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魏野仙蹤

《》第一卷 青門引 第379章 ·便請洗劍血成川(七) 文 / 盜泉子

    佛門修持,有聲聞四果、菩薩十地之別。

    聲聞四果雖然皆號稱超凡入聖,然而只有修至第四果阿羅漢位,方才稱得上了斷生死煩惱,安住聖流之中。

    而阿羅漢境界細分的話,又可以分為無學九品,第九品的退法阿羅漢,雖名阿羅漢,卻是貨真價實的吊車尾。儘管名義上,退法阿羅漢號稱已然徹悟佛理,超脫生死,但說白了,這等修成退法阿羅漢的佛門高僧,往往只在禪修定境之中摸到了佛法解脫之道的邊。

    然而現實世界並非是那滅盡煩惱雜想的禪定境界,餓了要吃,冷了要穿。當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諸般苦處輪番地上門拜訪時候,就算你在定境中能超六欲、斷雜想,自定境中醒來又如何?在空蕩蕩的胃袋冒著酸水起勁蠕動的當口,是老老實實地依著佛法把自己餓殺,還是爬起來端著缽盂,向隔壁人家討一塊隔夜的饅頭?

    就如遍照老僧修成的那立身而成人間淨土之法,終究只是禪念所構築出的顛倒夢想,面對著永遠這般險惡的真實世界,便只能撞個頭破血流。

    所以遇著魏野這個失業民俗學家出身的仙術士,不按規矩出牌地以佛門三法印動搖遍照老僧禪心,又掄著桃千金來了那麼一招狠手,遍照和尚一顆圓融佛心,早裂得七七八八,蒙上了一層無明晦色。

    既然起心,那便動念,惡事逆緣現前,諸般煩惱如蔓再起。煩惱滿心,那又如何能持守阿羅漢果位?

    遍照老僧惘然捏著手中最後一枚兜露樹子佛珠,佛珠在他的指間微微變形,啪地一聲裂開。

    自佛珠中,生出了一枝柔弱無比的小花,花瓣四分,其色如金,四片花瓣上有赤紅紋路相連,結成了佛門卍字法印模樣,正是一朵象徵佛門心印的金色波羅花。

    在遍照老僧手中,這朵金色波羅花輕輕地顫抖著,顯得無比憂傷,無比悲慼。

    驀然,一片金色花瓣驟然黯淡,花瓣在瞬間萎縮褪色,像是一片被烈火灼燒而灰化的錫箔,就此消散無蹤。

    像是呼應一般,隨即又有兩片波羅花瓣隨之褪色凋零!

    遍照老僧望著最後一片金色波羅花,目光黯淡。

    侍立在賀蘭公身側的白髮女子,疑惑地望了望她的主君。

    可賀蘭公這時候,只是一副意味深長的模樣,望著遍照老僧。

    「本以為失去阿羅漢果已經是個了不得的打擊,真是想不到,遍照阿闍黎你竟是連失阿那含、斯陀含兩重果位,如今只剩下被稱為預流位的須陀洹果,與凡夫也沒有差別了。」

    說著,賀蘭公將身子朝前傾了傾,打量著遍照和尚:「憤怒嗎?悲傷嗎?想不想將那個玩火的小混蛋按進土裡,先破開他的肚子,把他的腸子扯出來,做一個可愛的花環?如果你想的話,我倒是很樂意出點力,比如說那些想要借助我力量的傢伙,曾經送給我的這個麻煩東西——」

    作為西域無數鬼神妖魔的君王,到底是什麼讓他這位從來不知道謙虛兩個字怎麼寫的暴君,也感到麻煩?

    賀蘭公將手向著虛空一招,空氣中微微震動,一道純淨卻充滿不吉意味的力量在大帳中延展。

    賀蘭公面上微微閃過一絲不悅神色,隨即低喝一聲,掌心一道斑駁而狂暴的雜色神光湧現出來,死死地壓制住了那股力量向外衍生。

    在神力的壓制下,那股力量的源頭漸漸安靜下來,顯露出了它的真身。

    那是一部貝葉經書。

    一片片經過專人處理的貝多樹葉,裝訂在一起,用黑色的方匣盛放。這種特殊的經書形制,與遍照老僧過去幾十年中所取閱的天竺佛經一模一樣。

    然而他過去所捧讀的那些貝葉佛經不同,這部貝葉經書雖然也帶著一股無比純粹的佛門氣息,卻讓他那顆早已受損的禪心隱隱不安起來。

    像是明瞭他的遲疑,賀蘭公將那黑沉沉猶若夜空的方匣打開,露出了裡面的貝葉經文,向遍照老僧示意:「按照那些傢伙的說法,這部貝葉經名為《俱胝菩薩最上持明經》,阿闍黎你看看,是不是你佛門之物?」

    遍照老僧沒有回答賀蘭公的話,只是專注地盯著那部貝葉禪經細看。

    這部貝葉禪經雖然是再標準不過的天竺佛經形制,然而那些組成經書的貝多樹葉,卻都異樣地黑,黑得沒有一絲光線反射出來。

    而在如此奇異黝黑的貝多樹葉上,那些抄錄經文的漢字,卻都閃耀著灼眼的光芒,就像是黑夜之中那些永恆不滅的星光。

    遍照老僧對於漢文也只能算是半通不通,然而他望向這部貝葉禪經的瞬間,就悟通了那經文的含義。

    俱胝為天竺所用的數詞,泛指千萬之上。

    持明便是佛門修者持咒念誦真言的修法。

    這是一部他從未見過的佛宗真言秘典。

    從未見過,甚至從未聽說。

    甚至那經書上強烈的佛門氣息,也透著一股毫不實際的虛幻感。

    遍照老僧甚至在一瞬間有了懷疑——這股強烈而純粹的佛門氣息,是真實不虛的存在麼?

    看出了他的遲疑,賀蘭公輕聲一笑,似有意似無意地說了一句:「據說,這部貝葉禪經,能助參修者大徹大悟,開眼見佛,超出佛門聲聞、緣覺、菩薩三乘果位,直入無量剎土,與諸佛合一。有沒有那麼玄妙,本座不知道,但是對阿闍黎你而言,大概這部經書是你今生壽盡重入輪迴之前,最後一個修成正果的機會了。」

    雙眼緊緊盯著那部《俱胝菩薩最上持明經》,遍照老僧終於伸出手去,如同快要溺死的人抓住了面前的稻草一般,雙手緊緊握住了那盛經的方匣。

    捧著這部貝葉禪經,默默地伸出手在方匣上撫摸了幾遍,遍照老僧轉過頭來,盯住了賀蘭公的臉:「明王從來不肯輕施恩澤,究竟還想要老衲為明王效力何事,還請明示。」

    「好說好說,」賀蘭公開心地笑起來,輕輕地一點頭,「本座也沒什麼大事,只是希望阿闍黎在讀過這部經書之後,利用經文中的知識,為本座主持一場小小的法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