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劍焚九天

正文 第八十八章 法門寺地宮(上) 文 / 石徑寒山

    昨夜的雨到現在已經變成了濛濛的細雨,落在人的身上,已經有了絲絲的涼意,卻打不濕人的衣服,昨夜秋雨洗清秋的感覺一掃而空,換成了惆悵客居的鄉愁。

    葉泊雨喝幾口酒,吃幾口菜,獨自欣賞著雨中的長安街。

    突然間,一個熟悉的身影映入眼簾,引起了葉泊雨的注意。

    「怎麼是他?」葉泊雨差點兒叫出聲來。這個身影實在是太過熟悉,太出乎葉泊雨的意料,饒是葉泊雨定力如此之高,都差點兒失口叫出來。

    只見那個身影頭戴著高高的斗笠,瘦小身材,幾乎都隱藏在肥大的長袍中,好像對西市頗為熟悉,頭也不抬,快步穿梭在人群中。

    葉泊雨站起身來,正欲下樓追去。突然身後一個洪亮的聲音說道:「好香的酒啊,一定是十八年以上的女兒紅才有這樣的香味。」

    不用回頭,葉泊雨也知道是天罡老道出來了,搖搖頭,只得又坐了下來。老道精神氣色全都恢復了過來,一屁股坐在葉泊雨對面,也不答話,拿起酒瓶就給自己斟上,一仰脖子,一飲而盡。嘴裡嘖嘖有聲,大聲歎道「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嘖嘖,要是曹阿瞞喝過這十八年的女兒紅,一定不會說什麼唯有杜康。哈哈。」

    葉泊雨瞥見樓下那個人影一拐彎,就消失在彎彎曲曲的深巷裡,知道再也追不上了,無奈何,只得拾起笑臉,陪著老道喝酒。

    兩人你來我往,又喝了半個時辰,看著快到午時,老道怪眼一翻,扔下酒杯就走,葉泊雨在身後會了鈔,跟在老道後邊。

    法門寺在長安城外西南,還有幾十里地。老道不緊不慢,一路走在前邊,快到午時時分,到了法門寺山門前,元罡老道在山門前的樹叢中偷偷換上了俗裝。

    法門寺建于于東漢末年恆靈年間,建成起後就一直香火旺盛,有「關中塔廟始祖」之稱,周魏以前稱作「阿育王寺」,隋帝時改稱「成實道場」,唐高祖時改名「法門寺」。

    被譽為皇家寺廟的法門寺,因安置釋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為舉國仰望的佛教聖地。其寺裡的佛塔被譽為「護國真身寶塔」。一直是盛唐期間的國寺之一,唐玄宗李隆基即位時更是達到從未有過的頂峰,寺內供奉有釋迦牟尼的佛骨舍利,是法門寺的鎮寺之寶。

    兩人跟著大群的香客大搖大擺的走進山門,來到了前院。前院青磚鋪地,迎面是一個幾十丈大小的放生池,水池上邊爬滿了綠色的苔蘚和水草。漢白玉的欄杆被人磨得光滑無比。上邊的三座功德橋長有丈許,比之一邊寺院的功德橋足足大了兩倍有餘,顯得頗有氣派。

    抬頭看去,首先看見的是兩株兩千年以上的漢柏,高十幾丈,十幾人都圍抱不過來,鬱鬱蔥蔥,遮蔽了一大半的院落。透過漢柏,就看到了法門寺的前殿。五門六柱殿身,金色琉璃瓦,依稀間還能看出往昔的輝煌。

    跟在香客們的身後,元罡老道和葉泊雨細細的打量著寺裡的每一個角落。法門寺香火旺盛,寺裡的僧人也頗多,經常看見一隊隊的僧人低頭走過,不知道是不是在寺中巡邏。

    此種情況更加深了元罡老道對法門寺的懷疑。兩人不動聲色,跟著香客,一路穿過前殿,正廣場,是一條十幾丈寬的佛光大道,大道的終點是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裡供奉的是三世佛,跟其它寺院並無不同。只是更為高大雄偉而已。葉泊雨看到大雄寶殿旁邊的一個小門上寫著主持兩字,拉拉元罡老道的衣袖,使了個眼色,讓元罡老道繼續前行,自己去主持住處探尋。

    元罡老道點點頭,繼續跟著香客排著長隊,準備給佛祖行禮。

    葉泊雨從大雄寶殿側門出去,是一處長長的室內長廊,長廊中間是一個天井,天井中間又是一個蓮花狀的水池,水池裡裝飾在九朵金色的蓮花座,旁邊兩側是兩排金色的經幢,顯得金碧輝煌。

    穿過天井,出到院子裡,抬頭正中間就是主持的住房。

    主持房中並沒有上鎖,屋門虛掩著,裡邊空無一人。葉泊雨迅速在屋裡搜尋了一番,也沒有任何發現。正要出去,突然聽到外邊有人說話,忙輕輕的又虛掩上門,躲在了門背後。

    幸好只是兩個閒談路過的僧人,葉泊雨聽到僧人走遠後,忙去大雄寶殿去找元罡老道。

    老道正排長隊排的老大不耐煩,看見葉泊雨出來,忙抽身出來,看葉泊雨搖搖頭,就故意高聲說道:「我們到前邊的地宮前去,去參拜佛祖的佛骨舍利。」

    葉泊雨也知道法門寺的鎮寺之寶,只是聞名,沒有見過,也忙大聲說道:「全憑叔叔吩咐。」元罡老道不便以道人的打扮來寺廟,就打扮成一個老年客商的模樣,所以葉泊雨以叔叔稱呼。

    兩人繞過大雄寶殿,從後殿一個入口下到地宮。

    法門寺的地宮常年開放,只是每逢浴佛節才關閉一天。來往的絕大部分香客其實都是奔著地宮裡的佛骨舍利而來的。

    沒曾想,兩人來到後殿,後殿裡站著兩個僧人,看葉泊雨和元罡老道進殿,上去就問道:「阿彌陀佛,兩位施主請留步。」

    老道雙眼一翻,大聲說道:「我們二人是來看佛骨舍利的,你兩個小和尚多問什麼?」

    葉泊雨忙賠禮笑道:「兩位大師,我們二人久聞貴寺藏有佛骨真身舍利,特來瞻仰,別無他意,還請不要見怪。」

    兩個年輕僧人忙還禮,其中一個僧人說道:「兩位施主請了。今日奉主持大師法旨,地宮閉宮兩日,暫不開放,希望兩位施主不要在此停留。」

    老道怪眼一翻,就要發作。葉泊雨忙搶先說道:「兩位大師,我們二人乃是千里迢迢從京城而來,專程為了拜見佛骨舍利。還請兩位大師通融通融。」

    兩個僧人面露難色,同時搖頭,說道:「真是不巧。主持法旨不可違。兩位施主還是改日再來吧。」

    「你們的主持也是好生不懂道理。佛門廣大,哪有閉門不讓進來的說法。」元罡老道再也忍耐不住,大聲嚷嚷道:「你們的主持在哪裡,我倒要跟你們主持講講這個道理。」

    兩個年輕僧人哪裡肯依,正推推嚷嚷之間。突然聽到身後有人輕聲咳嗽一聲,緩緩說道:「阿彌陀佛。淨空,淨虛,你們二人為何與兩位施主在這佛門清淨之地大聲嚷嚷,成何體統。」

    葉泊雨和元罡老道同時轉過身來,只見後殿門外站著高高矮矮五個和尚,最前邊的一個和尚身披袈裟,手持錫杖,身材雖然矮小,眉目之間卻頗有威嚴,應該就是法門寺的主持圓覺大師了。

    元罡老道對圓覺大師的名聲當然並不陌生,法門寺如今的身份雖然已經遠不如隋唐時期顯赫,但也是一流的大寺院,圓覺大師作為主持,修為雖然不知道怎麼樣,但其身份絕對不比六派掌門差。

    淨空和淨虛看到掌門責備,忙低聲辯解道:「主持大師,是這兩位施主一定要進入地宮,我兩人出聲阻攔,這才爭執起來。」

    只見圓覺大師臉色蠟黃,好似生了黃疸病一樣,轉過身來,看了看葉泊雨和元罡老道,雙掌合十,說話聲如洪鐘:「不知兩位施主從何何來,既然光臨敝寺,還請先到客房中奉茶。」圓覺大師也不提地宮之事,但言語中軟中帶硬,讓人無法推辭。

    葉泊雨怕老道又亂說話,平白起了爭端,壞了大事,忙搶先說道:「我二人從京城而來,自幼仰慕法門寺盛名,今日特來瞻仰,並無它意。」

    圓覺大師點點頭,說道:「施主客氣了。佛門廣大,只待有緣之人。兩位施主既然光臨法門寺,就欲法門寺有緣,還請上房說話。」

    身後的元罡老道卻說道:「喝茶說話也就罷了,聽說這地宮從唐高宗以來就一直開放,不知今天這地宮為什麼不讓我們進入啊?敢問主持大師。」

    圓覺大師轉過身來,對著元罡老道微微一笑,說道:「阿彌陀佛。法門寺地宮確實是一直對外開放。但是最近幾日正在重新粉刷裝飾,暫時閉宮,三日後,重新開放,還請兩位施主海涵。」

    「哼哼,三日後開放。」元罡老道好像是故意要挑起事端,大聲說道:「早不粉刷,晚不粉刷,偏偏這個時候粉刷,再說,那是地宮,有什麼可粉刷的?」

    圓覺大師只是搖搖頭,緩緩說道:「兩位修為高深,不在老僧之下,這位老施主自不必說,道行劍法均為上乘,難得這位年輕施主,道魔雙休,實在罕見奇才。阿彌陀佛」。

    葉泊雨和元罡老道互視了一眼,知道兩人的修為和身份瞞不過圓覺大師的慧眼。圓覺大師挑明兩人道行,無非是想給兩人一個下馬威,讓兩人就台階下路。兩人也不否認,元罡老道又道:「圓覺大師果然慧眼,不過,我二人修行高低,與能不能進你們和尚廟地宮有什麼關係?莫非,還怕我們看出什麼端倪不成?」

    元罡老道這番話說的太過露骨,葉泊雨都不禁捏了把汗,此中情形下,與這幫和尚動手,實在是太不明智,而且是贏是輸還是兩回事兒。實在是想不明白,元罡老道為什麼要刻意挑釁。

    敬請讀者期待觀看下一章《法門寺地宮—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