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亂世情緣

正文 第6章 初涉朝政不崇佛教 文 / 翊承

    高洋所喜愛的一個綠睛黃發的胡兒,跪在不遠處,橫竹在手,嗚咽而吹。三個石國男童,跳起飛旋的健舞,笛音縹緲,長帶飄搖,讓人看得也有些躍躍欲試。『好,賞。』帶到舞蹈完畢,高洋開心地鼓起了掌,眾人也紛紛拍起了手,高緯見如此,也只好懶懶地拍起了手,雖然她一點都不感興趣。

    待到表演都結束了,高洋與群臣們就又開始討論過去一年的大齊朝政了,因為高洋雖然也上早朝,但是除了一些重要的折子,其餘的全都交給楊愔與高隆政等人處理,不過高洋也擔心楊愔等人任人唯親,乃至互相勾結,所以規定在除夕夜裡,楊愔等人必須向他報告一年裡他們所處理的一些較為重大的事,再與討論看看有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法,往年一直是如此,今年也不例外。

    『啟奏陛下,此乃今年的賦稅與田賦』宦官從楊愔手中接過一本類似於文書的本子,呈給了高洋,高洋掃了一眼,說道;『今年的田賦也沒增加多少嘛,今年不是開墾了許多荒地嗎,而且朕在建國之初,就已經採用了大魏孝文帝建立的均田制,怎麼田賦一直是這麼多,楊宰相你們是怎麼做事的,嗯?』高洋瞇著鳳眼,語氣逐漸轉冷地說道。楊愔等人趕忙跪下,渾身顫抖地說得;『臣等無能,請陛下恕罪。』『這土地再怎麼折騰,也就那麼多,這商業反而賺的最多。』正生氣的高洋突然聽到身邊高緯小聲嘀咕道。不由來了興趣,問道;『仁綱,在說什麼,說與朕聽聽。』高緯聽到這話,趕忙說道;『仁綱只是胡亂說說,不能當真的。』『哦。仁綱朕就想聽聽你的這些胡亂之語,如果你說的有道理,朕便不怪罪楊相他們了,如何。』高洋摸著下巴,饒有興趣地說道。高緯轉頭,看見楊愔他們乞求的眼神,不由心中一軟,歎了口氣,說道;『皇伯父,仁綱覺得這田賦不增,不怪楊相他們,這田地再怎麼開墾,也不會增加很多,再說這土地的收入起碼得等幾年才會有增長,不過仁綱覺得這農業的收入增長太慢了,而且就算增長也長不了多少,朝廷還不如將精力投入別的行業中那。』『哦,那仁綱認為那個行業最好?』高緯勾了勾嘴角,說道;『商業。』『商業?為何?』聽到這個回答。高洋皺了皺眉頭。疑惑地問道。高緯拿起几上的那本本子,朝著高洋說道;『皇伯父,認為在每年的賦稅中商業的增長情況如何?』高洋聞言便拿起那本本子翻了幾頁,點點了頭,說道:『這商業稅倒是逐年增長,不過僅憑這些就要重視發展商業是不是太草率了。』高緯笑了笑,說道;「皇伯父,如果一個商人,一個清官,一個農者,一個工人,您認為誰的地位最高,誰的財富最多?」。『自是清官地位最高,商人最富。』『沒錯,既然商人賺的錢最多,我們為何要搶著做農民那,既不賺錢又花費精力,而且仁綱聽說西魏這些年的國力已經快趕上我大齊了,若不發展經濟,只怕有一日會超過我國。』高緯這些絕不是危言聳聽,因為前世周國的國力在天保十年就與北齊持平了,而北齊因為官員**,皇帝年年興造宮殿,外加賞賜無度,還加上不圖新改革,國力日益衰退,到了河清二年(高湛的年號)周國的國力便已經遠遠超過了北齊,直至北齊滅亡。而這發展商業的想法,高緯早就想好了,只是在前世時不想實施,現在好不容易重生了,要是在不提出來,高緯就要後悔死了。『恩,不過商人一直是四民之末,突然發展商業,百姓不會反對嗎?』『皇伯父,百姓只關心溫飽之事,您現在讓他們多賺些錢,他們高興還來不及,那裡會反對,會反對的也不過是一些迂腐之人,而且您也可以下旨將商人的地位抬上去些,這樣也好實施得更順利些。您認為那?』高緯稚嫩的聲音在宮殿裡迴盪著,高洋沉思了會兒,對楊愔等人說道;『你們先起來吧,你們覺著如何?』楊愔想了想,拱了拱身,說道『臣以為可行。』『臣弟也以為可行。』『臣侄等復議』高緯向楊愔身後一看,原是六伯常山王高演,七伯上黨王高渙,八伯襄城王高淯,她的父王長廣王高湛,十叔任城王高湝。河南王高孝瑜,廣寧王高孝珩,河間王高孝琬,蘭陵王高長恭,安德王高延宗,其後高隆之等人也復議,眾人見當權的人都同意,也全都復議了,『好,那朕,明日便下詔提高商人地位,發展商業。』『陛下聖明。』『嗯』高洋笑著摸了摸高緯的小腦袋。

    等到朝呼之聲結束了,高洋又問道;『楊相,還有什麼事嗎』『啟稟陛下,進來道教與佛教衝突日益加重,讓臣等也不知如何是好。』在北齊皇室,信佛之人眾多,連高洋與婁太后也是,所以在楊愔看來高洋是會偏向佛教的。聽了楊愔的報告,高洋沒有說什麼,只是向正在把玩酒杯的高緯問道:『仁綱,以為如何?』高緯心道;又來了。放下酒杯,沒有先回答高洋的問題,反而向高洋問道『皇伯父,覺得梁武帝與大魏胡太后有什麼共同點』愣了一愣,回答道;『皆下場淒涼。』『沒錯,一個是餓死台城,一個是溺死於黃河之中,不過他們還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篤信佛教,胡太后在洛陽花費億萬錢修造了許多華麗的佛寺,有黃金鑄造佛像,而梁武帝更是三度出家,讓朝臣花了三億將他贖出。但是他們的下場那,可都沒得善終啊。』『你的意思是……』『仁綱是覺得若是信佛,只需有一顆真心即可,不需要勞民傷財地做著這些表面功夫,這樣這會喪失民心啊,而且現在我大齊境內佛寺上千,僧尼數十萬,若是將這些佛寺拆毀,也可為國庫增加額外的收入,又能讓那些僧尼成為新的勞動力,何樂而不為那。』『是將那些佛寺全都拆毀嗎?』高洋問道。『不,每縣保留一座佛寺,讓那些真心向佛之人,還可去拜佛。』良久,高洋叫道;『劉承,你替朕你兩份詔書,一份是有關發展商業的。另一份則是有關拆佛寺,驅僧尼的詔書。』『是』擬詔使劉承應道。『好了,諸位愛卿同朕一起去看焰火吧。』『是』。高洋牽著高緯的手,兩側各為李皇后與婁太后,四人率先走了出去。群臣在高洋身後跟著。

    空中焰火肆意地綻放著絢麗的光彩,皇室中的孩子們興高采烈地看著美麗的焰火,連高緯也在他們的大叫中,嘴角扯出一個牽強的笑容,而以婁太后,李皇后為首的婦人們慈愛的看著這一幕,哦,忘記說了,胡曦嵐因為懷孕六個月了,所以沒來,而高緯也不吃驚,因為算算日子,她的弟弟高儼再過幾個月就要出生了。而以高洋為首的男人們都看著高緯陷入了沉思。

    天保八年一月一日,文宣帝高洋下詔在全國境內重點發展商業,將商人,農者,工人之地位改為同等,次日又下一詔,在全國境內大肆拆佛寺,驅僧尼,每縣只留一寺,下詔當日,大齊境內,百姓歡呼。至此揭開了大齊強盛,萬國臣服的序幕

    天保八年一月四日,文宣帝高洋下詔,特賜長廣王世子高緯入朝議政,群臣無一反對。而高緯在除夕宴會上的一番言論也在民間廣為流傳。

    不過高緯在得知自己要入朝議政後,她驚得連手中的史記都掉了,她不知道以後她的命運都改變了,她現在只知道她逍遙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為此她為除夕宴會上的言論深感後悔與對命運的無奈。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