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抗戰英雄傳

大道小說網 第十五節 以一屠百 文 / 抗戰

    「哈哈,鬼子夾著尾巴逃跑了!」范雪狼看著遠處那三個在地上爬的黃點,開懷大笑。

    屠夫皺著眉頭道:「狙擊手任何時候都要保持安靜!」

    「是!」范雪狼收了聲。將頭縮了回去,又一發一發的往槍膛裡壓著子彈。

    屠夫往遠處看看,仍沒有發現鬼子大部隊的影子,心想,如果讓這三個鬼子爬回去,匯報一聲,會讓鬼子對自己的戰術有一定的瞭解。這種瞭解,用戰術術語來說,就是戰爭經驗的積累。瞭解得越多,鬼子就會越狡猾,今後殺起鬼子來,就會越難。於是決定,一定要結果了這三個鬼子。

    屠夫將三八步槍一放,抓起兩支盒子炮,回頭吩咐了一聲,「火力掩護!」便跳出掩體,如下山猛虎一般,向著鬼子捲去。

    三八式步槍,後坐力很小,打得又准,十分適合用來練新兵,范雪狼原本槍法就不錯。這幾天在屠夫的指點下,更是突飛猛進。雖說,仍不如屠夫,但是每一發子彈射出,總能落在如狗爬行的鬼子身邊,半徑在三五米的範圍之內。這些嗖嗖飛來的子彈,給最後殘存的三個鬼子,帶來了巨大的心理壓力,他們除了拚命的往回爬之外,都不敢往四周看上一眼。這樣,屠夫可以毫無顧忌的衝到他們身邊一百多米處,然後雙槍齊發,送了這三個鬼子歸西。

    這三個鬼子也真可憐,像人一樣的走不能活,像狗一樣的爬,還是不能活啊。人當不成,當牲畜也不行,看來,只能做鬼了。要不,怎麼叫鬼子呢?

    屠夫返回狙擊位的時候,將順手將鬼子屍體上的槍和子彈給「沒收」了,未了,還不忘在鬼子的屍體下壓上詭雷。二十多枝槍,扛在肩上,搞得好像槍林一樣。看得范雪狼不住的咋舌。

    「屠哥,太好了,這麼多槍,又可以武裝一個排了。」

    屠夫道:「未必,這些槍我們可不一定能夠帶回去。」

    「咋!?」范雪狼兩眼圓睜。

    「我要用它們來擺**陣!」

    屠夫和范雪狼將所有的槍,一字排開的擺在各個掩體中,黑洞洞的槍口露出,從下面看來,這裡就像埋伏了二十多個人。

    等佈置好了,范雪狼瞪著眼睛問,「能管什麼用?沒有人的槍,是不會自己射擊的。」

    「呆會你就知道了。」屠夫搜拾好自己原來的裝備,帶著范雪狼埋伏最後一處預備狙擊位。這個狙擊位,位於公路與原狙擊位的垂直直線上。仍可以看到整個戰場。只是距公路的距離近了,由一千多米,變成了五百多米。

    范雪狼還是不明白,他問我們距公路這麼近,鬼子一下子就能衝上來,我們再往哪跑?

    「我們不跑,死死的將鬼子釘在這裡!」屠夫說話的時候,將背包放下,把裡面的捷克式輕機槍、手雷、彈匣一樣樣的整齊的擺放在胸前的掩體中。

    兩個人狙擊幾百人?如何打?

    范雪狼見屠夫說得斬釘截鐵,又想到,身後就是父老鄉親,就算死,也是重於泰山。

    泰山是什麼樣?范雪狼沒有見過,聽都沒有聽說過,直到昨天,才從政委屠倭口中第一次聽到。他想,應該是一座老大的山吧,就像這長白山一樣。一個人,如果死得像長白山一樣的重,那還有什麼遺憾的呢?

    退一步想,人家屠哥這樣的英雄都不怕死,為了打鬼子,可以將命都搭進去,我又算什麼呢?萬一擋不住,能和屠哥這樣的英雄戰死在一起,也是祖上榮光啊。哈哈……

    拋去生與死的盡念,范雪狼熱血膨湃,全身似有無窮的力量,恨不得立即跳進鬼子堆中,大殺四方。

    「噓小聲,鬼子來了!」屠夫伏低了身體。同時伸出蒲扇大的手,將范雪狼的腦袋也壓了下去。

    鬼子大部隊,行走隊列十分奇特,是三路縱隊的形式,中間一行是鬼子兵,兩邊是偽軍。假如遇到伏擊,無論子彈從哪個方向來,偽軍都是肉盾。

    不過,話也說回來,偽軍打仗不行,也不十分忠心,大概最大的用途也就是拿來當炮灰吧。

    看到地上屍體,整個隊伍都停了下來,在前面開路的一個鬼子小隊長,很好奇的觀察著眼前這些十分怪異的屍體。所有的屍體,都是爆了頭,看得出來,是敵人神槍手的傑作。鬼子沒想到過游擊隊裡會有狙擊手,因為當時既便是軍事理論發達的西方,狙擊手也才剛剛興起,這個貧窮落後的國度,怎麼會有狙擊手這樣新鮮超前的兵種呢?

    就算國民政府想陪養狙擊手也做不到啊。平均每個狙擊手,需要消耗七萬發子彈,國民政府哪有這麼多錢?

    所謂游擊隊,就是打游擊戰啊,打一槍放一個地方。鬼子小隊長認為,游擊隊是不敢和大部隊硬拚的。打了這一槍之後,應該走了。所以,他沒花費太多的時間細看。收起了望遠鏡,命令自己的隊伍去收屍。

    兩個鬼子抬起最近的一俱屍體。早已拔掉了保險的手雷,由於壓力消失,用最大的音量表達了對鬼子的憤怒——轟!

    無數的彈片,像暴雨一樣,橫掃過十幾個鬼子偽軍。聽到爆炸其他鬼子偽軍,一片片的臥倒。黃黃的一大片,就像老天爺在公路上拉的大便一樣,十分的難看,噁心!

    遭遇襲擊,鬼子還能鎮定應付,但偽軍們就不行了,他們向著公路兩邊胡亂開槍,用槍聲來壯膽。幾百桿槍,亂放起來,那聲音比過年的鞭炮聲還熱鬧。

    聽到槍聲,屠夫探出頭去,將槍口瞄準最前面的那個鬼子小隊長,露出冷笑,嘴裡嘟囔著,「就等你們了。」

    「八勾——」

    沒有人注意到這聲槍響,因為四周全都是三八式步槍特有的槍聲。

    這個鬼子小隊長頭顱炸開。並非像西瓜一樣的爆裂,而是一槍兩洞,穿過頭顱的子彈,又鑽進了鬼子小隊長身後的一個偽軍的肚子裡。痛得他捂著肚子,滿地打滾,直喊媽媽。

    鬼子隊伍像一鍋開水一樣的沸騰了,連機槍都響了。喊聲、罵聲、槍聲混成一片,好不熱鬧。

    趁此良機,屠夫連續狙擊,手中的三八大蓋,輕快的跳躍。每次跳躍,都有一發子彈飛出,每一發子彈出去,至少能爆掉一個「豬頭」,有時甚至能夠洞穿過二三個。

    打空一支槍,換上另一支由范雪狼壓滿子彈的步槍,狙擊可以不間斷的進行,這就是有副手的好處。

    沒發現敵人在哪,鬼子偽軍卻一個接著一個的倒下,彷彿是在同看不見的魔鬼作戰,沒人知道,下一發致命的子彈,會撲向誰,五百多人的隊伍,越來越慌亂。

    「巴嘎——

    那邊!」

    鬼子中隊長,將指揮刀往山上一指。

    位於隊伍中間,藏在一張爬犁身後,用望遠鏡仔細察看鬼子中隊長,終於發現右側隔著一坐小山的接近山頂的坡上,有二十多支黑洞洞的步槍。這個發現,讓鬼子中隊長驚訝不矣,隔著那麼遠,就算是大日本帝國的最優秀的神槍手,也難以命中目標啊,為什麼游擊隊可以做到?

    擁有這麼強實力的游擊隊,還叫游擊隊嗎?日本對中國的情況一清二楚,義勇軍也好,**也好,東北軍也好,絕對不存在有這麼強的人,那麼,唯一的可能性就是蘇聯!

    蘇聯有世界上最優秀的狙擊手,而這地方,緊鄰著駐有蘇聯重兵的符拉迪克斯托克(海參威)。蘇聯狙擊手,步行就可以越界,偷偷的來,打完之後,又可以偷偷的撤走。既練了兵,又消耗了皇軍的實力,……俄國人,狡猾狡猾的!

    鬼子中隊長,一箱情願的將自己的失敗,賴到了蘇聯的身上。其實1931年的蘇聯,已經感到了納粹德國的威脅,他們儘管很想與日本爭奪遠東的控制權,但是害怕兩線作戰,並不敢過分的得罪日本。扶持和支援中國都是非常有保留的。更不可能,派狙擊手,直接參與中日戰爭,因為這樣做,等於是引火焚身。

    所謂當官的動動嘴,當兵的跑斷腿,在零下二十多度的嚴寒中,想要邁過一千多米的雪坡可不容易。許多鬼子在指揮官的嚎叫聲中,沿著先前鬼子屍體指示的方向,連滾帶爬的往上衝。有不少人,表面上是向前衝,實際上,剛成了向後退——他們滑倒滾了回去!

    鬼子的重機槍,迫擊炮的火力掩護也逞得凶,一堆一堆的浪費彈藥——隔得太遠,打不著。

    越是緊張,屠夫就越是冷靜。收割鬼子的效率就越高,這波衝鋒五六十個鬼子,才邁出了二三百米,鬼子的正副小隊長、正副曹長就被狙殺一空。剩下的鬼子成了無頭的蒼蠅,愣頭愣腦的照著先前的命令,向著所謂的游擊隊陣地勇猛的衝鋒。

    如果你的部隊當中,擁有機槍,那麼你會將機槍放在什麼位置?

    正面還是則面?

    一般人都會選擇放在正面,和步槍手並排放在一起。因為現在毫不懂軍事的垃圾導演拍的垃圾電視電影都是這麼做的。他們拍的影視劇誤導了許多人。

    實際上,機槍正確的擺放位置應該是側面。最好是,在戰壕的一左一右,分別放置一挺機槍,這樣只需二挺,就能守住整條戰壕。著名的索姆河之戰,德軍就是這樣擺放機槍的。那一戰,英軍在一天之內就陣亡六萬人。原因就在於,德軍率先發現了機槍能夠發揮最大威力的最好位置——側面!而當時的英軍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以為憑著人多,就可以正面衝開德軍的機槍陣地。直到戰後總結經驗,才知道,用步兵衝開這樣的陣地等同於自殺。

    為什麼要側面佈置機槍呢?這是一個射角問題,從正面看過去,由於敵軍一般都是散兵線,每一發子彈,最多只能打到一個人,而且如果稍稍偏上一點,子彈錯過目標,就會打空。如果換成側面,看上去,敵人是重疊在一起的。如果子彈的穿透力夠強的話,一發就可以殺死多個敵人。如果子彈沒有擊中射手想攻擊的目標,也不一定落空,很有可能打到後面的敵人身上。

    後來,有人做了實驗,認為側面機槍的殺傷力,相比正面機槍,要大三倍以上。至於俱體大多少,則取決於敵人衝鋒時的密集程度、地形、機槍的穿透力等等。

    正因為是在側面,所以,機槍手剛開始不能射擊,先等等,直到敵人進入自己的扇形射擊區域,才動手。

    屠夫直到鬼子進入自己的扇形區。才放下當狙擊槍用的三八式,操起捷克式。向著從屠夫的這個視角看來,重重疊疊的鬼子,暢快淋漓的噴灑著炙熱的子彈,猶如揮出去的死神鐮刀,鬼子像韭菜一樣,一片片的倒下。

    而此時的鬼子,由於失去了指揮官,沒有指揮,糾正他們的錯誤,仍向著實際上,一個人都沒有假陣地衝鋒。而屠夫手中的輕機槍,則被他們當成游擊隊的一個隱弊火力點,並不怎麼重視。直到子彈收去他們的生命,才知道,這個火力點,有多麼的可怕。

    僅僅換了一次彈匣,屠夫用四十發子彈,消滅了五十二個鬼子。

    鬼子的一個加強小隊,就這樣在被屠夫一人,消滅在歷史長河中。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