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劍焚九天

正文 第一百六十五章 兩寺渡(下) 文 / 石徑寒山

    湯和性格直爽,聽朱重八如此一,立刻轉怒為喜,高興的道:「朱老弟,你如此想,這才不愧是我漢人敢作敢當的七尺男兒。===

    如今,劉福通將軍正要揮師北上,奪回韃子在北方的城池,但是韃子兵多糧廣,此戰甚是艱難,你既然如此痛恨韃子,何不隨我去面見郭子興將軍,加入義軍,共逐韃子。」

    朱重八舉目無親,兩手空空,也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兒,加入義軍,既可以打韃子,為親人報仇,又可以混軍餉,吃穿不愁,總比自己現在衣不裹體,饑一頓飽一頓的強。

    又想起昨夜裡那個孩子讀到的那篇字,只覺得熱血上湧,大聲道:「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我朱重八跟定你了,我們這就南下去投奔義軍,殺盡韃子。」

    湯和甚是高興,大聲道:「就是如此。不瞞老弟,我乃是奉郭子興將軍來長安辦事,這就回去回稟郭子興將軍,你正好與我同行,我把你介紹給郭子興將軍,今後你我就同麾為將,共舉大業了。」

    兩人定以後,湯和開始在船上給朱重八講起白蓮教義軍如何起義,韓山童首領如何被抓,英勇赴義,慘死在元軍的酷刑之下,義軍悲憤之下又如何攻下濠州,佔領廬州,挑動江南紛紛揭竿起義等等英雄之事。

    朱重八聽著,只覺得血管噴張,不停的大聲叫好。

    船划行的很慢,兩人談的也很是盡興,不知不覺已經是中午時分。幾個人的肚子都餓了,問了張老漢,還得兩個時辰才能到對岸的渡口,朱重八四下裡瞧了幾眼,看能不能找到什麼可以裹腹的東西。

    此時船正在渭水的中間,舉目茫茫,都是無窮無盡的水光,哪裡有什麼可以吃的東西。張老漢道:「以前船上背有魚叉和簡單的炊具,可以叉魚吃,現在日子長沒有客人來了,船上就不曾備用這些東西了,否則渭水中的大鯉魚甚是肥美,我們飽餐一頓絕對沒有問題。」

    朱重八聞言,忙低頭下瞧,果然看見水中清澈,水底依稀有黑影快速的游過,應該就是張老漢的大鯉魚了。他一聲歡呼,忙伸出雙手去撈,那鯉魚甚是滑溜,撈了半天,連鯉魚的影兒都沒有碰著。

    朱重八不禁一陣沮喪,狠狠的拍擊了一下水面,突然一陣水花聲響,迎面跳出兩條金色大鯉魚,正午的強光下,金光閃閃,犯出一陣七彩的粼光。

    張老漢和那個孩子一聲驚呼,倏地一聲,湯和雙手電閃伸出,大家還沒有看清楚怎麼回事,湯和哈哈一笑,張開雙手,手裡抓著的正是剛才那兩條金色大鯉魚。

    朱重八定睛一看,只見兩條金色大鯉魚身上各有五個指印,忙伸手接過,只覺得滑不留手,鱗片堅硬,就這樣拿在手裡都覺得要滑落在地。

    朱重八不禁駭然道:「湯兄,你好厲害的功夫。」

    湯和哈哈一笑,大聲道:「朱老弟謬讚了,我這是龍爪手,苦練了二十多年了,也沒什麼功底,只能抓抓魚什麼的,倒讓你們見笑了。」

    「想不到湯兄竟然還是武林高人。」朱重八一邊感歎,一邊從腰上解下一柄的解手刀,三下兩下就削去魚鱗,去除內臟,在河水中洗淨,用一根枯柳樹枝穿上,晃火折子生了火,就在船上烤起魚來。

    朱重八做這些雜活可是高手,不一會兒,烤魚就冒出陣陣焦香,朱重八用刀將兩條魚中間剖開,分成四片,每人拿著一片咬著吃。

    吃著噴香的烤魚,湯和大加讚歎,道:「沒想到朱老弟卻是庖中妙手,我好久沒有吃過如此美味了。」

    朱重八隻是笑笑,道,自己從浪跡天涯,做些的野味,那是從做慣了的。

    眾人吃過烤魚,朱重八等三人躺在船中休息,張老漢繼續撐船前行,終於,兩個時辰後,到了渭河對岸的渡口。

    兩人下了船後,湯和給了張老漢幾兩碎銀子,足夠他祖孫二人一年使用,張老漢千恩萬謝的離開。湯和和朱重八認準方向,出了渡口,直奔著廬州的方向而去。

    從長安城到廬州何止千里之遙,兩人趕奔到一處市集上,湯和出銀子買了兩匹馬,騎馬趕路,一路上也是風餐露宿,餓了就在路邊的攤上隨便抓一些牛肉麵餅之類的充飢。

    兩人走奉元路,行經南陽府和德安府,從德安府轉而向北,走瀘州路到廬州。一路上,餓殍遍地,不時就能看見一大群一大群背井離鄉,背著孩子鋪蓋的逃荒人。

    其實,兩人走的奉元路這一帶還算是富有,地處平原,糧食產量高,只不過架不住戰亂一起,賦稅加重,加上偷搶燒殺橫行,除了官宦地主大戶之外,普通的農民和佃戶還是沒有生路。

    朱重八自己也是跟著逃荒者一路來到長安的,早已見怪不怪,而湯和卻是一路上橫眉怒目,對元軍咒罵不止。

    路上,湯和跟朱重八詳細的了自己和白蓮教的情形,原來湯和卻是出生在大戶人家,父母親戚皆是當地有名氣的官紳,他自幼好武,從就被送到外邊學武,二十歲那年,回到家鄉濠州,卻發現自己家已經被一夥賊人洗劫一空,家中親人沒有一個活口。

    他問遍了濠州的街坊百姓,終於才知道,原來是元軍一股人馬打著義軍的名號,在周邊各縣燒殺辱掠,自己家就是被元軍盯上,洗劫一空的。

    從那時候起,湯和就下定決心要殺遍天下的韃子軍為父母報仇,很快,他就投靠了附近的白蓮教義軍,在郭子興將軍手下入伍,戰場上,他武藝高強,奮勇殺敵,屢立戰功,很快就被提拔為千戶。這一次,他來長安,卻是聽元軍的脫脫大帥秘密到了長安,他就是為了打探脫脫的動向,打聽了好幾天,卻沒有發現任何脫脫的痕跡。

    他還,雖然白蓮教義軍深得民心,但是畢竟元軍勢大,如果脫脫大帥真的領百萬大軍來鎮壓,義軍還是難以抵抗。再加上天下勢力紛起,好幾股不同的義軍自己往往還互相猜疑血拼,像張士誠,徐壽輝等人雖然也率眾起義,但是跟劉福通、郭子興卻互有牽制,抗元之勢極不明朗。

    朱重八聽湯和言下之意,好像是對義軍的前途憂心忡忡,就一路上安危湯和,道,天下無非是個正與邪,元軍雖然勢大,但是早已盡失民心,處處樹敵,正在一一的失去他的優勢,而義軍雖然暫時示弱,但是卻處在崛起的階段,遲早有天會超過元軍的,讓湯和不必著急。

    不一日,二人風餐露宿,趕赴到了廬州地界。廬州一帶已經被義軍佔領多日,一路上義軍盤查甚嚴,湯和有自己的千戶大印,沒有人敢阻攔,兩人順利的到了廬州城中。

    老遠就看見廬州城上插著一桿大旗,黑色的旗面上繡著一朵碩大的白色蓮花,旁邊插著另一桿大旗,同樣是黑色的旗面,上邊繡著一個大大的「郭」字。

    湯和指著那兩桿大旗,意氣風發的道:「朱老弟,你看,這就是我白蓮教義軍的大旗,旁邊是郭子興將軍的將旗。」

    兩人進的城來,只見城中市集熱鬧,行人來來往往,雖然不時有巡邏軍隊往來,但是,根本沒有朱重八想像中的戰亂景象,跟兩人一路趕來所見的那種餓蜉遍地的悲慘景象更適合不可同日而語。

    郭子興的將軍府就安紮在以前廬州城的長史府中,湯和對廬州城非常熟悉,帶著朱重八左拐右拐,不一會兒就到了將營。

    將軍府前邊的巡邏兵士們都認識湯和,看見他倆,都紛紛打招呼。湯和也都互相頭招呼,到了正堂門口,湯和低聲問守門的兵士:「郭將軍在府上嗎?」

    「在。不過郭將軍正在和常副將商議軍機大事,湯將軍請稍等片刻。」守衛兵士們都認識湯和,低聲道。

    湯和抬頭看看正堂,只見大門緊閉,確實是在商議大事,此時自己二人不便進入,就頭道:「那好,本將軍就在這裡等候。」

    朱重八跟著湯和站在一邊,乘著等候的時機,四下裡打量,只見這裡四周都是幾丈高的院牆,齊齊的刷著白漆,正堂是一座兩層的閣樓,閣樓雕樑畫棟,朱漆紅柱,甚是精緻豪華。

    地上鋪的每塊青磚都有回字紋圖案,拼成梅蘭竹菊等圖案,正堂對面是一個幾十丈大的荷花池,此時時值深秋,荷花已經凋零,枯黃色的荷葉凌亂的鋪在水面上,看來是許久沒有人打理了。

    自己和湯和站在正堂前的迴廊上,抬頭看去,迴廊中也是精緻的雕刻著各種鏤花的圖案,每隔幾步還有工筆的彩繪圖,畫著歷朝歷代的各個典故,架構嚴整,筆法精妙,一看就是大家手筆。

    朱重八東張西望,看的不亦樂乎,湯和卻是默不作聲的負手站立在迴廊中,看著身前的荷花池,一動不動。

    敬請讀者期待觀看下一章《廬州郭子興》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