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亂世情緣

正文 第81章 文 / 翊承

    天統四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寅時兩刻(凌晨四時)司州陽平郡城外樹林

    臨近季冬,白雪紛紛,數日不停。不論是官道還是小道,早都是厚厚的積雪。

    「駕駕!」樹林中傳來一陣陣催馬聲,馬蹄踩在積雪上,儘是「乓乓」的悶聲。很快一行騎馬的人就出現在林中。

    「吁」到岔道口時,眾人勒馬停住。戴著黑貂斗篷帽的少年,呼了一口熱氣,對身邊的人低聲問道:「我們這是到哪了?」

    男子沉思一下,便說道:「我們已經離開陽平郡兩個時辰了,再行半個時辰,就到清平驛了。」少年聞言轉過頭「清平驛?那不就是清都驛前面一站了?」

    「是啊,過了清平、清都兩驛,便是鄴都了。」「最快多久能到鄴都?」少年又問道。「日夜兼程的話,後日清晨就能進城。」男子毫不遲疑地說道。

    「那就日夜兼程吧。朕希望盡快到達鄴都。」沒錯,這就是趕往鄴都的高緯一行人。

    冷軒看到高緯眼下厚厚的青黑,擔憂道:「陛下,你最近一直都沒有好好休息,要是再日夜兼程,身體恐怕就熬不住了。」

    高緯剛想說話,腦袋就一陣暈眩。歎了一口氣:「那等會兒,到了清平驛,就在那裡休息半日再趕路吧。」「好的。」

    剛想揮鞭前進,就聽到前方傳來一陣催馬聲。高緯垂下手,微瞇起眼睛,靜靜等著。黑暗中的人終於來到了眾人前面,伸手阻攔要動作的冷軒,低低說道:「等他近些再說。」

    馬鞍上用絹袋包著的夜明珠,照亮了那人平淡無奇的臉和一身藍布衣裳,冷軒蓄勢待發,周圍護衛的手也放到了刀柄上。

    藍衣男子大喝一聲:「我是奉兩位娘娘之命來找陛下的。」眼皮一跳,舉手阻止:「是自己人,別動手。」

    藍衣男子利索地翻身下馬,行了個禮。「兩位皇后讓你作甚?」高緯下馬,開門見山地問道。男子應了一聲,從懷中拿出那三枚泛著溫潤光澤的白玉虎符,交給高緯。

    看著手上的虎符,皺起眉,問道:「虎符?可是發生什麼事了?」男子湊到高緯耳邊將和氏私兵的事說了個明白。

    高緯聽完,眉頭更緊,喃喃道:「竟有五十萬,看來我真是小看那西域胡奴。」

    沉思一會兒,突然轉身,目光在眾護衛身上徘徊,喊道:「宗方!」護衛中走出一人,就是那位在客棧裡被高緯狠揍的大漢。宗方低低應道:「奴才在,陛下何事?」

    高緯取下腰間龍紋玉珮,將其與代表斛律光所掌握的軍隊虎符交給他,吩咐道:「咸陽王現在在定州休整,你行近路去定州。盡快將這兩物交給他,讓他在十二月中旬之前必須帶兵入鄴都。」頓了頓,又說道:「為了安全,你帶上幾個人吧。」

    「奴才遵旨!」宗方應了一聲,迅速翻身上馬,抱拳告辭:「奴才先走了。」高緯點頭,宗方和其他四名護衛立刻催馬朝西北方馳騁而去。

    餘光瞄到身旁的冷軒,瞥了一眼代表段韶軍隊的虎符,抬起眼瞼,語氣清淡道:「冷軒,交代你一事。」冷軒一愣,想到高緯定還有佈置,回過神,答道:「陛下請說。」

    將那枚虎符交給冷軒,往腰間一摸,發現已經沒有貼身之物了。下意識摩挲右手拇指的翡翠扳指,眨了眨眼睛,靈光一現。

    摘下扳指,細細說道:「平原王兩個月前就去青、膠、光三州巡查軍務了。估摸著已經在回南青州軍營的路上。你帶著虎符馬上趕往南青州,通知平原王盡快在十二月中旬帶兵入鄴,若是平原王不相信,你就拿出扳指,他認得的。」

    將虎符和扳指放入懷中,沉聲說道:「臣一定拚死完成此事。」翻身上馬,抱拳告辭,帶著四名護衛向東南方催馬而去。

    藍衣男子,猶豫問道:「陛下,他們兩人真的可靠嗎?」良久,高緯才幽幽說道:「盡人事,聽天命吧,如今也只有他們能用了。」

    握緊拳,手心咯咯的疼。展開手,盯著虎符上的「晉陽騎十萬整」和「趙郡郡王睿」這十一個錯金小字,瞬間眼神變冷。

    隨後面色如常,將其放回袖袋,踩蹬上馬,回頭對剩下的人喊道:「繼續前往清平驛。」「是。」

    高睿的父親趙郡貞平王高琛(chen)是齊高祖高歡的弟弟,性情嚴謹沉穩。

    十二歲就跟隨兄長上戰場,在高氏和爾朱氏對抗的韓陵之戰中更是立下大功。與上洛王高思宗,清河王高岳並稱為開國宗室三王。

    高歡消滅爾朱氏後,立了高琛的妻兄元脩(xiu)為帝,改元太昌,是為孝武帝。

    元脩對此感激涕零,立即授封高歡大丞相,總領前魏朝政。

    兩年之後,高歡元脩交惡,孝武帝西投關中宇文泰,前魏分裂為東西魏。

    立了孝靜帝后,高歡意識到都城洛陽西近西魏,南鄰蕭梁,不便於控制全國。

    於是,高歡以孝靜帝名義下詔遷都鄴城,以晉陽為別都。

    作為丞相的高歡長時間都要待在鄴都,可晉陽是高氏根本,意義重大。朝臣猜測高歡會讓行事果斷的嫡長子高澄管理晉陽。

    出人意料的是高歡居然讓高琛坐鎮晉陽,除渤海王府,晉陽事務都交由高琛處理。

    六年後,高睿出世,高歡大喜,以皇帝名義下詔兼封高琛為御史中尉,賞賜加倍。高琛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連西魏權臣宇文泰都以為高歡要兄終弟及,讓高琛承襲渤海王位。

    那幾年,高琛風光無限。與之相反的,王世子高澄的日子就難過了。

    正所謂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倚。

    高睿滿月時,晉陽突然傳來高琛酒後淫、亂高歡後、庭的消息,其中高歡的一位姬妾更因下、體流血不止,當場死亡。

    高歡聞訊大怒,命高澄留守鄴城,他立刻趕回晉陽,怒火中燒地下令杖擊高琛二百棍。

    沒想到剛打完一百,高琛就被活活打死了,年僅二十四。

    高歡看到弟弟的屍體,當場暈厥。甦醒之後,捶胸頓足,肝膽欲裂。將剛滿月的侄子高睿接到王府中撫養,恩如親子,並以孝靜帝名義追封弟弟。

    與高琛通姦的小爾朱氏僅是趕出王府,不准與兒子高湝見面。

    也才滿月的高湝交由寵姬韓氏撫養,高歡因為小爾朱氏之事,對高湝很是冷淡。

    而元季艷就悲哀多了,高歡把剩餘的怒火都發洩到了這個女人身上。

    待遇恩賜銳減,封號被廢,在高氏族譜中剔除其名諱。

    最嚴重的是不准她和高睿見面,以至於高睿長到四歲,還不認識母親。直到有一次高睿的遠親表妹不經意說了實情,高睿痛哭請求,才得見母親。

    高睿十歲時,元季艷鬱鬱而終,高睿哀傷得三日不食,整日流淚。在高歡書房前跪了一夜,高歡才同意讓元季艷與丈夫合葬。

    高歡病逝,高睿這個侄子竟然比高澄高洋這些兒子都要悲傷,直至吐血昏迷。如此高睿的仁孝舉朝皆知,繼位的高澄對其十分信任,將晉陽騎交給他。

    高澄死後,高洋逼孝靜帝禪位,建立高齊,改元天保,是為文宣帝。高睿以宗室之貴,封趙郡郡王。

    天保二年,朝野中出現流言:當年高歡那麼寵幸高琛,只為了讓他掉以輕心,落進淫、亂後、庭這個圈套。

    不然當年婁太后和文襄帝何以一直保持隔岸觀火的態度。高澄與小叔叔關係很是不錯,不為其求情實在是太奇怪了,必是高歡讓他不要涉及其中。

    流言在兩都傳播日盛,文宣帝和婁太后什麼舉動都沒有,都想看看高睿會有什麼反應。

    沒曾想高睿在府中對著高歡高琛的畫像痛哭流淚。文宣帝聞訊,深感其至孝,賞絹五萬。下令嚴懲流言的始作俑者,抑制流言。

    可是,文宣帝還是沒有晉封高琛,恢復元季艷封號的意思,更別提重回玉牒了。

    高氏諸帝如此對待他的父母,他要是一點芥蒂都沒有,高緯完全不信。

    前世河南王高孝瑜向高湛進言遠離和士開時,不小心說了高琛之事,被高睿記恨,高琛便連同和士開一起向高湛進讒言,謀害了高孝瑜。

    高緯聽到這件事,立即明白了高睿的仁孝之事,不過是和那些清流一樣,沽名釣譽罷了。

    這樣的人掌握兵權高緯能放心才怪,指不定哪天他受了挑撥,因他父母的事,就起兵造反了。十萬晉陽鐵騎,威力可不小。

    高氏諸帝包括高湛都是壯年登基,深諳為君御臣之道,高睿才能安分守己。

    高緯太過年少,高睿掌握晉陽鐵騎十數年,樹大根深,豈能完全信服這個少年皇帝。

    所以天統三年高緯下詔追封高琛為趙郡王。追封元季艷為趙郡王妃,謚號貞昭,復公主封號,重回玉牒。

    高睿一如既往地用了苦肉計,寒冬時,赤足在院中跪拜痛哭,直至嘔血,以謝皇恩。

    就算是知道這是高睿慣用的手段,高緯還是不得不親自去王府安慰高睿。

    此類種種,讓高緯對高睿十分不放心,才壓下了讓高睿進鄴護駕的念頭。暫時不動用晉陽騎虎符,一來是沒有合適人選,二來也是想四十萬精銳的朝廷軍隊能鎮壓那五十萬私兵。

    一路的快馬加鞭,緊趕慢趕,終於在半個時辰內趕到了清平驛站。

    高緯勒馬停住,瞇眼看著破曉天際下的驛站,想到已經不遠的鄴都,終於鬆了一口氣。

    眾人下馬,執鞭牽馬向不遠處的清平驛站走去。

    離驛站只有幾步之遙,護衛們漸漸放鬆。突聞一聲大喝:「高緯,我今日就取你項上人頭!」

    十數名黑衣刺客從天而降,其中三人劍鋒直指高緯。高緯身邊護衛急忙拔刀迎敵,三名護衛將高緯團團護住。

    終究雙拳難敵四手,剩餘的護衛,加上那「龍隱」,也只有十二人。這次的刺客卻近雙十人數。護衛大部分都負了傷,連保護高緯的三名護衛也不得以與刺客近身肉搏。

    時間越長,劣勢就越來越明顯。可謂天無絕人之路,兩路人馬外側又出現一路,一靠近,二話不說,就專門對付黑衣刺客。

    一刻不到,黑衣刺客就所剩無幾。高緯見狀,急忙喊道:「留一活口。」

    聞言,原先砍向黑衣刺客的刀鋒回轉,刀背狠狠敲在刺客背上,刺客悶哼一聲,疼的冷汗直冒。手上的劍也被拍下,其他人見此,立刻將刀刃橫在那刺客脖子上。

    將那刺客押到高緯面前,高緯剛想詢問,就見那刺客脖子一歪,嘴角流出黑血。一護衛挑起那刺客眼皮看了看,對高緯說道:「他咬了牙齒中的劇毒,死了。」

    其餘活下來的刺客也紛紛咬毒自盡,剛才還在和那些刺客刀光劍影的眾人,一時間都手足無措,面面相覷。

    高緯愣了一下,冷笑:「好大的手筆!全是死士,還一路追蹤。老四和那西域胡奴為了帝位,真是不擇手段。」

    中途出現的那路人裡走出一男子,朝高緯使了個眼色。高緯心下明瞭,沉聲說道:「進驛站再說。」

    一護衛得到指示,立刻去拍門。躲在驛站中瑟瑟發抖的驛站差役聽到外面漸漸沒聲,剛想去開門看看情況,就聽見了拍門聲,探出去的腳立馬縮了回來。

    護衛拍了好幾下都沒動靜,皺起眉,大聲說道:「快開門,有貴人到,怠慢了你們可吃罪不起!」拍門聲越來越重,又覺得那話不像是假的。

    一個小差役被推了出去,無奈,只好怯怯地打開木門。一開門就看到一臉上帶血,目露凶光的大漢,小差役腿立刻軟了。

    看到他手中滴血的環首刀,瞬間坐到了地上。疙疙瘩瘩地說道:「大人饒命,小人可沒做什麼壞事。饒命啊。」

    大漢瞪了一眼,喝道:「那麼多話作甚,還不敢讓開,衝撞了貴人,看你小子有幾個腦袋!」

    小差役這才看到門外的其餘人,嚥了一口唾沫,手腳並用地讓開路,邊爬邊喊:「大人,有貴人到。」

    進驛站沒多久,一個穿著官吏服飾的一字胡男人急跑過來,看到在火爐旁烘手的高緯。

    這清平驛屬令雖只是從七品小官,但來清平驛臨近鄴都,途中休息的權貴從來不少。耳濡目染之下,貴胄所用自然也識得幾分。

    男人仔細看了看高緯,她所披的黑貂斗篷實屬稀有,露出的衣袖上是宮中獨有的雲龍紋。男人心中一驚,暗道:看來是皇室近親。又看高緯太過年少,一下子不敢斷定高緯的身份。

    小差役湊到他耳邊,說了門外的慘狀,男人驚呼:「你們竟敢在此地殺人,簡直目無王法。」全身發抖,也不知是氣得,還是嚇得。

    「那些人要刺殺我,被殺也是活該。」高緯語氣淡然。「就算你是皇室近親,也不能在此地隨隨便便地大開殺戒。」

    高緯取下腰間錦囊,遞給男人。男人解開錦囊,拿出一枚小金印。看到金印上所篆刻的「緯」字,立時明白了一切,顫著嗓子說道:「您是……」

    「心裡明白就好,不需要說出來。」高緯打斷他,又吩咐道:「趕快收拾幾間房,讓我們休息。」「是,臣馬上去準備。」

    為了身家性命,男人默默嚥下了原本應該在仙都苑養病的皇帝,怎麼會出現在這清平驛,還被刺殺的疑惑。

    一刻後,高緯掃了一下客房的佈置,又聽男人說道:「陛下,驛站外已經打掃好了。」

    點了點頭:「辦的不錯。」突然想起還不知道這屬令的名諱,便問道:「你名喚什麼?」

    「臣名喚崔孝源,今日得見天顏,今生無憾矣。」「嗯,你辦事不錯,朕記住了,回京之後,會重賞你的,先退下吧。」

    崔孝源退下後,高緯對那男子說道:「好了,把面具揭下來吧。」男子撕下人皮面具,露出真容,正是高紹德。

    「紹德大哥,敘、薊兩州到底發生什麼事了?」高緯也不拖泥,直直問道。

    「兩個月前,敘、薊兩州的和氏私兵就開始有動作了,我立刻派人監視。果然十日不到,和氏私兵就開始悄悄向中原進發,那時候我才發現和氏居然蓄養了數十萬軍隊。留了一部分人繼續處理兩州事務,又派人跟蹤這些私兵,我帶著剩下的人馬上趕往晉陽,準備通知陛下你。」

    兩人坐到胡床上,高紹德繼續說道:「可是中途就聽到你病重,臨時回鄴的消息。我覺得不對勁,就回了鄴都,默默觀察鄴都。其後,鄴都中的大部分『龍隱』集體離京,讓我心裡更是不安。到傳達消息的『龍隱』回鄴時,我攔住了他,問清了事實後。立刻就趕向信州,希望能遇到你,沒曾想,這麼快。」

    「鄴都中可有什麼大事發生?」高紹德遲疑了一下,為了大局,還是跳過了斛律雨小產這事,只說了高廓帶兵逼宮的事。

    高緯冷哼:「西域胡奴和高老四真是活膩味了,等著吧,等朕回鄴都,一定讓他們悔不當初。」「對了,阿雨腹中的孩子怎麼樣了?」

    高紹德動了動嘴,最後還是說道:「那孩子沒事,很平安。」高緯勾起嘴角,為人父母的幸福不言而喻。

    高紹德心裡發酸,不得不轉移話題:「那三枚虎符,可安排好了?」「我已經安排人把咸陽王和平原王的虎符送過去了,大軍雙旬之內應該可以到達。」

    「那晉陽騎呢?」高緯拿出那枚虎符,放到几上。高紹德頓時說不出話「你這是?」

    「你也明白高睿不可信,不到萬不得已,我真的不想動用晉陽騎。再說朕不信四十萬官軍還鬥不過那些烏合之眾。」

    「陛下,你這次真是低估了!」高紹德急道。高緯不由問道:「這是何意。」「那五十萬私兵,是和氏精挑萬選的,日夜訓練,並不比官軍差。而且現在和士開掌握著禁軍,要是他封鎖了鄴都,那京畿衛根本調集不了,這晉陽騎不僅是後備,也是奇兵啊!」

    高緯沉默不語,這次她確實意氣用事了。這件事的處置上,斛律雨比她棋高一招,想到了晉陽騎的雙重用途。

    將虎符交給高紹德,長歎一聲:「那你就去將這虎符交給還在晉陽的高睿吧,讓他盡早進京勤王……這枚金印就作為朕的信物吧。」

    為了大局,高緯妥協了,甚至將冷軒帶來的用以證明自己身份的皇帝私印都用作信物。

    高紹德拿好這兩物,鄭重保證:「放心,晉陽騎必定在雙旬內到達鄴都。」說完便轉身離去。

    身後傳來高緯擔憂的聲音:「登哥……一路保重,一定要……注意安全。」

    高紹德恍然,登是他的乳名,三歲之後,父親文宣帝給他取字紹德,所有人都喊他紹德。他幾乎都忘記了自己這第一個名諱。

    轉頭看去,小堂弟眼中的擔憂不言而喻,淡然一笑:「放心,我會沒事的。」「登哥,緯兒真心希望在天下安定之時,你、殷哥(高殷)、季哥(高百年)能看到我所創造的太平天下,讓你們真心感覺,當年的決定是對的。」

    高紹德低頭一笑:「高殷、高登、高季這些乳名真讓人懷念。放心吧,登哥會等到那天的。」相互點頭,隨即轉身離去。

    高緯看著高紹德的背影,不知怎地眼眶發酸,心裡的悲傷抑制不住,終於流下了淚。

    高緯不知道這次是她和高紹德最後一次見面,她的擔憂真的變成現實。

    二十多年後,已經不是皇帝的高緯給孫輩講往事講到這段,只說了一句話:「登哥,是我害的,是高緯害的!」

    白茫茫大地上,黑斗篷人與玄衣人尤為扎眼。護衛則隱蔽在樹林中。

    玄衣的劉輝對帶著狴犴面具的仞稟報道:「爺,刺殺高緯的那些人沒有……沒有再回來。」

    「什麼?」震驚之下,仞甚至忘記了偽裝,恢復了原聲。若是高緯在場,一定會知道這個對高家恨之入骨的是誰。

    仞緩過神,聲音重新變得沙啞,極力壓著自己的怒火:「高緯只有十二人保護,我派去的十八人都是最精銳的死士,怎麼會有去無回?!」

    「我們抓了一差役,聽他說,是中途來了一隊人馬,才讓……才讓高緯反敗為勝的。」「是什麼人可知道?」

    「查不出來,毫無線索。」「毫無線索?!」「不論是鄴城,還是晉陽都沒有大隊人馬出城的消息,就像是憑空出現的一樣。」

    「憑空出現。憑空出現!」仞咬牙切齒地念著這四個字。怒道:「難道真是天不助我,先是宇文家族那幫人放走高緯。後是和士開那個蠢材擅作主張地下藥讓斛律雨小產,根本不考慮日後高廓登基,高氏諸王完全可以以此為借口,聯合斛律光,各州郡起兵反抗。只懂剛愎自用,又急功近利的蠢材!我真是高看了他!」

    「爺,咱們還能和士開保持聯繫嗎?」「還聯絡什麼?再和他有瓜葛,我們遲早會被害死!讓他自生自滅吧!日後我們再想辦法對付高氏。」

    「對了,爺,那隊人馬的首領帶著幾個手下離開清平驛了。」「他要去哪兒?」「根據判斷,他走的是前往晉陽的近路,不過那裡難走的很,爺,您看?」

    「呵,肯定是去調集晉陽騎的。既然他是高緯一夥的,就別讓他活著和高睿見面!」仞眼睛裡全是殺意,惡狠狠地吩咐道。「是!奴才這就去通知晉陽那邊的。」

    仞緊握拳頭,朝天發誓道:「高歡,我一定要讓你血脈斷絕!」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