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輪迴之主

《》第一卷 第468章 神帝虛影 文 / 二蛇

    猩紅血氣遮天蓋地,紅色深淵中雷霆震動之聲轟隆而作,聲勢波及八萬里之遙,絲毫沒有消弭跡象,天地之間陣陣沉悶余聲迴響不絕,隨著傴僂老者辟里啪啦的骨節爆響之音,本來身形是傴僂、矮小之驅,此時身體也在不斷拔高……更新好快。

    圍繞在他身邊的是暗紅的無底深淵,無盡的力量隨著猩紅血氣湧動。

    「這老傢伙的力量在不斷增強。」

    天上猩紅漫卷,頃刻間在傴僂老者頭頂之上凝化龐大的神帝映像,雖然只是神帝烙印在老者身上一絲精神投影,但自上而下的萬里空間皆被籠蓋其中,威壓之盛逼迫的觀戰眾人不住退卻,到最後形成的紅海深淵狂流亂串,簡直是要將這方天地盡數吞噬。

    姜河微微瞇眼,他能感覺到老者體內力量在不斷攀登。

    不過對於自身《水火風雷不滅體》和《神紋金身》兩套功法,那是傳承自師傅輪迴神帝,姜河有絕對的信心。

    「轟轟轟」眨眼間,被紅色深淵籠罩的空間在不住震動,宛如是空間本身承受不住力量的壓迫,而且震盪越來越大,洶湧無比威勢中轟隆隆的聲音不曾停歇,神帝精神烙印所形成的虛影在不斷凝聚成為實體。

    「不……」一個身處紅色深淵邊緣地帶觀戰的下部天神,突然尖叫起來。

    只見一縷猩紅血氣「噗」的一聲如同是靈蛇一樣纏上這位下部天神,他全身上下猩紅之氣流竄,眨眼之間竟然連皮帶肉的給瞬間消解掉了。

    「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不少觀戰修士臉色大變。

    「我想起來了,這……這『閻陽煉神**』是閻陽神帝的秘法,傳聞『紫發閻陽、吞天噬地』,這功法太可怕了,老子******膽子小,可不想就此身殞道消,還是再往後退上幾萬里再說。」有個天神巔峰修士在心中嘀嘀咕咕著。

    看著傴僂老者身後漸漸凝結成實體的神帝投影,此虛影高有萬丈頂天而立,姜河不由得喃喃說道:「只不過是神帝精神烙印投影而已,竟然有如此非凡動靜,這神帝境界的強者果真是名不虛傳啊!」

    就在這時傴僂老者出手了。

    他使的仍是最簡單的一招。

    以手做瓜直朝姜河罩去,而他身後做蘊化而生的萬丈神帝投影也以天羅地網一爪浩蕩而來,滾滾而來的神帝之威橫掃一切,一瓜之下撕空裂宇,被籠罩的空間不住嗡鳴,而空間也已經扭曲,形成了明顯的漣漪。

    姜河心中凜然,在他眼看到的不是眼前襲來的傴僂老者,隱約看到的是傳下這『閻陽煉神**』功法的閻陽神帝,目中瞳孔一縮,心知神帝之威果然不能小覷。

    眼看著能夠剿滅一切的利爪當頭罩下,姜河下意識的就要施展《水火風雷不滅體》和《神紋金身》。

    只要施展出《水火風雷不滅體》和《神紋金身》的絕對防禦力,即便是擁有神帝精神烙印投影加持的神君級別人物,自己也能立於不敗之地,然而就在姜河要施展的時候,手中長槍卻是微微一顫。

    姜河能的感受到手中長槍的情緒。

    這是種不甘!

    更是種無懼無畏!

    這柄槍是姜河以生死大道之中蘊含的法則編製而成,其中蘊含著自身生死大道氣息,對於法則的領悟本就是玄之又玄之事,傳聞中有人經歷億萬神紀元才得法則真諦,而也有人遇一人一事即可領悟法則奧秘。

    這一刻,姜河清晰感覺到長槍中所蘊含的生死之意。

    生有輪、死有輪。

    既起生死輪迴轉。

    姜河看著充滿毀滅氣息的神帝虛影,他能感受到其中的毀滅之意,心裡忽然明白過來,自身修煉的是生死大道,而『閻陽煉神**』只是單純的毀滅和破壞,和自己修煉生死大道比較起來,並不見得就更為高明,難怪手中長槍會有不甘的情緒。

    姜河並沒開口,但是在心裡卻是對著手中長槍開口道:「那就來一場硬碰硬吧!」隨著姜河一聲長吟,手中的長槍也發出嘹亮的嘯吟聲,姜河感覺到體內氣血之力為之躁動。

    這一刻,姜河左眼之中綻出黑色光華,這是衍生自死之道中的死之力。右眼之中綻出純白光華,這是衍生自生之道中的生之力。

    衍生自毀滅和破壞的『閻陽煉神**』算得了什麼?

    每個人所能領悟的法則不同,而領悟法則的方式本也不同。

    這其中的道理就像是小時候看的佛經裡說的漸悟、頓悟分別。

    這個世界上最接近大道本質的便是生死之道。

    即便是對於創下『閻陽煉神**』的閻陽神帝來說,他得以證神帝之位的法則之力,只不過是死亡法則之中的小小分支,兩者只見根本沒有可比性!

    「嗤啦!」

    這是姜河手中長槍和自身的共鳴,共鳴產生的震盪直接讓周圍空間輕微的扭曲,對於融貫了武者本身法則之力的法寶來說,他們本身就等於是一個神君強者。

    在和長槍的共鳴中,姜河明白,這一刻自己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力量奔湧不朽!

    血液沸騰如滾!

    槍芒劃過空間發出尖銳的恐怖嘯音,槍頭之上直接帶起了龐大漩渦。

    「卡卡卡!」

    蘊含這生死大道法則的長槍,終於和『閻陽煉神**』所形成的神帝投影撞擊在一起,以槍尖為中心,空間開始不住崩塌,先是形成了陣陣如蛛網一樣的裂紋,然後是滔天水浪般的肆意蔓延,如此恐怖的撞擊,哪怕是極品神王器也不堪承受。

    萬丈高的神帝虛影在如此激烈的撞擊中沒有崩散,

    姜河手中長槍在力量的對峙中彎成了半月。

    「怎麼會這樣!」自以為可以拍死姜河的傴僂老者,現在滿是不可置信之色,怒急攻心的罵道:「但是你還是得死,你雖然擁有可以抗衡老主人一絲精神烙印的力量,但是你依舊抵擋不住『閻陽煉神**』的吞噬之能,你去死吧!神帝之下無人能擋得住『閻陽煉神**』,即便是神君巔峰也不行,我要和你拚個同歸於盡!」

    姜河猛地感覺自己彷彿陷入了無盡的泥沼之中。

    一股充滿混亂和毀滅的法則力量湧動而來,在不斷衝擊自己的身體,而此時姜河已真正運起了《水火風雷不滅體》,強大的堪比神君器的肉身,還有體內水、火、風、雷四種元屬性不斷加持之下,這瞬間就可以秒殺一個神王境界強者的血氣,對於姜河來說只不過是分心來抵抗而已,也是有心要試探下蘊含神帝精神烙印的力量究竟有多恐怖。

    姜河深知進階的突破本就需要不斷的磨礪,若是心中老是有了百分百的依仗,遇見困難之時必然抱有僥倖,在修煉之上很容易就失去了勇猛精進的念頭,所以姜河刻意沒有使出《神紋金身》。

    「這,這,這怎麼可能!」傴僂老者徹底傻眼了。

    姜河搖頭說道:「我只能說你是想多了。」

    「不可能,這是不可能的事情!」此時紫發青年盯著姜河,臉色煞白的吼道:「這是祖爺爺神帝威能加持的無上禁招,你怎麼可能抵擋得住?」

    姜河已決定要徹底打碎這尊神帝虛影,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內心潛意識裡解脫對於神帝至高無上的束縛,只有這樣自己的心靈才能得到前所未有的昇華,這種內心世界認識的交鋒的勝利,能夠讓自己的心境邁入更高的層次。

    碰撞!

    一次次的猛烈碰撞!

    姜河仰天大吼,身體中的力量如潮水般湧出,一次次的以長槍攻擊!

    這樣的戰鬥場景簡直讓人難以置信,更多是壓根無法想像。

    兩人交手的岩石、山峰、土地都全部炸裂開來,巨大的聲音就像是天地只見的一口巨鐘,一次次的轟鳴撞擊都聽的人氣血震盪,修為較弱的天神個個臉色蒼白,根本就沒辦法在觀戰下去,哪怕是他們真的很想第一時間知道戰鬥的最後結果,也不得不遠遠的退出百萬里的距離,否則的話要不了多久,肉體都要被震碎了!

    「不得了,這人太強橫了,這不單單是力量的撞擊,看這架勢分明是要將『閻陽煉神**』中的神帝虛影徹底擊碎。」

    「這尊神帝虛影高有萬丈,顯然是閻陽神帝刻意烙印在這位神君身上,但要是擊碎了這尊神帝虛影,這等於是在赤裸裸的向閻陽神帝挑戰啊!」

    「這位閻陽神帝據說是位二階神帝,即便只是一絲精神烙印,那也是擁有神帝之威在,在法則大道的理解層面,對於神君級別的人是有先天上的壓制力,不過要想擊破這尊紅色深淵中的神帝虛影,談何容易?」

    有實力留下來繼續觀戰的修士,紛紛祭起了自身最強法寶護身,瞪大了雙眼都不忍心眨一下。

    對於觀戰的天神、神王、神君來說,端木大陸上任何級別之間的對決,都是華麗麗的招式碰撞,極其精深的法則對決,而眼前看到的卻是最為直接的力量交鋒,長久以來,不說是天神、神王之人,哪怕是神君巔峰存在,但凡是和神帝境界的人物扯上一丁點關係,最後都是要畏首畏尾投鼠忌器。

    用地球小世界的俗話說就是,神帝好比是壓在端木大陸億萬眾生頭上的大山,極其沉重的壓在億萬聖靈的頭上,是億萬神紀元以來都打不破的封建思想桎梏,今天的這場巔峰對決中,更為重要的是,打破了很多人心裡長久以來,神帝威嚴不可侵犯的神話。

    姜河如同海中飛騰的神龍,乘萬里風破萬里浪,一人一槍一往無前在紅色深淵之中不斷衝殺,比起高有萬丈的神帝虛影,姜河渺小的如一粒微塵,但是微塵所到之處狂猛的爆炸一波接一波,傳出一聲聲的巨響。

    這就是《水火風雷不滅體》為姜河帶來的好處,擁有強大的肉身支撐,同為神君強者,姜河的體內蘊含的力量就如同汪洋大海,所以一方面可以憑借長槍衝殺,另一方面又在不斷對抗侵襲而來的猩紅血氣,以他如今的境界,一般不會出現力量上的不濟。

    而反觀『閻陽煉神**』紅色深淵之中的傴僂老者,起初還能和姜河相互對撼,漸漸的開始守多攻少,終於萬丈高的神帝虛影開始出現了輕微的震動,幾乎是血氣聚攏而成的神帝實體,被震出了陣陣漣漪。

    「這一槍,破你狐假虎威的神帝虛影!」

    此時姜河已有目的揮出三百六十四槍,接下來就是第三百六十五槍。

    他早發現老者身上的血色文印乃是依照人體經絡而走,之前有意而為的三百六十四槍,並不是毫無章法的攻擊,而是在攻擊之中以經絡為引,不斷續力的過程,而破『閻陽煉神**』中的神帝虛影,就在此時此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