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穿越一八五三

正文 第二十八章 清軍到來 文 / 酥酥麻麻

    洪秀全的王宮定在原兩江總督衙門,也就是陸建瀛那個倒霉蛋的住所,在入住的次日,楊秀清就奏曰:小弟楊秀清立在陛下,暨小弟韋昌輝、石達開跪在陛下,奏為起造天朝宮殿,先期奏明事緣,弟等前奉二兄詔旨,命招木工泥工起蓋天朝宮殿

    洪秀全欣然應允,於是,天王宮進入了施工準備階段。

    但這一切都和王楓沒關係,要知道,營建天王宮是個肥差,他受東殿僚屬排擠,這樣的好事自然輪不到他,他也樂的清閒,巡城之餘操演士兵,教授現代軍事技能,同時自己早晚練功,力爭盡快恢復實力,日子無比充實!

    自從洪秀全入主南京之後,男女別營制度執得的更加嚴格,別說是王楓,就連黃維江等一眾楊秀清的親信都被迫與妻妾分居,見面只能隔著營寨的門大聲對答,與探監類似,想過夫妻生活,那是絕無可能,但諸王不在其列!

    王楓也是再沒有過見心愛的鸞祥姐姐與爽直的善祥姐姐了,與洪宣嬌、楊水嬌和蘇三娘不同,前三者需要巡查出任務,有心的話,見面並不難,而傅氏姐妹專做書工作,根本沒有出門的機會,王楓只能徒歎奈何!

    一時之間,不僅南京人民怨聲載道,太平軍戰士也是暗生不滿,跟隨洪秀全造反就是奔著好日子的,可是好日子沒見到,還連自己的女人都不許碰,這誰能吃的消啊!

    不知不覺中,半個月一晃而過,這一天清晨,王楓剛剛帶著部分士兵離開營寨,卻是「光光光~~」東城的方向銅鑼聲大作!

    「師帥,難道有清妖來襲?」李二虎忍不住猜測道。

    「好!」丁大全猛叫一聲好:「師帥,趕緊向東王請命作戰吧,屬下自從入了太平軍就沒碰過女人,憋的鳥都淡了,啊啊啊!我要殺幾個妖崽子洩洩火啊!」

    將士們紛紛投來了深有同感之色。

    這一次,王楓沒有出聲斥責,他手下的士兵,小的十五六歲,大的不超過三十,正是男人火最旺的時候,由於該死的男女別營制度,王楓只能以最嚴酷的手段來消耗他們的體能,他們也如自虐一般,無比配合王楓的壓搾,可是,身體上的火好滅,心裡的火滅不掉啊!

    「唉~~」王楓無奈的歎了口氣,他也想女人了,可惜洪宣嬌再沒有給他機會,甚至有時夜深人靜時他都會想起楊水嬌,思想中毒但是身體迷人,怎麼說也是個水靈靈的大姑娘嘛!

    「王楓!」正胡思亂想時,一名傳令兵跑了過來:「清妖向榮部已抵城東孝陵衛,東王傳你速往朝陽門(今南京中山門)與之匯合!」

    「遵命!」王楓拱了拱手,隨即吩咐道:「李二虎、丁大全你們領著弟兄們繼續巡查,不得殆慢!」

    由於向榮部的到來,南京全城戒嚴,空氣中充滿著緊張氣息,朝陽門是一座甕城,是溝通孝陵衛與南京內城的交通要道,當王楓以最快的速度趕到城頭上時,楊秀清、韋昌輝、石達開、楊水嬌、蘇三娘、洪宣嬌、林鳳祥、賴漢英與李開芳等一眾太平軍中高層將領全都在場,獨獨不見洪秀全!

    給各主要人物分別見禮之後,王楓把目光投向了城下,約三四公里外,兩萬多清軍正在安營紮寨,雖然忙忙碌碌,卻有條不紊,營寨森嚴有法度,依地形地勢展開,顯然向榮非是等閒之輩。

    蘇三娘招了招手:「王楓,你對城外清軍有何看法,不妨說出來讓姐姐聽聽。」

    王楓清楚,蘇三娘明著是詢問意見,實際上是在眾人面前給自己一個表現的機會,於是把請示的目光投向了楊秀清。

    楊秀清略一點頭,王楓沉吟道:「清軍初來乍到,立足未穩,且只有兩萬餘卒,我軍應盡出精銳一舉而潰之,再趁勢東進,取下常州、無錫、蘇州,與鎮江揚州,前三地乃魚米之鄉,是清庭的主要稅源地,後二者乃漕運節點,若悉數攻下,至少可斷去清庭五成以上的稅源,使其不戰自亂!

    至於上海,由於有租界存在,情況較為複雜,屬下以為,應先與洋人溝通,爭取能說服洋人採觀望態度,再決定行止也不為遲。」

    蘇三娘與洪宣嬌均是微微點起了頭,就連楊水嬌,雖然很不服氣的輕哼一聲,也難得沒有出言反駁,她認為王楓的提議還是很中肯的,先把江南的富庶之地取來,有錢糧在手,一切都好說。

    林鳳祥則是向下一指:「王兄弟,我不同意你的看法,向榮屯兵於孝陵衛,而孝陵衛地勢較高,我軍若攻,須由下往上,無形中已吃了個大虧,你莫要小看向榮,與清軍將領要麼出身於官,要麼由旗人世襲不同,此人出身行伍,因功一路晉陞,曾經鎮壓過河南天理教起義、新寧李沅發起義、天地會與新疆張喀爾起義,積累了豐富的與義軍作戰的經驗。

    天王前年舉義金田,首先遇上的便是向榮部的圍剿,雖歷時大半年的周旋作戰,於同年秋大破向榮,但其實咱們都清楚,獲勝的原因不在於向榮部戰力不足,而是清軍內部矛盾重重,意見不合,行動不協,進擊不力,方給我軍尋到了可趁之機。

    之後的永安突圍亦是如此,自永安開始,向榮率部尾追,被授予欽差大臣,專辦軍務,與我軍作戰多次,也算是我太平軍的老對手了,對咱們的戰略戰術往往會有針對性的佈置。

    王兄弟,你仔細看,清軍的營壘寨寨相護,合計有數百門大炮,以防禦為主,很明顯是為了防備我軍東進江南,若此時攻之,豈不是正中向榮下懷?」

    賴漢英也補充道:「清軍士氣正是旺盛之時,強行攻打,即使取下也必然傷亡慘重,我軍可暫時不理會,以拖字決處理,當年陸遜與劉備決戰夷陵,便是按兵不動,把劉備拖的身心俱疲,再施以火攻,一舉奠定

    了勝局,對待向榮,亦可同樣如此。」

    其實林鳳祥與賴漢英的提議不能說有錯,反而考慮的面面俱到,可是他們的眼光只涉及到戰術層面,沒有上升到戰略層面來看待問題,這也充分反映出,他倆只是將才,而不是帥才。

    ,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