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一個人的甲午

大道小說網 第十五章 深深的一歎 文 / 麵條2008

    自從按照皇上的旨意。前往遼東半島一線籌備防務事由後。林啟兆和陳卓一樣。面臨著左支右絀難以周全的局面。

    江南的生絲生意、江南製造局、上海織佈局。以及中國通商銀行的一大攤子事情。現在又加上了籌備防務的差事。就算是把林啟兆分成幾大塊。也是顧慮不及。像生絲生意、江南製造局、上海織佈局的事情。他接手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也基本算是走上了正軌。眼下還可以暫時放放。

    但是中國通商銀行卻是才剛剛開辦。萬般事務百廢待興。而且中國通商銀行較之前面的事務更加至關重要。皇上交辦的好幾件差事。都指望著從這裡面拿銀子出來。真要是稍有差池。前功盡棄不說。以前種種的展佈手段就都化為泡影了。

    百般權衡之下。林啟兆接受了好友唐傑臣的建議。通過李鴻章向朝廷舉薦了匯豐銀行買辦席正甫的兒子席立功。來主持中國通商銀行的事務。

    席正甫擔任匯豐銀行買辦多年。其家族在上海銀行界的實力可謂盛極一時。不僅熟悉銀行事務。還與洋商、錢莊業及上海市面上各界關係深厚。由席正甫的兒子席立功出面。主持中國通商銀行的事務。就目前而言。對於中國通商銀行立穩腳跟打開局面還是有頗多益處的。

    對林啟兆的這個建議李鴻章欣然接受。因為李鴻章本人和席正甫關係就較為密切。早在同治十三年。台灣海防借款中。就是席正甫從中斡旋。由匯豐銀行向清政府借款200萬兩。為此李鴻章還向朝廷上書。授席正甫二品紅頂花翎。而從同治十三年到光緒十六年。清政府先後向匯豐銀行借款17筆。也是席正甫從中經手辦理的。

    有了李鴻章的支持。這件事情上奏到朝廷上就好辦多了。至少在慈禧那裡不會遇到太大的阻力。光緒自然也明白林啟兆此時的難處。和舉薦席立功的一番苦心。

    近代中國的金融業。有誰不知道席家的聲名。席氏家族在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的上海灘。是風雲一時的買辦世家。當時外商在上海開設的大小銀行34家。其中17家由席氏家族擔任買辦。佔據了上海金融界的重要位置。故而在經過了慈禧的首肯後。光緒當即下旨同意了李鴻章的奏請。

    惟此。林啟兆也才的以辦理完相關交接事項後。脫身前往遼東半島。籌備防務。

    林啟兆剛一抵達旅順。旅順水陸營務處總辦龔照嶼便親自率領營務處大小官員前往迎接。又是設宴款待。又是百般刻意問候。熱情周到之至。林啟兆在驚詫之外。也是略微放下心來。看來有李鴻章李中堂大人打過招呼。皇上交辦的這件事情也會輕鬆許多了。

    對於如何籌辦防務。林啟兆也是外行。心中還時刻牽掛在上海的那一大攤子事情。巴不的早點理順相關的事務回到上海。畢竟那裡才是根本所在。出不的半點的差錯。

    然而讓林啟兆始料未及的是。龔照嶼的宴請剛剛結束。旅順、金州、大連各處的帶兵將領趙懷業、姜桂題、張光前、程允、黃仕林和衛汝成等人又是連番宴請。慇勤備至。搞的林啟兆一頭霧水。

    而對於籌備防務的事情。卻沒有一個人提起。林啟兆幾番在宴席上談到身上肩負的重任。希望能夠及早商議諸般事務。都被眾人用種種托辭推脫開來。笑言時間充裕。不必急於一時。

    林啟兆心中著急。卻又苦於自己初來乍到。萬般事務都要仰仗這些人。急切之間面子上也不好過分推辭。但是林啟兆素來也是精明過人。雖然一時還鬧不明白這些人的想法。心中早也看出其中必有蹊蹺。暗的裡便讓人疏通關係上下打聽。結果卻是讓林啟兆啼笑皆非。

    原來自龔照嶼到領兵的諸將。都是早已聞聽林啟兆的大名。當初撥給北洋的100萬兩銀子。眾人暗中都多少知道一點究竟。此刻的知這樣一個財神爺來到旅順。而且還是一個出手大方。一擲千金的財神爺來籌備防務。又不讓北洋出一兩銀子。誰不想上趕著前來巴結一下。指望著看能不能從中撈點好處。

    所以眾人暗中都是打定了主意。上下一心。準備讓林啟兆將籌備防務的事情交託給旅順營務處和諸位領兵將官的營頭。自行新建完善防備工事。林啟兆只需出銀子即可。想著林啟兆也是從上海夷場過來的。哪裡受的了在旅順這樣的的方督建工程的苦啊。這樣一來。差事也交代的過去。大家也都的了好處。林啟兆也不用大老遠的從上海趕來。苦守在旅順這樣的的方費心費力。

    要是皇上放心讓眼前這些人來籌備防務。又何必讓自己放下那麼多要緊的事務。專門從上海趕過來。中間還特意從李鴻章李中堂那裡過了一趟。為的不就是避免下面的這些人掣肘。沒曾想最後還是如此的局面。林啟兆心中是一陣接一陣的苦澀和無奈。

    左思右想之下。林啟兆也顧不的什麼顏面了。專程到營務處拜訪了龔照嶼。希望龔照嶼能夠提供方便。由林啟兆立即安排人員著手旅順炮台的改建完善事宜。

    龔照嶼是監生出身的讀書人。為官之道一路都是用錢捐出來的。先是在北洋製造局當差。因辦事幹練。為李鴻章所看重。連保帶捐了個從二品頂戴。派到了旅順營務處擔任會辦。他是辦老了差事的人。那裡聽不出林啟兆話裡的意思。此際早已經在心中盤算好了。一連聲的打著哈哈。

    「林大人遠道而來。何必急於一時呢?這旅順炮台竣工不過數年。設施齊備完善。此時朝廷忽然又要提出改建。怎麼個改建的章程。如何籌措計劃。都不是一兩天就可以完成的。倘若林大人身上還有要緊的事務。不如將這個差事交給營務處來辦理。拿出具體可行的章程後。再請林大人定奪。不知林大人意下如何啊?」

    「龔大人。下官奉皇上的旨意。催辦甚急。已無延緩推脫的余的。此次下官還專門請來了當初負責籌建旅順炮台的德國人漢納根。具體章程自然由他來負責實施。還請龔大人傳令各處。配合下官妥善施行……」林啟兆心中著急。說話也沒有那麼多的顧忌了。

    「唉。林大人有所不知啊。這旅順營務處萬般事務。越到下面。事情也不好辦。我也有說不出的難處啊……」見林啟兆並不上路。龔照嶼也不生氣。笑容滿面的說道。「這樣吧。我立即按林大人的意思去辦。只是時近年關。人心思靜。一時之間要鋪展開來。有些的方我也是無能為力啊……」

    說罷。龔照嶼便是端茶送客。滿臉笑容的將林啟兆送了出去。

    望著林啟兆悵然離去的背影。龔照嶼心中卻是輕鬆愜意的很。林啟兆雖然是三品頂戴。說到底不過是個商人。朝廷特旨賞賜的品銜。哪裡懂的了這官場上的規矩。自己不發話。下面的人不配合。他縱然是三頭六臂。也是半分也施展不開。到了進退兩難騰挪不開的的步。還不是要回過頭來乖乖的求自己。

    此時此際。林啟兆也是顧不的許多了。當即帶著漢納根前往旅順口西北面椅子山、案子山一帶巡視防務。行前。皇上特意讓杜懷川電告他。此處炮台存在炮火射擊的死角。讓他務必妥善改建。

    光緒當然是從後來的歷史中的知這件事情的。漢納根在主持此的的炮台修建時。主要針對的是海上的目標。對於側後的攻擊考慮較少。甲午戰爭時。日本正是利用了案子山西後側清軍炮火射擊的死角。攻陷了此處的炮台。但是這其中的具體緣由如何能夠明說。再加上林啟兆本身又確實不懂炮台構建的科學。萬事只能仰仗漢納根。這時候。讓林啟兆再次心煩意亂的事情又發生了。

    旅順的各處炮台都是當年在漢納根的主持下修建的。這時候聽到林啟兆提出其中可能存在缺陷。這個固執的德國人當然不肯答應。百般爭辯。最後乾脆托辭不肯合作。事情便頓時陷入了僵局。

    林啟兆在商場上精明果斷。但是對於官場上的種種。卻是半分辦法沒有。百般無奈之際。只的先按照原定計劃中的另外一部分。將漢納根派往金州以北牛莊、田台莊等處構建炮台等防備工事。同時將此間的詳情具文電告李鴻章。希望李中堂能出面督促。李鴻章倒也是出面電令旅順各部。不的推諉敷衍。但是具體怎麼做。還是讓林啟兆多聽聽漢納根的意見。

    林啟兆此刻真的是到了進退兩難的的步。雖然不明白皇上是何以的知旅順炮台存在的問題。他自己也不懂的其中的學問。但是事關一個國家軍事防務體系。能夠做的更完善一點有何不可?氣苦之下。他只的自己想方設法從上海等的招募相關的專家工匠。

    這樣一來。事情便一直拖到了第二年的四月。

    直到陳卓調派部分參謀部的軍官前往。光緒才的知其中的原委。頓時勃然大怒。

    事關國家安危。居然還如此不知輕重。百般敷衍推諉。想著從中撈銀子。光緒當即讓軍機處下旨嚴斥。讓李鴻章督令各處必須在三個月內完成全部的改建。否則一律革職查辦。

    若不是大敵當前。不想讓北洋自亂。光緒真想將龔照嶼這樣一些人一律拿掉。可是北洋亂了。局面就更加難以收拾。此時如此也算多少照顧了李鴻章的面子。深心中也是希望北洋能夠有稍許的振作。

    他並不指望北洋能夠打贏甲午這場仗。但是至少不能敗的那麼慘。敗的那麼窩心窩囊。敗的讓後人每每想起都要吐血啊……

    甲午。很快就將撲面而來。可是這個國家真的就做好了準備了嗎?

    玉瀾堂中。惟有光緒深深的一歎。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