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農婦山泉有點田

大道小說網 農婦山泉有點田 第五十四章釣捕甲魚(下) 文 / 小風吹來陣陣香

    因為甲魚性格機敏,膽子又小,一有風吹草動藏起來便不肯上鉤。所以楊偉下完鉤就躲到一邊去了。又因為用這種直鉤釣甲魚易吞不易吐,甲魚吃到嘴裡之後針尖便從喉嚨裡穿出來,卡住脖子使其呼吸困難最後窒息而死,所以每隔半個小時楊偉便要過去挨個提一遍。不管怎麼說,活的甲魚吃起來總比死的味道要來得鮮吧?

    也許是現在人都朝大城市奔去了,沒人注意這河裡的東西,又或者是楊偉的運氣足夠好。提到第四隻鉤的時候便感覺到水裡有什麼東西在不停鬧騰,似乎要將這甲魚鉤連鉤帶線全給拖下去,力氣很大勁道很足。用力提起來,反手往岸上一甩,一隻比先前那個稍小的甲魚便伸長了腦袋不停地想往水裡爬。趕緊上前一腳踩住甲魚背,用事先準備好的老虎鉗將那露出表皮的針尖捏住,用力往外一抽,整根針便帶著棉線被拉了出來。

    一手拿著線,一手拿著針,甲魚就脖子伸得老長地被吊了起來。提到水桶上方拿剪子把棉線剪斷,再稍微一抖,甲魚就咚地一聲響掉到桶裡去,隨後便將塑料桶撞的咚咚響。

    隨後的幾顆鉤和楊偉料想的一樣,都是豬皮被叼走,甲魚卻沒上鉤。還是有不少啊,老子明天一早就上街買豬肝去!

    「不,不要釣的。」晚上吃甲魚的時候,趙靜就說了:「楊伯伯不是說還可以有方法誘捕嗎?乾脆就捉活的,受傷的不好養。」

    今天一共釣了兩隻甲魚起來,都是不低於兩斤重的。至於先前用手撈起來的那個,現在還在缸裡面養著呢!其實這些學生也就是嘴有點饞,吃得兩個也就夠了。剩下的便想著是不是順便也弄幾個甲魚養養,反正那麼大一個螃蟹池,周圍又有圍子圍住,螃蟹那麼能爬都逃不出去,這甲魚還能飛了?最不濟到年底再開開葷補一補也是好的嘛,畢竟那甲魚的營養價值在那擺著呢。至於拿去說賣錢,包括楊偉自己都沒想過這一點,滋陰補陽的好東西,還是吃到肚裡最實在。

    吃完晚飯,楊偉就帶著這些個吃了甲魚精力充沛閒得蛋疼的傢伙去了河邊。都是全副武裝,手電套鞋還有水桶。當然,餌料以及捕捉網那是絕對不會落下的。

    誘餌是用的雞血加上麥麩攪拌而的,帶著極濃的一股雞腥味,這是他爸楊寶山教的法子,據說對甲魚有著致命的誘惑。幾個人沿著河岸一人找了個點,便開始按照楊偉他爸教的法子從水裡開始投撒,並且不間斷地一直撒向岸上,然後人就蹲在黑地裡躲了起來,大氣都不敢透一個。

    第一回搞這個東西,楊偉也很是興奮,和那群學生一樣,只覺得時間過得太慢,甲魚又太笨。這麼大的腥味都聞不到,到底有沒有長鼻子啊?楊偉睜大著眼,一眨也不眨地看著投撒了餌料的那片草地,心中不停地罵著。

    突然,眼前的一個黑影引起了他的注意,有情況!一隻傻乎乎的大傢伙一邊吃著誘餌,一邊笨拙地從河邊一直順著那一條線爬了過來。正準備把網兜扣上去,手剛摸到捕捉網的竹竿子,卻停了下來。原來,又有一隻從水裡爬出來了。怎麼辦?等吧!

    這一等就是大半個小時,一共有三隻這玩意正聚在一起「會餐」呢!看著後面半天沒有別的甲魚跟過來,而先前那第一個爬上來的傢伙似乎又有吃飽了拍拍屁股就走的徵兆,楊偉便再也顧不得那麼許多,打開手電筒掄起捕捉網就衝了過去。

    乍逢此變故,三隻甲魚一驚,隨即就掉頭想往草叢裡爬。楊偉哪裡肯放?一腳踩住一個,剩下兩隻則用捕捉網的竹篙攏成一堆,用桶蓋過去全撈進裡面,再來處理腳下的這個傢伙。也許是覺得逃不過這一劫,這個大傢伙很自覺地將頭腳縮到殼裡一動不動,倒是給楊偉省了很大的功夫,最起碼用手捉的時候不用擔心會被咬上一口。

    這時就聽見水邊嘩啦啦一陣響,打電燈對準那邊照著一看,一隻足有三四斤的黑殼子正往水裡爬呢!趕過去用捕捉網一撈,手裡傳來一陣大力,那傢伙就跑了個無影無蹤。「狗日的!」楊偉罵了一聲。心裡倒沒有太多的不滿,來日方長呢!更何況今天的收穫已經大大地超出了他的想像。

    沿岸的手電筒一個接一個地亮了起來,緊接著的便是一陣晃動。當燈光全部都聚集到一起的時候,大家都高興地跳了起來。也許是由於選址的問題,每個人捕獲到的甲魚數量都不同,最多的當要數趙靜。這小丫頭因為害怕甲魚咬人居然想出了一個甕中捉鱉的法子,用河裡的泥巴順著塑料桶圍起一個斜坡,再將誘餌從河裡一直撒到岸上來,最後全部扔到桶裡。那甲魚貪吃,順著腥味就一直爬到桶裡去,等到反應過來情況不對想跑的時候,那桶裡面一圈光溜溜的一時之間哪裡爬得出去?

    今晚的收穫不可謂不大,一斤以上的就有十二個,再加上十來個半斤八兩左右的小傢伙,一起是二十六隻,等到年底吃幾個,明年這個時候又可以產卵,那該有多少?看著面前在桶裡不停爬動的甲魚,大家都很是高興,連夜就將這些東西包括白天時候撈起來的那個一股腦兒全放進了螃蟹池裡面。

    「明天繼續抓!」胡磊高興得臉色通紅,他長這麼大幾時做過這麼刺激的事?說不得就很是有點意猶未盡的樣子:「像這樣下去,只怕一年最少都可以弄到千把只吧?」

    「千把只?你當這是浪打過來的吧?一整條河裡一年到頭能抓個六十來只就算是很不錯了。」劉柳軍對狐狸的想法很是不屑,儘管他也承認今晚過得很刺激,「今天是第一回,肯定會多一點。你明天再去試試看,熬一整夜能弄到五個就算是你的本事。」

    大家又就這個問題研究了半天,最後統一認識:趙靜的這個弄陷阱的方法很是不錯,可以提倡。至於像今天這樣大家都傻乎乎在那守著的,純粹就是吃飽了撐的。反正這南大河一代又沒什麼人來往,還不如在岸邊擺上一溜的陷阱,把誘餌放到裡面,然後每天早晨過去檢查一趟。人又輕鬆,這甲魚又不會跑。

    想到就做,第二天一大早,楊偉便從他爸家裡尋了十幾個廢棄的裝過漁藥的那種大塑料桶,用水沖洗乾淨,便開始用根燒紅了的鐵絲在桶的上端鑽孔。做完這些,用塑料繩在鑽過的孔中穿過,兩根繩子在桶上端交叉而過,形成一個十字。

    帶著加工過的這些桶,一行人扛著鐵鍬又來到了南大河河畔。在河邊隔五六十米遠就挖出一個剛好可以將塑料桶放進去的坑,桶上端與周圍的泥土平齊,邊緣都用泥巴糊好抹平整,然後再「十字」交叉點上拴好裡面包了誘餌的紗布,將周圍的野草扶正,便是一個很好的陷阱了,比起昨晚趙靜做的那個簡易版,不知道高級了多少。因為這些桶無一例外深度都是四十五公分左右,那甲魚掉進去之後再想爬出來,那就只能說是妄想了。

    搞好這些東西,楊偉便帶著錢和他老子楊寶山一起去了新洲。依舊是那個老李接待的,來之前因為打了電話,這老李便帶著人從早上三點開始起箱準備黃鱔苗。楊偉他們過去時,都已經弄好了一千多斤的「簽子」。並且按照規格等級分好,一溜的齊腰深的大塑料缸子,裡面裝的全都是這些東西。

    「簽子」是黃鱔養殖中的一種術語,指的便是體重在四到五錢左右的小黃鱔苗,由於這時候的黃鱔體型比筷子稍小,便被養殖戶形象地稱為「簽子」。因為長期養殖黃鱔,養殖戶們也都總結出了一整套的進苗選苗經驗,可以歸納為三看:一看顏色,太黃的和烏色的都不能要,長不大。二看動作,活動遲緩的不能要,體質太差。三看傷病,帶傷的帶病的不能要。所以楊偉現在就和他老頭子一起每口缸都拿手在裡面抄個不停,以便將有問題的那些盡早剔除出來。

    「多找找,看看我這裡的苗種和別人的比起來會不會差?」老李笑著,帶著一臉的自信,「別看我這水面大就以為裡面的東西質量參差不齊,其實管理上嚴格的很呢!」

    父子兩清了半天,只從裡面找出來三條身上破了皮的,老李接過來看了看,甩到地上一腳踩死:「要是受傷面積小一點,倒還可以養好。像這樣的,留著也是個禍害。」

    一直忙活到第二天凌晨三四點鐘,七千多斤黃鱔苗才全部過完稱用洋鐵皮箱子裝好,齊齊整整地碼放在老李叫過來的一輛三平柴貨車上用繩子捆好。結賬時價錢上老李倒是一分錢沒讓,不過他也說了:「一分錢一分貨,你是大主顧,我也不敢蒙你。反正這麼多苗子放到網箱裡去,要是由於種苗的原因產生的一切後果,比方說發病死苗不肯吃食,我負全責!」

    倒不是這楊偉不知道貨比三家的道理,只是到周圍一問哪裡的黃鱔苗最好,就有那養了好多年的人告訴他新洲老李的!質量過硬,人又講究,到時候就算是出了什麼問題人家老李二話不說,全賠!這也是有先例可循的,只要在他那裡買過種苗的人都知道。

    苗子到達農場的時候正是早上七點多鐘,一群人三下五除二將箱子從車上卸下來,按照上面做好的標記分別倒入他媽媽王金枝在灣子裡借來的幾十口大缸中。送走司機,兩父子也沒去睡覺,便開始往缸內加入食鹽消毒。

    過得三五分鐘,便用桶稱了黃鱔投入魚塘裡插好的網箱內。每口箱底板都是十來個平方,也就是說要投進三十五斤左右。由於規格齊,這些事做起來倒是很快。魚塘裡的水泥船船艙內擺了一溜的水桶,裡面全都是消過毒過好秤就等著進入網箱開始新生活的「簽子」。

    餵養黃鱔,周圍的養殖戶都是選擇復合飼料與魚肉相結合的方式。不過楊偉並不打算去買鱔魚飼料,他要繼續在果林裡面開溝,養蚯蚓!至於孔雀居捨的設計建設,就交給趙靜全權負責了,這丫頭不是說她在東北見過人家養孔雀嗎?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