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網游動漫 > 人臣

正文 106第一百零七章 文 / 千代的爸爸

    107

    天漸漸地熱了一陣,又下了幾場濕潤的雨,風漸漸地少了。有一兩個出得早的蟬零星的躲在樹杈上吵。魏池和陳熵溫習了字帖,又說了一陣明天的課業,準備行禮告辭。魏池正在收東西,侍讀太監站起來一瘸一瘸的走過來:「公主說,十分的好,多謝大人了。」說罷,將魏池借過來的《九州雜記》後十冊遞了過來。那天這位大太監被『好好地』打了二十板子,一條腿不靈了,但是保住了一條命,這已經是十分難得。

    魏池接過書,心中卻沒想這些,只是向芳之前約好了三天去找皇上,誰知到那天不知走了什麼運,風雨大作,春雷滾滾。但凡做皇帝的都有點多疑,這天氣實在不適合說事。向芳猶豫了幾番還是延後了。這一次沒說要等多久,魏池只好每天算著,這種不痛快的感覺可不好受。

    遞書過來的時候,侍讀太監呂敬小聲說道:「老祖宗在□等著呢,今天雲南的烤煙到了。」

    陳鍄喜歡烤煙,但是重來不抽,他喜歡拿窖過的上好的煙墊在木桶裡,然後盛上熱水熏腳。雲南每年都在這時候上貢,向公公這麼傳話,是暗示陳鍄此刻的心情不會太差。

    魏池翻開自己傳給公主的小冊子,每一頁都多加了幾頁紙,是筆記,字跡娟秀:「好……我稍後就到,勞煩公公了。」

    呂公公一瘸一拐的伺候太子出了院子。

    魏池深吸了一口氣,走出來,把手中的小冊子交到門口寄存了,抖了抖衣服往內廷去。說是內廷,其實並不是真的內廷,是外廷的一個綿延區,皇上不去後宮的時候就在這裡休息。這裡離西苑很近,不論是皇上要找內閣還是內閣要找皇上都很方便。書齋也離得不遠,魏池走了一刻鐘就到了。傍晚降至,許多宮人往返其間,魏池想皇上定是在準備吃晚膳……這人生真不錯,熏完了腳就吃飯,然後回家抱老婆……自己……嗯!魏池縮了縮脖子,還不知道過不過得了這一關。

    站了不多時就有宦官領魏池進殿,門口人雖多,裡面卻是井井有條,只能聽到碗筷磕碰而發出的輕微響聲。前面的宦官越走越快,把魏池領進了一間小閣子裡就退了出去。

    魏池穩了穩情緒,她發現這是一間小隔房,面前有門,側面也有門。魏池轉過身走近另一扇門,熒熒的光從門窗上透了過來。魏池似乎從門縫裡嗅到了老虎的聲音……

    陳鍄正在熏腳,突然看到一個小宦官在簾外閃了一下:「向芳……」

    向公公走進來:「主子,怎麼了?」

    陳鍄沉默了片刻:「水冷了。」

    向公公一愣:「主子稍等,奴婢這就去拿水。」

    陳鍄看向芳狼狽的樣子,哈哈大笑:「隔壁的是誰?」

    向芳一下跪在地上:「主子萬歲爺英明!」

    陳鍄抄起手邊的紗巾丟到向芳肩上:「就你那點小聰明……是誰?」

    「魏大人。」向芳跪在地上。

    「三天前他就該給朕報太子的成績,怎麼今天才來?」其實陳鍄自己也知道是那天打雷的原因。

    「主子萬歲爺恕罪。」向芳知道差不多了。

    「讓他進來。」

    魏池正在發愣,面前的門突然緩緩打開了。開門的是向芳,裡面果然就是外廷寢宮。這是召見親信的待遇……也是向公公故意製造的機遇。向芳微微的對魏池點了點頭。魏池看了他一眼,走進了大殿,跪在地上:「臣,魏池,叩見皇上。」

    「起來。」陳鍄撩起衣扇紗簾。

    魏池站起身來。

    「前兩天該你來你怎麼不來?」

    魏池看著自己的鞋面:「臣身體微恙。」

    「哦?」陳鍄有些意外。

    魏池假裝揉了揉胳膊:「封義的時候,被砸過手,當時不覺得怎樣,後來才覺得疼痛難忍,經醫生問了才知道,是動了筋骨,覆了些藥好些了,可當時沒及時治,可能要落下個病根。前些天疼得有些厲害,所以耽擱了,望皇上贖罪。」

    陳鍄示意向芳給他個座:「把朕的麝香膏拿一罐給他。」

    魏池笑道:「感念皇上體貼。其實也不是什麼大毛病,給臣看病的醫生到說了個偏方,多練練就好了。」

    陳鍄有些好奇:「什麼偏方。」

    「醫生說是傷了筋骨,經脈不暢,本不是什麼大毛病,主要是拖了時間。醫藥可以治,但是也要靠自己調,所有的法子很簡單,就是多舉手。醫生給了臣一副棋譜,是自己和自己下的。每天自己博弈個半個時辰就夠了,這樣調養個半年,大概沒什麼問題。」

    「怎麼個說法?」

    魏池伸出手架起兩指:「這也是個巧法子,拿棋子的時候這麼一繞,經脈就通了,時常練著就能好。」

    陳鍄看到魏池手背上有一個很明顯的疤。

    魏池也注意到陳鍄在看,趕緊縮回了手。

    「……」

    陳鍄走到魏池面前,捉住了魏池的手:「也是在封義?」

    魏池訕訕的笑道:「哪裡是……這不過是馬咬的。」

    陳鍄哈哈大笑起來:「這倒是第一次聽說,魏大人你果然有趣!」

    等陳鍄笑夠了,魏池才說:「在封義,只短兵相接了一次,臣運氣好,只是牙被打掉了一顆。」魏池看陳鍄的笑容僵在了臉上,知道時機到了。

    果然,陳鍄說:「封義真的如此艱險麼?」

    「比起先帝打的那些仗,不值一提。」

    「呵!滿朝文武,倒只有魏大人你這麼說。到底是個年輕人。」

    這句話實在是暗中討巧,魏池這點年輕人的狂妄口氣,正好迎合了陳鍄的心思。

    「若是皇上給臣十萬精兵,臣定要把漠南狗殺個片甲不留。」

    陳鍄拿手指了指魏池:「愛卿真是比王大人還狂妄了。」

    魏池這才傻笑了一下:「臣愚鈍。」

    「魏大人知道朕為何要征漠南?」陳鍄歎了一口氣:「自古以來就是北疆打中原,單單是前朝,北疆的子民受了多少年的屠戮?朕立誓要他們也嘗嘗國破家亡的滋味!」

    這話魏池相信是真話,陳家打完天下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收拾北疆,那時候正是索爾哈汗前輩的時代,十分強大,橫行霸道不可一世。太祖收復長城沿線以後,定都現在的京城也是為了震懾對方。這份仇恨不是隻言片語可以說清的,所以陳家的祖訓便是不得遷都誓死守衛北疆。一年前陳鍄默許魏池參與這場戰爭也有一定原因是因為魏池當年殿試的時候對邊疆問題的態度十分強硬。至少在這方面,他覺得這個姓魏的和他在一邊。

    魏池有些驚訝陳鍄的暴斂,她心中明白這人只吃軟不吃硬,而且狡猾異常,機敏難測,如不小心今天可就出不了門了。

    「這一年,漠南也算是略嘗了一二,」魏池笑道:「他們的都城幾乎被毀滅殆盡,沿路的幾座大城也是僅剩廢墟。在都城最後的時候,大多數貴族家庭都被剿滅,連國王也丟了命,臣想他的先祖知道了,估計不想收他的魂……」

    魏池正要接著說,陳鍄突然問道:「王允義為什麼會輸……?」

    「王將軍沒有輸。」魏池斬釘截鐵:「大齊也沒有輸。」

    陳鍄反身拿了一張紙過來,丟在地上:「沒有輸為什麼要議和。」

    這不是個問句。

    魏池毫不猶豫:「為了下次能再打!」陳鍄的表情難以察覺的緩和了一下。

    「漠南說是要議和,但這是他們說的,大齊可以議,但是和不和是大齊說了算。」

    「主子,晚膳要涼了。」向芳在一旁適時提醒道。

    陳鍄一怔,想了片刻,對魏池和藹的說:「那就不留魏大人了。」說罷,先走了出去。、

    等門合上,魏池鬆了一口氣,揉了揉肩膀,正要站起來,突然向芳折身走了回來,拉著魏池就往側房裡走。

    「魏大人忘了說太子的事情了!」向芳一邊說,一邊急著磨墨。

    魏池這才想起來,自己是以師父的身份覲見的,但是居然一句都沒說太子的學業,陳鍄此刻不疑,稍後也必然會多心!

    魏池接過向芳手中的筆:「多謝公公提點。」想了想,留了一封短信:「勞煩公公解釋了。」

    「魏大人辛苦了,請回吧!」向芳接過魏池的信看了看:「只要今天晚上皇上召見了王將軍,那就無礙了……魏大人!辛苦了!」

    「慚愧,慚愧!」魏池深鞠了一躬,退了出來。

    出宮後才覺得肚子餓,魏池深吐了一口氣,準備回家聽命。剛才自己本想著旁敲側擊一番,誰知到說得有點太直接了,希望王將軍原諒自己……畢竟自己才見過陳鍄幾面啊……能做到這一步,膽子很大了。

    王允義這邊也是坐立難安,皇上已經不見他了,就是為了迴避議和的問題,想把所有的壓力都堆到他的頭上。這點小伎倆其實很有用,因為邊疆依舊戰報不斷,漠南是鐵了心要攪個不得安寧。先在他最怕的就是皇上命自己再度調兵邊關,因為這一調,就要調他的親兵了。這是王允義的老底,他不得不防皇上突然出這種險招。

    魏池和余冕之所以甘願為之賣命,不過是因為現在王家的親兵鎮守的是墨山。如果漠南是安心進犯,那一旦墨山沒人守,草原騎兵可以一路南下到同仁,這裡是鐵礦所在地,富庶至極,要是被搶這麼一遭,買到東洋的鐵器全都要搭進去,明年國庫注定空虛。那幾萬條人命估計也難保。

    於是皇上壓王允義,王允義壓魏池和余冕。

    魏池只好返回來壓皇上,余冕準備好壓漠南。

    王允義坐在燈前默默地翻書,王協山在桌子的另一端翻另一本書。王仲良是王協山的長子,時任兵部郎中,正在廳下走柳。眼看戌時終了,王仲良終於是沉不住氣,衝了進來:「父親,二伯!已經過了戌時了,要不再讓人進宮問問向公公?」

    「急什麼?」王協山頭都不抬。

    「兒子怎能不急?!都讓人欺負到頭上了!再不急腦袋都要沒了!都是那幾個躲在後面的人,挑撥皇上!別當我們王家不知道!明天兒子就派人參他們!以前是得了我們家的指點才有了今天的位置!居然吃了嘴裡的看著鍋裡的!還真是無法無天了!」

    「吵什麼!」王協山猛的站起來:「誰指點了誰?什麼吃了嘴裡的看著鍋裡的?這是皇上的天下,大家都是皇上的臣子,你要派誰參誰?不知天高地厚的傢伙!」

    王允義趕緊扶住王協山:「別生氣,別生氣。」

    王仲良被吼了一頓,摔了袖子坐到案几旁。

    王協山緩過了一口氣:「你也是三十多的人了,怎麼說話做事還不知輕重?讓我們這一群老東西如何安心?」

    「快,給你父親認個錯。」王允義把茶遞給王仲良。

    王仲良無奈,只得端了茶跪在地上。

    「唉……」王協山倒在暖墊裡:「年輕人,不能一味的凶狠,這樣下去如何走得長久啊!」

    「大哥,也別怪仲良著急,這次也確實內含隱情,皇上年齡大了,心思也多了……我們再忍忍看。」王允義扶著王仲良起來:「這會兒已經是這樣了,只能信魏池一次。」

    「二伯和父親就是太信外人,之前那個姓裴的,如今這個姓魏的,兒子都覺得靠不住,咱們有的是自己的人,何必……」

    「好了,好了,別說了」王允義勸道:「有些事,有些人,你到了那一步才會知道……」

    眼看王協山又要生氣,王仲良只好住口:「時辰已經過了,父親和大伯歇著吧,今天看來是沒戲了。」

    王允義回頭詢問王協山的意思,王協山微微閉了眼睛:「我就合眼在這裡養養神,你們……都下去吧。」

    王允義拍了拍王仲良的背,王仲良只好把話吞了,退了下去。王允義走回案前,把燈挑亮:「王家都這暴脾氣,我那幾個王八羔子也這樣。」

    王協山嘴角翹了翹:「說起來……那個魏池不過十幾歲,難得老成,這小王八不會是個妖精吧?」

    王允義哈哈笑了起來:「窮家出賢才,真是個小妖精。」

    「花花腸子多?」

    「花花腸子多!……不過花花腸子再多,也太嫩了。」

    戌時的鍾敲過了,向芳走進來問:「皇上,準備往內宮歇息著吧。」

    陳鍄站起身,把剛才捏在手上的紙團了:「去準備準備。」

    「是。」

    陳鍄看向芳開始準備離宮的事宜,似乎毫無異樣。

    「主子,備好了。」

    轎子出了宮門,一路向東,在快要走到慶門的時候,向芳幾乎是絕望了。突然,轎內的陳鍄緩緩說道:「去西苑。」

    向芳喜出望外,但是也不敢多言,只是命轎子折返了方向往回走。

    這一夜,在大齊的西苑,彙集了內閣所有閣員,還有皇上,還有王協山、王允義。拖了近三個月的議稿最終定案不用再議。第二天,議和的詔令終於頒布了出來,一夜沒合眼的魏池聽到這個消息愣了很久。

    之後就是余冕的事情了,這次議和的和書基本寫得和戰書差不多,這些全賴魏池那句『和不和大齊說了算』。不過這都是後話了,皇上總於鬆了口,王家的戰事定了性,雖然留下了一堆難題,但也算是再往好的方向走了。

    國子監的學生們並不知道祭酒大人差點就永遠不能來當值了,只知道魏大人的新房拿到了手,這下離國子監遠了些,估計不會再玩兒突襲之類的招數,都鬆了一口氣。

    燕王鄭重的把魏池領進了新房,等人都走完了,魏池這才興奮的倒在床上滾來滾去,口中大喊著:「這輩子知足了。」之類的話,讓燕王哭笑不得。

    燕王把魏池的腦袋按到被子裡:「魏姑娘的閒事啊……真是越管越寬了。」

    「男女授受不親,禮也。」魏池拍掉了燕王的手。

    燕王心中暗不屑:沒前沒後的女什麼女……

    「王爺的二弟真是可怕……」魏池心有餘悸。

    燕王笑道:「你還不瞭解他,要是你真瞭解他……就算王允義把刀架到你脖子上,你都不會去。」

    「真的麼?」魏池很意外。

    「這麼淺顯的道理你會不明白……我的傻丫頭啊,你不會是真不明白吧?要是王允義敢去,他就去了!他自己都不敢去的,才叫你去……你還當自己能耐呢。」

    「其實臣知道……只是如果這次不出面,一則良心過不去,二則王允義今後也不會容臣。」

    「王將軍哪有吾皇可怕?」

    「皇上哪有吾王爺可怕?」

    「……不至於吧。」燕王偏了偏腦袋。

    燕王看魏池一臉劫後餘生的表情,心想,那事情不說也罷,人各有命……且聽天的造化吧。

    朝廷中除了議論議和,也有人議論魏大人的新宅子,也有人議論燕王。第一件事情,大家不敢多說,第二三件事其實是一回事,大家覺得這回可是趕上了風花雪月的事情,別說燕王恐怕是真心的,恐怕魏大人也是真心的。這是今年第一件有趣的事情,於是那段破爛老事又被拿出來一說再說。傳到王允義耳朵裡,王允義忍不住對他哥王協山感慨:這人啊,花花腸子就是多……就是多。

    壓力層層轉撥,最後壓倒了鴻臚寺的身上,余冕果然是個真人才,毫不推脫的接手過來。路過鴻臚寺的人幾乎都能聽見裡面磨筆尖,磨舌頭,磨牙齒的聲音。

    朝廷鬆了口,邊疆也緩和了下來,春耕恢復了,雖然錯過了些時候,但是估計自保難度不大。這裡的人大多都是王家提拔上去的,大家彼此擔待,王協山轉成代表軍閥表態,表示願意把今年受災的村鎮的稅收都均攤了。皇上也因為這些毛利緩回了面子,將近五個月了,大齊終於再次團結起來,準備一致對外。

    漠南所花的時間要短得多,封義一戰並沒有讓沃拖雷傷到根基,他迅速收縮部隊回了守地。他的加入頓時讓玉龍關壓力倍增。雙方各有想法,戰鬥結束得異常的快。胡潤之不是笨蛋,在數倍於自己的敵軍面前迅速組織了阻擊和側退。漠南的都城才是這位王爺最終的目標,那裡有袂林,還有王允義,這會兒打過去,趕得上這場混戰。

    袂林兵不多,他別無選擇的退回都城苦守。可惜這座城和封義不一樣,太大了,實在是蹲得難受。王允義就打的是這個主意,正在高興,袂林老爺也反應過來了,竟然毅然決然的棄城出來野戰。王允義這下十分頭疼,幸好沃拖雷『及時趕到』。雙方不謀而合,先又拖又打的收拾了這位老爺。而後再次陷入了對峙。

    如果皇上還記得,這會兒他正在京城過年,他在這邊吃肉的時候,王老頭正在草原喝風。王協山心急如焚,其實秦王也心急如焚……

    暗中,一樁交易偷偷上演了。

    漠南的索爾哈罕再次見到了王允義。這一切似成相識,或者說恍若隔世。

    於是王允義才有可能活著回來,漠南才有可能緩過一口氣。

    很多年後,王允義的兒子突然問他老父:如果當時接著打,是不是真能攻下漠南?

    他老父給他老兒子當頭就是一巴掌:那個鳥飛的地方有什麼打頭?不過是那黃毛小子一心想要立功!打下來一文錢都換不到!

    其實誰都明白,中原不打漠南是因為沒有打的意義。可惜陳鍄聰明一世,大事上卻糊塗了一次……這也都是後話了。

    王允義離開後的幾個月裡,索爾哈罕已經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收拾好剩餘的殘黨。甚至和沃托雷商量著抽出兵力進攻齊國邊境,反過來實施了一場要挾。

    沃托雷比起前一位漠南王少了許多的猜忌,他明白自己的妹妹的心有多大,大得已經不必再在意手上有多少權力。而且他更知道自己的底線——索爾哈罕並沒有任何要奪他兵權的意思,這份坦然已經促成了政治上的互信。

    長公主的名銜第一次有了實際的政治用途。

    沃托雷站在皇宮的露台上問她:「怎麼樣,現在大勢已定,你最想要做的是什麼?」

    「我要去大齊議和,順便給你要名分。」索爾哈罕笑道。

    沃托雷不屑的吐了一口氣:「哪個混蛋定的規矩,我們要換誰當國王還要問他們?」

    「不要吵,」索爾哈罕理了理袖子:「你也別閒著,我們都還太年輕,我離開的這段時間,你得答應我,能不打仗,就不打仗。」

    「大齊的口風還沒定呢……」

    「遲早的事情,」索爾哈罕眺望遠方,都城的破敗超出了她的想像,如今的內憂外患已不容得她做其他的選擇:「我們都要為這場戰爭付出代價。」

    我,你,齊國的皇帝,還有王允義。

    比預料中的快了一些,齊國的函件在四月結束前送到了。索爾哈罕帶上了能集合起來的一切精英力量開始準備出使大齊。浩蕩的車隊從都城起程,一路沿著大山向南,路過了新近收復的嫗厥律和多倫,路過了已成廢墟的錫林郭勒。才過去的那一年的種種艱難開始一一回現。索爾哈罕坐在馬車裡想,這一切會在多久之後再度上演?

    五月初,使團抵達了封義,小城已經完成了修復,以一種堅毅的表情矗立在山巒之間。封義的長官龐縣令幾個月前陪著魏池堅守這座城市,現在卻正在謀劃著怎麼接待這群遠方的『來客』。

    溫主薄笑道:「世事無常,竟然讓咱們遇上了。」

    再過一個月,兩個人就要升到嘉興去當官了,沒想到最後一場接待竟然是接待幾個月前的死敵。

    使團只在封義停留了一天,似乎雙方都不願在此駐留,擦肩之後速速而過。

    之後是繁榮之都嘉興,撫慶,依順,索爾哈罕也是第一次來中原,看到街上淨是漢人衣冠,想到那個人,竟也覺得不那麼陌生。大齊的官員對於這件事的小心程度超乎了索爾哈罕的想像,每到一處早有鴻臚寺的轉派官員在此恭候,事情可謂是辦得滴水不漏。

    五月十日,索爾哈罕一行人終於抵達京城。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