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6.塔壩社區 文 / 蒼穹神鷹
塔壩社區
上車後,吳能驚訝地發現,加爾各答的出租車一色的黃。幾分鐘後,這輛黃車一路前行,開始了令人崩潰的一路擁堵。
張玲和吳能都覺得,加爾各答的交通,是必須用混亂來形容的。窄窄的公路上,有火車,壓路車,公共汽車,小車,摩托車甚至還有人力車。一路看過去,車與車之間基本僅有幾厘米距離,路上所有的車身都基本帶著幾道刮痕。但那僅有的幾厘米的驚心動魄和車與車相互摩擦所發出的刺耳聲尤其令人驚秫。
當然,受驚的僅僅是吳能她們這幫老外,加爾各答的司機們可能還會認為,這麼近的距離,正好方便外國遊客直接伸手拍打旁邊的車呢!
「玲玲,去北京的時候,我覺得北京實在沒意思,太堵了,到了加爾各答,我才知道,北京的堵算個球,這才是真正的堵車」吳能笑道。
「呵呵,加爾各答可是印度最大的城市,但這裡經濟並不發達,你啥都別看,就看他們城市裡到處佈滿的電線就知道了,能子哥,你看看,那些電線像不像蜘蛛網?」張玲指著車窗外密佈的電線笑道。
吳能其實也觀察到了這個現象,這確實說明了一個問題,它們這個城市的規劃肯定是無序的,當然,這都需要錢去改變它們,一個地方的城市規劃與地方經濟發展息息相關,沒有錢,什麼都白扯。
經過近一個小時的緩慢爬行,出租車終於將吳能和張玲送到了位於加爾各答東郊的塔壩社區,到了目的地了,張玲和吳能舉目四望,都有些失落。
因為加爾各答塔壩中國城給她們倆的印象,實在不怎麼地,至少在張玲的腦子裡,與她在電視裡見過的世界其他城市的中國城無法相比。
這裡沒有日本橫濱中華街繁華熱鬧的街市,沒有紐約唐人街高高聳立的中國名人銅像,沒有芝加哥中國城高大亮麗的牌樓,只是在距離塔壩社區入口處不遠的地方,有一個用中文、英文、印地語和孟加拉語四種文字寫成的「塔霸中國城」。
進入社區,迎面而來的,是馬路兩旁低矮的房屋和店舖。這裡街道狹窄,路面年久失修。不時有印人拉著滿裝蘭灰色生牛皮的排子車從張玲和吳能她們身邊緩緩而過。
路上見到的當地印度人居多,華人少,連販賣東西的小販也幾乎是清一色的印度人,只有不時映入眼簾的「熱鍋餐廳」、「永生皮廠」、「北京飯店」等中文招牌,才使張玲和吳能真正意識到,這肯定就是加爾各答塔壩中國城。
「玲玲,那姓王的在塔壩社區哪個地方上班呀?」吳能覺得這塔壩社區看上去像個小鎮,不知道該往哪裡走。
「應該往前走吧!這才剛剛進塔壩社區,王青的主業好像是皮革廠的老闆,這裡面有好多家皮革廠,咱們找到王氏皮革就行了」張玲說道。
「這姓王的跟媽找的那個代理人什麼關係呀?靠譜不?」吳能笑問道。
「好像是遠房堂兄弟吧!那代理人說這個叫王青的是他堂叔的兒子,他堂叔五十年代跟著一個廣東皮革廠的老闆到加爾各答打工,後來,他堂叔自己辦了皮革廠,前些年賺了不少錢,就在加爾各答安家落戶了,外國人在這裡安家很方便,一是投資點錢就可以了;二是跟當地女人結婚生子,也很容易加入印度國籍,這裡的政府特別貪,只要給錢,啥事都好辦,所以,媽找的那個代理人給他堂弟打個電話,問了下情況,肯定沒問題的」張玲說道。
「哦,那這個王青現在也是印度人了?」吳能問道。
「沒錯,他出生就在這裡,好像只會簡單的中文,見面再說吧!諾,你看,看到那條街了嗎?好像都是鞋店呢!我們過去看看,問下店裡的老闆知道王青不?」張玲說道。
「行,走,咱們也看看有沒有商機,如果鞋子特便宜的話,咱們批發一些回國賣,怎麼樣?」吳能笑道。
「呵呵,得了吧!我們都不懂外貿,這事得跟秋玲說,不過,我們倒是可以把這些鞋店的聯繫方式都要到,到時候如果可以的話,真的可以跟他們做外貿業務呢!」張玲笑道。
於是,吳能和張玲快步到了塔壩社區的鞋街道,果然,這條街都是鞋店,表面破舊的街道卻處處朝氣蓬勃,鞋子品種款式,各式各樣,街道裡面人聲鼎沸,車水馬龍,絕大部分是到這裡來批發鞋子的商人,所有的人,臉上都洋溢著快樂的笑容。
而鞋店的老闆也基本上是以華人為主,當吳能她們在這裡看到了如此多的華人做生意時,頗感親切,要不然,一路上,她們都沒有見到一個華人,總覺得有種不踏實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