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魏野仙蹤

《》第一卷 青門引 第341章 大夫印綬雁銜來(十三) 文 / 盜泉子

    借魏野混元如意石為掩護而突襲而出的刺客,正是陸衍。

    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魏野所修持的太平經法皆是堂皇正大的道門術法,然而卻架不住他的戰術風格一向偏向機變詐巧一類。結果在魏野從幕後黑手轉職成前台角色的現在,就由陸衍這個做學生的,扮演起這個暗殺者的角色來。

    青黑色的淬毒短刃直刺而來,如此絕殺之局,不論是誰都只有含恨吞敗一途。可是持棍武士毫無回棍援護之意,可在短刃即將臨身之際,他卻將身軀輕輕一側。

    一瞬之間,腰肢微側,只是這麼一個微不足道的動作,卻是讓持棍武士準確無比地避過了這一記刺殺。隨即他身形急轉,長棍盤舞,就像是一道人形的龍卷般,猛地將混元如意石和陸衍,一前一後地迫退了開去!

    差不多就在同時,魏野袍袖一拂,水府行波旗自袖囊中脫出,滑入掌心。

    令旗迎風一展,三支釘入混元如意石的六甲箭似有靈性,箭身急速地抖動著,脫出了混元如意石,在空中留下長長軌跡,朝著對手又是一輪攢射!

    棍轉如旋風,就算是帶著洞陽炎咒之力的六甲箭一時也難侵入分毫。然而隨著魏野展開了那面早就已經名不副實的水府行波旗,施加在六甲箭上的洞陽劍祝符文驟然浮出箭桿!無羽精鐵長箭的尾部隨著洞陽劍祝法力加催,猛地發出一陣尖嘯!

    箭鏃飛速向前疾射,快得幾乎看不到箭影,轉瞬之間就在對手身周來回攢擊了幾十次!

    然而卻是一直也沒有突破對手長棍的防線。

    就在這一連串讓人目不暇接的交戰中,那持棍武士已經穩穩地落了地。看著面前也已經落地立定的仙術士,他大咧咧地將長棍朝肩頭一橫,拍了拍身上掩心甲的灰,一仰頭:「好妖道,隔了這麼些日子,你的這套鬼畫符功夫倒是越見花俏,可是上陣廝殺,到底還是差了點。」

    聽著對方開口,魏野笑了笑,將水府行波旗向身後一收,搖了搖頭:「本官倒不覺得這些時日參修道術可有什麼荒廢,你這耍猴棍的蠻小子要不信,倒是再朝前走一步試試看啊?」

    隨著他這聲回答,眼前景色頓時一變,只見兩人之間已分隔出無數折射的光線。而在這些光線中,有成百近千條紅絲,其色如火,艷艷作光。

    火絲的端頭,一邊連著魏野手中水府行波旗,一邊全繫在魏野祭起的六甲箭上,延展而出的火絲鋪鋪灑灑,赤色中全是殺伐意味,煞氣映面,讓人無端心驚膽戰。

    而在這個年少得比魏野更過分的武官身周,這些火絲已經密佈成了一張絕殺之網,隱成陣勢,封住了他的前途退路。

    一隻秋蠅受驚般地飛起,剛落在這片凝火成絲的殺網之中,頓時就四分五裂,殘肢斷翅紛紛冒著焦煙墜地!

    如此險惡的火網殺陣之中,像個大男孩般的年輕武官忍不住鼓起掌來:「這招好帥!叫什麼名字?」

    「這一招尚在推演完善之中,暫時沒名。」魏野收劍還鞘,毫不客氣地一攤手:「比起這等小事,本官倒想問一聲,應該在金城郡賣安利發展貴組織下線的某人,怎麼跑到張掖來了?要是來協助張掖郡抗擊羌匪,本官倒不吝於給太平道一個義民、義從的身份,要是想趁著時亂世危之刻來進行宗教欺詐宣,我也不介意再拿下幾個不開眼添亂的傢伙下獄!」

    隨著仙術士這聲催問,對面的年輕人頓時將肩膀一垮:「就知道你這個見利忘義的妖道靠不住!把你的火陣撤了去,聽仔細了!」

    他探手入懷掏出一卷帛書,抖開了大聲念道:「制詔司隸部兵曹從事魏野:涼州邊地,北連夷狄,上恩不宜,下義壅隔,又知羌逆窺視中土。今以野為諫議大夫,使持節,督涼州諸郡,羽林左監何茗副之,余皆如故事這是那皇帝的璽書,節杖也在我這裡保管,你要不要?」

    魏野聳了聳肩,一揮手,散了滿天火線,隨即半跪在地,抱拳向洛陽方向:「臣魏野,謹受命!」

    漢制多承秦法,雖然到了這漢末時候,崇文尊儒,講求禮法,但是也還沒有發展到後世那樣誇張的地步。起碼像賜節、頒旨之類的禮節,不需要排香案、或者乾脆來一個授節大典之類。

    自然,魏野這樣一直泡在古書堆裡的人物或者能一板一眼地按著古禮走一走程序,何茗這樣純走武者路線的冒險者,估計也沒有那樣的閒情逸致。

    魏野行過禮,隨即起身,揚聲喝道:「諫議大夫魏野,今奉旨持節主持涼州剿匪事。當下要務,便是力保張掖不失。只要涼州仍在朝廷之手,則朝廷清剿大軍必然會盡快北上,接應我等,重複我漢家舊土!」

    這一聲大喝一出,城下他帶來的那些親衛都是歡呼雷動,就是四週一直傻愣愣看著這場鬥法的難民也都露出點喜色來。

    只是城門之上,緊趕慢趕上了城樓的那一眾佐官小吏,就不免有了些疑惑。這些人彼此對看一眼,想問的都是同一件事:「這詔書來得好快!只是這樣持節督戰清剿的旨意,卻不發給涼州刺史,反而要發給這姓魏的官場二百五?」

    「兵曹從事位卑而權重,雖然也算是美職,官秩也皆為六百石,可比起諫議大夫這樣的清貴文臣,那差得就不可以道理計了。沒成想這只知道打打殺殺的粗蠻兵曹,反而運數比誰都要強!」

    吳解也立在人群當中,他作為主官,眼界也自然要比下屬們略高一籌。他扶著城牆,眼望著那年少的武官取了一支犛尾節杖雙手捧給魏野,眼中就全是難以置信的錯訛。

    好半會,他才回過神來,約束住自己心神,訕訕一歎:「不到而立之年,便為持節一方的大員,本朝多少年沒有出過如此的英雄人物了?都還愣著做什麼,趕緊下去迎一迎這兩位持節的天使,接應侍奉可不要簡慢了這樣持節督戰的大臣,可都是個頂個的不好伺候!」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