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1926之崛起

正文 第四百五十九章 抗戰 楊虎城來了(二) 文 / 深藍2000

    第四百五十九章抗戰楊虎城來了(二)

    在楊虎城看來,宋哲武在軍事上的崛起多少還是有跡可循的。

    宋哲武首先是依附於商震,借助商震在太行山有了一塊落腳的地方。又因為商震和閻錫山的矛盾,使他在太行山站穩了腳跟。接著不知怎麼和老蔣身邊的紅人林蔚、張治中搭上了關係,又引起老蔣的注意,讓他從此光明正大地走上了前台。

    藉著討伐李宗仁,老蔣急於找到幫手的機會,宋哲武正式得到了第四路軍的番號,並在奔襲武漢的時候一舉成名,不僅得到老蔣的賞識,並且還增加了編製,擴大了隊伍。

    當然,楊虎城雖然高傲,可也並不認為宋哲武至今所做的這一切,都是靠僥倖得來的,至少宋哲武和他的第四路軍敢於在滿洲裡和蘇軍硬碰硬的大打出手,就絕不是一般人敢做的。

    楊虎城認為,不要說他楊虎城不會,就是國內任何一支地方勢力也不會冒這個風險。蘇軍可不是中央軍,他們的武器裝備可是要遠遠強於任何一支中***隊的,是敢於和任何一個西方列強的軍隊叫板的。

    東北軍戰鬥力雖然讓楊虎城不感冒,可是西北軍在和東北軍作戰時,也只是在氣勢上稍勝一籌,西北軍和東北軍相比,並不具有絕對壓倒性優勢。但是,裝備精良的幾十萬東北軍被幾萬蘇軍打得丟盔卸甲、潰不成軍,那可是千真萬確的事實,蘇軍的戰力之強可見一斑。

    至於收復外蒙,楊虎城認為,這是宋哲武眼光獨到,撿了蘇聯人一個大便宜,不僅以此得到了民族英雄的稱謂,第四路軍的實力又進一步得到壯大,實實在在的是名利雙收。

    宋哲武參與中原大戰,在閻錫山、馮玉祥和老蔣正拼的你死我活的關鍵時刻,突然反戈一擊奪取太原,這更是體現出宋哲武的智慧。

    楊虎城有時也在內心拿他和宋哲武比較,自視甚高的楊虎城自信,宋哲武所走的這一步步讓他楊虎城來走,雖然他不敢說能達到宋哲武現在這個地步,至少他楊虎城不會僅僅是這個缺衣少食,每天都要為錢的事絞盡腦汁的陝西省主席。

    如果說宋哲武在軍事上的崛起還有跡可循的話,那他在其它方面的做法就給人以天馬行空的感覺,完全不是尋常人揣摩得了的了。

    最讓楊虎城驚訝的,還是宋哲武那匪夷所思的生財手段和大肆招攬人才的做法。

    對於自己的這位強有力的鄰居,甚至還很有可能成為朋友和夥伴的人,楊虎城在入主陝西後,一直在認真仔細地關注著。宋哲武在山西的所有公開事項和太原行署發生的大小事情,楊虎城都知道得很清楚。

    不過,越是仔細關注,越是讓楊虎城吃驚!

    僅憑一己之力,不僅使上億元的貶值晉鈔得以恢復,還將山西的大小銀號、銀行悉數擠垮,這樣的實力除了南京中央政府之外,是絕不會再有第二個地方勢力所具有的。

    據從太原行署回來的商人們說,太原行署此刻就好似一個大工地,到處都在修建鐵路、公路和建設新工廠、開辦新學校。

    尤其是宋哲武要修建太庫鐵路的消息,更是讓楊虎城吃驚,這麼長的鐵路,估計就是南京中央政府鐵道部要修建,這麼大一筆巨款恐怕也不是輕易就能籌集到的,基本還要和外國銀行借款修建。

    雖然太庫鐵路軍事價值極大,可這麼長的一條鐵路,這可不是僅僅敢想就能實現的,那是需要實力的,楊虎城很為宋哲武捏上一把汗。

    可是,隨後的事情發展卻讓楊虎城大跌眼鏡,楊虎城也被宋哲武的手法所折服,同時他也為山西商人的富有所驚歎!

    而拍賣山西省政府企業資產和強制實行土地改革,推行二五減租,更是讓楊虎城對宋哲武佩服不已。

    敬佩也好,感歎也好,很遺憾的是,宋哲武所做的一切都不是他楊虎城做得了的,這些都是需要巨額資金來支撐的。陝西這個窮地方,現在除了有幾座小煤礦外,再沒有什麼能換錢的東西了。

    在平時,雖然陝西省政府這點微薄的財政收入不是很多,可除了補充他的十七路軍的軍餉,也還可以偷著買一些武器。可關鍵的問題是,他現在還要賑濟災民、穩定地方、恢復生產,這都是需要錢的,陝西省政府的所有財政收入就是都用在這上面都是不夠的,還需要中央政府額外撥款。一句話,他楊虎城現在窮得很。

    還有一點,宋哲武所做的這一切,並不是僅僅有錢就能做到的,比如實行土地改革和二五減租,這就是需要膽量的。

    當年***元老張靜江在浙江省主席任上時,在國內首推二五減租,可是,自始即飽受地主、官僚、士紳的強烈反對。

    董松溪等以浙江全省公民代表名義上書,指責浙江省黨政兩方「高坐堂皇,罔知民間情狀」,「自黨部至處理佃業各機關,以逮於各農協會,均為惡化、腐化、無產暴民所佔據」,「中小地主生平千辛萬苦,粗衣惡食,齒積蠅頭,購得薄田數畝,或數十畝,藉為一家數口或數十口養生之資者,莫不俯首帖耳。」

    還有人指責,「近日農運,已入階級***狀況,流毒所至,中等之家立見傾覆」。「二五減租原為調劑勞資衝突,實行階級調和民生主義,應從全民利益著想。民等弱小業主,似此橫受佃農非法壓迫,心何以甘」。

    更有江浙士紳上百人聯名上書南京政府稱:「受佃農之壓迫,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夫豈訓政時期實現民生主義之良象!」

    當年最引人注目的,還是屈映光、張載陽、呂公望、周鳳岐的聯名上書,他們攻擊浙江所訂繳租章程「尚欠平允」,「***乘機搗亂,勾結土匪、流氓,借減租問題向業方肆行搶擄,殺人燒屋,大禍頻乘,勢急倒懸。」

    這四人中,屈映光曾是北洋政府大官僚,張載陽曾任浙江省省長、北洋政府時期的陸軍上將;呂公望原為光復會會員,擔任過廣州軍政府參謀部長;周鳳岐原為孫傳芳所部師長,向北伐軍投誠後被任命為軍長,曾任***浙江省政治分會臨時主席。他們的聯合上書,反映出浙江城鄉地主、官僚、士紳對「二五減租」及其相關規定的強烈不滿。這也讓蔣介石對二五減租態度急轉。

    最終,讓那位「革命奇人」,浙江省政府主席張靜江心灰意冷,從此過起半退隱的生活。全國各省,也再沒有人敢步此後塵。

    然而,宋哲武不僅敢做,甚至土地改革的做法要遠比張靜江僅局限於二五減租激進得多,而且手段還頗為強硬,並且還真做成了。

    不過,最讓楊虎城感興趣的,即不是宋哲武的行事作風,也不是二五減租和土地改革,更不是他的生財之道,而是宋哲武大肆吸引招攬人才和吸收各地難民的做法,極大地引起了楊虎城的關注。

    招攬人才,在宋哲武以前的很多地方勢力都做過,只不過那些地方實力派所招募的,都是政治、經濟,甚至也包括少部分人文方面的人才,絕沒有人招攬專業技術型的專家學者。因為,招募這些專家學者,就必須要給他們提供科研資金和設施,而這些可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得到效益的,這也是這些急功近利的地方勢力們不願意如此做的主要的,甚至也是唯一的理由。

    而宋哲武卻反其道而行之,不僅招募各種人才,而且好似還特別偏愛招募專業技術型的專家,甚至還在他的第四路軍裡成立了研究院。而且還不僅僅是他自己這麼做,他還極力鼓動其它的私營企業主們也這麼做。

    最為可貴的是,宋哲武竟然還真的搞出了名堂,冰箱、空調他可是在西安首富,大西洋鐘表店老闆家中見識過,這麼神奇的連外國人也沒搞出來的東西,竟然是宋哲武的興華公司搞出來的!現在竟然又可以造汽車了!

    如果說宋哲武招攬技術人才是為了賺錢,這還好解釋,可是宋哲武大肆收留各地災民,僅僅說宋哲武是沽名釣譽,就說不過去了。楊虎城根據他得到的消息,宋哲武這幾年來收留的難民,至少已有數百萬,安置這麼些災民耗費的錢糧那可不是一筆小數目。如果宋哲武僅僅是為了博取名聲,那代價可是太大了。

    尤其是進入六月以來,全國多數地域洪澇災害嚴重,災情輕的省份都害怕大量災民湧進本省,加重他們的負擔,可宋哲武竟然派人去各地主動聯繫幫助災民來太原行署,而且數量還極大,宋哲武是如何安置這些災民的?這讓正為恢復陝西民生犯愁的楊虎城很是好奇。

    因此,楊虎城決定親自來太原行署看一看。一來看看宋哲武的辦法是否對陝西有用;二來,宋哲武對自己幫助很大,自己也確實應該當面向宋哲武表示謝意,以便以後聯繫的更緊密。

    楊虎城在平定雷中田叛亂後,向蔣介石保舉他的親信孫蔚如任甘肅省主席,想要把陝甘兩省一舉納入囊中。而蔣介石僅僅任命孫蔚如為甘肅宣慰使,這讓楊虎城明白,蔣介石還是對他不放心,能有宋哲武這個這個強援做朋友,在這個時候是絕對必要的。

    不過,心思細膩的楊虎城並沒有通知宋哲武,而是帶著他的十七路軍總參議杜斌丞、十七師師長孫蔚如、陝西省政府秘書長南漢宸、副官閻繼明、西北農林專科學校和培華女子染織科職業學校籌建主任王子元、陝西建設廳和水利廳廳長李義址等一行人,微服前來太原行署。

    深藍昨天食言了,回來的太晚,今天盡力補上。感謝「血狼少將」、「小胖」書友的***!(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