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劍焚九天

正文 第一百六十三章 兩寺渡(上) 文 / 石徑寒山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唐代盧綸這首《塞下曲》短短二十個字,寫盡了雪夜塞上,冰雪封天的苦寒情景,也寫盡了兩軍征戰,月黑風高的豪邁之情。我輩男兒,哪個不想在有生之年建功立業,名垂青史!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話那天朱重八做了那個奇怪的夢以後,帶著滿腹的疑惑,離開法門寺,在長安城裡轉悠了兩天,實在沒有事幹,覺得天氣入秋,長安漸漸轉涼,左思右想,還是江南天氣溫熱,凍餓不著自己,當下就打定主意,出朱雀門,離開了長安城,直奔濠州而去。

    濠州古稱鍾離國,因濠水穿城而得名,南近廬州,北依宿州,乃是歷朝歷代的兵家要地,是朱重八的老家。朱重八走投無路,決定還是先回老家過了年,等來年春暖花開再出來遊歷四方,看看有沒有什麼力氣活可干再。

    離開長安,朱重八快步走出城郊,快到黃昏之時趕到了渭水之濱,眼看著四下沒有人家,今晚看來又要露宿在荒郊野外了。

    不過,他從窮苦出生,遊戲人間,根本不考慮什麼打尖住宿的瑣事,隨意而安,往往是饑一頓飽一頓,累極了,草叢裡一躺,樹底下一窩就是一晚,

    朱重八毫不在意,踏著身後的殘陽一直來到渭水邊上。有道是:「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深秋季節,滿目凋零,腳下的青石磚路上,鋪了一層厚厚的落葉,對岸的遠山中,一處處煙嵐正在升起,慢慢的籠罩了整個山巒。又是一陣秋風吹來,落葉打著旋兒的落在腳下湍急的河水中,激起一的漣漪,就馬上被衝到了遠方。

    可惜,這種充滿了詩情畫意的景色在朱重八眼裡卻是沒有絲毫的價值,他伸長了脖子,來回張望,看能不能碰運氣找到一處人家,起碼先填飽自己的肚子。

    張望了半天,也沒看到一處人家,無奈,才道黃昏,也不是睡覺的時候,朱重八沉吟了一下,覺得還是先順著河流往南走一段再,看能不能找一個較窄的地方,先過了河再。

    這一走就是一個多時辰,天漸漸的黑了下來,不一會兒,就完全暗了下來,清冷的月光照在身邊的河水中,翻出了星星的銀光,加上耳邊潺潺的流水聲,真是不出的清靜。

    朱重八卻是又餓又累,就想在河邊一躺就算了。誰知道,天無絕人之路,就在此時,遠遠的看見前邊幾棵大樹下,挑出一個昏暗的燈籠,好像是有一處人家。

    朱重八大喜,也不知道哪兒來的力氣,頓時又加快了腳步,朝著燈光處就直奔過去。

    走到跟前,才發現這裡原來是一個的渡口,十幾步大的木平台上,上邊立著一塊木牌,上邊寫著三個字,朱重八沒上過一天學,自然是不認識,平台邊上只有一隻破舊的漁船就算是渡船了,渡口旁邊是一個簡陋的茅草屋子,柴扉前邊掛著一個氣死風的燈籠,剛才自己看到的昏暗燈光,就是這個燈籠的一線亮光。

    朱重八大踏步走到房前,伸手敲了敲柴扉,良久無人應聲,就忍不住高聲喊了幾聲,「有人嗎?」

    茅草屋裡傳來一陣斷斷續續的咳嗽聲,一個蒼老低沉的聲音問道:「外邊是誰?」

    朱重八聽有人答應,不禁心中大喜,忙大聲喊道:「深夜一個過路之人,還請老丈收留則個,明日清晨即離開。」

    裡邊又是窸窸窣窣一陣響,過不多時,柴扉吱呀一聲打開了,出來一個身形瘦弱的老人,老人彎著背,披著個破舊不堪的棉衣,一開門,看到朱重八,咳嗽了幾聲,才殘弱的聲音問道:「原來是位和尚大師,外邊風大,這就請進吧。」

    著,老人提著燈籠走在前邊,讓朱重八進來。朱重八也不客氣,謝了一句,就邁進了屋中,老人隨後關上了柴扉。

    草屋中簡陋不堪,來回也就幾步大,屋裡還有一個孩子,梳著一根兒沖天辮子,穿著一席滿身是洞的棉衣,凍得渾身發抖,孩子前邊是一張的木桌子,桌子只有三條腿,另外一條腿是用石塊堆起來的。桌子上一燈如豆,攤開一本發黃的書本,看樣子孩子正在讀書。

    昏暗的油燈下,屋中門口處是一個用土坯打成的簡單的爐灶,後邊靠牆擺了一張同樣殘破的草蓆,看來一老一少就睡在這張草蓆上,草蓆旁邊放著半截子麻繩,看樣子,老頭正在地上搓麻繩。

    「和尚大師,請隨便坐吧。」老人把燈籠放在地上,一口吹熄了裡邊的燭火。又愧疚的道:「大師不要嫌棄,我這裡實在是太窮,連個坐的地方都沒有。」

    朱重八忙道:「老丈太客氣了,趕路之人有個遮風避雨的地方就行了,我在地上躺一宿就非常高興了。」

    那個孩子抬頭看了看朱重八,沒有言語,又自己搖頭晃腦,大聲的讀起書來。

    老人欣慰的看看孩子,搖搖頭,長歎一聲,又道:「和尚大師,你現在還沒有吃飯吧?我這裡還有一兒黍米,我給你熬兒粥吧。」

    朱重八看家裡家徒四壁,一老一少,都臉有菜色,看樣子不知道有多長時間沒吃過飽飯了,哪裡還有心思吃什麼飯,忙連連擺手道:「老丈不必客氣,我已經吃過了,躺一宿就行了。」朱重八走了一天,也真是累了,著,自己躺在門口的地上,問道:「在下俗家姓名朱重八,敢問老丈尊姓大名,這裡是哪裡啊?你怎麼住在這裡?」

    老人歎了一口氣,低聲道:「可不敢當,老漢敝姓張,大家都叫我張老漢,這是我孫子張虎。這裡是僻處荒郊,是渭河最的一個渡口,名叫兩寺渡,十幾年前還有一些客人,現在上游三十里處建了一個官渡,這裡早就荒廢了。

    我們爺孫二人久居此地,他父母是南下去做生意,但是一去就是五年,我就一人帶著他住在這裡,饑一頓飽一頓的也就習慣了。」

    朱重八聽的心裡不是滋味,南方現在戰亂,白蓮教起義,狼煙四起。他父母五年沒有回來,多半已經死在戰火之中了。看著這一老一少,心中可憐,卻又不敢把真相出口。

    他只是隨口安慰了幾句,了些可能是生意耽擱了,應該很快就會回來了,讓老人不要太擔心。老人咕囔了幾句,也就不再話,自己去草蓆上繼續搓麻繩去了。

    朱重八看著窗外的夜色,耳邊聽著那個孩子的朗朗讀書聲,只覺得平安喜樂,自己這麼長時間裡,從來沒有這麼輕鬆的時刻。

    一時也睡不著,聽著那個孩童念道:「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苟富貴,無相忘。』傭者笑而應曰:『若為傭耕,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朱重八沒有讀過書,不知道這個孩童讀的正是《史記》中的名篇《陳涉世家》,但是大概意思能聽懂,聽到「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這句話,心中不由的大為感慨,突然覺得自己苦苦奔波,到現在連個肚子都填不飽,同樣是窮人,自己跟這個陳涉比起來,真是天差地遠。

    朱重八自己琢磨了一陣,漏過了一段,又聽的孩讀道:「天下苦秦久矣。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項燕為楚將,數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或以為死,或以為亡。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

    扶蘇和項燕的故事,也聽書先生到過,聽的這幾句,心中不禁暗自頭,覺得這個陳涉這要是能以扶蘇和項燕為旗號,應該真能聚集起一大群志同道合的起義者,這不失為一條良策。

    突然想起聽自己的家鄉那裡,最近白蓮教鬧事很凶,也是以拜彌勒佛為口號,召集大家揭竿起義,原來也是暗合古人之策。

    這篇《陳涉世家》看來孩子讀的非常熟悉,一口氣的讀了下來,「陳勝、吳廣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眾耳。』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所罾魚腹中。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夜篝火,狐鳴呼曰:『大楚興,陳勝王。』卒皆夜驚恐。旦日,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

    朱重八也是暗暗頭,心道,果然是如出一轍,自己雖然沒讀過書,但也知道什麼石人一隻眼,彌勒佛乃是子虛烏有之,沒想到這一招,古人早有用過。

    又過了一陣,老人搓完了麻繩,過來吩咐那個孩子放下書本,趕緊來草蓆上睡覺,鼓囊了一陣,兩人吹熄了油燈,就去睡覺了。

    老人和孩子很快就睡著了,朱重八卻是翻來覆去的睡不著了,他反覆的回想著自己在長安城裡那個奇怪的夢,又想著剛才那個孩讀的書,「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心裡默默的讀了一遍又一遍,不由的感慨萬千,再也睡不著了。

    敬請讀者期待觀看下一章《兩寺渡—中》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