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明朝第一猛人

正文 第一百七十二章 兩份捷報 文 / 梁方陽

    朱由誠沒有把士兵帶進城。滄州畢竟是個小城,再加上城裡的兵已經夠多了,沒有空地紮營。反正天氣也不太冷,朱由誠就把營寨紮在滄州北門的旁邊,算是拱衛北門吧。

    許久沒開的滄州各個城門終於開放,躲在城裡避難的民眾紛紛回到家裡,不由得大放悲聲。原來,他們回到家裡,發現那些沒有來得及躲避的親人已經被土匪屠殺,不少人的房屋也被破壞得不成樣子了。真是人人皆含悲,戶戶皆戴孝。

    聽到哭聲,不少因為殺戮太多而略感內疚的錦衣衛心中的歉意一掃而光,朱大人說的對,懲惡就是揚善,如果不把這些不事生產,只會破壞的野獸殺光,百姓怎麼安居樂業?

    知府衙門裡,許如知和呂平正在算帳。滄州城現在算是保下來了,得向朝廷報捷,但從這次戰鬥中分潤多少戰功,卻是一個麻煩。分得多了,朱由誠不滿,這兩個人都得倒霉。想想朱由誠身上那些嚇人的官銜,隨便拿一個出來,也夠這二人喝一壺的。許如知雖然是知府,卻是河間府代管的一個州的知府,雖然比七品知縣大上一級,但對於京官來說,也只是個芝麻綠豆官。得罪了朱由誠,那就準備著回家吃老米飯吧。分得少了,又有點不甘心。朱由誠已經擺明了把戰功分一些給自己,不要那豈不是傻瓜?

    兩人把牙咬了又咬,腳跺了又跺,終於報出一個巨大的數字——殺敵五十,俘敵五十。這已經不少了,他們基本上沒出什麼力,就是出去綁人。分得太多了,朱由誠不著急,他手下那幫驕兵悍將也得著急呀。

    少頃,朱由誠領著信王、陳國齊、吳虎平、客青青前來赴宴。

    許如知把報捷奏章遞給朱由誠,道:「請狀元郎雅正。」

    請狀元郎雅正的意思就是請朱由誠幫他修改一下奏章,不過自古文人相輕。他才沒有讓朱由誠幫他改作文的心思,只不過是委婉地問他,這樣上報戰功行不行。

    朱由誠心領神會,接過奏章,一目十行地看了一遍,把奏章放在茶几上,道:「這樣上報戰功似乎不妥。」

    呂平心中黯然,他想上報戰功並不全為了自己,守城時犧牲了不少士卒。大明的撫恤金不高,多報點戰功,朝廷發下賞金,也好接濟一下遺屬的生活。

    許如知尷尬地笑道:「對不住,本府手有點抖,不是殺敵五十,俘敵五十,而是殺敵、俘敵總共五十。」

    朱由誠又搖了搖頭。

    「那麼二十?」

    朱由誠還是搖頭。

    「十個?」

    朱由誠見許如知像個小販般斤斤計較。不由有些好笑,道:「許大人似乎忘了一件事。你們堅守孤城半個多月,怎麼也得打死千兒八百的敵人吧,怎麼報捷時,把這件事忘了。」

    許如知和呂平相視一笑,光顧著占朱由誠的便宜,連本來屬於自己的功勞都忘記了。那可是不小的戰功呢。

    「至於今天——」

    朱由誠拖長了聲音,許如知和呂平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知府許如知和守備呂平見來了援軍,裡應外合,奮勇殺敵,共斃敵7302人。俘敵7739人。」

    許如知和呂平兩個人都呆住了,幾乎以為自己的耳朵聽錯了。這麼大的戰功,別說是撫恤遺屬,就算是重建滄州的錢也有了。

    許如知和呂平二人千恩萬謝。

    朱由誠另外又叫二人把這次陣亡將士的名單鐫刻在一塊銅牌上,準備滄州平亂結束後,帶到北京,供奉在大明勇士廟內。

    當下,許如知的奏章和朱由誠的報捷文書通過驛站,六百里加急送到北京。朱由誠率領錦衣衛南下時,用了五天,才從北京趕到滄州。而報捷文書是六百里加緊,送信之人,每到一個驛站便換乘快馬,這樣換馬不換人,速度比單人單騎快上不少,僅用了不到一天的時間,就把信送到了兵部。

    兵部尚書高第估摸著朱由誠現在應該到了滄州,說不定已經入城,和滄州守軍會合,借助堅城,消耗亂民的有生力量。畢竟,亂民勢大,想迅速平滅,沒有重兵,是不可能的事情。

    聽說滄州驛卒送來急報,高第一下子癱軟在椅子上。完了,朱由誠敗了。剛到滄州就送來急報,原因無非有二,一是怯戰,請求退兵。朱由誠雖然有點無賴,但也是文武雙狀元,又主動請纓,不太可能害怕。二是潰敗,請求援兵。戰爭大多曠日持久,隨隨便便打上一兩個月,甚至幾年,都是平常事。哪有剛開戰就往兵部傳六百里急報的。八成是朱由誠輕敵冒進,被敵人伏擊了。高第之所以開始不願意借虎蹲炮給朱由誠,就是怕他失敗,火炮落入敵人之手。

    驛卒在堂下,高聲稟報道:「啟稟部堂大人,滄州送來捷報!」

    高第沒精打采地說道:「呈上來吧。」

    他猛然回過神來,問道:「什麼?」

    驛卒上前,從招文袋裡掏出兩本奏章放在書案上,回稟道:「捷報。滄州知府許大人和錦衣衛西鎮撫司鎮撫使朱大人寫的。」

    兩個人同時寫捷報,證明前線真有大捷,不可能是編造的。

    高第急忙打開許如知的奏章,勿勿看完,被滄州保衛戰的慘烈和後面的戰功數字驚呆了,特別是他看到解圍之戰只用了半天,更是從嘴時蹦出兩個字:「妖孽!」

    高第又打開朱由誠的奏章。朱由誠的奏章很長,前面一部分是分析不沾泥此次起事之所以聲勢浩大的原因。說大明承平已久,不少山賊、土匪的空間被極度壓縮,不沾泥起事,大家看到希望,妄圖大搶一筆,所以彙集在一起,形成一個五萬多人的搶劫團伙。中間的部分詳細說明了擊敗不沾泥團伙的意義,其一是,讓大明百姓看看軍隊戰力,震懾那些心懷不軌的人。其二是,不沾泥團伙吸引了北直隸、河南、山東等地的土匪,擊敗不沾泥相當於把這三個省的土匪給剿了一遍,今後這三省一定會比較太平。後面一部分詳細地描述了戰鬥的經過,當然「後裝膛線火銃」一節用了春秋筆法。全文有理有據,有張有弛,高第不由得看入了謎。

    高第拍案叫絕,拿上奏章,進紫禁城找皇上報喜去了。(未完待續……)

    ps:(感謝訂閱的書友,順便滾鍵盤求推薦,求月票。恭喜書友140925094103179、蒼藍時空榮升本書粉絲學徒等級。今明兩天很忙,可能都只有一更,見諒)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