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劍焚九天

正文 第一百七十四章 黃雀在後(下) 文 / 石徑寒山

    兩軍交戰,勝敗只在一念之間。{+}

    眼看兩翼援軍一到,敵軍的陣腳頓時一陣混亂,前邊攻城的兵士們也都心神不安,不再專心攻城,都紛紛往後張望,看到底出了什麼事。

    徐達一看大喜,忙擂鼓聚將,火速傳出將令,命令打開城門,左右三軍只留一千人守城,其餘人馬同時掩殺出去,聯合援軍,一舉擊潰敵人。

    陳友諒等的就是這一刻,只見敵人的吊橋緩緩放下,無數的兵丁從城門中殺出。他忙命令迎頭的兵士們避讓其鋒,退到兩側,讓徐達的大軍陷入到自己的葫蘆形口袋中。

    但是,徐達的兵馬並不上當,大軍呈扇形展開,跟自己的前軍廝殺在一處。「老滑頭!」陳友諒冷哼一聲,他早已料到徐達不會如此快的落入自己的彀中,就指揮前方大軍且戰且退,誘使徐達大軍孤入,再讓兩翼部隊從後繞過去,切斷徐達的後路,圍而殲之。

    前方部隊無心戀戰,草草抵擋幾下就向後敗退。這半個月來,徐達的隊伍一直被困在城中,幾乎已經彈盡糧絕,早憋了一肚子的氣,此時兩軍短兵相接,正是報仇的好時機。

    徐達看自己的大軍越殺越猛,不一會兒就殺到敵軍內部,正要下令讓大軍放緩腳步,穩紮穩打。突然,敵人陣型一變,兩翼的隊伍包抄了回來,一下子就把自己的大軍圍在了中間。

    陳友諒立馬站在後方的一個山包上,看到這一幕,不禁哈哈大笑,馬鞭一指,大聲喝道:「徐達,枉你還自稱什麼足智多謀,今日,就讓你死在我陳友諒的手中。哈哈。」著,就號令三軍加快進攻,活捉徐達,拿下池州城。

    誰知,陳友諒的笑聲還未落地,突然看見自己兩翼和後方一陣大亂,「怎麼回事?怎麼自己打起自己來了?」陳友諒大聲喝罵道。

    跟前幾個副將也都面面相覷,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陳友諒正要命令手下去察看,陣裡的探馬飛速的打馬跑來,看到陳友諒,忙大聲道:「大將軍,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陳友諒眉頭一皺,斥罵道:「什麼大事不好了,快快報來。」

    「我軍兩翼和後方不知道什麼時候,突然出現了數萬敵軍人馬,一下子衝亂了我軍陣營。」探馬忙一口氣完。

    「不可能!那明明是本將軍故意布的疑兵,怎麼會是敵軍?」陳友諒大怒,一腳把探馬提了個觔斗,「快再去探來!」

    「是!」探馬連滾帶爬又回到正在廝殺的兩軍陣中。

    陳友諒臉上陰晴不定,他自己也被陡轉直下的情形給搞的糊塗了。他站在高台上,此時清清楚楚的看到自己麾下的紅甲兵士們被徐達和新出現的兩翼的白衣軍團團包圍,但是,他清清楚楚的記得,那兩翼大的白衣軍明明是自己安插好,故意迷惑徐達的自己人啊,怎麼會突然陣前反戈。

    台下的殺伐聲越來越近,自己的紅甲兵士被不斷的屠殺,陳友諒氣的渾身發抖,指著徐達不停的叫罵。

    突然,不知道哪裡有人暴喝一聲,好像晴天打了一個霹靂一般,陳友諒嚇了一跳,順聲看去,只見一個黑漆漆的鐵塔大漢,手持丈八蛇矛,千軍萬馬之中,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一般。

    「這是何人?」陳友諒大驚,忙用馬鞭指著那個黑臉大漢,問兩邊的副將。

    旁邊有副將認得常遇春,回答道:「回大將軍,此人正是當年在京城刺殺韃子皇帝的常遇春。」

    「原來如此。」陳友諒不禁動了愛才之念,頭道:「好一個鐵塔般的壯士,我軍哪有如此人才!」

    此時,常遇春也舉目看去,正好看見台上的陳友諒一行人,看見陳友諒眾星捧月,料知是敵人首領,大喝一聲,打馬直奔陳友諒而來。

    但是,圍住陳友諒前邊的兵士成千上萬,裡三層,外三層,一時半刻哪裡殺得過去。

    常遇春勒住馬,拿出自己的鐵胎弓,搭起三支狼牙箭,一吸氣,拉弓如滿月,三道精光一閃,電閃一般直奔陳友諒而來。

    陳友諒嚇了一跳,眼看躲閃不及,突然,前邊的三員牙將撲了上去,擋住了三支狼牙箭,被釘在後邊的大樹上。

    陳友諒不敢遲疑,忙在眾副將的簇擁下,打馬下台,再也顧不得五萬精兵了,準備馬上逃走。

    徐達和常遇春哪裡肯放過他,都高聲吶喊,遠遠的追了上來。

    陳友諒在幾十個副將和不到一百親兵的保護下,打馬直奔東南方的九江而去。常遇春和徐達離他太遠,而且被千軍萬馬所隔,根本追不上他。

    池州這一役,陳友諒大敗,不僅損失了自己皖南地區的五萬精兵,還把池州以南大片重要跟防要地太平道和九華山拱手送於徐達,從此只能退守九江,以緩聲息。

    不表陳友諒,且徐達和常遇春率領大軍,摧枯拉朽般的將敵軍五萬兵馬斬首萬餘,其他敵軍看陳友諒落荒而逃,也都無心戀戰,紛紛棄械投降,不到一個時辰,五萬大軍就徹底被瓦解了。

    徐達大喜,下令班師回營,左邊常遇春,右手趙飛鳳,眾將士前呼後擁,凱旋池州。

    一到帥帳,常遇春和趙飛鳳見過這位聞名已久的義軍大帥,徐達比常遇春大上十幾歲,也是丈八開外的身材,面如冠玉,頷下的三縷長鬚讓他多了幾分仙家道骨之氣。

    看到常遇春和趙飛鳳如此年輕,而且趙飛鳳還是女子,徐達不禁摸了摸長鬚,讚歎道:「果真是英雄不在年高,兩位年紀輕輕,就有如此機智武功。如此厲害,真是讓我都自歎不如啊。哈哈。」

    常遇春和趙飛鳳忙連連推辭,趙飛鳳口才便給,笑道:「天下之人誰不知道徐大將軍的威名,拔採石,下太平,謀集慶,天下誰敢望其背。徐將軍如此謬讚我等二人,真是慚愧之極。」

    三人聽了,同時大笑。

    當天,徐達下令大擺筵席,慶祝今日的大勝,給常遇春和趙飛鳳兩人接風。酒席上,徐達問起今日之事,常遇春便把這些天發生的事一一講給徐達聽,到一萬大軍中毒,全部癱軟在地,幸虧葉泊雨出面相救,這才力挽狂瀾。

    徐達忙問常遇春,「此人現在何處?何不請來一見?」

    常遇春搖搖頭道:「徐將軍,末將這位朋友生性淡泊,又是修道之人,他安排好一切後,早已又繼續修行去了,就連末將也不知道他去哪兒了。」

    徐達聽了不禁頭道:「天下多異人,此人是我們的朋友,真是我們之幸,義軍之幸。」

    趙飛鳳銀鈴般的一笑,道:「兩位將軍,以後是不是我們義軍也要多多結交這樣的異人才行,否則,我們凡夫俗子,一旦敵人中有這樣的厲害人物,那我們可就只能束手待斃了!」

    徐達讚許的頭,道:「趙將軍雖是女流,可是論武功智計,都是上上之選,絲毫不讓我等。這般遠見,確實是必要之極。」轉身又問道:「常賢弟,那你們又是如何騙過那兩個喇嘛,讓陳友諒中計的呢?」

    常遇春又把後來之事一五一十的告訴了徐達,原來那天葉泊雨和常遇春商定,當晚就給大軍解毒,但是常遇春傳令下去,讓大軍繼續裝作不能行動的樣子,兩個喇嘛,阿魯渾薩理和達益巴求功心切,急匆匆的看了一遍,就忙著去找陳友諒報功領賞。

    陳友諒聽了二人的稟報,深信不疑,以為自己的計謀已經達成,常遇春和趙飛鳳兩萬大軍都已經喪失了戰鬥力,根本不足為懼了。

    於是,一個將計就計,扮豬吃虎的計謀就誕生了,他命自己的部下帶著兵馬假扮常遇春和趙飛鳳,埋伏在自己兩翼,又讓中軍佯裝敗退,想把徐達的守城大軍引到自己的伏擊圈中,一舉殲滅。

    哪裡知道,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自己最得意的地方,恰恰被敵人所利用。常遇春和趙飛鳳的兩萬大軍被葉泊雨所救後,當晚就全速趕回池州,埋伏在池州附近,一等徐達殺出城中,就馬上左右夾擊,把陳友諒殺了個人仰馬翻,不僅五萬精兵全部被殲滅,就連陳友諒自己都差兒成了徐達的階下囚。

    眾人又是哄堂大笑,紛紛罵陳友諒自作孽不可活,竟然用如此陰毒之計,真是人之極。不過叫罵過後,大家又暗叫僥倖,要不是常遇春有這麼一個厲害朋友,這一次打敗而逃的很有可能就是自己這桌人了。

    筵席間,徐達酒量甚大,連連舉起大杯敬酒,眾人都喝了個酩酊大醉,起義軍近些年來,攻城略地,雖然佔了不少領地,但是內部四分五裂,元軍還握有百萬雄兵,前途還是一片渺茫,但是大好男兒,豈能被強敵所懼,大家也都不以為意。

    直到深夜,這場盛大的筵席才算是散席,大家都醉醺醺的回到了自己的將府安息不提。

    敬請讀者期待觀看下一章《冀寧道—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