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網游動漫 > 人臣

正文 98第九十九章 文 / 千代的爸爸

    99

    花開葉落,不知世界,不記春秋。桃源流水,何處更那深幽。獨坐那磯頭,遠岫層巒踏遍,力倦且休,此外又何求,此外又何求。又何求兮,又何求,任他野草閒花滿地愁。暑往寒來春復秋,白髮亂颼颼。青山綠水,相對話綢繆,樂以忘憂。婆娑歲月,爾我盡悠悠。

    顏沛偉想那一漁夫,一樵翁,山間水旁問那世俗凡塵。看似生在桃花源,看似笑談三千勞苦,怎可耐山間也不過是凡俗。自己不信避世之說,聽魏池之音律,輕靈中略帶優雅,雅致卻不冷淡。一嶂後必有一疊,疊嶂之間並非絕境,也非是避世之人。這個人自有狂妄,所以他也懂得狂妄之人。自己於他雖是晚輩,雖是師生,但是相處以來,一彈一笑皆感知音。以往只覺得他是天生俊才,文成武就,自己所有的應是敬佩,真正結識了卻是親切,就如那漁夫樵翁一問一答,樂以忘憂,爾我盡悠悠。

    論古今有許多英雄,為卿為相,定伯匡王,成靈氣焰,四海漾榮光,至今都已成空,盡成空。繁華凋謝,竟與草茅微賤同。榮枯勝敗,顯晦興亡,時移勢改,落花隨水去也任流東。追思往哲,何如把釣嚴公,高節清風。王質得遇神仙,至今仰芳蹤。世事竟如何,世事竟如何,竟如何兮竟如何。看那古往今來皆幻夢,百歲光陰過隙駒,莫問是和非。蠟社相攜,杯酒足歡娛。樂我漁樵,笑弄煙霞,俯仰又何求。

    衛青峰想那一漁夫,一樵翁,千古顯晦興亡都付笑談,只是笑談之中成王敗寇精彩絕倫,蒼生草草何能不淒然?只說是俯仰之間,卻又怎只是俯仰之間?洪武二十六年,匪患閩浙,千里無安寧之郡縣,婦孺嚎哭知音慘慘千里。洪武二十七年,江西大旱,饑民不得已以白土為食,待江浙兩地押運賑災糧前來之時,已是一城屍首。建康元年,北部省多省大雪,災民湧往京城,苦挨不得入關,等及清晨,哭聲漸停,白雪蓋屍。建康五年,海寇猖獗,次年夏天,海寇攻陷膠州島,屠戮平民上萬。建康六年冬……

    「風珠,你怎麼哭了?」魏池弦罷收手。

    衛青峰發覺自己失態,趕緊拿了袖子遮掩。

    「當年屈大夫欲投江,漁夫勸他莫要留念世事紅塵,只說是古往今來皆幻夢,百歲光陰過隙駒,莫問是和非。然而屈大夫依舊是投江而死,老師怎麼看?」

    魏池歎了一口氣:「幻夢之間多少流離失所,所痛之痛,如擰肝心。百歲光陰過隙駒的是帝王,莫問是和非的是閒客。百姓的興衰苦難,一日一日的要往下挨,每一痛都是割肉一般,這等生活有何幻夢之言?」

    衛青峰頓有感悟:「沒想到老師也是這樣的人。」

    魏池笑道:「怎樣的人?我的家境還不如你,你倒還有家人可以侍奉。我可是一個人一天一天挨過來的。」

    顏沛偉想了片刻:「學生倒不是這樣想的。」

    「哦?」

    「人各有夢,」顏沛偉說:「縱是最苦的人,也苦中自有一點甜。心火不熄,人當自強。」

    魏池想了片刻:「這話要那個最苦的人說了才算數。」

    「老師詭辯,」顏沛偉笑道:「這世上苦人多,但是哪有最苦的人?更何況那漁人並未勸屈大夫遠離紅塵,不過是教他清水潔纓,濁水漣履罷了。」

    「有道是『雲在青天水在瓶』,這樣的道理哪個讀書人不知道。可惜只讀書便覺得這道理明瞭同泰,要真是混跡紅塵了方才知道那濁水十分的厲害!不說別的,就說那後菜園的白菜,哪天澆糞的時候讓你們去一趟,就知道物臭尚且如此難耐,人濁更要傷人,要能忍耐這沉浮,便是一萬分的不容易了。就像風珠,他吃過這苦,所以感同身受,而你卻是置身事外罷了。這道理總是講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學生知道,所謂聖人便是歷經了苦難還能自強不息的人,老師該是這樣的人,今天何以如此沮喪。」顏沛偉指了指魏池緊皺的眉頭。

    魏池正在說教,沒想到被反倒一戈,有些尷尬的摸了摸自己的眉角:「我今天看起來像個受氣包?」

    顏沛偉非常認真的點點頭:「和衛兄很像,很像。」

    「什麼什麼?」衛青峰扔了手上的琴譜。

    顏沛偉看衛青峰正兒八經的模樣,『噗』的一聲笑了出來。魏池也正看到衛青峰那正兒八經的樣子,突然覺得有些滑稽,沒忍住,也笑了起來。

    衛青峰拿手指了指顏沛偉:「你啊!儘是胡鬧!失禮失禮。」嘴上是這麼說,心中卻也覺得剛才自己被魏池的琴聲引出的苦大仇深的想法偏激了,也覺得自己十分好笑。

    魏池想到王允義,想到皇上,心中憤憤少了幾許,無奈多了幾分。最後收了手,揉了揉自己的臉——我啊……總是沒有我想的那般堅強。

    魏池按住衛青峰調弦的手:「別彈,這一張的弦高了,抗手,初彈時候不覺得累,久了會壞手的。」

    初彈的時候,只是覺得略硬一些,聲音的確高亢喜人,久了才知道是要壞手的。三年前自己的心就是這略高的弦,險些壞了自己的手,三年後本以為自己可以出師了,誰知卻難學圓滑世故。封義,自己可以毫不動搖,但是王允義卻讓自己忍不住的心煩和恐慌。論本心,自己和衛青峰何異?魏池把弦往下壓了壓:「近來也挺多的事情,你們怎麼看?」

    兩個學生自然知道問的是什麼。

    「皇上既沒能罷黜軍閥,也沒能廢除藩王……」衛青峰說。

    顏沛偉點點頭。

    魏池笑道:「看來國子監的學生們也沒被考糊塗麼……最近皇上、內閣脾氣都壞得很,京查之後就是五品以下官員的職察,這可不是抽著來的,各個都要察,還不知道會怎樣呢,屆時你們可要安穩點,別去跟著鬧。」

    顏沛偉說:「老師要好好勸勸青峰兄。」

    衛青峰說:「胡說!我何曾跟著鬧過?」

    顏沛偉嘿嘿的笑道:「是,是,青峰兄不曾跟著鬧,從來都是領頭的。」

    衛青峰是個乾瘦的人,年少無父,吃了不少的苦,自幼是個極度倔強的性格。偏偏憎惡極分明,認個死理不放鬆。這樣一個單薄的人一心爭執一個公平與正義,他身旁的人只會覺得憂心,只害怕他突然哪一天就剛直而斷了。魏池不討厭他,甚至第一次他和自己爭執的時候就對他抱有好感,但是為官三年的經歷告訴她——這樣是行不通的,她縱使欽佩他的勇氣和善良也不能贊同他如此行事為人。

    「他不會跟著胡鬧的,」魏池說:「他要是當了官,一定是個為國為民的好官……不過,」魏池抬頭看了衛青峰一眼,說:「想當官做些事,就要學著去忍耐……」

    魏池心想,自己也要學著忍耐,突然想到了祁祁格,漠南王去了西天取經,那漠南又是誰當大局呢?她是一個女人,帷幕後的周旋又要忍耐到入骨幾分呢?——別嫁人了吧??!!

    魏池被自己突然冒出的古怪想法嚇了一跳。

    顏沛偉看魏池正說著話,突然臉色大變:「……老師怎麼了?」

    「糟了……」魏池摸了摸自己的臉:「我覺得我二姐好像要嫁人了……」

    衛青峰和顏沛偉面面相覷,不知道這個人在說什麼,看那樣子似乎是玩笑,但又有幾分真。魏池顧左右而言他,讓了座位給衛青峰,顏沛偉雖然不知道魏池剛才所言的二姐所指何物,但他天生是個隨和的性格,也就不深究了,老老實實的聽魏池指點衛青峰操琴。衛青峰從不關心他人私事,但他看魏池的表情不像是私事,覺得這個二姐別有所指,但魏池才勸他莫要太過較真,於是也就沒有多說了。

    經過幾番指點,衛青峰的指法好了不少,魏池聽著有點歪斜的漁樵問答開始胡思亂想——這個小妮子,這個小妮子……這個小妮子……

    『小妮子』在她不知道的地方,那裡的清晨比這裡早,她知道的地方既不是一年前的繁華,也不是一年後的凋零,有的只是不知道,僅之於她的不知道。

    『小妮子』和她各奔東西,匆匆而似乎要永不再會。

    我們至少欠了一場十八里相送,欠了一次折柳告別,欠了一次互道珍重……欠了太多。

    跑調的漁樵問答引起了魏池無限的傷感,當驚險散去的時候,當性命無憂的時候,私念和情感終於偷空冒出了心頭。

    魏池的驚險剛剛過去,陳玉祥的驚險卻正要到來。王皇后的小產動搖了她在宮中的地位,胡貴妃借勢發難,越權和皇上討論起了她的婚事。年輕的一輩中,除了皇后是正宮主子,就只有這個長公主還能壓她一頭。但是和皇后不同,公主總是要嫁人的,不論陳玉祥如今如何的風光尊貴,出了宮也不能再拿公主的架子回宮來逞能了。

    公主要嫁給誰?胡貴妃推舉了陳景泰,一方面討好了皇上的意思,一方面順勢把陳玉祥推出了宮,推出了京——那家人也算半個藩王,這輩子都要好好留在封地的圈子裡。

    王皇后小產的事情,耿太妃十分的不滿意,胡貴妃此刻出來拿出了主子的派頭,耿太妃的十分不滿意上面又加了好幾分!要說這小產干胡貴妃什麼事,那還真說不過去,可惜她那落井下石的念頭讓耿貴妃起了無明業火,一句話就勾銷了陳景泰的好事。

    可憐陳景泰過年的時候表現的確是不怎麼好,陳鍄年後忙得焦頭爛額,後宮的事情耿太妃微微一說,他便就應允了。可憐胡貴妃卯足了勁兒吹了那麼久的枕邊風也也算是吹到西北邊去了。

    陳玉祥自然不想嫁給陳景泰,耿太妃能把這婚事撥了,她也算是鬆了一口氣。就她自己而言,皇后被冷落,她要去安慰勸解,皇長子的功課生活由她經手,她要忙著,自己的婚事倒抽不出什麼空兒來想了。

    王皇后身體虛弱,想得越發的多,就越發的不見起色,但還是反過身來勸玉祥:「我知道你是怎樣想的,雖然如今我和我們家已經不得勢了,但我怎樣也是皇后,要是真要做主把你的婚事這邊糊塗的講究了,我還是要站出來說話的。」

    玉祥聽到這話就哭了:「皇后別這麼說,吉人自有天相,哪有什麼不得勢的說法,我自然是好好的過,你別為我的事情操心,你好起來,就什麼都好了。」

    過年後,兩位太妃找了那天圍場的幾個宦官太監問了情形,幾乎明白了玉祥的心事。倒沒怎麼商量,兩位長輩都對魏池不怎麼滿意,這個人沒什麼家底兒,連個長輩也沒有,不是個做駙馬的樣子。想玉祥不過是小孩子心勁兒上來了,看是個文雅的書生,又懂得體貼,一時半會兒蒙了心。宮中的老人什麼沒見過?兩位太妃深知這種事情硬攔不得,只等玉祥自己把心散開,把這中間的利害想明瞭才是。

    後來王家居然漸漸地又緩過了氣,皇上似乎也念及舊情,與王皇后熱熱鬧鬧的過了生日,漸漸與胡貴妃疏遠了。看到王皇后臉色一天好過一天,陳玉祥突然覺得哥哥真是幸福,有個如此深愛自己的女人,她連自己的家族都不念及,只是一心的指望自己的夫君好,指望自己能和夫君廝守恩愛……自己也能這樣幸福麼?

    院外的梅色已經換了桃花,同樣是紅卻紅得柔情萬丈,春風捲起一枝,微微一顫,揚起千萬粉糯。

    陳熵上了早課下來,捧了一大捧桃花趕了進來:「皇姑姑,你看!」

    玉祥緩回了神,接過這一手帕的花瓣:「早晨上課可好?」

    糖糖領人伺候著陳熵換了衣裳,陳熵把早晨背過的詩經都在玉祥面前溫習了一遍,這才說:「皇姑姑,今天下午侄兒回來的時候,姑姑帶著侄兒去放風箏吧。」

    糖糖笑道:「皇長子下午晚課之後那是多久了?太陽都要落山了,怎麼放風箏?」

    陳熵忍不住撅起了嘴。

    玉祥知道這個孩子一向穩重,難得有頑皮的心思,於是趕忙勸慰他:「這幾天宮內正收拾著房子準備選秀,咱們宮雖然清淨,但是也不能添亂。長子好好讀書,等過了這一陣,姑姑親自去求師父放咱們一天的假期,我們好好去玩,好不好?」

    陳熵這才開心的拿起了碗筷:「姑姑,那麼些花瓣,都是侄兒撿著好的采的,姑姑拿她們串些桃花鏈才好!」

    玉祥刮了一下陳熵的鼻子:「吃飯吧。」回頭命人仔細把花瓣收了。

    陳熵不比陳崆,他是皇長子,自小就課業繁重,五更天就起來了,這會兒吃了飯得去午睡了才有精神上下午的課。陳鍄十分奇特,他並沒給陳熵派侍讀,陪讀,偌大的皇宮裡頭就這一個小孩子,孤單得很,只有過節的時候陳崆來了才有人陪他玩。陳熵也找不到說話的人,就只是和這個皇姑姑親近。陳熵的母親身體羸弱,所以陳熵也就在玉祥這裡久住了。

    陳熵去睡了,玉祥便拿起書本問陪同的小宦官,今天是些什麼師父,教了哪些課業。小宦官一一答了,想了想突然又說:「按理,國子監的祭酒該過來兼詹事府左庶子,那些年不是這個位置空著麼,如今國子監也有人了,不久之後就要來講讀了。」

    小宦官別有用心,說完之後偷偷看了陳玉祥一眼。

    陳玉祥心中略略一動,但是面上卻什麼都沒表現出來:「知道了,你退下吧。」

    只是略略一動,心中卻是有些煩悶,想著想著便站起來往外走。糖糖本就在一旁聽著,狠狠地看了那小宦官一眼,小宦官趕緊退了下去。糖糖拿了毛披肩趕上來,默默給玉祥披上:「公主,冷。」

    玉祥略略點了點頭,接過了香手筒,獨自向後院走去。糖糖知道她不喜歡有人跟著,於是陪著走到花園門口便停了下來。她們一同長大,是主僕,也是姐妹,她在想什麼,她自然知道。宮內都是些勢利的人,前些時候胡貴妃威風大長,玉祥陪著王皇后也受了不少閒氣。要說胡貴妃這個不能幹?這也不妥,後宮怎麼也管了一小半,她是個雷厲風行的霸道性格,許多王皇后壓不下來的事情都要她來做。可惜這個人醋勁兒太大,容不得人,更有當家三年狗都嫌的道理——自己也是這一宮的當家人,多少人怕自己,又有多少人恨自己呢?想到這裡也就十分感同身受了。王皇后是個老好人,誰都不得罪,宮裡的多少事還是要問這位貴妃的。玉祥雖然能幹,但畢竟是未出閣的女兒,許多事情是做不了主的。今年又是一個是非年,還不是多少金鳳凰要飛出新花樣呢。幸好合德宮伺候好太妃,管好皇長子就是了,別是干係也不管她們的事,就不知道這位貴妃要如何處置。

    玉祥繞過湖岸,向那一片粉紅走去。自己倒不大喜歡這桃花,覺得浮躁,所以合德宮沒有這樣的景致。出合德宮後門的時候,守門的小宮女拿了手帕盒子,默默地跟到後面。玉祥笑著問她:「桃花哪裡開得最多?」

    小宮女羞紅了臉:「奴婢也不知道……」

    想到鶴亭高些,能看得清楚,玉祥信步往東南的地方走去。鶴亭的路很窄,半山坡上有個小亭子,坐在此處能瞧見凹池養的仙鶴。玉祥爬到半山坡,看到南邊靠宮外的地方桃花果然開得旺盛。桃花之間有些宮宇正在翻新,玉祥這才想起,新選的秀女已經錄了名冊,再過半個月就要安排著進宮了。一時之間無比感慨,想到宮外的耿韻眉還有幾位王家的好姐妹,突然覺得大家各自都大了,往後會各有各的家事,不能再像孩子一般的串門玩笑了。

    鶴鳴哀哀,玉祥不想再留,下山往南苑走去。

    才下山卻看到一群宮人正抬著冰蠟在大路上走,宮人們見了公主,趕緊卸了貨品跪在地上。玉祥好奇最近並沒有什麼節日,宮內怎麼拿了這麼些冰蠟?是要做什麼法事麼?

    領頭的管事趕緊起來回話:「公主殿下,這是溫太妃要來給公主殿下做祈福的!」

    溫太妃——陳玉祥的生母。

    玉祥突然心中一動,脫口問道:「母妃最近還好麼?」

    管事趕緊滿口答好,玉祥看著那箱冰蠟,想了想,最後說:「起來吧,我也過去走走。」

    溫太妃一個人獨居南苑,她是個喜歡清靜的人,當年先皇還在的時候她就是個極孤僻的性格,和誰都不合群。後來生了公主,那冷清勁兒就更多了幾分。玉祥出生的時候,先皇已經年紀大了,溫太妃的孤傲執拗他已經不再計較,既然她喜歡獨居,就把南苑指給她住了。玉祥一歲的時候生了風寒,拖了足足一個多月都沒見好,耿太妃有些著急,便命人把她抱過來養。這一抱可好,溫太妃再沒把玉祥給抱回去,直到先皇給玉祥蓋了合德宮,直到現在。

    除了她的生辰,她的生辰,她們彼此難得會面。

    跨進南苑,熏香的味道淡淡的飄了過來,一院的竹子還未茂盛,微微能看到南苑的宮牆。南苑沒有什麼華貴的建築,仿的是西洋的風景,宮閣前面是花園,院子裡有桌椅涼亭。天氣已經轉好,繞過面前的竹林,玉祥看到那個久違的人獨自坐在涼亭中看書,歲月並沒有在她臉上留下太多的痕跡,人們都說她是先皇最美的妃子,但她就是這麼孤傲的美著,讓人幾乎要忘了她到底哪裡美。玉祥呆呆的看了一會兒,微暖的日頭緩和了南苑的清冷,溫太妃似乎不再是溫太妃,她只是一個溫柔慈愛的母親,就像書上寫的那樣。

    作者有話要說:魏池心煩意亂,王允義的痛下殺手,官場的博弈,魏池終於漸顯懦弱。一個孤零零的官員的恐慌開始蔓延心頭,後怕可能就是這個意思。後怕了自己,又後怕起了祁祁格,想到自己尚且如此艱難,那麼祁祁格豈不是難得無話可說?

    嫁人了麼?

    魏池擔心的其實是:那樣高傲的人,她委屈自己了麼?

    就像自己也委屈著自己,她有多委屈?

    要說魏池這個人對祁祁格一點感覺也沒有,我覺得這是不真實的,她對祁祁格的感情其實是很深的。雖然一年前,兩個人寸土不讓,明爭暗鬥,但是內心而言何嘗不是賞識?曾有讀者問道:大戰之後,再度會面會是怎樣的尷尬?

    其實不然,生死之後定要頓悟什麼。此刻,祁祁格心中的魏池不再是一年前那個令她有點畏懼的傲嬌女青年,魏池心中的祁祁格也不是那個一年前讓她覺得弄權跋扈的大貴族。

    一年之後,大家彼此心中的對方,都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了吧?不再是國家的符號,不再是階級的符號,是活生生的人。

    陳玉祥,之前大家心中一個符號似的女配角,她和魏池的邂逅似乎只能作為魏池的背景,留在大家心中的怕多是魏池那回眸一笑。

    當然,事實肯定不是這樣的……偷笑。

    ===============================

    有人說要福利……嗯……

    找個讀者穿越進來惡搞怎麼樣?哼哼哼~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