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帝婿

《》章 節目錄 第852章 新的任命 文 / 蜀中布衣

    老內侍接過身旁小太監捧著的一卷黃娟,展開尖聲宣讀道:「敕令:大唐之北,有國突厥,反覆無常,薄情寡義,今突厥汗王阿史那甄雲罔顧我朝恩義,率軍進犯漠南,朕不忍黎民受其欺辱,特令平夷道行軍大總管李績率領王師擊之,與敵寇鏖戰於漠南——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現令襄國郡公、駙馬都尉、鴻臚寺卿余長寧為平夷道糧秣轉運使,左威衛將軍柴秀雲、國子監博士杜禹英副之,總督戰事糧草,發洛口、含嘉、河陽三倉糧食運往漠南,確保大軍用糧。制書如右,符到奉行。貞觀十八年四月二十八日。」

    及至讀完,老內侍見余長寧依舊愣怔發呆,不由尖聲問道:「余大人,你可有聽明聖旨內容?」

    余長寧這才如夢初醒,點頭接過聖旨道:「臣余長寧,遵旨。」

    老內侍滿意地點點頭,這才出帳離去。

    房玄齡笑道:「陛下竟讓余駙馬總督漠南糧草,實在是委以重任啊!」

    余長寧捧著聖旨愣怔了良久,苦笑道:「這糧草要如何督運?我可是一點也不會啊!」

    房玄齡搖手道:「治水的時候你還不是說你不會,結果一樣處置得很好,放心吧,押送糧草很簡單,只要將糧草押送到漠南便行了。況且陛下還讓杜博士擔任你的副手,有她幫助,老朽相信余駙馬一定能夠完成順利陛下的命令。」

    余長寧苦著臉點點頭,一個美麗的影子陡然出現在了心海之中,想及伊人輕笑莞爾的模樣,一時間余長寧不由癡了,暗暗歎息道:漠南漠南,我余長寧又要回來了!

    將濟州治水要務向房玄齡稟告交代了一番後,余長寧便準備與柴秀雲、杜禹英一道,前往洛口倉督運糧草。

    走的時候,蕭銳等駙馬自然是百般不捨,余長寧已向房玄齡推薦讓蕭銳接替他的職務,臨行時候余長寧笑容滿臉地開口道:「各位駙馬,咱們這番出來也算是幹出了一番功績,現在洪水還未褪去,請蕭駙馬帶領各位繼續努力,確保堤防不失。余長寧雖然離開了,但會時時刻刻關注治水,待到得勝之時,我們在一道歡聚暢飲。」

    蕭銳點頭道:「余駙馬放心,我們一定記住你的囑咐,確保大堤不失。」

    余長寧點點頭,將目光轉向了前來送自己的房玉珠。

    由於有房玄齡等人在此,房玉珠心頭雖然有百般不捨之情,但也不能表現出來,在面對余長寧之時,她勉強擠出了一個開心的笑容,柔聲道:「余大人,大漠風沙崎嶇難行,願你擅自珍重,玉珠在長安等著你……們回來。」

    余長寧知道房玉珠的不捨之情,微微一笑一句「大家珍重」,翻上馬背便在騎兵的護持下順著官道去了。

    ……

    洛口倉也叫興洛倉,位於洛河入黃河之口,這裡地處丘陵,形勢險要,土層堅硬,氣候乾燥,又有水路運輸之便,隋大業二年,楊廣把從江南經大運河運來的糧食囤積於此,倉城周圍二十餘里,共有三千窖,每窖藏糧八千擔,洛口倉使成。

    隋末大亂之際,瓦崗軍李密向翟讓獻計說,洛口倉糧食數量巨大,如果瓦崗軍能夠奪取洛口倉放糧,天下的各路起義領袖一定響應瓦崗軍,聽命於翟讓,然後翟讓就可以稱帝號,平定中原。從此話便可以看出洛口倉在軍事爭霸中的無比重要性。

    大唐立國之後,李世民深知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的道理,更深知糧食乃是保障國計民生不可或缺的戰略物資,不管是征戰平亂、賑災救民,沒有糧食都是寸步難行,所以貞觀年間,除非是大戰大災之際,各地倉廩一直是非常的充盈,堪比漢武盛世。

    來到洛口倉外,余長寧遠遠就看見一道土牆立在山坳深處,吹來的山風中也飄蕩著淡淡的粟米麥香,聞之不禁讓人精神一振。

    洛口倉倉令早就在山口迎接余長寧,眼見一隊騎兵遠遠弛來,急忙傾步而前一甩大袖拱手作禮道:「下官洛口倉倉令姜成余,見過余大人。」

    余長寧收韁勒馬,翻下馬背虛手相扶道:「老大人不必多禮,快快起身。」

    姜成余又是拱了拱手,這才直起了身子。

    這姜成余白髮皓首,身材瘦長,臉相英偉,頜下一部長長的白鬚,一點也沒有給人蒼老的感覺,余長寧一見頓時大生好感,笑著拱手道:「本官奉旨前來督運戰事用糧,一切麻煩老大人。」

    姜成余朗聲一笑道:「儲糧備荒備戰正是洛口倉的職責,請大人前往倉城,容下官細細稟告。」

    余長寧點點頭,又替他介紹了杜禹英,柴秀雲兩女後,這才在騎士的護持下進入了山坳深處的倉城。

    之所以將倉城建在山坳中,乃是看中了其易守難攻之勢,一個呈葫蘆口的山谷只要有一隊兵馬阻擋守衛,必定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山谷滿山遍野都是儲糧用的小型糧倉,平原地帶還兼有糧食地窖,余長寧進入之時,許多民夫正在其中裝運糧草,場面一片忙碌。

    余長寧雖然絲毫沒有督運戰場用糧的經驗,但好歹以前也曾經解決過關中糧荒的危機,對於糧食運輸還是有一定認識的。

    在古代交通不便之際,車拉人扛成為最基本的運輸手段,但常言道千里不運糧,說的便是因為運輸糧食之時民夫以及路途消耗花銷甚大,歷來精明的統治者,都無疑不是採取以地徵糧,或以戰養戰的辦法,從而解決糧食運輸的問題。

    如漢朝武帝制定的屯墾戍邊,自此經魏晉南北朝、隋唐以至兩宋明清,各朝各代都是極力推崇,並將屯田確定為國策,從而解決邊疆軍士的用糧問題。

    還有大唐的府兵制,這些遍佈在全國各地的折衝府全都是平日訓練,農時屯田,軍士們既是軍人又是農夫,一切的因由都是因為想要就地解決糧食問題。

    好在楊廣開通了大運河之後,江南之糧能夠通過大運河從水路運至北方,從而大肆降低了車拉人扛的消耗問題,而將糧食囤積在洛口,一來隨時可以保障關中長安用糧,二來北方若起狼煙,糧船便可在洛水調度裝運,然後入黃河逆水駛向漠南之地。

    而這次余長寧釐定的路線,也正是從黃河水路逆流而上,然後抵達勝州榆林之地,這裡離陰山不過數百里路程,然後再裝車起運抵達糧秣大營,路程便簡捷了不少。

    來到倉城內,姜成余向余長寧三人備細稟告了糧草集結情況。

    得到朝廷的敕令後,洛口、含嘉、河陽三倉都已經開始轉運糧食集結待命,特別是洛口倉本就負責了治水民夫口糧供應,糧食裝運早就有條不絮地進行著,當余長寧聽到目前已有幾十艘糧草滿載待發之時,頓時露出了高興的笑容。

    讚揚褒獎了姜成余一番,余長寧突然想起了一事,問道:「對了姜大人,現在黃河洪水肆掠,不知對糧草運輸可會產生不利影響?」

    姜成余捋鬚笑道:「黃河水患主要集中在中下游,渝州到龍門的黃河河段雖然略有洪水,但只要小心行船,應該沒有多大的問題。」

    聞言,余長寧鬆了一口氣道:「糧食運輸關係到王師在漠南與突厥汗國的大戰,任何時候都馬虎不得,大意不得,依本官之意,這批糧食要盡快運往漠南才是,不知杜軍師有什麼高見?」

    經過黃河治水,余長寧與杜禹英的關係已經有了很大的改善,至少杜禹英現在不會對他冷言冷語,此際面對余長寧的垂詢,杜禹英沉聲開口道:「糧草除了運輸之外,安全方面也很重要,所謂安全,便是要將糧食平安順利地運往用糧之地,對此,柴將軍的任務尤為關鍵。」

    柴秀雲笑著回答道:「兩位大人放心,抵達榆林之後,末將再去與平夷軍商討一番,請他們務必調撥可靠軍隊供我們差遣,以保糧隊不失。」

    余長寧點點頭道:「好,本官也正欲前去與李績大人商議軍情,既然時間緊迫,那咱們就先將這批糧草運往漠南,姜大人,接下來的糧草起運還得麻煩你們令人督運,待到商議完運糧事務,本官或杜大人其中一人將會返回此地總督糧草。」

    姜成余立即拱手道:「下官謹遵余大人之命。」

    ……

    翌日,余長寧與杜禹英、柴秀雲登上了一艘高大威武的樓船,帶領四十餘艘糧船沿著洛水進入黃河,逆流向榆林而去。

    一路乘風破浪,鼓帆前行,兩日便抵達了龍門山地帶,而首當其衝的,便是壺口瀑布。

    據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記載:「龍門為禹所鑿,廣八十步,巖際鐫跡尚存。」傳說這條水道乃是大禹治水時開鑿的,後人因為懷念大禹治水的功德,便將龍門又稱之為禹門,而大名鼎鼎的典故「鯉魚躍龍門」,便是指著這裡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