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回到原始部落當村長

大道小說網 東夷溯源 文 / 老酒裡的熊

    東夷,是一個在學術上指代的名詞,而東夷作為一個名詞則來自於周代,周人為了記述歷史就把中原東的眾部落稱為東夷,事實上他們只有一個部落自稱為「夷」,後來這個詞被史學界統一用來借指史前中國生活於今山東,淮河地區,活動在今泰山周圍的被稱為夷的眾多部落、方國的一個名詞範疇。在漢時朝鮮,日本也被稱為東夷。東夷,即東邊的夷人,「夷」,古山東話中音同「人」,原意為「一人負弓」(《說文解字》),與華是同位語。東夷文明作為華夏文明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有人認為後李文化(距今約8300年),歷經北辛文化(距今約7300年)、大汶口文化(距今約6500年)、龍山文化(距今約4500年)、岳石文化(距今約3900年),都是東夷文明,他創造出了燦爛輝煌的文明,同中原文明,關中文明,和諸多南方文明,一同構成了整個華夏文明的系統體系,是黃河文明乃至整個華夏文明的主體和淵源之一。不過,這個觀點有很多人反對。

    作為東夷文明對華夏文明的貢獻,首先體現在華夏的名字上:「華」來源於「東夷之人」(《孟子》)有虞氏舜帝姚重華,華原意為眼睛裡的瞳孔,重華即為兩個瞳孔的意思,而初始是指舜帝統率的一個叫重的東夷氏族裡的人民。而華則指古代先聖的後代,有仁厚大德者的後代,東方的貴族。《謚法》曰:「仁聖盛明曰舜。」按先秦文獻記載,有虞氏是帝舜建立的中國歷史上先於夏朝的第一個朝代,雖然這個朝代還帶有若幹部落聯盟的痕跡。中國現存最古的一部史書《尚書》,即以《虞書》為開篇。

    《王制》云:「東方曰夷。」夷者,柢也,言仁而好生,萬物柢地而出。故天性柔順,易以道御,至有君子、不死之國焉。可以看出,東方的部落文明大多比較溫順,民風比較淳樸和善良,人民自覺的遵守傳統的禮儀習俗,崇尚自然有序,萬物各得其所。可以說達到了老子所崇尚的小國寡民,安居樂業的這種很高的道德水準,所以又號稱「君子之國」,「不死之國」。當然,東夷文明也誕生出許多史詩英雄,至今流傳著許多美麗而悠久的神話傳說,東夷先民同其他地區文明的先民一同開拓出了整個華夏文明的雛形。

    從嚴格意義上說,東夷文明是古代中國早期黃河下游地區文明的主要代表,創造了燦爛的文明,發明了煉銅技術和弓箭等先進科技,燒造出了薄如紙、黑如漆、音如鏡的蛋殼陶,製造出了原始曆法和最古老的文字,在原始農業的基礎上,興起了家禽飼養業和釀酒業,早在龍山文化時期,東夷人就已經進入階級社會,並出現了國家,標誌著文明社會的開始。他們崇拜太陽和東方,多以鳥、鳳、龍、蛇為圖騰,少數以蜘蛛等為圖騰,部落眾多,人丁十分興旺,大致分為以太昊伏羲氏-女媧部落(風姓)和少昊金天氏部落,以及後期的黃帝部落,炎帝部落(姜姓),蚩尤部落(姜姓),后羿部落,誇父部落,有虞氏部落(姚姓)等,還有一些嬴姓部落等。其中,黃帝部落和炎帝部落後期陸續西遷,進入山東西部,河南東部,古代黃河南部,淮河北部的中原地區,開創了中原文明的時代,其後,來自關中的文明佔領並中斷了中原地區的發展,將北方的文明中心帶進黃河上游的關中,使關中地區在隨後的很長一段時間成為中國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最後一個東夷部落建立的王朝商王朝,被來自關中文明的西周所滅,不僅用武力佔領並洗劫了中原的人口和財富,並且脅迫東夷部落與之聯盟,並滅掉了兩個當時東夷最大的國家奄和薄姑,在此基礎上分別建立了兩個周王室在東方最主要的封國——齊國和魯國,齊國的第一任國君是「興周800年」的姜尚,魯國的第一任國君是「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和製作周禮的周公旦,可以說對與東夷的關係當成了當時的頭等大事,但是這兩個王室中,姜尚是炎帝后代,東海之人,是東夷貴族,同時輔佐周王,也是西周的外姓諸侯,而周公旦是西岐貴族血統,由於都是西周的諸侯,與周圍的東夷小國的關係貌合神離,有時甚至是敵對關係,隨著春秋戰國時代的來臨,兼併戰爭不斷,齊國精兵簡政,果斷拋棄繁瑣的西周禮儀,改為大力推行當地的東夷習俗,並陸續兼併周邊東夷小國,迅速崛起為春秋首霸和戰國七雄,但是,魯國卻嚴格的堅守西周的禮樂文化,國家卻始終積貧積弱,再加上與周邊的東夷國家的戰爭頻繁,國力日漸衰微,戰國末期被楚國所滅

    但是,齊魯兩國在春秋戰國800年的恩恩怨怨,卻為新的齊魯文明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以孔子儒家學派的誕生為標誌,東夷文明已經徹底完成了跳躍,成功的升級成為了更加發達的齊魯文明,這一文明形態至今仍是山東地區的主流文明形態,而其文化內核——儒家文化,不僅繼承了土著東夷文明的實用、自然、寬容的精髓,也融合了關中文明強調階級、秩序、尊卑的思想,前者也是齊文化的精髓,孔子從中提煉出了「仁」的思想,後者也是魯文化的精髓,孔子從中得出「禮」的結論。於是,這一融合了整個黃河流域文明的新的兼容並包的內核,也就成為了整個中華文明的內核,在歷代統治階級的積極提倡下,成為了統馭整個中國封建時代的思想基礎。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