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一個人的甲午

大道小說網 第十六章 迷霧中的開始(七) 文 / 麵條2008

    紹基在心中歎了口氣,臉上卻是恬淡從容說道,「治小鮮,國事艱難非一日而致,亦非一日之功可就,康先生於維新變法,目光還是要放得長遠些,過猶不及啊!………」

    著,吳紹基看了一眼在康有為身後沉默肅立的梁啟超,目光一動笑著說道,「今日登門拜會康先生,卻還是有事要與康先生商議。康先生的弟子卓如,文采斐然學識過人,我向來都是非常喜愛的,此次奉旨總督兩江,想請卓如屈尊到我幕府參贊政務,不知道康先生可准允?」

    康有為正就維新變法談的興起,冷不防被吳紹基輕輕一帶,就將話題轉到了一邊,還提出讓自己最得意的學生梁啟超到他幕府,心中頓時有些不知所措。

    「這個,這個………卓如他年輕識淺,恐怕有負制台大人的厚望啊!」康有為遲著,一時也不知道該如何措辭。

    「無妨,年輕正需要歷練,經驗也需要積累,卓如大才,將來必定會有大作為!」吳紹基輕輕擺了擺手,不動聲色的說道,「不瞞康先生,這也是皇上的意思。皇上讓康先生主持時務報,這其中的深意恐怕康先生體察的還不夠深啊!以輿論為喉舌,不僅是鼓動造勢,更加重要的是改造人心,剛剛康先生所言之維新變法,倘若天下人都不知道何為維新,何為變法?昏昏然一片懵懂,試問新如何維?法如何變?………

    如今京城中有嗣同主持時務報,現在卓如又去了兩江,將來再有更多的康門弟子,像種子一樣撒播到大江南北,引領風氣之先維新變法深入人心,方才能有維新變法的根基,這就是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的道理啊。」

    康有為先是一驚,繼而便心中一震,以他的聰明才具自然有些聽明白了吳紹基話裡話外的意思,難道自己倡導主張的維新變法在皇上眼中還缺少根基,還要等待時機?

    心中藏著些的問有為臉上便有幾分陰晴不定,茫然的拱手說道,「既然是制台大人吩咐,學生敢不從命。卓如,以後你就跟著制台大人到兩江去,努力學習政務要辜負制台大人對你的一番厚愛…………」

    梁啟超慌忙躬身行禮,臉上還帶一絲驚詫的神情,那雙眸子卻是灼灼閃亮倒是有幾分處變不驚的味道。

    雖然並不是很明白,皇上何特意交代讓自己把梁啟超帶到兩江去,不過梁啟超的才華,吳紹基卻是向來都很欣賞的章才氣縱橫又言之有物,尤其是剛剛一眼望去,梁啟超於驚異中透出的那份沉穩內斂的神態,倒是很合吳紹基的脾性,心中更是多了份喜愛。

    「不著。我在上海還要停留幾日你們這位林啟兆林大人還有些事情要商議。卓如盡可妥善安排候我地消息就行了…………」吳紹基微微額首。轉頭又對康有為說道「康先生。此次登門拜訪這裡還有一件要緊地事情。需要和康先生細細商議一番。」

    「制台大人吩咐便是。商之說萬萬不敢當。」康有為客氣地一拱手。目光沉沉地望著吳紹基。心中卻對眼前這位兩江總督忽然有些琢磨不透地感覺。

    吳紹基收起嘴角地笑容。神情一肅正色說道。「自從皇上親征田莊台以來。我大清一掃先前地頹勢。連戰連捷。康先生想必也已經聽說了。近日我大清又在山東半島大捷。全殲日軍第十七聯隊。然而眼下要真正打敗日本。卻又是不切實際地幻想。原因就在於我大清地北洋艦隊遭受重創。已無力扼守我大清地海防。沒有海軍。我大清只能被動挨打。又談何克敵制勝?

    皇上在田莊台時。便已經談及要重振北洋艦隊。此前也已委託林啟兆和英國方面聯繫。打算從英國購買三艘先進戰艦。然而國庫空虛。甲午這一戰打下來。國家地財政已經到了艱難萬分地時候。根本拿不出銀子來購買戰艦。近日我和林啟兆商議。想請康先生出面。以康先生地人望影響。以時務報為喉舌。號召天下募集購買軍艦地款項…………」

    聽到這裡。康有為已經隱約明白了吳紹基地意思。只是這件事情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是很難。一時他也有些猶豫不絕。沉吟著說道。「為國分憂。學生義不容辭。只是數目如此巨大地款項從民間募集。學生擔心心有餘而力不足。反而誤了皇上地大事。」

    吳紹基靜靜地望著他。從容說道。「不知康先生可曾聽說過日本那艘擊沉我致遠艦地吉野號。當初原本是我大清向英國訂購地。日本聞聽後。全國上下共同募款。生生從我大清手中把這艘軍艦搶了過來。日本這樣一個爾小國尚且能夠如此。我大清四萬萬臣民。不要說一人一兩銀子。就是四分之一。都有一萬萬兩之巨。我大清又有什麼做不到地?………」

    停頓了一下,見康有為神情

    吳紹基展顏一笑道,「當然,一萬萬兩不過是個比計艱難,恐怕連一錢銀子都是拿不出來的,皇上也斷然不會同意從民生上打主意。我和林啟兆商議過了,也沒有指望太多,只要能夠募集60萬兩左右,我大清的這道難關便是過去了,將來展佈經濟,未嘗不能改變我大清財政捉襟見肘的局面,不知康先生以為如何?」

    這其中其實還有一層意思,吳紹基沒有明言。便是這件事情只能由像康有為這樣的在野清流來做,而不能由朝廷出面。皇上剛剛站穩腳跟,這個時候向天下募集款項,難免會遭人詬病,以為朝廷如當初辦海防捐般巧立名目,不僅會質疑皇上治理國家的能力,於皇上將來展佈新政的大計也會造成影響。

    然而這件事情真正辦起來,又確實是非常為難竟是600萬兩銀子的巨款,談何容易辦到?成當然是名利雙收,倘若不成,恐怕於此時康有為的聲望也會有損,說不得還會落下個自不量力的笑柄。

    正當吳紹基以為康有為會有所瞻前顧後的時候,沒有想到話音剛落,康有為便猛然站了起來,昂首說道,「制台大人請放心生雖然一介書生,然位卑不敢忘憂國,只要是於國家有利,學生何計榮辱得失,這件事情制台大人就交與學生吧。」

    罷,康有為躬身一禮仰之間,滿是慷慨激昂之氣。

    錯愕之間,吳紹心中也不由得感慨萬千樣一個人物,才學、見識、膽識都算得上是人中翹楚,卻偏偏心氣太盛,鋒芒太露於朝政時務又過多書生意氣,恐怕皇上終究不會重用於他。

    惋惜之餘,吳紹基不免刻勸勉了幾句,「康先生的大才我是知道的,這件事情交與康先生,我再沒有不放心的道理。不過世間的事情從來沒有一蹴而就的事都需張弛有度,能做出多大的局面出來做出多大的局面出來,不可操之過急步步的為之,總能慢慢見出成效來。

    募款之事拜託康先生了,其中的具體細節就和林啟兆商議著辦,我在兩江靜候康先生的佳音!」

    話已經點到了,能不能懂得,就要康有為的了。吳紹基振身而起,含笑抱拳一拱手,帶著林啟兆轉身離去。

    ………………………

    日本廣島的一處日式庭;,屋頂上還依稀有些殘雪,門口兩個矮小精悍的日軍士兵持槍筆直的站立著,四周肅然而安靜。

    夜色中,是廣島城內遙遙的燈火閃動,在這樣一個寒冷漆黑的夜晚,顯得無比寂寥。

    屋內的日式榻榻米上,上操六神情嚴峻的端坐在條桌前,目光冷冷的注視著對面的玄洋社頭目頭山滿。

    對於玄洋社這樣以日本浪人為主的秘密組織,不管是伊籐博文這樣的政治首腦,還是以川上操六為代表的軍隊勢力,在如何使用的態度上面,一直都顯得有些猶豫和矛盾。

    像玄洋社這樣以暗殺和秘密活動為主的組織,一旦參與到政治勢力的角逐中,其潛在的破壞性是不可預見的。像1889年發生的日本浪人萊島恆喜朝外交部長大|重信投擲炸彈,導致大|重信右腳殘廢的事件,據傳就是玄洋社的頭山滿背後指使。只是因為萊島恆喜當場自盡,而大;重信又是伊籐博文的政敵,這件事情最後不了了之。為此,無論是伊籐博文還是陸軍大將山縣有朋,都對玄洋社的存在保持高度警覺,並對玄洋社的行動加以限制。

    而與此同時,在日本謀求擴張,尤其是向朝鮮和清國延伸勢力的時候,玄洋社這樣的組織又是必不可少的輔助,日本政府和軍隊無法實施或者不便參與的行動,往往都要借助於玄洋社來完成。

    沉默片刻後,有些惴惴不安的頭山滿低著頭,壓低聲音問道,「川上閣下,伊籐博文首相對於朝鮮的行動計劃是否已經批准了?」

    川上操六冷淡的看了頭山滿一眼,並沒有回答頭山滿的話,反而皺著眉頭問道,「山東半島的戰事你聽說了?清國已經發起了山東半島的攻勢,帝國陸軍第十七聯隊在山東全軍覆沒,局勢已經惡化到了極點!……」

    頭山滿無聲的點了點頭,目光閃爍不定。

    「帝國陸軍在山東半島的局面已經岌岌可危了,」川上操六有些惆悵的歎了口氣,「伊籐博文首相此時正在東京與各國公使斡旋,能夠獲得怎樣的結果並不樂觀,這樣的局面下,我們不能不考慮最壞的結果,就是帝國最後被迫從山東半島撤軍,來爭取外交上面的主動,那樣一來,朝鮮就是帝國在這塊大陸上面最後的生命線了,我的意思,你明白嗎?」

    頭山滿不動聲色的望著川上操六,他當然明白川上操六的話,此前玄洋社一直在朝鮮密謀針對朝鮮王室的行動,就是為了爭取朝鮮脫離清國藩國的地位,謀求在日本佔領下的獨立,從而驅

    在朝鮮的勢力為日本獲得在朝鮮的主導權。只是也並不樂觀啊!

    「川上君,據我所知清**隊正在向朝鮮漢城進軍,其主力一部距離漢城只有不到裡的距離,一旦清**隊攻陷漢城,我們此前的全部展佈謀劃都將變成泡影,如果帝國再失去了朝鮮,帝國積累二十多年國力發動的與清國之戰,就將變成一無所獲的局面。不能再猶豫了,必須馬上下決斷啊!」頭山滿俯身言辭急促的說道。

    川上操六有些不屑的哼了一聲「攻陷朝鮮?恐怕清**隊沒有這樣的實力吧?帝國陸軍已經調集了一個旅團的兵力增援朝鮮,朝鮮和山東半島不同,在山東半島,清**隊是內線作戰,後勤保障軍隊運輸都佔據優勢,可是在朝鮮卻完全不一樣國喪失了制海權,海路運輸已經被帝國切斷,只能依靠陸路運輸面對那麼漫長而艱難的後勤運輸線,清**隊根本無力去發動一場規模較大的戰鬥,他們這樣做,不過是在威脅帝國為未來的和談增加籌碼而已。」

    應該說,身為參謀次長的川上操六,在對待朝鮮的態勢上,判斷還是相當犀利和精準的。清國在朝鮮的駐軍只有新建陸軍第三鎮一個鎮的兵力,一旦立見尚文旅團到達朝鮮,帝國軍隊在兵力上面將不再處於劣勢加重要的是,清**隊從清國國內向朝鮮運輸後勤軍需會因為戰線漫長而陷入無比艱難的局面,這一點他相信清**隊不會不明白攻不過是一種手段,就像戰爭是政治的延續一樣有一切最後也許如伊籐博文閣下說的那樣,將通過政治手段來解決。

    但是對於頭山滿的玄洋社密謀的那個行動計劃,川上操六還是非常贊同的,並且竭力說服了伊籐博文同意實施這樣的計劃。通過朝鮮王室的獨立,來謀求日本在朝鮮已然確立的地位,將為帝國獲得在那塊大陸上的跳板,並有助於日本未來拓展生存空間。

    然而外交上面嚴峻形勢也是必須考慮的,一旦出現差錯,必將引來國際社會的一片指責,所以在面對頭山滿提出的朝鮮計劃的時候,他和伊籐博文首相一樣,顯得異常的慎重和小心翼翼。

    「難道帝國就這樣等待下?」頭山滿猶豫不決的抬起頭,一時之間心中滿是困惑,如果不準備實施在朝鮮的行動,今日川上操六叫自己過來又是什麼用意?

    「只能等待,等伊籐博文首相和各國幹旋的結果,無論最後結果是好是壞,現在都必須等待下去,除非真的到了帝國必須從山東半島撤軍的地步,否則朝鮮的局面不容許有任何的動盪,這就是我今天叫你過來的目的…………」川上操六神情嚴厲的看著頭上滿,充滿警告意味的目光讓頭山滿下意識的坐直了身體,恭謹的望著川上操六。

    「你們此前擅自與朝鮮大院君聯,密謀在朝鮮的行動計劃,一旦造成不可預見的結果,你和你的玄洋社能夠承擔責任嗎?你們是承擔不起帝國國運這樣沉重的責任的,這樣的責任只能由帝國軍隊和伊籐博文首相來承擔。

    這一次就算了,但是記住點,無論何時何地,玄洋社的一切行動都必須在帝國軍隊的控制範圍內,否則帝國軍隊將對玄洋社的行動進行斷然干預,明白嗎?」

    頭山的後背頓時滲出一層冷汗,川上操六這樣的話無是一次嚴重的警告,他當然明白也能夠體會出,川上操六今天能夠對自己說出這樣的話,想必也是伊籐博文首相與陸軍方面達成一致的結果。

    「請川上閣下放心,玄洋將堅決服從帝國軍隊的指揮,絕不會擅自行事的。」頭山滿雙手放在腿上,鞠躬說道。

    見自己的警告已經收到了效果,川上操六淡淡一笑,「雖然如此,但是伊籐博文首相對你們玄洋社的計劃還是有所肯定的,你們可以按照計劃進行準備了,帝國軍隊將會全力配合你們的行動,但是這樣的計劃帝國軍隊是不便參與的,所以你們必須保證這次行動萬無一失,至於何時開始行動,等待伊籐博文首相的裁斷吧!………不要太著急,我相信那一天已經不遠了……」

    完這句話的時候,川上操六臉上沒有絲毫的輕鬆,反而顯得無比的凝重和憂慮,帝國與清國的這一戰,如果最後的命運是要靠玄洋社這樣一次政變來獲得,真不知道對帝國前途來說,是不是一種悲哀?

    所有被前面兩三章搞得有些頭痛的朋友不要著急,治理國家僅僅有激情是不夠的,很瑣碎很厭倦,通常都是這樣開始的。不要著急,風雲突變馬上就要開始了。

    最近訂閱、月票、打賞都有點少哈,都去看盜版了,掩面痛哭,聲淚俱下,這心裡面的苦,該向誰去訴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