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亂世情緣

正文 第47章 滅亡他國撲朔迷離 文 / 翊承

    天統四年二月十五日,倭國欽明天皇以「文睿帝及齊朝群臣出言恐嚇我國使臣,嚴重侮辱了大倭國及大倭國君民」為由,傾全國之兵,共計三十五萬,撥調一百五十艘大船,氣勢洶洶地向大齊的長廣郡港口進發。

    天統四年二月二十日,高句麗平原王迎倭國欽明天皇之要求,出兵十萬,向大齊的長廣郡進發,以備日後與倭軍匯合。

    天統四年三月五日,早已歸降的並與高句麗接壤的宿州契丹反叛大齊,其首領當即割據了整個宿州,建立了契丹國,並自立為帝,改年號為天順。三月十日,反叛的契丹首領親自帶領十萬宿州叛軍開始猛攻營州昌黎城,城中五萬守軍艱難抵抗,同時營州刺史立即派人去鄴城求救。

    天統四年三月十三日,鄴城皇宮龍乾宮

    高緯坐在御座上,看著恭敬地跪在地上的高孝瑜、高孝琬、高長恭、趙恆、劉廷、馮文六人,沉聲問道:「軍隊和軍隊所用的銀錢、輜重都準備好了嗎?」六人中較為年長的高孝瑜恭敬地答道:「稟陛下,將士們早已準備好了,銀錢和輜重也在被宰相他們準備好了。」「嗯,那你們就告退了吧。」

    高長恭站起了身子,站在原地想了想,想高緯躬身問道:「敢問陛下,等到這幾國滅國後,其王室宗族該如何處置?」聽到高長恭的這個問題後,高孝瑜五人也停下了腳步,靜靜地等待著高緯的決定。

    高緯沉思半刻,緩緩地說道:「國盛則後降,國衰則先叛,喜叛惡降,反覆無常,此等王室留之何用。」淡淡的一句話卻在短短的一瞬間褫奪了上千人的性命。「臣等遵旨」高孝瑜等六人垂首答道。「嗯。」等到六人出去後,高緯走到掛在牆上的巨大的羊皮地圖前面,默默地看著地圖上所標誌的高句麗等國。

    天統四年三月十三日,文睿帝派河間王高孝琬率軍十萬,並命其日夜兼程、行最近路線營救昌黎城,迎戰契丹叛軍。同日,文睿帝命廣安郡公(從一品)、驃騎將軍(正二品)劉廷、昌黎郡公(從一品)、車騎將軍(正二品)趙恆率水軍三十五萬從鄴城行近途以最快速度到達長廣郡,並命長廣郡的十萬水軍配合二將,意在一舉殲滅倭高兩國水軍。

    以此同時,文睿帝還命蘭陵王高長恭率軍三十萬「昔日尊崇南朝,蔑視大齊」為由攻打新羅與百濟兩國,並伺機攻打高句麗的後方;命河南王高孝瑜率軍十萬攻打宿州,必要時與蘭陵王高長恭一同攻打高句麗;命昌平郡公(從一品)、衛將軍(正二品)馮文率軍二十萬乘勢攻打倭國後方。

    天統四年三月十六日,河間王高孝琬到達已被圍困多日的營州昌黎城,營州刺史立刻迎大軍從小門入城。三月十八日,廣安郡公劉廷和昌黎郡公趙恆到達長廣郡,當日即入郡守府中商量破敵之法。

    天統四年三月二十日夜,昌黎城內十餘萬軍隊突襲城外的契丹軍隊,契丹軍猝不及防,軍心動搖,當夜,大齊軍斬殺敵軍多達四萬多人,營州之圍頓解,齊軍乘勝追擊契丹殘兵。三月二十一日,蘭陵王高長恭率軍到達百濟國土,開始猛攻百濟城邑,同時分兵五萬,命人攻打百濟的附屬國耽羅。

    三月二十二日,河南王高孝瑜率軍到達宿州,稍作歇息後,開始攻打宿州中的叛亂城邑。三月二十四日,倭高水軍到達離長廣郡六百里之外的渤海海域,卻只是整軍休整,並無開戰之意。

    天統四年三月二十六日,昌平郡公馮文率大軍終於抵達倭國,翌日,齊軍分成前後兩路,正式進攻倭國城邑。三月二十七日,蘭陵王高長恭率軍到達了百濟國都泗沘城外,勸降無效後,開始進攻泗沘城。三月二十九日,耽羅國都陷落,耽羅國王投降,耽羅國滅。四月二日,蘭陵王高長恭攻陷泗沘城,百濟威德王投降,百濟國滅,同時,齊軍開始攻打新羅國。

    天統四年四月四日,河南王高孝瑜以勢如破竹之勢攻陷了除了契丹臨時的都城啟林城的所有城邑,並逼近啟林城。與此同時,那些被契丹首領率領的叛軍已經被河間王高孝琬斬殺了一大半,只剩下兩萬多人,狼狽地向啟林城逃去。

    天統四年四月十日,攻打倭國的兩路齊軍已經攻佔了倭國重要島嶼九州和蝦夷地(北海道)和四國島的大半領土,昌平郡公馮文下令繼續進攻;倭國欽明天皇見此,焦急萬分,下令命停駐在渤海海域的倭軍迅速回師救國。

    四月十一日夜,倭國水軍元帥不甘就此撤軍,不顧高句麗水軍元帥的阻止,貿然進攻長廣郡,卻不料正中齊軍圈套,齊軍用數百架投石機不見停息地向倭高兩軍的軍船投擲了上千個火球,又因當夜天氣乾燥,上百艘軍船上迅速燃起了大火,船上也滿是渾身著火、痛苦掙扎的倭兵和高句麗兵,齊軍乘機登上軍船,斬殺敵人;翌日清晨,兩國水軍元帥帶著不滿十萬的聯軍乘船逃走,廣安郡公劉廷和昌黎郡公趙恆乘船追擊。

    四月十二日,蘭陵王高長恭攻陷新羅國都金城,新羅真興王出城投降,新羅國滅。同日,河南王高孝瑜攻陷啟林城,並不換一幟地等待契丹叛軍自投羅網。四月十四日,契丹叛軍逃到啟林城下,河間王高孝琬也尾隨而至,並與城中的河南王把契丹叛軍誅殺殆盡,宿州叛亂就此終結。

    四月十六日,河南王高孝瑜帶領八萬齊軍攻打高句麗。四月十七日,蘭陵王高長恭率軍攻打高句麗,四月十九日,高句麗殘兵逃回高句麗國都平壤城中。

    天統四年四月二十日,昌平郡公馮文所率的齊軍已經攻佔了倭國的大多數城邑,只剩下本州島中的幾座與京都相近的城邑。四月二十二日,倭國殘兵逃回倭國國都京都城中。四月二十六日,齊軍兵臨京都城下,勸降不成後,開始猛攻京都城。四月二十八日,京都城破,欽明天皇及其王室宗族被俘虜,倭國國滅。

    天統四年,五月二日,河南王高孝瑜和蘭陵王高長恭所率的兩路齊軍兵臨平壤城下,高句麗平原王親自登上城樓,言道:高句麗與大齊皇室皆為高氏子弟,兩國為同宗同族,此番之舉實乃骨肉相煎,懇求文睿帝看在同宗同族的份上退兵,高句麗願世代稱臣,年年納貢,二王聞此,立刻向文睿帝呈了奏折,請示該如何。

    文睿帝閱此奏疏後,冷笑道:「大齊何時和高句麗是同宗同族了,若真是如此,高句麗為何還不顧情面地聯合倭國一起攻打我大齊的長廣郡那,現在倒要朕看在情面上撤兵,可笑。」言畢,用硃砂在奏折上書寫了四字「繼續攻打。」二王見此,立刻攻打起了平壤城。

    五月十五日,平壤城破,高句麗平原王及其宗族被俘虜,高句麗國滅。五月十八日,五路齊軍匯合於平壤城中。五月二十日,文睿帝新派任的新州郡官員一一到任,同日,齊軍班師回朝。

    五月二十五日,被俘虜的各國王室突然一同發病,難以行走,軍醫確認為瘟疫,各國王室立刻與大軍隔離,五月二十八日,雖全力救治,但是各國王室還是都病逝了,齊軍怕瘟疫蔓延,只得將各國王室,的屍體就地掩埋,掩埋上千人的屍體,用了整整三日,才完成。隨後,齊軍繼續班師。

    大軍班師後,文睿帝照例封賞全軍,並大赦天;並且經此一戰後,四海歸服,萬國來朝,此後的數百年間再無大戰。

    天統四年六月十日鄴城皇宮龍乾宮

    高緯聽著宰相楊愔所稟奏的和士開近期的行為,皺眉問道:「也就是說和士開近來並無特別的行為和言論,是不是?」「是的,陛下,『龍隱』是這樣稟報給臣的。」楊愔躬身答道。「奇怪,按理說這倭國和高句麗都被朕給滅了,和士開他早該震怒了,現在居然還能如此正常,真是太奇怪了。」高緯眉頭皺的更深了。

    「陛下,這和士開沒動靜,不知那毛顏盈現在又是如何?」楊愔小心翼翼地問道。高緯聞言,想了想,說道:「那毛顏盈倒也沒什麼動作,朕也去隆慶堂看過她幾次,她除了給朕彈奏琵琶外,什麼動作都沒有,當真是一點破綻都找不到。」

    「琵琶、琵琶」楊愔重複著這兩字,突然朝高緯問道:「不知陛下在聽那毛顏盈彈琵琶時,可有什麼不適?」「不適到沒有,不過她的琵琶聲很容易會讓人沉溺其中。」高緯說著,忽然,高緯驚道;「你是說……」

    楊愔點了點頭,說道:「臣就是懷疑那琵琶有問題,那琵琶聲太容易讓人沉溺其中了,這讓臣不得不懷疑。」高緯低頭想了想,命令道:「你馬上讓『龍隱』去查,必要時就去隆慶堂拿一把琵琶,一定要給朕查清楚究竟是怎麼回事。」「臣遵旨。」楊愔說完,便退下了。

    靠在御座上的高緯皺眉沉思著,她總覺得就算真是琵琶的問題,那和士開也一定還有其他的計策,而且恐怕今年會發生許多意想不到的大事。

    作者有話要說:該死的天氣,太討厭了{{{(>_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