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1926之崛起

正文 第一百零五章 改版的國防論(一) 文 / 深藍2000

    第一百零五章改版的國防論(一)

    宋哲武認為蔣介石的話還是有一定道理的,現在只要不涉及喪失領土,確實要避免同日本開戰。可是一旦涉及領土問題,就不能不戰了,蔣介石就是因為一味避戰,才惹得民怨沸騰,輿論洶湧討伐,也才有了「西安事變」。不過真要是按蔣介石的想法,認真準備二三十年,抗戰絕對會是另一種局面。抗戰中,在得到大批美國武器的**戰鬥力確實有很大提升,甚至是質的飛躍。

    如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八日,為恢復被日軍切斷的滇緬國際援助通道,由當時中國唯一一個全機械化軍———杜聿明第5軍擔任進攻崑崙關的任務。擊斃號稱鋼軍的日軍王牌第5師團第21旅團長中村正雄。崑崙關戰役,是中**隊對日軍攻堅作戰的首次重大勝利,尤其是給了日軍王牌第5師團、第21旅團以殲滅性打擊,極大地鼓舞了中國的民心和士氣。而杜聿明第5軍,這個在中國被稱為機械化軍的部隊的裝備,也僅僅相當於美軍的輕型步兵師。

    宋哲武也從蔣介石的話裡聽出,蔣介石對於中日之戰還是很沒有信心,不僅是現在,就是對於十年後,也同樣不抱可以抵抗住日本侵略的信心,更不要說戰而勝之了。

    雖然,宋哲武也認為中日之戰開戰的時間約往後拖越久,越久對中國越有利。可是宋哲武這個穿越人士很清楚,不會拖得很久,中國已經沒有充分準備的時間了。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就會發生「九、一八事變」,離現在只有兩年多一點的時間了。那時自己也許在山西剛剛站穩腳跟,經濟、工業、軍隊的各方面建設都還剛剛起步,要想僅憑一己之力阻擋住日軍的進攻,恐怕不大現實,如果國內各方勢力同心協力或許還可以實現。

    可是,三一年「九/一八事變」時,雖然中原大戰已經結束了,剛剛被蔣介石打擊的各方勢力還很不甘心,西北軍、晉綏軍剛剛被收編的部隊還很不穩定。在那樣的情況下,蔣介石是無論如何也不肯把中央軍的精銳調到前線去的,各方勢力也一定還死抱著保存實力的念頭,不肯出全力,甚至有的部隊根本就不會聽從命令。

    雖然「九、一八」事變,他無法改變什麼,可是給日本人照成一些麻煩,讓東北軍減少一些損失他自信還是能做到的。特別是三三年的長城抗戰,更是要給小鬼子一個難忘的教訓,如果給小鬼子以巨大殺傷,讓小鬼子膽寒,也許會延緩日軍的侵華步伐,為抗戰準備多爭取一些時間。

    想到這裡,宋哲武覺得他有必要在給蔣介石打打氣,讓他對十年內就會發生的全面抗戰增添一些信心。

    宋哲武微笑著對蔣介石說:「國事艱難,委員長思慮周詳,哲武深感敬佩!不過,哲武以為,即使就是現在日本全面發動侵華戰爭,我們也不會最終失敗,最終失敗的一定是日本。」

    「哦」,蔣介石露出吃驚的表情。

    宋哲武平靜地說:「是這樣,委員長。假如現在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如果戰爭一開始我們就同日本人發生戰役和戰略上的決戰,由於日本有強大的海空軍和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日本陸軍,那樣,失敗的一方一定是我們。現在所有在中日之間不看好我們的人的觀點,都是基於這一基礎而言的。」

    蔣介石疑惑地說:「你是說,我們在開戰之初,既不與日軍進行戰役決戰,也不同日軍進行戰略決戰?可是這樣,我們如何阻止日軍?有如何取得最終勝利?」

    宋哲武說:「委員長,中日之間一旦開戰,那麼這場戰爭就注定是一場不對稱的戰爭。一方面,日本有完備的軍工體系,軍事力量遠遠強於中國;中**隊數量雖然很大,可是武器裝備低劣,同日軍相差極大,這是日本和中國之間日本佔優勢的不對稱。一旦發生不管是戰役的還是戰略的決戰,都會在日軍強大火力打擊下,元氣大傷,無法進行後續持久的抗戰,所以說,最終失敗的一定是我們。另一方面,我們中國地域遼闊、資源豐富、人口眾多,這又是我們相比於日本佔優勢的不對稱。一旦中日全面開戰,在戰爭初期,沿海的各個城市都會失陷,北平、天津、青島、濟南、上海等等,甚至就是南京也會失陷。這是因為我們的海空軍和日本相比過於弱小,可是這些大城市的陷落對我們的戰爭能力影響並不大。」

    見蔣介石不以為然,宋哲武接著說:「這是因為我們中國還不是工業化國家,而是一個農業大國,任何一個大城市都對中國的戰爭能力沒有決定性的影響,也就都不是我們必須要堅守的。」

    見蔣介石面色不愉,宋哲武忙說:「當然,南京是國民政府首都,具有重要的政治意義,是不能輕易丟失的。這一點,我們和歐美略強和日本有很大不同。這些國家,由於支撐其軍事能力的重工業、國防工業都集中在一個或幾個重要城市和地區,如德國的魯爾工業區;法國巴黎盆地,洛林鐵礦和裡爾煤礦間的鋼鐵工業區,地中海延岸的福斯-馬賽工業區;英國的倫敦工業區、曼徹斯特、伯明翰工業區;美國的底特律、鋼都匹茲堡及重工業城市克利夫蘭和芝加哥;日本的京濱、中京、阪神、瀨戶內、北九州等地。一旦這些地區或城市陷落,國家的軍事實力就無以為繼,所以這些地域和城市對於他們是事關生死的,也是必須保有的;而我們中國幾乎沒有什麼重工業,也就不存在必須保有不能失去的城市,支撐我們國家經濟的不是若干大城市,而是廣大的農村,是數千個縣級地區,甚至是數十萬個村鎮。打個比方,歐美和日本這些列強,他們的國家就好似一座高大的宮殿,是靠一根或幾根巨大的柱子支撐著,這些柱子就是集中了他們國家的工業和科技精華的城市和地區。一旦這些柱子折斷了,這座宮殿也就徹底倒塌了。反觀我們中國,我們的國家就好似一座很大的大屋,雖然並不高大,但佔地極廣。他不是由幾個或是十幾個柱子支撐,而是由數千、數萬的柱子支撐著。因為他並不高大,所以也沒有主要的支撐。當然,其中有一些柱子相對要粗大一些,也就是我們的城市。由於支撐的柱子數量眾多,任何一根柱子的倒塌都不會使屋子倒塌。甚至少數的柱子倒掉,都不足以引起這間屋子的局部坍塌,只有成百上千的柱子倒下,才會讓屋子的部分屋頂塌陷,甚至就是絕大部分的柱子都倒下,只要還有站立的的柱子,即使數量很少,仍然還會撐起一片屋頂。也就是說,要想毀掉這間屋子,絕不是輕而易舉、短時間內能做到的。」

    宋哲武停下來觀察了一下蔣介石的反應,見蔣介石聽得很專注,又繼續說道:「所以,一旦中日開戰,我們絕不同日軍進行戰略決戰,甚至也不進行戰役決戰。但絕不是說不進行抵抗,我們要在各個戰場都進行節節抵抗,甚至還有非常激烈的局部反擊。只是要把握一點,就是不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一切以殺傷日軍有生力量為目的。在節節抵抗中,不斷地給日軍以重創,有計劃地逐步向內陸撤退,以空間換取時間,在長期的戰爭中,不斷消耗日本的財力、物力和人力資源,拖垮日本的經濟,使之無力進行戰爭。從經濟上看,日本雖然較之我們要強大很多,可它畢竟國土狹小、資源匱乏、人力稀少,時間一久,其經濟必定不堪重負,無法進行長期戰爭;從軍事上看,日軍陸軍現在只有十七個常備師團,兵力二十五萬人左右,靠這麼少的兵力入侵中國是絕對不夠的,要開始全面戰爭,他必須要大規模擴充軍隊。而大量擴充的軍隊,有必然導致其士兵素質下降,戰鬥力降低,這種情況隨著戰爭時間的延長會越來越嚴重。而且,日軍每佔領一地,都需要派兵力駐守,佔領的地域越廣,需要的兵力也就越多,這又必然導致他們正面進攻的兵力越來越不足,進攻的強度也就越來越低。我們除了正面抵抗外,還要利用我們軍隊數量眾多的優勢,派遣眾多的部隊到敵後去,不斷襲擾殲滅日軍,殺傷其有生力量,斷絕其交通線。日軍為了維護其佔領的地域和交通線的暢通,又必然派出更多的部隊去防守,其能用於正面戰場的兵力就會越來越少。當它進攻到一定地域後,就會再也無力發動大規模的戰役進攻,上方就會出現僵持,這也就是中日之間的戰爭轉折點。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