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網游動漫 > 網游之霸王傳說

正文 第九四八章 錚錚鐵騎 文 / 名楚

    落日港的遠程弩炮和投石機大部分都佈置在港口外圍的前沿陣地,現在艦隊覆滅,弩炮陣地被毀,日本玩家已經失去了跟眾神艦隊攻城器械抗衡的遠程武器。

    眾神的四十艘加雷拉鐵甲艦肆無忌憚的幾乎要開上落日港的淺灘,一台台遠程投石機和加姆地jing族新研製的加強型遠程地jing火炮統統被擺上了戰艦艦首甲板。

    不到十分鐘,一百二十台投石機、六十門地jing火炮的遠程炮群擺放完畢,包括落日港城門在內,左右總長近一千五百碼的城牆盡數納入遠程火力的覆蓋範圍。

    城牆上日本玩家驚恐沮喪的望著那一排排足以把他們的城牆轟的稀巴爛的高階攻城器械,一時間驚慌失措,不知道該如何應對轉眼便來的炮轟,隨後幾乎每一個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剛爬上城樓的武神殿會長東流傲天以及東流傲天的副手,日本排名第三的美女奧術法師東流櫻。

    武神殿是駐守落日港的最強公會,其公會的二十萬主力玩家也全部駐紮在落日港,現在落日港面臨被攻陷的危險,大家無計可施,只能指望武神殿發力扭轉乾坤。

    東流傲天通過望遠鏡看了一下海域淺灘的眾神艦隊,幾乎沒有作任何考慮,他立刻焦急的大吼道:「退,所有人退下城牆,準備巷戰……」

    咻咻咻……

    炮彈飛石刺耳的破空尖嘯聲突兀的響起,高速旋轉飛射的炮彈摩擦著空氣在漆黑深沉的半空中劃出一道道火焰弧線,繼而精準的墜進落日港的城頭……

    剎那間,轟隆的爆炸巨響直透雲霄,一團團透亮的火光將落日港外圍映的猶如白晝。

    只見密集的炮彈飛石呼嘯的狂瀉過去,恐怖的爆炸將石塊砌成的城垛直接摧毀,躲在城垛後還未撤下城牆的日本玩家不停的被氣浪掀飛,一死就是一片,呼嘯而來的飛石精準的摧殘著城牆上的防禦箭塔,一座座箭塔在重逾數百斤的飛石轟砸下快速的碎裂崩塌……

    僅僅四輪集she,落日港城頭幾乎被夷平,城頭上的防禦設施被全部摧毀,日本玩家被炸死了四五千,摔落在城牆下的屍體摞疊著堆了厚厚一層。

    這邊遠程炮群指揮官毒蛇馬上下令重新校正she距,開始對失去防護的落日港城牆和城門進行輪番轟炸。

    轟隆不絕於耳的巨響中,堅固的城牆不斷的龜裂著,一分多鐘後開始一截一截的崩塌,忽然一枚霹靂彈準確的命中城門,鐵皮包裹的近二十碼寬的巨木城門轟然倒塌。

    「地jing火炮停止齊射,換裝煙霧彈,海藍準備,三分鐘後給我拿下城門。」

    葉楓振奮的在隊聊裡吼道:「第一步兵師掩護裝甲營十分鐘後從城門突擊主攻,第二步兵師聯合蒼穹、輪迴、滅魂、桃花源主力兩翼並進,殺進落日港,屠了武神殿。」

    ……

    濃密翻滾的黑煙中,兩艘潛水艦再次浮出海面,四千名全身罩著黑色斗篷的眾神精銳玩家悄悄登上海岸,在屏蔽了日本玩家視野的濃煙中穿過被摧毀的弩炮陣地,如一陣黑色颶風捲向了倒塌的城門。

    「殺。」

    浩海藍隨手丟出一團爆炎拉開了進攻的帷幕,四千精銳同時甩掉身上的斗篷,拔出武器湧進了城門,龜縮在城門後的十幾個偵查哨兵還沒反應過來便被亂劍砍死。

    「一團三隊、四隊死守城門,接應大軍入城,其餘人跟我沖。」

    向來以迷人的憂鬱氣質著稱的高帥富浩海藍此時活像一頭發怒的獅子,他完全不顧及法師的職業道德,沖的比殺戮戰士還靠前,下令後迅速吟唱了一個聖堂召喚魔法,身前不遠處的地方突然噴出洶湧炙熱的岩漿,岩漿急劇聚攏變幻,轉眼間一頭身高超過六碼猶如遠古巨人的焰魔出現在眾人眼前。

    那焰魔咆哮連連,不斷的噴射出一道道火焰,剛衝過來的一支日本玩家小隊還不等接戰,就被當場秒殺。

    擁擠在城牆內圍的五萬多日本玩家見狀又驚又怒,不等各會長下令就如潮水般狂湧了過來。

    兵力十倍於這支眾神先鋒部隊,圍也圍死了他們。

    不得不承認,雖然在絕大多數國人心中日本是一個最卑劣無恥的民族,但他們引以為傲的大和精神,強大的民族凝聚力確實鮮少有別國可以比擬。

    此時落日港勢如危卵,淪陷只在須臾之間,他們卻爆發出垂死時彪悍的血性,人人奮前,無人懼死。

    然而,他們遇到的是眾神四大主戰軍團的本部精銳,中國區最巔峰的力量。

    凡眾神者,最不缺的就是血性。

    浩海藍意念一動,咆哮的焰魔那掛滿岩漿的手臂連連揮動,一道連一道的火牆立刻封死了日本玩家的攻擊路線。

    「結陣,突擊。」

    除了留在城門的五百人,剩下的迅速變陣,七個攻擊方陣頃刻聚成。

    「騎一營的的兄弟上馬,衝垮他們……」

    一聲大喝,騎兵師一營的五百騎兵全部召喚出坐騎,翻身上馬。

    五百人、五百騎,一個集群衝鋒,如同一把鋒利的尖刀狠狠的貫進敵陣,剛發狠撲過來的日本玩家頓時被沖的人仰馬翻,後隊騎兵的坐騎踩著被撞翻的日本玩家身體狂飆而過,一個個數百點的踐踏傷害瞬間飄成一片,生命見底轉眼成了一堆碎骨爛肉。

    同時受到幾十頭甚至上百頭坐騎的衝鋒踐踏,就算是過百級的高手盾甲戰士也不可能撐住不掛,不管是精英還是普通會眾,只要被騎兵一營衝倒那便只有被踩死或砍死的下場。

    日本玩家望著這支在己方人群中橫衝直撞的五百騎兵,心裡驚駭莫名,幾個公會頭目大呼小叫的指揮團隊攔截。

    白癡也知道僅憑五百騎兵衝鋒其中不乏精英高手的五萬多日本玩家,縱使再驍勇十倍最終也會被包圍絞殺。

    眾神騎兵一營的戰士當然不是白癡,他們衝鋒的目的本就是衝亂敵軍,為大軍爭取寶貴的登陸時間,不讓日本玩家在眾神大軍總攻之前奪回城門,只要城門掌握在眾神手裡,即便日本玩家站滿倒塌的城牆廢墟構築起人肉長城都沒用,眾神大軍完全可以源源不斷的從城門進攻,以點破面,不消多時就能瓦解他們的防線。

    為了保住城門,別說是一個騎兵營,就算浩海藍所率的這四千先鋒精銳全體折戟城門也在所不惜。

    每一個騎兵一營的兄弟都清楚,被派來偷城門打頭陣便意味著讓他們來當炮灰,但他們不是掛的毫無意義的炮灰,他們是對落日港戰役具有決定性作用的炮灰。

    為大局,他們早有壯烈的覺悟,何懼以區區五百之眾陷陣數萬敵軍。

    「虎賁無畏,殺透敵陣。」

    「殺。」

    一道道耀眼刺目的血光自他們身上衝天而起,昏暗的天空被映的一片赤紅。

    狂暴。

    嗜血。

    血戰。

    狂暴戰士、殺戮戰士、戰爭騎士三大攻擊型重甲近戰的狂化狀態大招同時激活,滲人的血光不停的在他們的盔甲兵器上閃爍,他們恍如一道血色洪流咆哮著迎面撞向圍堵過來的日本團隊。

    他們槍捅劍砍,雪亮的刀光劍影中血箭迸射,血霧乍起,殘肢斷臂當空拋飛,只一個照面,剛堵上來的日本團隊就被眾神騎兵砍翻了一片,所謂的重重阻截,對上狂化中的眾神鐵騎是如此的不堪一擊……

    「混蛋,他們全是暴力近戰,這怎麼可能,這麼單一的職業搭配,團隊根本沒有多少持續作戰的能力,眾神瘋了嗎……」東流傲天聲音漸低,他好像明白了什麼。

    實際上不僅是這支只有五百人編製的霸王騎兵師一營,眾神的三個騎兵師團也基本都是由這三大重甲暴力近戰組成,在眾神的各個騎兵團騎兵營裡,除了必需的少量的團隊衝鋒充當肉盾的盾甲、護騎,別說是牧師、德魯伊,就是能穿重甲的聖光騎士都沒有一個。

    捨棄治療職業,犧牲騎兵團隊的續航能力,提高團隊的戰鬥爆發力,這是經由葉楓再三權衡思量之後的決定。

    葉楓崇尚進攻,這一點不光是中國玩家,所有的永恆玩家都知道。

    在他看來,騎兵就是能貫穿敵人心臟的尖刀利劍,他們的使命就是衝鋒衝鋒再衝鋒,騎兵的字典裡不存在怯戰撤退的概念,敢為騎兵者,必有一騎當千的決死氣概。

    沖一段就得放緩速度讓一群牧師聖騎治療加buff的騎兵,那根本不叫騎兵,更不配稱為虎賁猛士。

    眾神的騎兵必須要有一鼓作氣,一擊破敵的豪邁。

    眾神的騎兵但凡赴戰,必然要有一往無前,逢戰必勝的氣勢。

    所以眾神的騎兵不需要治療、不需要遠程,他們只要暴力近戰。

    ……

    等到東流傲天回過神來,騎兵一營已經橫貫敵陣兩百多碼,一路上屍橫遍地、橫七豎八的到處是被踩爛砍爛的日本玩家屍體。

    而武神殿的精英團隊此刻也終於與這股騎兵遭遇但倉促間組成的盾牆依然難以遏制眾神騎兵狂暴的衝勢,層層盾陣一觸及潰,一撞及碎,他們就像勢不可擋的怒潮海嘯凶狠殘忍的收割著日本玩家的生命。

    不過密密麻麻的日本遠程玩家那看似雜亂無章的箭雨、魔法拋射還是給了眾神騎兵不小的殺傷,每隔幾秒鐘就有三三兩兩的騎兵被這些威力弱小卻密如驟雨的瞬發技能射殺。

    而日本遠程玩家此時也只能施放威力弱小的瞬發技能,他們此時都瘋了一樣,氣急敗壞的妄想殲滅眾神的這支先鋒奪回城門,並依托倒塌的城牆構築第一道防線和眾神大軍玩命,五六萬人被仇恨沖昏了頭腦,無組織無紀律一窩蜂似的狂衝,人流裹挾著人流,遠程玩家想站穩了吟唱大技能根本難以做到。

    東流傲天面色悲憤,沉默的看著這支彪悍驍勇的騎兵和從各條街道趕過來不斷增加的日本團隊,他知道日本的人潮早晚要將這支騎兵營淹沒,雖然可能要付出幾倍甚至是十幾倍的代價。

    這樣慘重的犧牲對落日港的整個戰局來說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趕在眾神大軍登陸之前奪回城門。

    他站在一處高地皺眉繼續觀望,心中突然一鬆。

    武神殿的精英團果然沒有讓他失望,此刻近萬人已經避開了無可抵擋的眾神騎兵,趁亂從兩翼包抄了過去,馬上就可以與那些嚴陣以待的眾神團隊正面接戰。

    只見一片箭雨和絢爛的魔法忽然劃破天空,呼嘯著朝那頭燃燒怒吼的巨大焰魔覆蓋下去……

    (特別感謝一塵同學對霸王默默的付出,還有那些我不知道卻一直在用各種方式支持霸王的同學,多謝你們,支持不分大小,這份心意讓楚子感激,我很榮幸,謝謝你們,)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