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橫掃世界的航母軍團

第四卷 帝國反擊 第七節 嶄新的艦隊 文 / 閃爍

    第七節嶄新的艦隊

    發展轟炸機的事情主要是由才入海軍,就晉陞了兩級的羅雲衝上校負責的,不過談仁皓也一直在跟進這個計劃。至少,在第一特混艦隊恢復戰鬥力,準備執行下一次的作戰任務之前,談仁皓不需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艦隊的事情上,讓他可以更多的關注帝國海軍歷史上的第一種重型轟炸機的發展過程。

    按照戰機的研製過程,海航在做出要發展重型轟炸機的決定之後,首先是確定轟炸機的性能參數。不過,這一點羅雲沖早就準備好了。然後就是向帝國的各大飛機製造廠招標,讓這些飛機製造廠按照軍方提出的性能要求提交理論設計方案。接著,軍方會根據各個廠家提交的方案來確定方案的可行性,並且從中選擇幾套最合理的方案出來,進入計劃發展階段,製造出樣機,確定是否能夠達到軍方要求的性能。最後,再選擇最優秀的一個,進入生產發展階段。

    不過,在戰時,這套體制就被縮減了很多。海軍在確定了技術要求之後,直接就向沈飛與哈飛兩家飛機公司發出了設計要求。不過,後來成飛與西飛也要求能夠參加設計競標,因此這兩家飛機製造廠也提交了自己的設計計劃。這不是理論設計計劃,而是完整的轟炸機設計方案了。

    「從總體上來看,其實西飛的設計是最合理的!」羅雲沖沒有帶上個人的感情與偏見,「雖然有兩項性能沒有達到要求,但這是最可靠的,也是最合理的。相反,沈飛提交的方案雖然看上去很先進,但是卻有很多因素都無法確定,我們根本就不知道製造出來的樣機是否能夠達到設計指標。成飛與哈飛的方案也還算過得去吧。將軍,我們準備用哪家的?」

    談仁皓微微皺了下眉毛,說道:「一定要選擇?」

    羅雲沖點了點頭。「按照規矩,我們現在就應該確定兩架生產廠製造樣機。」

    「那就讓他們四家生產廠都先製造幾架樣機出來。」談仁皓挺直了腰桿,活動了下有點發酸的身體,「讓他們一起上馬,等樣機飛起來之後,我們就知道誰的設計最好,誰的最有可行性了。」

    「這也好,不過經費……」

    「經費不是問題,製造幾架樣機也要不了多少錢。我們現在要確保的不僅僅是一種重型轟炸機,而且還要爭取製造出最好的重型轟炸機出來。」談仁皓拿出了煙,先給羅雲沖點上了一根,「因此,我們多花點錢在這上面肯定是有好處的。」

    「好吧,那我下午就跟四家廠商聯繫,讓他們趕緊拿出樣機來。」

    「一個月,不,下個月中旬,我們要看到能夠飛得起來的重型轟炸機。」談仁皓吐出了煙絲,「告訴四家廠商,如果他們到時候拿不出來樣機,就將被直接淘汰掉。反正,這是筆大訂單,他們肯定很眼紅的!」

    這確實是一筆大訂單,結果沈飛第一個就被淘汰了,因為沈飛沒有製造大飛機的經驗與基礎,沒有按時交出樣機來。不過,沈飛前衛的設計方案被保留了下來,幾年後,將在這個設計方案上誕生一種名滿全球的著名轟炸機。而其他三個廠家都準時的製造出了第一架樣機。無一例外的,這三個廠家提交的樣機都是在以前的老飛機上進行的改進,用改進了的老飛機的機體裝上馬力更大的發動機,並且對氣動佈局做了一些調整與修改,以滿足海軍提出的要求。

    經過了一個月的試飛與選定之後,哈飛提交的方案最終獲勝。不過,為了能夠迅速的製造這種轟炸機,成飛,西飛也將參加後面的生產工作,而沈飛則負責向哈飛提供發動機,並且製造由哈飛總裝的轟炸機的主機翼。

    後來,這種哈爾濱飛機製造廠生產的重型轟炸機的編號為h-12,外號「炸彈搬運者」。機長23.5米,高6.02米,翼展32.87米。安裝四颱風13乙星型發動機,單台功率1400馬力,最大起飛重量26500公斤,飛行高度7000米時的最大速度為225節,最大升限12000米,最大載彈量8500公斤。載彈6000公斤,以7500米高度飛行時的最大航程達到了4800公里,載彈3000公斤時的最大航程為5800公里。另外,該機上還安裝了12挺機關鎗。

    可以說,這是整個二戰初期最優秀的一種戰略轟炸機了,遠比大英帝國的戰略轟炸機好,後來美利堅合眾國的b-17的性能與其極為相似。不過,很多人並不知道的是,該機實際上是在哈飛之前設計的一種驗證轟炸機的基礎上開發出來的。如果帝國早幾年意識到戰略轟炸機的重要性的話,也許這場戰爭就不會爆發,至少不會是由口木來引發的了。以當時的情況來看,如果唐帝國陸航手裡有個上千架這樣的戰略轟炸機,口木人在發動戰爭之前,肯定得考慮一下本土的安全。而實際上,這正是後來口木人所後悔的地方。

    在進入試飛驗證階段的時候,談仁皓就將所有的工作都交給了羅雲沖直接負責。也正是如此,後來羅雲沖才成為了帝國海軍戰略轟炸機司令。這個影響還更深遠,也正是這種戰略轟炸機的出現,帝國海航與陸航就誰控制戰略轟炸機部隊的問題爭得不可開交,雖然在戰爭期間,薛希岳首相還能壓住雙方,但是戰爭結束之後,這又成為了海陸兩軍最大的分歧,因為當時雙方都認識到,戰略轟炸機部隊是帝國手裡打擊力量最強大的一支部隊。結果,在海陸兩軍的爭奪下,帝國空軍,也是帝國的第三個軍種誕生了。而首任帝國空軍司令,就是帝國空軍大將(當時因為陸海兩軍的限制,空軍司令是大將軍銜,而不是元帥。後來,陸海兩軍也受到了牽連,其司令軍銜也被降為了大將)羅雲沖。

    當然,談仁皓沒有考慮得這麼長遠,當時,他最高興的還是自己艦隊的事情。

    隨著大量的戰艦到達,第一特混艦隊在休整了兩個多月後,再次恢復了戰鬥力。

    「玄宗」號航母在江南造船廠的船塢裡「躺」了兩個多月,船廠的一千多名工程師,工人連班倒,終於修好了這艘幾乎快要完蛋了的航母。而在維修中,工程師還在航母的彈藥庫,油庫上加裝了隔離門,並且在這些重要區域安裝了不算太厚,但比沒有好得多的裝甲。最大的改進是,航母上的電力機艙增加了兩個,而代價就是犧牲了攜帶燃料與彈藥的數量。

    同期,「太祖」號也花了半個月的時間去船廠改造了一下,而其主要改造的就是電力機艙的配製。因為條件受限,因此「太祖」號的彈藥庫與油庫沒有安裝隔離門,也沒有加上裝甲。

    最大的收穫還是提前了一個多月服役的「長江」號航母。大連造船廠的工人先集中力量完成了「長江」號,這雖然導致「黃河」號的服役時間要推遲大概一個月,不過肯定是值得的。這艘航母剛完成棲裝,就一路南下,海試都是在航渡過程中進行的,因此還有幾百名工程技術人員跟在航母一起來到了舟山。海軍對海試結果比較滿意,而一些小範圍的修改可以直接在舟山港進行,而不需要再返回大連造船廠了。隨後,配屬於「長江」號的航空部隊也到達了舟山。

    此期間,海軍航空兵航母艦載機部隊的編制做了一次調整。以往的聯隊沒有取消,不過取消了由機種確定的大隊,改為每艘航母的載機部隊為一個大隊,大隊下設各機種的中隊,分別為戰鬥機中隊,魚雷轟炸機中隊,俯衝轟炸機中隊,偵察機中隊。而各中隊下設小隊,小隊下是小組,這是最小的編制。當然,指揮結構,人事體制也做了修改。鄧子超,張鼐鼎,江文翰分別擔任了三艘航母上的航空大隊的大隊長,同時都晉陞為了海軍航空兵中校軍官。羅晉明仍然是聯隊長,同時獲得晉陞,成為了海軍航空兵准將。不過,今後羅晉明將不再隨艦隊出征,而是留在後方,具體的前線指揮工作由三個大隊長來完成。

    除了航母數量增加到了三艘,且三艘航母都處於最佳狀態之外,第一特混艦隊還增加了十多艘護航戰艦,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新到的四艘「李靖」級大型巡洋艦。

    這四艘大型巡洋艦分別是「秦瓊」號,「尉遲恭」號,「程知節」號,以及「段志玄」號。這四艘大型防空巡洋艦與「李靖」號幾乎完全一樣,唯一的區別就是,四艘戰艦上的雷達都換上了最新的型號,雖然探測距離沒有增加多少,不過故障少了很多。算上「李靖」號,第一特混艦隊擁有了五艘防空戰艦,而且都是從設計開始,就完全按照防空作戰的要求建造的戰艦。這極大的提高了第一特混艦隊的防空戰鬥力。戰後,有人評價,「李靖」號雖然不是設計得最完善的一級防空巡洋艦,不過卻是在整個太平洋上表現得最為優秀的一級防空巡洋艦。後來,美利堅合眾國的「巴爾迪摩」級防空巡洋艦的名氣都遠在其之下。

    八艘「節氣」級重巡洋艦也陸續到達了第一特混艦隊。這八艘戰艦都是新建造的,不過都有一些變化,即戰艦上的主炮換成了改進型200毫米主炮,而不是以前的老式200毫米主炮了。這大概是艦隊在慶良間水道吃了虧之後,海軍提出的額外要求吧。另外,這八艘戰艦上都裝有雷達。再算上另外三艘重巡洋艦,第一特混艦隊已經擁有了十一艘重巡洋艦。

    最後加入艦隊的是十二艘驅逐艦。這些驅逐艦是艦隊反潛的主要力量。

    到此,第一特混艦隊已經擁有了三艘航母,五艘大型防空巡洋艦,十一艘重巡洋艦,以及十六艘驅逐艦。除了沒有主力艦(戰列艦與戰列巡洋艦)之外,第一艦隊的實力不在口木任何一支艦隊之下,甚至不在口木聯合艦隊之下。而第一特混艦隊最強大的打擊力量自然是艦隊裡的三個航空大隊,這三個航空大隊一共配備了336架作戰飛機。而這其中,有談仁皓專門要求的,由「魚鷹」改裝而成的12架專用偵察機(不過,這12架偵察機也隨時可以掛上魚雷作為轟炸機使用,其最大的特點就是配備了專用的長波電台)。

    也許,當時艦隊唯一的遺憾就是只有一個戰鬥機中隊裝備了新型的「禿鷲」式戰鬥機,不過,這只是「禿鷲」的初期型號。按照海軍的要求,「禿鷲」應該安裝2200馬力的星型風冷發動機,不過沈飛在設計的時候出現了問題,而且最後確認,渦輪增壓器在海軍戰鬥機,特別是航母艦載戰鬥機上的作用不大,因為航母艦載戰鬥機不會經常在高空飛行,而渦輪增壓器的最大用處就是提高高空飛行時的輸出功率。結果,沈飛提出該用機械增壓器的普通發動機來裝備「禿鷲」。不過新發動機的研製需要一段時間,而海軍卻急著要更好的戰鬥機來對抗口木的「零戰」。結果,沈飛把風12的功率增加到了1800馬力,先讓「禿鷲」暫時使用這種發動機,等到新發動機研製成功之後,再安裝新發動機。海軍也就採用了這個折中的辦法。

    郝東覺提出為三個中隊都換裝新的戰鬥機,不過談仁皓拒絕了。理由很簡單,「禿鷲」還沒有成熟,等幾個月就可以用上定型了的「禿鷲」,而且飛行員已經熟悉了「食雀鷹」的性能,如果換裝的話,需要時間來熟悉新的戰機,也需要時間來訓練,而當時,第一特混艦隊是沒有時間來做這些工作的。結果,也就只有「長江」號上的戰鬥機中隊用了「禿鷲」,另外兩艘航母上的戰鬥機中隊使用的仍然是「食雀鷹」。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