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網游動漫 > 逍遙龍帝傳

第6卷 第二百四十三章 文 / 逍遙三少爺

    第二百四十三章

    雖然對於寒如雪沒有請示自己就站了起來有一點不滿,但是她既然這麼說了就讓她說。「好,你說說看。」

    「易經,是儒家四書五經之一。據中國君友會文獻記載:相傳秦始皇焚書坑儒之時,李斯將《周易》列入醫術占卜之書而得以倖免。之後各個朝代都有人研究《周易》,包括漢代的京房、鄭玄,魏晉時代的王弼,唐代的陸德明、李鼎祚、孔穎達,宋代的邵雍、程頤、朱熹等等。據文獻記載,宋代興起了易圖的研究,像廣為人知的河圖、洛書、先天圖、中天圖,左天圖。風後十六局圖。春宮圖,房中術圖。後天圖、太極圖(含陰陽魚的餅圖案)、神龍八卦圖等,都是《易經》原著中所無、後人根據對《易經》的理解添加進去的。」說完之後這小丫頭就自己坐了下來。可能是後天形成的性格,讓她成為一個孤僻,冰冷,不善交際的人。看來以後要引導這個小丫頭多和朋友接觸接觸。

    「這位同學說的很不錯,下面還有誰?」顯然寒如雪的這種不禮貌的行為讓薛人德有些不滿,所以連寒如雪的名字都提只是簡單用『這位同學』代替。不過寒如雪似乎也不怎麼介意,只是轉過頭小聲的對我說道:「天哥,你不站起來說說嘛?回答的對,那個薛老師可是會給你學分的哦!」

    原來是這樣,怪不得以這個丫頭的性格怎麼會這麼主動的站起來回答問題。我正想也站起來說上幾句,畢竟這關係到自己的學分。不過這是我身後傳來一個清冷的聲音:「我知道一些關於《易經》的攝寫年代的資料,《易經》的攝寫年代這個問題目前說法不一,據學者們推證,應該是五千年前,也有人說是七千年前,而成書的年代則是在商末周初。而關於《易經》的攝寫,傳統上則一般認為《易經》起源自《河圖》·《洛書》。傳說在遠古時代,黃河出現了背上畫有圖形的龍馬,洛水出現了背上有文字的靈龜,聖人伏羲因此畫出了[先天八卦]。殷商末年,周文王被囚禁在羑(you)裡古地名,在今河南省湯陰縣北,又根據伏羲的《先天八卦》演繹出了《後天八卦》,也就是「文王八卦」,並進一步推演出了六十四卦,並作卦辭和爻辭。《易傳》是春秋時期的孔子所作。所以《易經》又有「人更三聖,世歷三古」的說法。意思是說:《易經》的成書,經歷了上古·中古·下古三個時代,由伏羲·文王·孔子三個聖人完成。」卻是我身後的司徒幽情站起來說道。這個女人同樣沒有經過薛人德的統一就站起來獨自一個人說道。更絕的是,這個女人說完之後也不管薛人德是什麼表情就直接坐下了。那個樣子簡直就是不把薛人德這個老師放在眼裡。薛人德手中的教鞭緊了緊,終於還是忍住沒有批評司徒幽情。對於人才,薛人德一直都是比較寬容的,雖然心中還是有些不滿。

    「這位同學說的也不錯。不過你們有誰知道易經中的宇宙思維模式?」薛人德似乎是想找回剛才的面子,問了一個比較偏的問題。果然這個問題一問出來,下面頓時沒了動靜,都是你望望我,我望望你。

    呵呵,看來自己的這個問題確實有些偏了。想想也是,連自己都是今天專門收集了一些資料才知道的。這麼偏的問題要是他們都知道的話,那不是比自己還博學?薛人德心中如是的想到,正準備開口顯示一下作為老師的博學之時。一個帥氣的男生站了起來:「老師,我想我知道一些關於易經中的宇宙思維模式的資料。」

    「哦?你知道?那說說看!」薛人德顯然很是驚喜,雖然心中有幾分不信,但還是期待我接下來的回答。

    「[天人合一]是一種宇宙思維模式,它是《易經》哲學思想體系中最重要的一個概念,也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易經》的最高理想,就是實現[天人合一]的境界。《易經》中用乾·坤二卦代表天·地,天·地便代表了自然界。在《易經》看來,天地間的萬物均[統]之於天,地與天相輔相成,不可缺一。但地畢竟是[隨順天]的,所以,天可以代表整個自然界。儘管人作為天地之所[生]·只是萬物中的一個自然成員,但人畢竟不同於萬物。因為人有[仁義]之性、有[性命]之理,所以這就決定了人在天地萬物之中,負有一種神聖的使命。用《易經》的話來說,就是[裁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自然界提供了人類生存所需要的一切,人在獲得自然界所提供的一切生存條件的同時,更要[裁成]·[輔相]自然界完成其生命意義,從而達到人之生命目的。《易經》的這種[天人合一]的宇宙思維模式,充分注重了從整體的角度去認識世界和把握世界,把人與自然看做是一個互相感應的有機整體。」雖然這個古董老師問的問題有些偏,但是所幸我卻是知道這個易經的宇宙思維模式。正在我想要坐下的時候,那個古董老師突然說道:「這位同學回答的很不錯。說真的,這個問題非常偏,你能夠如此完整的回答出來,說明了你的知識面相當的廣。對了,你叫什麼名字?」薛人德聽到我說出的答案心中暗歎此人真是不簡單。看來回去得給他加上幾分。

    「龍破天。」既然老師都問我的名字了,看來加學分是有戲了。

    「嗯,龍破天同學,既然你能夠知道易經的宇宙思維模式,想必你對於易經應該是相當瞭解了。那麼我再問你一個問題,你能說說易經對於中國文化的影響嗎?」沒想到這個就是大哥提過的龍破天,嗯,再試探試探。薛人德的大哥就是東帝學院的院長薛天,自從上次見過我之後,薛天就和薛人德提過我。

    「好,那我就說一說我知道的理解。首先《易經》是中華文化的根,大約在新石器時代就誕生了,是中國進入文明社會的重要標誌。它不但是最早的文明典籍,同時也對中國的道教·儒家·中醫·文字·數術·哲學·民俗文化等產生了重要影響。

    《易經》還是一種人工編碼系統。它由陰陽通碼卦符組成了8卦·64卦·384爻三個不同水平的系統層次,同時配以卦辭和爻辭進行文字說明,有著嚴密·完美的內碼數理結構,是目前所知的上古文明中層次最強·結構最嚴密的符號系統,也是最早運用系統論的典型。

    《易經》系統的開放性和兼容性為後世系統論應用樹立了典範。《易經》編碼遵循嚴密的相似論·相應論·相關論·相對論規律,運用簡單卦符系統對宇宙萬物發展演化規律進行摹擬,找到了事物間的抽相關聯,比之研究具象關聯的現代科學可謂是一個全新的領域,其中的奧妙至今仍值得深入研究。《易經》編碼的陰陽學說及其極變規律·先後天八卦思想對道家影響深遠,是道家學說的思想根基,被道家崇為[三玄之一]。

    《易經》也是儒家中庸之道·仁義禮智信·三綱五常等思想的重要來源,被儒家尊為[群經之首]。《易經》陰陽學說是中醫陰陽學說的基礎。《易經》的實時定位思想·與時偕行等思想對中醫有著至為重要的影響,一人一方·因病成方的治療原則皆源於此。同時對子午流注·八綱辨證·風寒暑濕燥火六邪等學說的形成都有重要影響。中醫經典著作《黃帝內經》受《易經》的影響很大。東漢時期的《神農本草經》運用八卦取象的觀念,明確了中醫用藥原則。張仲景《傷寒論》把陰陽學說和太極含三為一發展為六經學說,創立了六經辨證的原則,奠定了臨床醫學的基礎。

    《易經》對軍事理論有直接影響。宋代王應麟在《通鑒答問》中稱:[蓋易之為書,兵法盡備。《易經》64卦,適合戰爭機動戰略的選擇,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孫臏·吳起·諸葛亮等,都根據《易經》原理排兵佈陣。歷史上戚繼光抗倭,在創立陣法時也是參考《易經》原理。《易經》對武術發展也有很大啟發。

    《易經》中有「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的辭,說「君子應整治兵器,以防不測」,對習武健身、防身觀念的形成有直接影響。八卦掌、太極拳等,都來自《易經》理論。《易經》對建築學的影響主要和「風水」學說緊密相關,古代的城建佈局、建築設置等都要以《易經》理論為指導,四合院就是陰陽平衡、和諧觀念建築的典型。傳統建築中的[9梁18柱]等都是從《易經》中獲得靈感,故宮角樓就是這種風格的典型。圍棋也是根據《易經》原理演變的遊戲,被認為是世界上最複雜的遊戲之一,當國際象棋大師被電腦擊敗的今天,計算機在圍棋領域甚至無法達到初學者的水平。

    此外,《易經》在園林·養生·環保·農業等方面都產生過巨大影響,有的至今仍是重要的參考文獻。《易經》編碼獨特的實時定位系統論思想,從根本上打破了現代科學可以「重複」的神話,強調了事物矛盾的特殊性一面,具有重要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意義。隨著科學的發展,其深遠意義將日益被證明。《易經》強調與時偕行的變易思想,是和諧文化·與時俱進等國學傳統思想的主要來源。《易經》編碼的序結構思想,是已知最早研究事物序結構的典範,比現在的基因排序早了五千多年。同樣的卦符,由於序結構不同而有《連山》·《歸藏》·《周易》·《邵氏易》之別。《易經》實時定位的思想,是形成「天人合一」思想的根源,至今對環保,保健仍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易經》編碼的模糊觀念,是後世的模糊數學的先軀。《易經》編碼所依據的四論對中國文字造字、用字的「六書」有著直接影響,直聯[象形]·復聯[會意]·諭義[指事]·意聲[形聲]·復合[轉注]·錯用[假借]都可以在《易經》的相似論、相應論、相關論、相對論中找到依據。《易經》回答了諸多哲學、天文、預測等方面問題,是真正的一分為二觀點,比馬克思學說早了幾千年。它注重推理和條件約束,沒有任何宗教色彩,通過象·數·理的推演,展示了獨特的宇宙觀,回答了物質·能量·信息·質量轉換·辯證法則[主次要矛盾、普遍和特殊]整體運動變化·人的意志等純哲學命題,具有世界觀和方法論方面的重要意義,獨樹一幟。其辯證觀念是唯物辯證法的先軀。

    《易經》預測所利用的偶合律,最早找到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完美結合點,是探討偶然和必然哲學範疇的先聲;其二元世界統一論思想,揭示了我們目前所處的宇宙空間的真象,暗示了二元世界解決一切問題的不二法門。《易經》中常用的很多詞語至今仍在我們口頭應用,[突如其來]·[夫妻反目]·謙謙君子[虎視眈眈]……[咥]仍是陝西方言中[吃]的代名詞,[與時俱進]典化於《易經》的爻辭,[和諧社會]典化於《易經》的[和諧律],清華大學的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海爾企業文化[日清/日新]·cl的合金文化等都來自《易大傳》。

    21世紀中國的崛起,正在彰顯中華民族精神的深層結構。《易經》對中國文化影響的領域非常廣泛,可以說是無處不在。對儒學·道學·絡醫[中醫]·行政·軍策·文藝·民俗影響深廣,是世界上傳承非常完整,綿延不絕,生生息息的文化活化石。」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