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1926之崛起

正文 第四百零三章 佈局 窮人的武器要便宜(二) 文 / 深藍2000

    第四百零三章佈局窮人的武器要便宜(二)

    這次李如娟雖然從歐洲買回來一批105mm和150mm高強度無縫合金鋼管,可是數量不多,只夠製造幾十門火炮用的。

    因為這種合金鋼材太過昂貴,要想大規模製造火炮,僅靠購買炮管鋼是不現實的。少量試驗製造,積累經驗還可以。

    不過,雖然大口徑火炮受制於合金鋼材,可是75mm以下火炮需要的鋼材北方鋼鐵公司還是可以製造的,75mm山野炮現在已經在批量生產,只不過產量還不大。

    宋哲武很忙,周立群深知宋哲武能來武器研究所指導工作機會難得,自然不能讓他輕易溜掉。

    周立群抓緊機會,又給宋哲武看了一款他們自製的55毫米戰防炮。

    這是他根據宋哲武的要求,參考德國萊茵金屬公司的37毫米戰防炮研製的。實際上,這型戰防炮基本上就是克虜伯37毫米戰防炮的放大版。

    宋哲武之所以放棄生產技術成熟的37毫米戰防炮,而改用更大口徑的,是因為現在,甚至也是可以預見的未來,坦克的裝甲厚度遠較一戰時要厚,37毫米戰防炮已經沒有多少用處了。它對付薄裝甲的日軍的豆式坦克還可以,要對付蘇軍坦克,絕對是不行的。

    二戰初期,德軍曾經用37毫米戰防炮連打了英軍馬蒂爾達1型這種輕型步兵坦克14炮,竟然僅僅打破了一點裝甲。

    當然了,這種英國人30年代中期設計生產的坦克,於同時代的各國坦克相比,顯得有些變態,它的前裝甲厚度竟然在當時達到罕見的60mm。

    因此,生產更大口徑的戰防炮就成為必須,而且這也是為了給自己研製坦克炮打基礎。

    只不過,宋哲武需要的75mm口徑的戰防炮還沒有試製成功,其主要原因就是鋼材。

    戰防炮要求彈丸初速高,因此膛壓也就要更高,對鋼材質量的要求也同樣要高。

    當然,宋哲武也不會忘記生產防空武器,高射機槍是必須要有的,高射炮他也不會忘記的,在他還沒有強大的空軍以前,火力猛烈的專用防空武器那是必須要有的。

    只是,他最想要的,還是現在德國克虜伯已經在偷偷研製的88毫米大口徑高炮了。

    88炮可以說是二戰中,世界上最為成功的一款火炮。最絕的是,雖然它是作為高射炮設計的,可是讓它名揚世界的還是作為反坦克炮來使用。

    據說,在整個二戰期間,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坦克可以擋得住它的雷霆一擊,22磅重的穿甲彈可以在近兩千米的距離上,把重型坦克的正面裝甲擊出一個直徑四英吋的大洞。

    不管是蘇軍的kv-1、kv-2和t-34等重型坦克,還是裝甲厚度近80毫米的英國馬蒂爾斯ii型,或者是美軍的m4謝爾曼,在它的面前,統統都是紙老虎。

    只不過,這種類型的大殺器,因為技術原因,至少宋哲武現在還是不敢奢望的。想要跟人家套近乎,搞什麼聯合研製,宋哲武想都沒敢想。

    在火炮的設計上,他的設計人員和克虜伯、萊茵金屬公司的設計人員相比,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就好像是一個小學生和大學本科畢業生的差距。沒有人會找一個自己不會得到任何有益建議的人合作的,至少是在對方沒有看到足以吸引他們的好處的時候。

    不過,宋哲武並不灰心,他可以先研製小口徑的高射武器,在積累經驗後,也許他也會擁有自己的88炮。

    而且,他現在可不是一無長處,至少他現在就有一個別人所不具備的,而且也是無法達到的優勢,那就是他可以很輕易的研製出當今最先進的各種武器的發射藥和爆破藥,而且還絕不是一種,他可以很容易地拿出一系列的高爆炸藥的清單來。

    在先進炸藥和發射藥方面,宋哲武絕對要領先世界幾十年。只不過,許多先進的炸藥技術他現在還不敢拿出來,他需要一點一點的來,只要讓他的武器使用的發射藥和爆炸藥,能時刻領先世界一點點就足夠了。

    宋哲武還有一件很適合他這個窮人使用的武器要交給周立群來研製,那就是鼎鼎大名的火箭筒。

    火箭筒這款武器,絕對是效費比最高的一款武器,不僅是現在,即使在80年後,也仍然如此。

    它不僅可以打坦克,還可以打碉堡、工事等火力點,甚至還可以攻擊低空低速飛行器。

    宋哲武前世的記憶可是記得很清楚,阿富汗游擊隊當年就是用它打過蘇軍的直升飛機。

    宋哲武交給周立群的火箭筒圖紙是根據他的記憶畫出的。不過,由於火箭筒的原理太過簡單,宋哲武還是一絲不差的畫出了原理圖。後續的研製和生產圖紙那就不是他這個司令來做的事了,只有交給周立群這些人了。

    宋哲武的原理圖上,這個火箭筒的主體是一根長1m5左右的無縫鋼管,口徑60mm,左側焊接有簡易機械瞄具,下方有兩個帶有木製護片的握把和一個大型的木製肩托,在筒口部有一個不大的方形擋焰片,筒尾部有一個鋼絲焊成的喇叭狀支架,支架的作用並不是消除後噴尾焰,而是防止筒尾因磕碰變形而影響火箭彈的裝填。

    在筒身中、後部設有金屬加固環,以減小筒身變形的可能性。筒尾上方有一個接線盒,從中牽出兩根導線,一根與肩托內的電池相連接,另一根則通到扳機,用來控制線路的閉合。

    發射機構由發射機體、扳機、扳機簧、電路接觸環以及乾電池組和導線、檢驗燈等組成。筒身中部設有皮革防熱護套,此外還有方便攜行的背帶,一端連接在握把底部,另一端直接拴在筒身後部。

    宋哲武設計的等口徑火箭彈,前端有鋼製的錐形風帽,後部為鋼製錐形藥形罩,全長600mm,質量1.65kg,由戰鬥部、引信、發動機和穩定部4大部分組成。

    其中,火箭彈發動機本體為一段無縫鋼管,前部鉚焊有引信室,中間的孔內裝有擊針體和隔離簧,上部螺接有傳爆體,後者的前端伸入主裝藥底部。

    引信原理極為簡單,擊針體平時由隔離簧與雷管隔開,並被一個鋼絲保險銷固定,發射前抽出保險銷,當火箭彈擊中目標時,彈體減速,擊針體因慣性作用壓縮隔離簧,擊發雷管並引爆主裝藥。

    發動機的尾部螺接有拉瓦爾噴管,內部壓有擋藥板,噴管口有密封墊,發動機裝有8根單孔雙基發射藥柱,以固藥柱固定在發動機前部。

    火箭彈最為關鍵的是火箭彈的空心裝藥技術和破甲戰鬥部。

    空心裝藥技術在宋哲武的記憶中,大概在40年前後才由瑞典人發明。如果不採用空心裝藥技術,火箭筒的破甲能力將大打折扣。

    按宋哲武的說法,這種火箭彈的射程大概在200米左右,破甲厚度應在40mm左右。

    本來宋哲武通過改進發射藥,現在完全可以研製出破甲厚度大於300mm的火箭彈,只不過現在這樣做完全沒有必要。

    因為,這個時候蘇軍現役的t-18坦克的前裝甲也只有16mm,英國威克斯6噸坦克,以及威克斯e型,美國的克裡斯蒂輪履兩用坦克的裝甲都不超過20mm。

    在整個三十年代,坦克裝甲超過40mm的寥寥可數。也就是說,宋哲武認為他現在的火箭彈40mm厚的破甲能力,在十年內已經足夠了。

    他的火箭筒原理和技術,當然是要絕對保密的,不過他還是要防患於未然,而且,他也不敢保證在戰鬥中沒有被敵人繳獲的。

    火箭筒的技術很簡單,也很容易仿製,可是火箭彈的破甲能力可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輕易做得到的。宋哲武要盡量拖延敵手掌握大破甲能力火箭彈的時間,至少要比他的第四路軍所使用的要落後一段時間。

    火箭筒的原理圖是單獨交給周立群的,只有簫國棟在場。

    對於宋哲武所說的火箭筒的威力,不僅是簫國棟將信將疑,就是周立群開始時也有些不以為然。

    這也難怪,火箭筒簡陋的結構甚至還沒有一支普通的步槍複雜,竟然能有這麼大的威力?這的確很難讓人相信。

    不過,當宋哲武把空心裝藥和聚能射流的原理講出來後,雖然簫國棟還有些不明白,可是周立群已經懂了。

    周立群興奮地說:「司令,我們有了這樣的武器後,豈不是說,我們再也不怕坦克了,所有的坦克在我們面前都是不堪一擊的。」

    宋哲武看著周立群搖搖頭說:「不能這麼說,坦克的技術也要不斷發展,至少是在裝甲厚度和裝甲鋼方面各國都會不斷進行改進。如果我們的火箭彈威力不進行改進提高,幾年後也許就對坦克沒有威脅了。而且,我還是認為,對付坦克最好的辦法就是用更高性能的坦克,火箭筒只能作為我們反坦克的一種手段,而不是唯一的手段。」

    宋哲武嚴肅地說:「火箭筒要嚴格保密,尤其是火箭彈的空心裝藥技術原理。對研究設計人員,以及工藝流程過程中的每個環節都要仔細研究,接觸的人不僅要可靠,還要越少越好。」

    宋哲武又對簫國棟說:「告訴方振,火箭筒的保密規格要和我們的飛機和坦克一樣,要列為最高。」

    深藍祝所有書友端午節愉快!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