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明朝第一猛人

正文 第二百零四章 防禦成形 文 / 梁方陽

    朱由誠努力回想前世破冰救援船是如何作業的,似乎與眼前的做法別無二致,只不過人力改成了機器的力量。,借鑒後世先進的方法是沒戲了,究竟該怎麼把船挖出來呢?

    突然,他腦中靈光一閃,大喊道:「我想到了。」

    說完他便哈哈大笑起來。

    「想到了什麼?」事關生死,王錫斧急不可耐地問道。

    「小船挖,大船推。小船吃水線淺,被冰住的部分比較小,把船整個從冰裡挖出來,然後從冰上推進海裡。大船吃水線深,我們在船的四周開挖,且挖且推,這樣船就慢慢向海裡移動了。這種方法雖然笨,但我們人多,有八千多士兵,而且建奴也要在二十天之後才到,時間綽綽有餘。」

    王錫斧畢竟是水軍統率,一點就透,急忙吩咐士兵照此行事。

    朱由誠看看士兵們辛苦的樣子,長歎一聲,道:「士兵們苦啊,沒有手套嗎?發給他們保保暖,凍掉手指頭,戰力可是大減呀。」

    「手套?是什麼東西?」王錫斧很奇怪。

    朱由誠的表情比他還奇怪:「就是套在手上保暖的東西呀?難道你沒見過嗎?」

    王錫斧搖搖頭,表示真的沒見過。朱由誠回憶了一下,他在參觀軍械庫的時候,還真沒看過這種玩意兒。

    其實,手套的歷史可謂源遠流長。戰國時期,氣候並不特別寒冷的楚國就有皮製手套出現。現在千年過去,科技不知道發展了多少代,物產不知道繁榮了多少倍,可是在滴水成冰的大明遼東居然找不到一雙手套。大明對士兵的愛護尚不如建奴強盜。建奴的馬蹄袖翻下來,能蓋住手。有一定的保暖能力;而大明士兵只能硬扛嚴寒了。有人推測,大明野戰不如建奴,這也是原因之一。

    朱由誠掏出一支筆,畫了手套的草圖,遞給王錫斧道:「王大人,冰上反正也不需要這麼多人。你調一千人出來,按這個方法制做手套。做好了以後,發給士兵御寒。撤離的百姓家裡面有丟棄的布匹、衣服、被褥,就拿那個做吧。」

    說到這裡,朱由誠突然想起,自己的隊伍雖然配備有手套,但那是工作用的手套,並不是冬季保暖手套。他擔心士兵也出現凍傷手的情況,急忙趕了回去。

    聽了客青青的匯報。朱由誠心下大安。為什麼問客青青呢?因為所有的傷員都要經過錦衣衛醫護千戶的醫治,她那裡的數字最翔實。

    客青青翻了翻記錄,查出來錦衣衛的士兵凍傷腳的不少數,凍傷手的卻很少。而且所有士兵的凍傷都不嚴重,只是紅腫麻癢,並沒有壞死變黑,更沒有凍掉手指、腳趾的記錄。

    朱由誠有點奇怪,因為錦衣衛和覺華島水軍一樣。都是連夜工作的,夜間那麼寒冷。為什麼錦衣衛的凍傷並不嚴重呢?

    客青青指著自己的鼻子笑道:「這都要多虧本將軍心細如髮了。一到覺華島,我就感覺到島上冷得厲害,所以讓醫護隊在錦衣衛工作的地方每隔幾百步就點上一堆篝火,一來可以照明,二來士兵過於寒冷的時候,可以過來烤火。」

    朱由誠讚許地點點頭。然後把手套的結構畫了出來,讓客青青帶領醫護百戶連夜趕製棉手套,徹底解絕錦衣衛手部保暖問題。之後,朱由誠又寫了一道奏章,請皇上將棉手套列為軍需品。配備給長江以北的士兵。他準備回京以後,就遞上去。

    時間一天一天過去,覺華島上的守軍挖出的船越來越多,錦衣衛搭的長城也越來越長。

    大明天啟五年一月一十五日,元霄節當天,長城正式完工。這道城牆橫亙在島的前面,擋住了建奴前進的道路。牆不高,不到五尺,卻非常厚,還修了箭垛,留了城門。城門是朱由誠命令建造的,因為人總是有慣性思維,強盜喜歡跳窗而進或破門而入,城牆上沒有窗戶,那麼建奴一定會猛攻城門。把守在這裡,可以更有效地殺傷建奴。錦衣衛拆了百姓的門,把幾扇門釘在一起,成為城門。城門後面還修了一道矮城,即使敵人打破城門,這道矮牆也可以削弱他們的前進速度,以便爭取時間,讓士兵增援。

    看著這道堅固的城牆,朱由誠有點自豪,也有點好笑,因為他們這次不是來打建奴的,而是來撤兵的,甚至和建奴連一個照面都不打。想想奴兒哈蚩費盡千辛萬苦,打破圍牆,只能看到熊熊燃燒的糧食和空無一人的小島,他會不會氣得爆血管呢?朱由誠有一點小小的期待。

    覺華島也搶救出來近三分之二的船隻,王錫斧命人用桐油保養,確保超載時,船隻不會出來添亂。

    覺華島正在厲兵秣馬,而建奴那邊也沒有休息。

    早在十一月份,奴兒哈蚩就開始調兵遣將,發佈了「十丁抽一」的命令。

    黃太極有點奇怪,問道:「父汗,為什麼不是六丁抽一或是三丁抽一呢?咱們是去攻城,人少了城攻不下來呀。」

    奴兒哈蚩瞪了兒子一眼,道:「誰說咱們是去攻城的?咱們是去搶糧的。今年冬天特別寒冷,糧食不足,已經開始殺人吃肉了。漢狗雖然殺不完,可是人肉是酸的,不好吃。再說,人都殺光了,誰幫我們幹活?所以,必須幹一票大的,搶夠過冬的糧食。行軍打仗是需要軍糧的,如果帶的兵太多,路上的糧草怎麼辦?」

    黃太極心道:「我早就勸你少殺一些漢蠻子。漢蠻子雖然比我們帥,站在他們身邊,顯得我們螨人特別丑,因此特別惹人厭。但他們更是難得的勞動力呀。他們會種麥子,會割麥子,他們的女人還可以供我們|淫|樂,讓我們過上舒舒服服的日子。可是你就是不聽,殺了一批又一批,現在終於知道糧食不好辦了吧?」

    他心中腹誹不停,口裡卻問道:「到哪裡去搶糧呢?」

    奴兒哈蚩手在地圖上一點,道:「這裡。」

    黃太極順著他的手指看去,原來是錦州城。

    黃太極一驚,道:「阿瑪,那裡可是漢蠻子孫承宗修的關寧錦防線的第一個大型城池,城高壕深,很不好打啊。」

    因為太過吃驚,他忘了喊「父汗」,而是直接喊「阿瑪」。

    「漢蠻子孫承宗就是一隻豬,你居然會怕一隻豬,真不像是艾新覺羅的子孫哪。」

    奴兒哈蚩的其他幾個兒子全都笑了起來,對於八阿哥黃太極的膽小,他們早有微詞,現在父親指出來了,他們當然可以笑個夠本。

    黃太極的臉紅得跟塗了豬血一樣,饒是這樣,他依然堅持說道:「蠻子皇帝每年三百萬兩銀子的投入,孫蠻子修出來的城難道沒用嗎?」

    「有用,不過,對大明沒有,對我們大清有用。本來我們要攻擊山海關非常困難,因為一路上沒有補給。可是現在好了,孫蠻子修的關寧錦防線就像一串糖葫蘆一樣。我們先吃下錦州這顆糖葫蘆,得到一部分補給,再吃掉寧遠這顆糖葫蘆,又得到一部分補給,然後就可以攻打山海關了。我還有沒聽說過,哪家修防禦陣線是縱向修的。這不是給我們指路嗎?」

    「孫蠻子曾經放言,攻錦州,寧遠來救,攻寧遠,錦州來救。如果兩城南北夾擊,我軍不就危險了嗎?」

    「蠻子的軍隊已經被我們打怕了,哪裡敢出城和我們野戰。你等著看好了,老子打錦州的時候,寧遠城只敢乖乖地看著,不敢出城救援。其實,我倒希望他救援,這樣就可以圍點打援,消滅蠻子朝廷的有生力量。」(未完待續……)

    ps:(感謝訂閱的書友,順便滾鍵盤求推薦,求月票。明日雙更)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