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明朝第一猛人

正文 第一百四十二章 翰林歸心 文 / 梁方陽

    純文字在線閱讀本站域名

    手機同步閱讀請訪問

    翰林們一個個垂頭喪氣,朱由誠怒斥道:「連『法』字都不認識,我看你們的書讀到狗肚子裡去了。見到上官,應當如何見禮,禮部演禮時應該學過吧。本官作為翰林院掌院學士,到翰林院也有一個時辰了,你們為什麼不向我行禮?難道不把我這個御封的龍圖閣大學士和朝廷禮法不放在眼裡?」

    翰林們被朱由誠古怪的問題刁難得顏面盡失,又見他搬出國家法度,只好上前一個個給朱由誠見禮。

    朱由誠這才知道,原來翰林也是分等級,有品秩的,分別是學士、侍講學士、修撰、典簿、編修、庶吉士。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庶吉士,雖然品級很低,從不入流到七品不等,但大明英宗朝之後,朝廷逐漸形成不成文的慣例,非進士不當庶吉士,非庶吉士不入內閣,所以庶吉士又被稱為儲相,出了無數的大明首輔。著名的有明武宗、明世宗的兩朝首輔楊廷和,還有被稱為大明第一相的明神宗時的首輔張居正。正因為翰林這麼牛,所以才對朱由誠這個略有些瑕疵的狀元嗤之以鼻。

    不過翰林都是科考的勝利者,對有才學的人士還是打心底裡佩服。當初科考放榜後,他們找來朱由誠的試卷抄本仔細鑒賞,著實欽佩朱由詞對文字的把握,用平實的語言把文章寫得花團錦簇。不過,當聽到朱由誠的前兩個字時,他們的佩服就拋到九霄雲外去了——既然是皇帝的近親,那麼完全可以找槍手代作。不過他們也知道科考制度甚嚴,即使皇帝也不可能輕易作弊,但心裡的懷疑還是像雜草一樣蔓延。當然,今天朱由誠輕易對出那條無人可對的絕對後,沒人再敢懷疑朱由誠的狀元是作弊得來的。等到三道難題一出,翰林們更是心悅誠服,不過因為自尊心的原因,他們表面上卻依舊淡然。

    朱由誠站起身來,一揮手,兩名侍衛把箱子抬上前來。朱由誠打開箱子,銀光耀眼,幾乎亮瞎人眼。箱子裡放的全是一個個圓滾滾的銀幣,每個銀幣都是一元面值,相當於一貫銅錢。朱由誠本來想當一回紈褲公子,一腳把箱子踹翻,不過想到箱子裡裝的不是元寶,而是易滾動的硬幣,倒在地上難以收拾,再加上翰林院的人雖然清貧,但可能有不食嗟來之食的風骨,還是彎腰打開銀箱。

    一位翰林怒道:「幹什麼,想收買我們嗎?我們翰林窮雖窮,卻有骨氣,有志氣,不會被你用金錢打敗。」

    朱由誠笑道:「我需要收買你嗎?我是翰林院掌院學士,雖然只負責編書,但排位卻在施鳳來施大人之上,人事權在我手上,我讓你做事,你能不做,敢不做嗎?」

    翰林們低頭想想,朱由誠說得確實有道理,眼中的怒色漸漸消失。

    「常言道,新官上任三把火,」朱由誠接著說道,「有些官的火是把下屬燒得片甲不留,有些官的火是把百姓燒得苦不堪言,但本官的火卻是要溫暖你們的身心。我在來翰林院之前,就知道翰林們非常清苦。而本官家裡別的東西不多,就是銀子特別多。拿錢來翰林院,不是收買你們,也不是和你們斗富,而是為大明朝廷保護你們的身心。你們都是大明的才子,未來的將相之才,一個個在家裡吃糠咽菜,如何能保證身體健康?所以,本官帶了些錢給你們,希望你們買些營養品,保重身體。」

    朱由誠真誠的話語感動得不少翰林的眼眶泛紅。

    「好了,本官也不按品級來,因為無論是幾品翰林,都是國之幹才。排好隊,每人領四塊銀圓,拿回去好生調養身體。」

    翰林們迅速排好隊,準備領取慰問金。剛才怒斥朱由誠的那位翰林想了半天,最後還是滿臉羞慚地站到隊伍裡去了——有道是無慾則剛,那有欲呢?既然家裡貧寒,也只好把剛才說出的狠話硬吞回去了。不過好在朱由誠並沒有刁難他,彷彿不記得這件事一樣,還是發給了他四枚銀幣。

    翰林們把四枚銀圓放在貼身的兜裡,頓覺世界一下子變得美好了許多。

    朱由誠又說道:「本官看到翰林院裡取暖設施嚴重不足,影響了諸位的工作效率,所以,本官將派工匠進駐翰林院,給每個房間配一座壁爐。值班房間的床也撤掉,改成火坑。從此,翰林院將四季如春,大明的才子再不受凍。」

    翰林們爆發出一陣歡呼聲。

    一個翰林奇怪地問道:「朱大人,什麼是壁爐?」

    朱由誠掏出一張圖紙,遞給他,說道:「這就是本官設計的壁爐,使用蜂窩煤作為燃料,加燃料的地方和煙囪都在外面,不僅比碳火盆舒適,而且使用時間長了,也不會頭暈。」

    朱由誠沒告訴他們,烤碳火時昏昏欲睡,並不是自然現象,而是輕微的煤氣中毒。原因很簡單,因為說了翰林們也懂,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要理解,得有基礎的化學知識。等天下太平時,朱由誠會把他記憶中的物理、化學知識全部挖出來,讓大明提前進入文明的快車道。

    這位翰林仔細研究圖紙,越看越覺得精妙,不由地拍掌笑道:「朱大人真乃神人也,有此取暖神器,我們翰林們再也不怕冬天了。」

    旁邊的翰林見他誇讚,心中好奇,一把搶去,別的翰林也不甘示弱,爭著搶著想看看這位翰林嘴裡的「取暖神器」。

    被奪走圖紙的翰林見圖紙遠去,尷尬地說道:「朱大人,大家見壁爐設計精巧,都想搶先目睹,這圖紙恐怕一時半會回不來了……」

    朱由誠大度的一揮手,道:「沒關係,壁爐既然是我設計的,圖紙肯定不只一張,工匠們手裡還有圖紙。」

    因為已經是春天,如果拖拖拉拉到夏天再建好壁爐,那就有點像冷笑話了。所以朱由誠命令一名侍衛去大明行政學院的工地上找建築隊副隊長秦可,讓他調兩名熟練工匠,連夜在翰林院修建壁爐,爭取七天之內,把翰林院改造到位。

    朱由誠雙手虛壓,朗聲說道:「諸位,剛才我清點了一下人數,發現翰林院少了十分之一的人。現在非年非節,按規定是要前來點卯的,為何不見他們的蹤影?」

    底下的翰林有的說他們病了,有的說他們有事請假,總而言之,想盡了各種說詞替他們打掩護。其實,朱由誠明白,他們就是瞧不起自己,躲在家裡不見他。

    朱由誠眉毛一立,厲聲道:「法律不外乎人情,大明沒有禁止官員請假,但請假總得有手續吧。我派人去點卯本上查過,除了一位翰林交了一張病假條之外,其他人沒有履行任何的請假手續。本官雖然年少,但也記得太祖高皇帝告誡官員要勤勉。所以,這些翰林們,取消他們的慰問金。另外,在場的翰林立刻出發,到他們家中,通知他們前來點卯。以一柱香為限,如果香燃盡,還沒有到翰林院的人員,無論官職高低,一律開革。」

    眾翰林聽朱由誠說得殺氣騰騰,俱是一凜,他們這才記起,這朱由誠還是一介武夫,會試考場上槍挑駱養性,殺人戳屍,無比殘暴。

    朱由誠繼續說道:「至於那個交了假條的翰林,把醫生開的藥方拿來,如果沒有藥方,那他爬也得爬到翰林院。如果有藥方,那麼不但四個銀圓的慰問金不少他的,連醫生診治費、藥費,本官也替他出了。」

    聽朱由誠說前半句時,眾人還覺得他有些不近人情,而聽到後半句,才知道他是心思縝密,以後,看來很難在翰林院混日子過了。

    朱由誠一揮手,一名侍衛端過一個香爐,把一支粗粗的香插進香爐,然後點燃。眾人知道,計時已經開始,紛紛出門去通知其他翰林趕緊來上班,新來的掌院學士恩威並濟,可不好糊弄。

    一柱香從點燃到燒盡,大概耗時為半個時辰。翰林們大部分都是外地人,租住在附近。就算是本地人,怕長途奔波,也大多在附近租了一間小房間,反正明代北京的房價不貴,租房也花不了幾個錢。所以,翰林只要是願意來點卯,時間是綽綽有餘的。

    翰林們陸續趕來點卯。

    他們聽說留守翰林院的同僚都領到了慰問金,連腸子都悔青了——沒事和錢做對幹什麼?不過再後悔也晚了,現在首要的任務是保住自己翰林的官位,萬一再觸怒朱由誠,革了翰林的官職,那才是萬事皆休。

    香燃盡前,除了五個頑固分子堅持不肯來之外,連那個遞了請假條的翰林也一瘸一拐地來了。

    (如果你覺得本書寫得還好,請收藏,並投推薦票。你的支持是我繼續寫下去的動力。下章預告:第一百四十三章舊案重提。下一章,朱由檢同志要倒霉了,作者要揭發一件發生在翰林院裡真實的奇案。)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