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回到原始部落當村長

大道小說網 第二十章 文明緣起 文 / 老酒裡的熊

    「村長到底要這麼多人做什麼?」

    木青腦袋裡其實也在想這個問題。

    以我對原始語言的掌握水平,以及現有原始語言詞彙的數量看,要跟木青解釋清楚這個問題是一個具有很大挑戰性的問題。

    不過幸而木青也沒有問。

    從社會發展史來看,只有當原始村落的規模愈來愈大,安全感愈來愈高,生產能力愈來愈強,生活物資愈來愈多的情況下,才有可能進行更深入的社會會分工,才會誕生更多的技術和發明。

    「倉廩實然後知禮節。」

    茹毛飲血的原始社會進化到文明社會,其中一個重要的條件就是--在生產工具的大發展後出現生產過剩!

    然後才會有文化和文明!--餓著肚子是寫不出好詩來的。

    從新石器時代進化到農耕時代,有幾個重要的社會進步標誌。

    一是產業誕生--從狩獵中誕生了畜牧業,從採摘中誕生了農業。

    二是文字出現,從「結繩記事」,用巖壁畫描述生活到使用具有抽像表達能力的「文字」,是一個質的飛躍--從形象思維到抽像思維的飛躍。

    文化和文明有了最重要的載體!

    目前我要做的就是在歷史前進的關鍵地方,往滯澀的車輪上推上關鍵的一把!

    從而啟動文化時代。

    從前期所做的工作來看,隨著人口的增加,以及生產工具的改進,狩獵者--主要的食物生產者--在總人口中所佔的比例,從最開始的大約三分之一,減少到目前只需要十分之一,90%以上的人就可以從事其他工作。

    所以我才得以修築圍牆,建設畜欄,建築房屋,擴大陶器生產,開創農業,甚至在部落衝突中有足夠的機動力量可供使用--如今還能夠從事較大地域範圍的貿易活動。

    在這種條件下,是該「創造」文字的時候了。

    我決定在「村子」裡開辦「學校」!

    但有幾個工作必須得同時開展--農業將在今年的豐收後成立專門的「部門」來管理,畜牧業需要將範圍從畜欄內圈養擴大到能在草原上放牧,村子的圍牆應當加以改進,基本的生存技術應當擴散!

    文明的發展有一個基本的規律:金字塔規律--當已有的技術和文化大面積擴散後,就會催生下一個層次的技術和文化。

    我們已經普遍比其他部族發展高出了一個層次,如果這個差距愈來愈大,會導致部族間的不平衡,加大出現衝突和其他部族衰亡的可能--像陶器就是一例,不是因為陶器,就不會流「第一滴血」!

    所以我決定將魚網、骨(或石)矛、弓箭等技術先擴散出去--看得出來,木青對眼前的部族優越地位已經習慣了,對這幾項技術的擴散有一點不太滿意。

    不過稍後將要讓他噴血的是另一個任務--認字--我滿眼同情地看著這個30多歲的「學生」:同學--該你入學的時候了,老師我不會因為你超齡就放過你!

    現在先讓他輕鬆地憂鬱幾天。

    我讓騎兵們散佈出去幾項「通知」:

    「大元神族」歡迎各部族前來「相親」,所有的「神族」青年只有在能使用和製作石矛、魚網、弓箭的條件下才能參加相親,而且這一次我們不會把相親與陶器貿易聯繫起來,誰相上了「神族」青年,在「人員對等流動」條件下,可以把這些「技術人才」帶走!

    從吳山族俘虜過來的戰士們只要通過培訓,就有資格參加相親--我已經很難核實究竟哪些人是「已婚」的,就乾脆同意吳山族所有人都可以參加相親--吳果除外!

    (民政局的同志在不在哪?喂!就是找你--辦結婚證哪!)

    從人事管理角度講,人才流動是有利於共同進步的。康佳公司人事部沙經理曾在講座中跟我講:如果我們公司的人才流向了其他公司--起碼我們為社會培養了人才!

    話說回來,要是沒有吳山族這些戰士,我們的「單身人士」還真的不夠。

    後來有的部落學精了--你們「大元神族」不是沒有足夠的「女單身」嗎?沒關係,只要你培訓好了的戰士,我用兩個女青年換一個!不用相親!而且換過來的「技術人才」馬上配備老婆一名。

    這直接導致了本村木駝、馬齊他們負責的「木矛培訓班」、「魚網培訓班」、「弓箭培訓班」的生意火爆--現如今,「技術人員」就是吃香啊!而本村的人口總量也急速上升。

    人員的頻繁往來讓我不得不將預留的十間「人口發展儲備房」先作為了「培訓教室」和「涉外賓館」。

    同時「神器」大減價--五歲以上的小孩子,只要長到和「神族」騎兵帶的箭一樣高(大約90厘米),就可以兩個人換一口鍋,一個人換三個碗!

    這讓木青更加不得要領--村長要「小學」的苦心他是不明白的。

    另外騎兵還有一個任務,就是建設和確立「草原賓館」的「戰略基礎」地位--「狡兔三窟」,僅得免其不死,我們不能只有村子做為戰略後方,至少得有一個互為犄角的戰略支撐點--何況將來從「山洞文化」過渡到「平原文化」,也需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

    從此至少有一半的騎兵長期以「草原賓館」作為活動的基地。

    甚至在那裡還有了一名「老虎」親自帶出來的徒弟作為「軍營廚師」。

    在其周圍30公里內,再也沒有狼群能立足。

    木青的任務還是以建設為主--重建一道新的圍牆!

    這一次我要把「基本農業用地」都規劃一部分在圍牆內--因為那600畝粟地在野豬的多次偷襲下,已損失了130餘畝--實在是防不勝防啊!

    從長遠來看,這是我們的「種子用地」啊!--乾脆圈起來!

    這一次的牆是長方形的,全使用石基土坯牆,上面用木板蓋頂,地面高度達到2.8米,設計有箭垛,平均厚度為50厘米。

    邊長為800米-1200米,是不太規範的長方形--說梯形可能更接近些,以山洞那邊的石壁作為一道天然牆,把原來的村子整個圍了起來。面積擴大了16倍。

    同時牆外規劃了一道深2米,寬4米的壕溝,第一期壕溝是挖牆體用土產生的土溝,剩下的以後再逐步完善。

    不過原來的莊稼地那邊是不用壕溝的--牆外是極陡的坡,人和獸都以從那裡難以上來。

    就這樣,整個山背可用的平整地面基本上都用了起來!

    已經能滿意很長一段時間的發展需要了。

    木青的任務艱巨而繁重,儘管村子人口不斷在增加,但小孩子比例太大,在他手裡可用的壯勞動力只有不到100人,加上幫忙的「准勞動力」--老人和小孩,總共不到150人。

    就這樣土魯還要和他爭用來繼續建房的人手。新住房也在不斷新增中--儘管談不上真正的「二期工程」,工作量也不小,基本上得有10個人專門做這件事,其中主要的土魯的徒弟,多數已經對建房所需要的土工和木工技術能夠熟練掌握了,這也是我所要求的。

    一片繁忙中,初秋,梓燁的一週歲生日到了,470畝莊稼在同時大豐收!

    「大元村小學兼成人掃盲班」也將要開學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