,俏臉一片憤怒之色。
當又聽見梁山伯求婚來遲,與祝英台樓台相會,淚眼相向,淒然而別,最後竟鬱鬱而終時,房玉珠淚如雨下,一雙粉拳攥得緊緊的。
當最後聽見祝英台以身殉情,同梁山伯化為了兩隻彩蝶翩翩而飛時,房玉珠已是伏在案上痛哭失聲,身體顫抖得像秋風中的落葉。
及至說完,余長寧也忍不住悵然一歎,用優美的《梁祝》曲調低聲唱道:
「碧草青青花盛開,彩蝶雙雙久徘徊。千古傳頌生生愛,山伯永戀祝英台;
同窗共讀整三載,促膝並肩兩無猜。十八相送情切切,誰知一別在樓台;
樓台一別恨如海,淚染雙翅身化彩蝶。翩翩花叢來,歷盡磨難真情在,天長地久不分開。」
房玉珠嚶嚶低泣良久,終於悄悄用香帕抹去了俏臉上的眼淚,抬起頭紅腫著美目問道:「余駙馬,世間上真的有梁山泊與祝英台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