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回到原始部落當村長

大道小說網 炎帝的傳說 文 / 老酒裡的熊

    生平簡介

    炎帝,傳說上古時期姜姓部落的首領,又稱赤帝、烈山氏,一說即神農氏(或神農氏的子孫)。相傳其母名任姒,一日游華山,看見一條神龍,身體馬上有反應,回來就生下炎帝。炎帝生於烈山石室,長於姜水,有聖德,以火德王,故號炎帝。炎帝少而聰穎,三天能說話,五天能走路,三年知稼穡之事。他一生為百姓辦了許多好事:教百姓耕作,百姓得以豐食足衣;為了讓百姓不受病疾之苦,他嘗遍了各種藥材,以致自己一日中七十次毒。他又作樂器,讓百姓懂得禮儀,為後世所稱道。其族人最初的活動地域在今陝西的南部,後來沿黃河向東發展,與黃帝發生衝突。在阪泉之戰中,炎帝被黃帝戰敗,炎帝部落與黃帝部落合併,組成華夏族,所以今日中國人自稱為「炎黃後代」。目前史學界同時支持另一種說法,即黃帝活動於黃河下游,泰山西側,炎帝活動於黃河下游,泰山東側,兩部落為了爭奪統治權,在阪泉也即逐鹿(兩者是指同一地點,皆在泰山周圍)決戰,黃帝戰勝並流放炎帝於南方(後召回),開創了華夏一統的局面。

    炎帝的傳說

    炎帝姓姜。相傳他牛頭人身,可能是以牛為圖騰的氏族首領。最初,這個氏族活動於渭河流域,另說活動於泗水流域(黃河下游),後來進入黃河中游,與九黎族發生了長時期的衝突。九黎族的首領叫蚩尤,獸身人面,銅頭鐵脖子,頭上有角,耳上生毛硬如劍戟,能吃砂石,可能是以某種猛獸為圖騰的氏族。他有兄弟八十一人,即八十一個氏族,是勇悍善戰的強大氏族部落。蚩尤把炎帝驅逐到涿鹿(今河北西北桑干河流域,或者今山東泰山周圍)。炎帝向黃帝求援,雙方在涿鹿大戰-場。蚩尤請風伯雨師興風作雨,造了大霧使黃帝的士兵迷失方向,黃帝請旱神女魃,把天氣放晴,造了「指南車」辨別方向。這場激烈戰爭的結果是蚩尤失敗,被殺死了。黃帝取得了勝利,被推舉為「天子」。

    史學界日趨支持另一種說法,炎帝同黃帝一樣是一種帝位,而炎帝一系世代居住在黃河下游,後期神農氏部落執掌炎帝之位,而黃帝族部落,公孫姓,興起於泰山西側,而此時的神農氏部落已經無力征討號令天下,黃帝開始征討諸侯,積蓄實力,在阪泉也即逐鹿(泰山周圍)與炎帝神農氏決戰,炎帝神農氏一戰被擊潰,黃帝得以號令天下諸侯,流放炎帝神農氏於南方楚地,而另有不服從黃帝號令的南方蚩尤部落,本是炎帝神農的部屬,揚言為炎帝報仇,糾集部眾與黃帝戰,數次擊敗黃帝,最後被黃帝利用計謀擊敗並殺,黃帝其後又先後平定蚩尤餘部——邢天氏叛亂,最終一統天下,同時考慮到炎帝眾望所歸,民望猶盛,後來將其召回輔政,合併炎帝神農氏部落,後稱炎黃部落

    另一說法是,炎帝一系世代居住在黃河下游,後期炎帝一位由神農氏掌權,而最後一代神農氏炎帝即是號稱烈山氏,阪泉氏的蚩尤,姜姓(東方的大姓,多聚集在今山東臨淄一帶,東海姜尚姜子牙是其後裔之一),當時天下混亂,諸侯並起,神農氏難以繼續掌控天下,黃帝崛起,意欲爭奪帝位,而支持傳統炎帝統治的部落與支持新興黃帝統治的部落在阪泉(也即逐鹿)決戰,阪泉同時也是炎帝最後的根據地,最後一代神農氏炎帝蚩尤作戰英勇,雖然此前炎帝繫在蚩猶帶領下屢戰屢勝,但最終被黃帝擊潰於泰山周圍,這是遠古歷史上少有的激烈的大戰,蚩尤後來被人們奉為戰神,每戰必祭,也是中國人頑強精神的象徵其後黃帝順勢封禪泰山,定都曲阜,建立了統一的華夏格局

    傳說為遠古時期部落首領,與黃帝同為中華民族始祖。《國語.晉語》載:「昔少典氏娶於有蟲喬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宋代《路史.國名》載:「炎帝后,姜姓國,今寶雞有姜氏城,南有姜水」。炎帝傳說在寶雞民間和官方流傳經久不衰。寶雞市區和南郊常羊山建有炎帝祠、炎帝陵,海內外炎黃子孫每年清明節和農曆七月七舉行盛大祭祀紀念活動。

    姜氏族為西戎族(或東夷族)一支,原為遊牧民族(或農耕部落),很早期便由西方進入中原。而當時在今陝西與河南交界處,居住著以蚩尤為首的九黎族(有說獨苗族),雙方因部落發展而發生長期衝突,炎帝不敵而退至今河北省一帶。據說因「炎帝欲侵凌諸侯」,後又與軒轅氏族姬姓之黃帝進行三次激烈的戰役,此次被認為是華夏民族第一場大規模的戰爭,稱為阪泉之戰(阪泉,今京郊延慶境內的阪泉村)。面對著統領熊、羆、貔、貅、?、虎為圖騰部落的強大對手,炎帝終告不敵,與之結盟並歸順之,黃帝以勝利的姿態結束了這場戰爭。

    炎黃聯盟不斷擴展,歸順之部落越來越多,但蚩尤始終不服,大戰一場在所難免。蚩猶帶領著九黎,與聯盟大戰於涿鹿(今河北省涿鹿村),是為傳說時代的第二場戰爭,稱為涿鹿之戰,所謂涿鹿中原,源出於此。最後蚩尤被打敗。從此姜氏族便與黃帝在中原安定下來了。「炎黃子孫」一詞,則為人們對中華文明的始祖炎帝和黃帝的追溯和尊奉。

    炎帝也是一個部落聯盟,《路史》說70世(一說17世)而有天下,《春秋命歷序》說一共傳8世,520年,或522年,或《易緯稽覽圖》的540年,而8世的名字在由神農開始在《山海經》、《帝王世紀》、《路史》不一致,一般認為最後1世名字是參盧,即帝榆罔,禪位黃帝后被封到潞,參盧之後叫「潞子嬰兒」。這裡在春秋時代是赤狄潞子國。武王封神農之後於焦。在越南15世紀《嶺南摭怪》中的《鴻龐傳》,和官方史書《大越史記全書‧外紀卷一》記載,神農的三世孫帝明南遊至無嶺,遇見一位仙女,生子名祿續,封為涇陽王,以治南方,國號赤鬼國(包括現在的越南)。涇陽王和洞庭君的女兒生子名崇攬,封為貉龍君,就是百越的始祖,史稱甌貉國,即越南史上最早的朝代鴻龐朝。

    炎帝≠神農氏

    神農氏和炎帝到底什麼關係?兩者是否為同一人呢?關於炎帝和神農氏的關係問題,學術界長期以來形成了觀點截然相反的兩派:一派認為炎帝就是神農氏。這一派的觀點現在佔上風,算是主流派,比如湖南的炎帝陵紀念館就是把炎帝作為神農來祭祀的,所以紀念館內就有炎帝償百草的主題。而另一派則認為炎帝和神農是兩個系統的人,扯不上關係,因此不可能是同一人。

    古代史書關於神農氏的世代記載是這樣的:神農氏統治經歷了七十個世代,(一說十七個世代)到黃帝部落崛起的時候才衰落下去了。這裡有一個問題前面忘了說明的需要說明一下,即神農氏以前包括神農氏的時代,像伏曦,女媧,神農這樣的稱呼乃是對於某個部落或者部落的若干代首領的統稱,而不是對唯一一個君主的稱呼。但是後世的學者們往往產生歧見,比如關於古蜀國的歷史記載中,很多人都認為蠶從和魚鳧是古蜀國的兩代君王,但是實際上蠶從和魚鳧乃是兩個分別長大數百年的古蜀國王朝,每個王朝都有十幾個世代。(《史記.五帝本紀》中也提到:黃帝崛起的時候,恰好「神農世衰」,黃帝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請注意這個「世」字。)這就是為什麼伏曦,女媧,神農的統治往往高達數百年乃至數千年的原因。按照一世三十年計算,那麼神農氏統治的時期大約為兩千年(如果是十七個世代則大約是五百年)黃帝的時代,在距今大約五千年以前,以此上推兩千年,大約就可以推斷出神農氏統治開始於距今大約七千年以前。

    但是,關於炎帝的記載則明顯和神農氏對不上號。和神農不同,關於炎帝的稱號是對某一個人還是對若干世代的部落首領的稱呼這一點是存在爭論的。有一種說法認為,炎帝經歷了八個世代。第一世炎帝叫神農,他的時代比黃帝的時代大約早幾百年。而和黃帝同一個時代的炎帝是第八世炎帝,他叫榆罔。這種說法,就把炎帝和神農串到了一起,即無論炎帝還是神農都是同一部落首領的稱呼。同一部落首領有不同的稱呼倒不奇怪,但是無論神農氏是七十個世代還是十七個世代,顯然都和炎帝的八個世代對不上號。因此,從這一點上來說,炎帝和神農為同一人的說法值得懷疑。

    【中文名稱】:涿鹿之戰

    【發生時間】:黃帝時期(公元前26世紀)

    【發生地點】:河北省涿鹿縣

    【事件介紹】

    涿鹿之戰

    涿鹿之戰,指的是距今約4600餘年前,黃帝部族聯合炎帝部族,與東夷集團中的蚩尤部族在今河北省涿縣一帶所進行的一場大戰。「戰爭」的目的,是雙方為了爭奪適於牧放和淺耕的中原地帶。它也是我國歷史上見於記載的最早的「戰爭」,對於古代華夏族由野蠻時代向文明時代的轉變產生過重大的影響。

    原始社會中晚期,逐漸形成了華夏、東夷、苗蠻三大集團。其中華夏集團以黃帝、炎帝兩大部族為核心。它們分別興起於今關中平原、山西西南部和河南西部。經融合後,遂沿著黃河南北岸向今華北大平原西部地帶發展。與此同時,興起於黃河下游的今冀、魯、豫、蘇、皖交界地區的九夷部落(東夷集團的一支),也在其著名領袖蚩尤的領導下,以今山東為根據地,由東向西方向發展,開始進入華北大平原。這樣華夏集團與東夷集團之間的一場武裝衝突也就不可避免了。涿鹿之戰正是在這種歷史背景下爆發的。

    據說蚩尤族善於製作兵器,其銅製兵器精良堅利,且部眾勇猛剽悍,生性善戰,擅長角?,進入華北地區後,首先與炎帝部族發生了正面衝突。蚩尤族聯合巨人誇父部族和三苗一部,用武力擊敗了炎帝族,並進而佔據了炎帝族居住的「九隅」,即「九州」。炎帝族為了維持生存,遂向同集團的黃帝族求援。

    黃帝族為了維護華夏集團的整體利益,就答應炎帝族的請求,將勢力推向東方。這樣,便同正乘勢向西北推進的蚩尤族在涿鹿地區相遭遇了。當時蚩尤族集結了所屬的81個支族(一說72族),在力量上佔據某種優勢,所以,雙方接觸後,蚩尤族便倚仗人多勢眾、武器優良等條件,主動向黃帝族發起攻擊。黃帝族則率領以熊、羆、狼、豹、雕、龍、?等為圖騰的氏族,迎戰蚩尤族,並讓「應龍高水」,即利用位處上流的條件,在河流上築土壩蓄水,以阻擋蚩尤族的進攻。

    「戰爭」爆發後,適逢濃霧和大風暴雨天氣,這很適合來自東方多雨環境的蚩尤族展開軍事行動。所以在初戰階段,適合於晴天氣環境作戰的黃帝族處境並不有利,曾經九戰而九敗(九是虛數,形容次數之多)。然而,不多久,雨季過去,天氣放晴,這就給黃帝族轉敗為勝提供了重要契機。黃帝族把握戰機,在玄女族的支援下,乘勢向蚩尤族發動反擊。其利用特殊有利的天候--狂風大作,塵沙漫天,吹號角,擊鼙鼓,乘蚩尤族部眾迷亂、震懾之際,以指南車指示方向,驅眾向蚩尤族進攻,終於一舉擊敗敵人,並在冀州之野(即冀州,今河北地區)擒殺其首領蚩尤。涿鹿之戰就這樣以黃帝族的勝利而宣告結束。戰後,黃帝族乘勝東進,一直進抵泰山附近,在那裡舉行「封泰山」儀式後方才凱旋西歸。同時「命少?清正司馬鳥師」,即在東夷集團中選擇一位能附眾的氏族首長名叫少?清的繼續統領九夷部眾,並強迫東夷集團同自己華夏集團互結為同盟。

    涿鹿之戰的結果,有力地奠定了華夏集團據有廣大中原地區的基礎,並起到了進一步融合各氏族部落的催化作用。取得這場戰爭勝利的部族首領黃帝從此成為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並被逐步神化。涿鹿之戰為我們中華民族在發軔時期決定日後基本面貌的歷史性「戰爭」。

    【中文名稱】:阪泉之戰

    【發生時間】:黃帝時期(公元前26世紀)

    【發生地點】:阪泉(今河北省涿鹿縣東,-說今山西運城解池附近)

    【事件介紹】阪泉之戰

    阪泉之戰

    時期(約公元前26世紀),在黃帝征服中原各族之戰中,黃帝與炎帝兩部落聯盟在阪泉(今河北涿鹿東南,-說今山西運城解池附近)的一次交戰。

    神農氏後,中原出現兩大部落聯盟。其首領分別為炎帝和黃帝,據傳皆少典氏後裔。炎帝長於姜水(渭水支流,今陝西岐山東),以姜為姓。其族沿黃河流域向東發展進入中原,成為黃河中游地區的強大部落聯盟。黃帝長於姬水(即岐水,今陝西境,亦有他說),以姬為姓,東進中原後,居:於軒轅之丘(今河南新鄭西;比),稱軒轅氏(又稱縉雲氏、帝鴻氏、有熊氏)。其族形成包括姬姓12部落的部落聯盟。黃帝經常進攻附近有肯歸附的部落,勢力不斷擴大。炎帝也在不斷擴大自己勢力,兩大聯盟終於暴發衝突。黃帝率領以熊、羆、貔、貅、虎、雕、歇、鷹、鳶等為圖騰的各部落,在阪泉之野與炎帝各部落交戰。經三次激烈戰鬥,黃帝部落聯盟終於獲勝,初步建立了黃帝對中原地區的領導地位。

    華夏形成

    華夏是古代中國中原地區各族的合稱,亦作「諸夏」。據部分史學家的研究,中國古代的部族可分為華夏集團、東夷集團和苗蠻集團。它們經過長期的交往與融合,到春秋時期基本同化,成為秦漢間所謂「中國人」的三個主要來源。

    華夏集團以炎帝族和黃帝族為主體。兩族最初居住在陝西,後來各自逐漸東遷。黃帝族順北洛水南下,又東渡黃河,沿中條山、太行山向東北發展,形成晉南的黃河一帶許多姬姓國,如虞、楊、韓、魏等。炎帝族也有一部分順渭水東下,沿黃河南岸向東發展,形成姜姓國家,如申、呂、齊、許等。他們在東進過程中,不斷擴大自己的勢力。

    阪泉之戰是黃帝與炎帝之間為爭奪部落聯盟首領而進行的戰爭,炎帝族戰敗,併入黃帝族,華夏逐漸形成。其後黃帝在涿鹿之戰中打敗了東夷集團的九黎族首領蚩尤,勢力擴大至今日的山東境內,華夏集團得以空前擴展。據載虞、夏、商、周都是黃帝的後裔,經過幾千年的歷史發展過程,華夏在中國歷史中的地位便逐漸確立了.

    炎帝的貢獻

    炎帝對中華民族的生存繁衍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一、制耒耜,種五穀,奠定了農工基礎。耒耜的使用和種五穀,解決了民以食為天的大事,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為人類由原始遊牧生活向農耕文明轉化創造了條件。

    二、嘗百草,開醫藥先河。據《帝王世紀》載,神農「嘗味草木,宣藥療疾,救夭傷人命」。為嘗百草,一日之間而遇七十毒。炎帝炎帝在與大自然,與疾病作鬥爭中,為後世醫藥事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三、立市廛,首辟市場。據《周易•系辭下》載,神農『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神農發明的以日中為市,以物易物的市場是我國貨幣,商業發展的起源和基石。

    四、治麻為布,民著衣裳。原始人本無衣裳,僅以樹——揚悅耳,迴盪整個山谷……祭祖區內還修建姜炎聖母宮和神農閣。西山腰有百草堂、藥王洞建築,既是研究中醫中藥的場所,又可以為群眾看病。陵墓區:穿過殿堂往南,便是一條筆直的通往後山頂的小道。炎帝陵就在這後山頂上。人們迫不及待地登上陡峭的、層層相疊的台階,直至登上第999個台階,才算終於到達常羊山的中峰頂。這是個龐大的圓形陵墓,墓塚周圍用青石砌築,墓碑上刻有「炎帝陵」四字。四周松柏成林。墓前通道兩邊為歷代帝王塑像,陵家後為頌揚炎帝功德的詩詞、楹聯和繪畫作品的碑林。陵墓東連天台山風景名勝區,北隔蒙峪河與諸葛山相望,南邊松柏成林,越林梢可遠眺高聳人云的秦嶺大散關,向西俯視清波滾滾的姜水,姜水縈繞姜氏城北流人渭河。陵墓整體以山取勢,古建成群,三面凌空,給人以雄偉、神聖、肅穆、古雅、幽靜的感覺。「國之大事,在祀與戒。」「蓋古聖之功德,惟帝最大。故後世之報享,帷帝最隆。」作為農業、醫藥和市場的創始者,炎帝神農氏在歷代祀典中,一直居於崇高的地位。海外僑胞、港澳同胞和大陸各界人士紛紛來炎帝陵祭祖拜謁。這裡有**、李鵬、趙樸初、周培源、周谷城、楊靜仁、張愛萍、王首道、錢偉長、江華、王任重、耿飆、張平化、嚴濟慈、蕭克、羅青長、屈武等人的題字、題詞,也有社會各界人士留下的墨寶。

    炎帝行宮

    炎帝行宮是一處重要的炎帝遺存,位於山西省高平市東北14.5公里的故關村。

    該宮建於村中偏南,創建年代不詳,至遲在明代已有。座北面南,單進院。現有正殿、午台、聖賢殿等。正殿三間,進深六椽,前殿懸山頂。院內現存,明、清碑四通。

    據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重修炎帝行宮碑」記載:「神農炎帝行宮磐基在故關裡村前,肇基太古,無文考驗,祠在換馬村東南,現存墳塚,木欄繞護,然祠與宮相去幾百餘步也。」

    炎帝文化

    炎帝文化是傳承幾千年的中華民族文化之源,是凝聚全世界炎黃子孫的民族之魂,更是激勵華夏兒女不屈不撓、頑強拚搏、創新奉獻的精神之光。

    我們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炎帝神農氏與黃帝軒轅氏以各自的偉大歷史功績,均被尊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受到普天下炎黃子孫的世代崇敬。

    據《周易》、《管子》等先秦文獻的有關記載,以及長江流域包括湖南多處發掘考證的距今七千至九千年的古文化遺存表明,炎帝是中華農耕文明的創始者。相傳炎帝始種五穀以為民食,製作耒耜以利耕耘,遍嘗百草以醫民恙,治麻為布以御民寒,陶冶器物以儲民用,削桐為琴為怡民情,日中為市以利民生,剡木為矢以安民居,重演八卦以探天象,後在南巡中為民治病採藥,日遇七十毒而不輟,終因誤嘗斷腸草而「崩葬於長沙茶鄉之尾」,即今湖南省株洲市炎陵縣的鹿原陂。炎帝功昭日月,德澤後世。他所開創的原始農耕文明,使先民們改變了茹毛飲血、以漁獵和採集野果為全部生活來源的狀態,開始走上創造性的社會,可以說是我國歷史上的第一次「綠色革命」。特別是世代流傳的炎帝率領眾先民鏖戰洪荒的艱苦創業精神,自強不息的開拓創新精神,厚德載物的民族團結精神,更是中華民族自尊、自立、自信、自強精神產生的源頭和典範。

    炎帝在神農時代開創了豐富多彩的原始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由此而形成的炎帝文化與黃帝文化融合為炎黃文化,是中華文化的源頭。炎黃文化博大精深,綿延不衰,培育了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炎黃子孫為中華民族的崛起而奮鬥不息,為我國的社會進步和人類文明的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海內外炎黃子孫都有著對自己偉大民族和共同祖先的認同感和自豪感,炎黃文化已成為維繫海內外炎黃子孫愛國情結的巨大精神力量。

    2001年10月,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炎帝陵基金會和株洲市人民政府在北京聯合舉辦了「炎帝文化與21世紀中國社會發展」學術研討會。到會的專家、學者一致認為,人類文化是影響和推進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我們必須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貫徹**同志「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著眼於在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宏偉目標,既大膽借鑒和吸收外國的有益文化成果,又重視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以構建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先進文化。為此,我們要加強對炎帝文化的研究,弘揚炎帝的崇高精神,以增強民族凝聚力和戰鬥力,為加快現代化建設和祖國統一大業的進程、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鬥。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