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明朝第一猛人

正文 第一百五十六章 魔鬼將軍 文 / 梁方陽

    純文字在線閱讀本站域名

    手機同步閱讀請訪問

    時光荏苒,光陰似箭,轉眼間已經到了天啟五年的六月。

    大明行政學院和大明軍事學院早已建好,培訓了兩批學員。第一批是天啟三年的進士,第二批則是聽說讀了兩院,仕途會比較通暢的候補官員或地方小吏。

    自從連根拔掉東林黨後,大明從中央到地方非常缺官,這些學員非常順利地補充到各個部門。他們的政績,無論是上官的反映,還是巡查御史的匯報,都非常優異。

    目前兩院正在培訓第三批學員,他們是天啟五年的文武進士。按理說,天啟三年才進行過一次會試和殿試,要再過三年才能再次舉行會試和殿試。但百官都說天啟三年是特殊情況,不能一錯再錯,推遲天啟五年的科考。天啟皇帝見此事無傷大雅,也就沒有堅決反對。

    新兵的訓練已經進行了近兩年,基本成形。

    士兵招募工作結束後,朱由誠感覺時不我待,加大了訓練力度。所有的士兵,不管是新兵,還是老兵,都感覺非常吃力,有調皮的士兵送給朱由誠一個外號叫「魔鬼將軍」。他們卻不知道,更為魔鬼的還在後面呢。

    有一次,朱由誠讓所有士兵列隊。突然,對面來了一隊橫衝直撞的騎兵,逕直向隊列衝來。他們騎的全部都是高頭大馬,而且看起來沒有絲毫停下來的意思。就這個架勢,別說被馬踩踏。就算是被撞上一下,不休養個十天半個月的,也甭想站起來。

    士兵們個個膽戰心驚。眼睛一齊看著這支部隊的最高指揮官——朱由誠。

    一年過去,朱由誠早已平安地渡過了變聲期,聲音由兒童期的尖利高亢轉成渾厚低沉,而且據客青青說,他的聲音還略帶一點磁性,非常迷人。朱由誠舉起鐵皮喇叭,大聲下達命令:「全軍原地立正!」

    大家都愣住了。朱由誠似乎和平常不一樣了。他平時非常注重士兵的安全,西鎮撫司的軍隊有全大明獨一無二的醫護千戶。共有醫生三百多人,護士七百多人。別說小傷小病,就算是重大疾病,也是包治包好。由此可見。朱由誠是多麼重視士兵的生命。可是現在的他,卻讓士兵用血肉去擋騎兵的鐵蹄,究竟是怎麼回事?

    一半的士兵可不願為一個瘋子賣命,自顧自地逃走了。而剩下的士兵看見朱由誠穩如泰山地站在隊伍前列,心中湧起一種悲壯的感覺,穩穩地站在原地不動。

    騎兵一直衝到朱由誠前面十步的位置才勒住馬頭,下馬向朱由誠行了個軍禮,上了馬,原路返回。

    原來。這群騎兵也是西鎮撫司的,朱由誠特地用這種方法來訓練士兵面對騎兵衝擊的膽量。

    不用說,那些擅自離開隊伍的士兵被從重處罰。而面對騎兵衝擊。雖然面如土色,卻不走不逃的士兵或是得到精神上的鼓勵,或是得到經濟上的實惠,或是獲得職位的晉陞,各有各的幸福。

    如此的訓練在此後的一段時間經常發生,幾乎所有西鎮撫司的士兵。不論步兵、騎兵,都經歷過數次站立原地。面對騎兵的全速衝鋒,不避不閃的訓練。雖然明知騎兵經過訓練,踩傷踩死自己的概率很小,但有些士兵卻克服不了內心的恐懼,忍不住想逃。

    朱由誠的處罰一次比一次重,最後逃了五次的士兵得到了他們終極處罰——從錦衣衛開革。他們跪了一地,苦苦哀求朱由誠收回成命。

    吳虎平也勸道:「朱大人,這些錦衣衛都是千錘百煉的老兵,有些甚至是當初百戶的老底子。就這樣把他們開除了,不但西鎮撫司損失了很大的戰力,而且對他們似乎有點不公平。」

    「虎平,你跟了我好幾年了,你說我是不是不念舊情的人呢?這次把他們開革,一是對西鎮撫司好,二是對他們好。你知道我們大明開國的軍隊對上蒙古韃子,是什麼結果嗎?是以極少的代價,擊潰、殲滅數以萬計的韃子。這是為什麼?就是因為蒙古韃子中間有很多今天這樣的人,一人逃而至十人逃,十人逃而至百人逃,從而導致全軍潰敗。而且,在戰場上有一個規律,勇敢者生,怯懦者死。你想,戰場上血肉橫飛,雙方士兵白刃相見。一方想著怎麼把對方幹掉,而另一方則想著怎麼逃跑,你認為誰生誰死?」

    吳虎平無言以對,轉身出去,把朱由誠的話向那些求情的士兵複述了一遍。

    求情的士兵頓覺遭受到莫大的侮辱,紛紛要求朱由誠再給他們一次機會。

    朱由誠也確實可惜他們一身的本領,聞言便叫來騎兵的統領,重新測試這群膽怯的士兵。這次考驗相當殘酷,騎兵們排著密集的隊伍向著他們衝鋒,別說正對騎兵的受考驗者,就算是旁觀者聽到震耳欲聾的馬蹄聲,感受到地面的顫動,也覺得心驚膽戰。

    讓朱由誠高興的是,這次檢測中那些被涮下來的士兵無一退縮。隔了幾天,又檢測了一次,還是個個合格。於是,朱由誠便把這些士兵全部留了下來。

    讓西鎮撫司全體士兵頭痛的是,朱由誠的瘋狂顯然沒有止境。

    不久,士兵們接到一個命令,讓他們在訓練場上挖壕溝。接著他們將站在壕溝前面,直面騎兵的衝鋒。不過這次騎兵的衝鋒不會停止,而是一路向前。在壕溝前二十步的位置,朱由誠命人用石灰畫了一條白錢,只有當騎兵的前蹄踩在白線後,他們才可以躲入壕溝。

    這次訓練看起來很簡單——因為允許士兵躲避了,但危險係數和驚險程度要遠超上一種訓練。首先。二十步(明朝一步合現在1.2米),對於騎兵來說距離實在太近了,一個衝鋒就可以到身邊了。其次。馬從頭上掠過,就算躲進壕溝,也令人膽寒。

    不過朱由誠想得很清楚,二十步的距離,足以讓士兵順利地躲進壕溝,況且馬是一種很機靈的動物,它們可不會傻到往坑裡跳。因此壕溝裡非常安全。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壕溝廣泛應用於各國戰場。可見壕溝在現代戰爭中是很有作用的。朱由誠覺得自己配備了後裝膛線火銃,也應該進入了現代戰爭。所以在以後的戰爭中,朱由誠可能會使用大量的壕溝。現在讓他們在壕溝裡訓練,也正是為以後的戰爭做準備。

    不過這種訓練的效果很不理想。許多士兵都提前進入壕溝。朱由誠也不著急,反正時間有的是,慢慢練。終於在付出幾條人命的代價後,戰士們都達到了要求。

    這幾條人命中,有兩名是步兵,一名是騎兵。兩名步兵的腿被嚇軟了,馬衝過來,來不及跳進壕溝,結果被馬踐踏而死。死狀慘不忍睹。而那名騎兵則有些倒霉,他騎的那匹馬見到壕溝不敢躍過,生生地剎住衝鋒的步伐。騎兵猝不及防。從馬上甩了出去,脖子折斷,當場死亡。

    因為是訓練中犧牲的,所以朱由誠把他們定為烈士,然後從他們的脖子上取下銅鑄的姓名牌,供奉到大明勇士廟。並且按照西鎮撫司的標準,給這三位烈士家屬發放了撫恤金。

    西鎮撫司的將士看到士兵犧牲後能夠進入神殿享受萬民的香火。並且撫恤金也能讓家裡衣食無憂,都是激動不已,覺得自己的辛苦是值得的,訓練起來也更加賣力。

    所有的士兵在朱由誠的魔鬼式的訓練中進步很大,可以說,現在就對上建奴的騎兵,西鎮撫司可能會傷亡慘重,但勝利的天平一定是偏向西鎮撫司的這一邊。不過朱由誠還是很不滿意,因為這些士兵的近戰能力很強,但遠程輸出能力就完全不夠看了。

    現在,整個西鎮撫司中,除了吳虎平和陳國齊率領的兩個千戶是全火器部隊之外,其他部隊只裝備了不到一半數量的遠程武器。看到吳虎平和陳國齊兩支部隊恐怖的戰力,各位千戶強烈要求配備火器,哪怕不能全部配齊,先裝備一個百戶也可以。

    朱由誠也是有苦難言。不是他偏愛吳虎平和陳國齊兩個人,這三萬人都是他的寶貝,未來平定邊境的主力。他早就想把這三萬人全部裝備上後裝膛線火銃,奈何火銃的產量一直上不去。

    李打鐵帶著四十多名鐵匠從天啟元年開始造火銃,到現在已經過去五年了,總共造出6492桿火銃。沒辦法,火銃不是澆鑄出來的,而是先用熟鐵錘打出實心銃管,然後用鑽頭鑽出空心銃管。這些步驟中最困難的就是鑽孔,一個熟練的鐵匠,一個月也只能鑽出一根銃管。後來,朱由誠和李打鐵一起研究鑽孔機床,鑽孔速度有所提高,但一個月也只能鑽出兩到三根銃管。

    朱由誠只好先滿足千戶們的最低要求,每個千戶裡配上一個全火器百戶,剩下的全部配備蹶張弩——也就是用腳上弦的弩,這種弩的有效射程可達三百步,雖然射速和射程都遠遠低於後裝膛線火銃,但也算是聊勝於無吧。

    朱由誠不想給士兵配備弓箭,因為士兵們無論怎麼訓練,也比不上馬背上長大的建奴。而蹶張弩的上弦和射擊是分開的,比較好掌握,有幾年的時間,完全可以訓練出百發百中的神弩手。

    現在,朱由誠的三萬士兵的標準配備如下:火銃手,一支膛線後裝火銃,斜背式子彈袋一掛,子彈袋共分為兩百格,裡裝兩百發子彈,還有近戰武器長槍一桿。朱由誠也想過節省士兵體力,在火銃上裝刺刀。可惜火銃的銃管太厚,整支火銃太重,裝上刺刀,重量不均勻,揮舞不靈活。其他步兵的裝備是,兩名士兵一架蹶張弩,每人四十支弩箭,長槍一桿。騎兵也分火器騎兵和非火器騎兵。火銃騎兵不配備長槍,因為這些騎兵的戰術是學習蒙古的「曼古歹」,就是給敵人以持繼的遠程打擊,而不是和他們近戰。非火器騎兵,配備手弩一把,射程有一百步,弩箭40支,馬刀一把。

    很明顯,其他士兵的攻擊力和持久力都弱於火銃兵,而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就是火銃的產量太低。()

    ps:(感謝訂閱的書友,順便滾鍵盤求推薦,求月票。今天上傳晚了,實在沒有辦法,帶小孩,七點鐘前,只得到一個小時的寫作時間,只好在晚上寫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