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劍焚九天

正文 第三十八章 畫中玄機(上) 文 / 石徑寒山

    雖然對夢瑤有所懷疑,但是現在也顧不上這麼許多了,剛才王白秦拿出來的那幅畫更令葉泊雨震驚,葉泊雨關好門,忙把紫嫣叫到書房,把范寬那幅山水畫拿了出來,與紫嫣一起仔細觀摩這幅十萬兩白銀的巨作。

    紫嫣一開始還在生悶氣,但一聽的葉泊雨說有發現,就坐不住了,忙跑到書房裡,看看到底是什麼新發現。

    范寬是北宋大畫家,宋人論他的作品,大多氣魄雄偉,境界浩茫。構圖繼承荊浩「善寫雲中山頂,四面峻厚」傳統。用筆雄勁而渾厚,筆力鼎健。而墨善用黑沉沉的濃厚的墨韻,厚實而滋潤。但晚年用墨過多,土石不分,勢雖雄傑,然深暗如暮液晦暝。其皴法,一般稱之為「雨點皴」,下筆均直,形如稻穀,也有稱為「芝麻皴」的。畫屋字先用界畫鐵線,然後以墨色籠染,後人叫他鐵層。

    元朝大書畫家趙孟頫稱讚范寬的畫「真古今絕筆也」,明朝大畫家董其昌評價范寬「宋畫第一」。所以葉泊雨對范寬還是有過一定的研究。

    早幾年在京城某一個皇族家裡,葉泊雨就專門跟著王白秦去欣賞范寬的《溪山行旅圖》,當時的感覺和印象至今還記憶猶新,只見巍峨的高山頂立,矗立在畫面正中,頂天立地,壁立千仞。山頭灌木叢生,結成密林,狀若覃菌,兩側有扈從似的高山簇擁著。樹林中有樓觀微露,小丘與岩石間一群馱隊正匆匆趕路,在靜謐的山野中彷彿使人聽到水聲和驢蹄聲。細如弦絲的瀑布一瀉千尺,溪聲在山谷間迴盪,景物的描寫極為雄壯逼真。全幅山石以密如雨點的墨痕和鋸齒般的岩石皴紋,刻畫出山石渾厚蒼勁之感。而且,最突出的就是畫幅右角樹有「范寬」二字題款。

    再查各種資料,葉泊雨發現,范寬的題款一般都在樹林草叢中,所以王白秦拿過來的這幅畫的題款倒是符合范寬的習慣。

    「你說的新發現就是這個?」半個多時辰過去了,看著葉泊雨拿著水晶鏡一動不動的在觀察畫面,紫嫣不禁看的氣悶。

    「正是。紫嫣,你看出什麼端倪沒有?」葉泊雨頭也不抬的說道。

    「沒有!」紫嫣沒好氣的說道。一屁股坐在太師椅上。看著葉泊雨撅著個屁股沒完沒了,真有心一腳踹過去。

    又過了老半天,葉泊雨才放下水晶鏡,回頭笑嘻嘻的說道:「紫嫣,我發現了一個很奇怪的地方,跟在馬嘯天屋裡掛的那幅畫一模一樣。」說著,從屋裡把那天從馬嘯天屋裡順手牽羊的那幅畫打開。

    「肯定一樣。」紫嫣一副不屑的樣子,「都是山水畫,肯定有一樣的地方,這還用你說。」說是不服氣,紫嫣還是湊到葉泊雨身邊,順著葉泊雨指的方向看去。

    果然,萬仞高山上,遠山深處的霧氣中,有一層淡淡的七彩毫光,說是淡淡的,其實是不仔細用水晶鏡看,根本看不到的那種似有似無的墨色。而且與其說是七彩毫光,更像是作者不經意的退暈筆法。而且更奇怪的是,這層七彩毫光的來源更是奇怪。一般來說,山水畫沒有什麼彩色雲霧,都是白雲淡墨或黑雲,范寬是以善用黑韻成名的寫實派畫家,怎麼能犯此大忌。就算范寬有什麼特異舉動,那這七彩毫光也應該是飄渺於天際,高高在上才對,眼前的這兩幅畫裡的七彩毫光卻都是出自一片不起眼的的密林中。紫嫣再拿著水晶鏡細細觀瞧,七彩毫光還不光是出自密林中,而且還是密林中一個更不起眼的光禿禿的樹樁之上。

    其實不管是范寬還是那幅畫的不知名的作者,要出一幅畫出現這樣的怪事也不足為奇,可能就是作者偶一為之,也可能就是用筆皴法所致。但是兩幅畫都出現這樣的情況,絕不應該單單只是巧合,因為世間上的巧合往往都是有意為之,何況是人為的巧合。

    紫嫣嘴上埋怨個不停,心裡卻暗暗佩服葉泊雨心思縝密,手中一把搶過水晶鏡,對著從馬嘯天府裡搶過來的那幅畫細細研究。

    果然,高山飛瀑之下,那個怒吼的怪獸正對著的確實也有一抹若有若無的七色毫光,也確實是從山後一大片密林中的一塊樹樁之上發出來的。

    紫嫣看了又看,良久才道:「奇怪。這兩幅畫怎麼都會這樣?莫非?」紫嫣歪著腦袋,看著葉泊雨。

    「不會。」葉泊雨好像知道紫嫣想說什麼,「這兩幅畫絕非一人所畫,你看著筆法,這皴法,這用墨,這些都是學不來的。」

    「好吧。算你厲害。那你倒說說你的看法。」紫嫣哼了一聲說道。

    其實,葉泊雨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撓撓頭說道:「現在看來,是有兩個可能。」說著,站起身來,要倒杯茶。

    「快說,別賣關子!」紫嫣插口說道。

    「我正要說,你。」葉泊雨剛要爭辯,看著紫嫣圓睜的杏眼,又馬上改口說道:「我分析,第一個可能,就是這兩個畫家都是隨手畫出來的,根本就沒有什麼秘密,就是驚人的巧合。」

    「就這個啊,那第二種可能呢?」紫嫣故意伸了個懶腰說道。

    「第二個可能,那就是兩個畫家真的都見過這一幕景象,又都把自己看見的這一幕景象真實的畫了出來。」葉泊雨繼續說道。

    「你是說這兩個畫家都見過這一幕?」紫嫣沉吟道:「那這個地方是哪裡呢?他們兩人怎麼會跑到這麼奇怪的地方?」

    葉泊雨也搖搖頭,表示不理解。

    「那現在只能從哪裡查起呢?」紫嫣又問道。

    「范寬。」葉泊雨說道:「我們就從范寬開始。」

    「范寬?這個范寬是幹什麼的?他怎麼會跑到這種地方來?」紫嫣追問道。

    「這個,范寬嗎…」葉泊雨剛說了幾個字,就心道:「要跟紫嫣說明白范寬是幹什麼的,還真是不容易。」想了一想,葉泊雨打起精神,才把范寬的一些重要事跡和重要作品都詳細的跟紫嫣說了一邊。

    這一講不要緊,足足就是一個多時辰,葉泊雨說的是口乾舌燥,加上中間紫嫣有不斷的問一些奇怪的問題,夾雜不清,這才勉強說了個大概,誰知,最後紫嫣似懂非懂的點點頭,說的第一句話就是:「你們這些人啊,我看就是閒的沒事幹。花這麼多錢,這麼多時間,去淘換這種沒用的東西,真是一幫閒人!」

    葉泊雨一聽,差點兒從椅子上跳起來,敢情自己煞費苦心,口乾舌燥的講了這老半天,就換來這麼一句評價啊,真是無奈。

    紫嫣聽了半天故事,聽的發悶,甩下葉泊雨,自己去外屋看書去了,把葉泊雨一人扔在書房裡。

    葉泊雨無奈,只好自己再去翻出查資料,找范寬的資料。看看能不能從范寬的行跡中找出一些蛛絲馬跡。

    想來想去,還是先從《宋史》、《五代史》查起,查了半天,也沒有關於范寬的任何記載,就又從米芾的《畫史》、官方的《宣和畫譜》中查起,查來查去,除了對范寬作品的評頭論足外,哪裡還有半點兒范寬的事跡。

    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葉泊雨一覺醒來,才發現自己趴在桌子上睡著了,背上披著一件毛毯,看看時間,才是凌晨丑時剛過,摸著披著身上的毛毯,葉泊雨那些疲倦早已一掃而空,出去看看,紫嫣早已在自己屋裡休息了。

    葉泊雨打起精神,又翻起面前那三尺多高的資料來。

    又大概過了一個時辰,才不知道從那本稗官野史中翻到這麼一句,說是范寬不喜臨摹前人之畫,認為前人之畫,無非是取材於大自然的萬物,與其以人為師,不如以大自然為師,於是,范寬就搬到終南山、華山等風景優美的深山中去。一談到晚靜坐於山巖之間,仔細觀察山林景物的結構和變化,每有心領神會之際,就馬上妙筆描就。

    范寬晚年後,經常出入蜀地,喜歡畫蜀地的奇山異石,創作了大量的山水大軸,還有自創的雪地山水畫,但是范寬最後一次去蜀地,就再沒有了范寬的消息,可能是最後終了與蜀地,也未可知。

    「蜀地?蜀地!」葉泊雨激動的幾乎要跳起來,又仔細看了看,確認無誤才罷手,果然又是蜀山,跟馬嘯天府裡的那幅畫正好印證。

    一下子,葉泊雨困意全無,激動的坐立不安,一會兒趴在窗口上看樓下風景,一會兒又坐在書房出神,就等著天一亮,紫嫣一醒來,就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她,然後就兩人直奔蜀地。

    激動了半天,筋疲力盡的葉泊雨不禁又一次趴在桌子上睡著了,夢裡邊,蜀山的秘密,神奇的法寶,取之不盡的奇花異草,用之不竭的奇石靈玉,都在向自己敞口雙手,當然,最不可少的還有紫嫣在關鍵時候,想自己獻上的綿綿愛意……嘿嘿。

    敬請讀者期待觀看下一章《畫中玄機—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