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一個人的甲午

大道小說網 第三十七章 生如夏花(一) 文 / 麵條2008

    緒二十一年六月

    在經歷了吵嚷紛爭和耐人尋味的一個多月後,山縣有朋憑借自己在陸軍和政界中的威望,聯合大山巖和陸奧宗光等人,以大山巖出任日本首相,迅速穩定住了日本國內的騷動情緒,伊籐博文遇刺事件掀起的驚濤駭浪,終於隨著日本政府的正式表態,漸漸的平息了下來。

    對於日本政府在這次事件中的理智和妥協態度,英國公使歐格訥表現出了從未有過的熱情和支持,畢竟東亞的局勢在一系列的風雨動盪之後,總算可以暫時的穩定了下來,英國也可以從容將目光投向世界其他地方,避免了深陷在東亞糾纏不清的衝突中不能自拔。

    當然,這種表面上的和平的態勢並不像想像中的那麼簡單,事實上在背後也摻雜著許多幕後的交易。日本方面也充分利用了英國在此次事件中的尷尬處境,在提出妥協讓步的同時,強烈要求英國方面公開承認日本對朝鮮南部事實上的佔領。

    而這一點,也恰恰符合此時英國方面的心態,尤其是英國駐華公使歐格訥,他在提交給國內的報告中,著重指出了此時朝鮮問題的嚴峻性,在未來的日子裡面,大清和日本這兩個相互敵視的東亞國家,都有可能利用朝鮮問題大做文章,一旦處置不當,就必然會爆發激烈的衝突,因此,由英國出面維持住一個穩定的朝鮮局勢是必要的,同時也是現實必須的結果。至於朝鮮自身的態度時根本不在考慮之列。

    同時出於對那大清皇帝的警惕格訥還親自前往紫禁城,與那位大清皇帝進行了一番深入的交流,雖然誰也無從知曉兩人究竟具體談了什麼,但是從其後歐格訥給國內提交的報告,和他對外發表的聲明可以隱約猜到,他很有可能是得到了那位大清皇帝關於朝鮮問題的某種承諾。

    至此,東亞局勢在夏天明的陽光下逐漸趨向了緩和,大清和日本方面都未再就朝鮮問題提出任何異議。

    在朝鮮的中方的軍隊,也按照雙方事實佔領的區域,劃分出了一條比較模糊是雙方都還能夠接受的分界線。

    而一直到三個月後,當國方面忽然提出將在兩年內,向大清提供一千萬英鎊的低息借款,以幫助大清改善其混亂的財政體系的時候東亞的西方外交界中的部分嗅覺敏銳的人士,才從這樣一個不同尋常的舉動中捉到了一絲奇怪的信息,再聯想到此前那位大清皇帝默認了英國方面對於朝鮮問題的表態,私下裡都不約而同的猜測,當初那位大清皇帝的承諾恐怕也不是沒有代價的吧…………

    ……………………

    京豐台大營

    此時旗招展。戰馬嘶鳴。一隊隊原新建陸軍第一鎮在地名字叫陸軍第一師地官兵。按照各自地編製為三個方隊。在高舉著指揮刀地軍官帶領下邁著齊整地步伐整隊進入豐台大營地較場內。準備接受檢閱。

    滾滾地腳步聲沉悶地雷聲一。激盪起漫天地塵煙。讓人地心都似乎要隨之跳了出來。豐台大營較場檢閱台前。一個士兵高舉著一面原新建陸軍地軍旗。像一尊雕像一般。一動不動地屹立在陽光下………

    早在半個多月前。光緒便頒布了上諭。定於光緒二十一年六月九日。在豐台大營舉行盛大地閱兵儀式。一是檢閱剛剛完成整編地陸軍第一師。二是借此機會向中外彰顯大清地國威軍威。

    據說在此前地廷議當中。皇上地意思原本是要在京城裡面。為在甲午中屢建戰功地新建陸軍第一鎮。現在整編而成地陸軍第一師。舉行一個盛大地入城儀式。以此表彰他們在甲午一戰中為國家建立地功勳。

    然而這樣地想法剛剛提出。便遭到了軍機處所有軍機大臣地一致反對。就連翁同、杜懷川這樣緊跟皇上之人。也是明確表示了反對地態度。而老成持重地李鴻章。也出面強烈反對這樣過於激烈地舉動。他擔心這樣做會引來朝野物議。要是此時別有用心之人在背後煽風點火。再驚動了院子裡面地太后。牽連出不必要地是非出來。反而把好事辦成了壞事。

    見眾人都是異口同聲的反對,光緒仔細思量之下,似乎此舉也有不妥之處,隨即便將入城儀式改為在豐台的閱兵儀式,但是堅持一點,此次閱兵儀式准予京城的官員百姓前往豐台大營觀閱,要讓百戰生死過後的將士們,感受到舉國上下對他們赫赫功績的敬意。

    「不能讓血染沙場的將士們寒了心,要讓天下人都明白,為國而戰是何等榮耀之事!…………」光緒在養心殿東暖閣內以不容置的口吻向眾人展示了自己的決心。見皇上都定下了這樣一個調子,原本眾人都有些擔心屆時人員嘈雜擁擠,恐怕會釀成事端,此時也不好再多說什麼,便議定由軍機處頒布上諭昭告天下。

    消息一傳出,京城內外頓時沸騰一片,酒樓茶館大街小巷一時之間熱鬧的簡直沒邊了。要說在這天子腳下萬方中樞的京城,見過的世面多了去了,閱兵也不是什麼稀罕事,可自大清開國以來,何嘗有過讓首小民都能從旁一睹軍容威儀的事情啊。這股子興奮激動勁,就像是外面明晃晃的陽光一樣,讓整個京城都有些架不住要眩暈的感覺了。

    提前四五天功夫,便有賣茶水糕點各種小食的小商販們,像牽了線一般的湧向豐台大營,在豐台大營外搭起了棚子。就連這段時間京城裡面滿腹怨言的旗人子弟們,此時也是心思複雜的坐在茶館裡面,望著大街小巷中熱鬧場面有些說不出來的味道。

    這次編練新式軍隊皇上是下了大動作的,不顧滿朝親貴和京城旗人的眾口反對,乾脆利落的將神機營裁撤了。這可是如今京城裡面,旗人唯一拿的出手來的,勉強可以算作精銳的軍隊了,皇上裁撤綠營這些也就罷了,拿自己個人開刀,砸旗人子弟的飯碗,這不是壞了祖宗的規矩了嗎?可甭管怎麼反對鬧騰,皇上一概不理會是三下五除

    機營給裁撤了。

    好在後來從朝廷裡面又傳出消息,神機營除了老弱病殘之外,其餘的官兵還是要留用的,據說要成立一個保安團用來維持地方治安,好歹大部分人的飯碗是保住了滿京城呼號連天,就差跪到乾清門的旗人子弟才算消停下來。

    如今皇上又大張旗鼓的要在豐台閱兵,旗人子弟心裡自然一百個一萬個的不舒坦不樂意,雖說這軍隊也是保咱大清的江山,可這裡面要是顯不出旗人的身份地位,這份彆扭的滋味當真是沒法說。眼巴巴瞧著京城裡面如同砸開了鍋一般群結隊的相約到時候去豐台大營看閱兵儀式,終於還是有不少旗人架不住那份新鮮熱鬧勁著鳥籠蛐蛐罐一搖一晃的奔了過去,臨了還不不倒旗人的架子著腿撂下一句話,爺不就圖了樂子嗎?………

    光緒二十一年六月九日這天豐台大營內外是熱鬧的就快翻天了,從京城裡一下子湧過來一兩萬人,坐轎子的,騎馬的,趕著馬車的,還有三三兩兩徒步而來的,像潮水一般擠得是密密實實。好在軍機處提前也作了應對的準備,責成陸軍第一師專門在豐台大營較場外,劃出了一大片空曠的區域,還讓順天府派出大部分差役,陸軍第一師也派出了一個營的兵力,在現場維持治安,這人山人海的場面才沒有出什麼亂子。

    然而讓人意外的是,直到閱兵儀式開始後,在現場的所有人才發現,這次豐台大營的閱兵儀式竟然是由奕領銜的軍機處主持,由總參謀部參謀長陳卓擔任閱兵指揮,而皇上根本就連面都沒有露…………

    豐台大營外東:的一個小山坡,居高臨下,剛剛好可以將豐台大營較場內看得清清楚楚。這個地方,原本是陸軍第一師的訓練場地,此刻靜悄悄的一個人影都沒有。

    不過旁人並不知道的是,個地方方圓五里之內,提前三天便被細密的梳理了一遍,看似沒有人,實際上由外到內戒備森嚴,任何人都嚴禁靠近這片區域。

    不過也有例的,此時,光緒正站在一架馬車旁邊,舉著望遠鏡不動聲色的注視著豐台大營內的閱兵儀式,在他身邊,顧思渝手裡也拿著一個望遠鏡,紅撲撲的臉蛋上面是掩飾不住的興奮和激動,嘴裡還不時發出嘖嘖的讚歎聲。

    一陣震天的炮聲響過,豐台大營較場內肅然一片,緊接著幾騎快馬從轅門外疾馳而來,馬蹄聲像密集的鼓點一般,讓人心頭一陣怦怦直跳,此刻就連一直喧嘩嘈雜的百姓人群,也頓時安靜下來,一個個墊著腳跟脖子伸的老長,恨不得把眼珠子都放到較場內。

    幾快馬從整齊劃一的軍陣前疾馳而過,在檢閱台前猛地停了下來。為首之人正是新任陸軍第一師師長齊廣洋,只見一勒韁繩端坐在高高揚起馬蹄的馬背上振聲吼道。

    「陸軍一師整隊完畢,請求檢閱!」

    站在檢閱台上的奕,何曾見過這樣盛大肅然的場面,今日又是以自己為首,這樣的榮耀和光彩,此時滿臉的笑容都快從臉上掉了下來。

    奕環顧了周圍幾個軍機大臣一眼,呵呵的笑著說道,「這麼著,那就開始吧!」

    站在奕身側的陳卓點了點頭,猛地跨前幾步走到檢閱台中央,一臉肅然的拔出佩劍往空中一揮,驟然間,整個較場內嘩的一聲,所有隊列如同一個人一般,在舉著指揮刀的軍官指揮下,開始列隊走過檢閱台前。

    「楚越,快看,那個是不是陳卓?」顧思渝此時舉著望遠鏡,胸脯激動的一起一伏,一個勁的催問光緒。

    光緒只是微微一笑,指著較場內說道「那個站在檢閱台上著指揮刀的就是陳卓。」

    顧思渝把望遠鏡在手裡擺弄了半天,忽然放下望遠鏡撅著嘴說道,「太遠了,我看不清楚他的臉。」

    望著她那副既興奮又失望的神情,光緒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那我可就沒有辦法了,這是我能找到的最好的望遠鏡了,這個地方都是拖了不少關係才進來的,要是把你放到百姓堆裡,你連人影都看不到。」

    顧思渝氣呼呼的瞪了光緒一眼,忽然莞爾一笑珠在眼眶裡轉了轉,一看就知道又在打什麼主意了。

    「看不出來你還挺有本事的嘛,算了,原諒你了。要不這樣改天把陳卓請到我家裡,我煮咖啡給你們喝正的巴西咖啡………」

    「那可不行,我可沒有那麼大的面子,你以為陳卓是誰都請的到的啊?」光緒故作嚴肅的說道,心裡卻怎麼也想不通,這個小姑娘怎麼就這麼上心了,還非得看清楚不可。這陳卓成天冷面冷臉的什麼看頭嘛。

    「不請拉倒,我讓我大哥去請有林啟兆大人,他們出面總行了吧。」看得出顧思渝今天是特別高興點都沒有沮喪勁,竟然是早就胸有成竹的樣子。

    光緒只是靜靜的含笑望著她著她任性的樣子,心裡面像一塊浸水的海綿一般,溫暖而濕潤。

    此時,較場內猛然響起一陣地動山搖般的喊聲,「皇上萬歲!陸軍第一師威武!…………」

    顧思渝就像是錯過了什麼似的,慌忙舉起望遠鏡,一邊看一邊揮著手說道,「你快看,你快看,他們走過來了,太威風了,比洋人的軍隊都還威風…………」

    過了許久,顧思渝似乎想起了什麼似的,放下手中的望遠鏡轉身問道,「咦,你怎麼不參加檢閱呢?你不是也是新建陸軍的嗎?」

    早就知道這個小姑娘回這樣問,光緒故意顯得很無奈的說道,「今天檢閱的是陸軍第一師,我是總參謀部的,所以不參加。」

    「原來是這樣………」顧思渝點了點頭,顯得非常遺憾的神情,「這樣的儀式,錯過了真的很可惜啊!」

    著,顧思渝偏著頭,仔細的打量了光緒幾眼說道,「我知道你是誰了……」

    光緒猛然間一愣,難道林啟兆他們洩露了自己的身份?一時之間,竟然也有些不知所措。

    顧思渝似乎沒有覺察到光緒神情的變化,背著手墊著腳尖,像跳舞一般在地上走動著,嘴裡說道,「我看了你以前發表在時務報上的文章了,是林啟兆大人找來的,我沒有想到你那麼厲害,在甲午前就將我們國家和日本的形勢說的清清楚楚,唉,可惜當時沒有多少人相信啊………」

    媽的,林啟兆會辦事,有前途!光緒忍不住在心裡感慨了一句,不過也猜得出林啟兆這樣做,估計是不知道怎麼去解釋自己的身份,所以拿報紙來掩飾而已。

    正準備借這個話題拓展開去的時候,顧思渝忽然靜靜的說道,「其實你寫的那些道理我也不是完全明白,但是我看的出來,你是很希望我們這個國家富強起來的,這一點真的很像我一個朋友的語氣………」

    「是誰?」光緒下意識的問道,心裡竟然微微有些緊張。

    顧思渝臉微微紅,揚起頭說道,「是我同學的哥哥,在舊金山,他經常給我們演講,和你說的都很像,不過,他和你們不一樣………」

    顧思渝忽然壓低了聲音,神秘的樣子說道,「他說我們這個國家要有希望,就必須推翻滿清**,建立民主共和,就像美國那樣,成為一個民族自由的國家,你覺得他說的對嗎?」

    光緒的臉慢的沉了下去,靜靜的看了顧思渝片刻,光緒看似不經意的問道,「你在舊金山的時候,認識一個叫孫文的人嗎?」

    顧思渝想了想搖了搖,「不認識,也沒有聽說過。」

    「這話以後不要在外面亂講,在大清講這些話,是要殺頭的,明白嗎?」光緒有些心緒煩亂的說道。

    顧思皮的吐了吐舌頭,「我知道我不會對別人說這些話的我是相信你,把你當做我的朋友,而且我真的覺得你身上有些東西和我那個朋友很相像,是不是男人都是這樣的,熱血,衝動,有理想,滿腦袋都是國家民族啊………」

    「也不完全是,年輕的時候是這樣,了就不這樣了。」光緒搖了搖頭忽然有些說不出來的沉鬱。

    「我們這個國家就是太老了,所以很多時候讓人看不到希望。對了,你在美國讀書,應該知道在英語裡面們這個國家被稱作china,而這個詞原本的意思應該是瓷器。在西方人眼裡們這個國家就像是一件瓷器,外表精美,可是輕輕一碰就碎了。如果因為它不堅固易碎,就要把它砸爛了重新再做一個,你能保證做出來的就一定精美而堅固,如果做出來的還是一件瓷器又怎麼辦呢?……………………」

    顧思渝咬著嘴唇懂非懂的望著光緒,忽然有些不好意思的笑著說道「你說的太深奧了,我都沒有聽太明白在美國學習的是音樂,鋼琴聽過鋼琴彈奏嗎?」

    「聽不明白沒有關係,如果有一天你見到你那位朋友,就把我剛才問你的話問問他,聽聽他怎麼回答。」光緒轉頭望著遠處,目光深深的,有些無法言喻的茫然。

    顧思渝也似乎察覺到了什麼,像是犯了錯的小孩一樣,低著頭站在光緒身邊說道,「我是不是說錯什麼了?我知道你們這些新建陸軍的軍官都驕傲的很,都很忠於皇上,我也沒有說他說的就是對的,我只是好奇,看了你寫的文章覺得你很有學問,所以想問問你。」

    光緒回過頭,看著她那副可憐巴巴的樣子,不覺笑了起來,「我也是隨便說說而已,但是你要記住了,不要再對別人提起這些,尤其是不熟悉的人,是要殺頭的!」

    光緒用手在喉嚨上面比劃了一下,做出很兇惡的樣子。

    見光緒沒有生氣的樣子了,顧思渝一下子又恢復了剛才活蹦亂跳的樣子,皺著眉頭說道,「才沒有那麼嚴重,你這是在嚇唬我,我只是轉述別人的話,又不代表我自己。我當然也希望我們國家富強,可那應該是你們男人的事情……」

    到這裡,她似乎忽然間想到了什麼,猛地往前一步緊緊的盯住光緒說道,「我想起一件事情了,你老實坦白,是不是你每天讓人給我送花啊?」

    光緒一愣,不知道她怎麼忽然想到這件事情上去了,隨即很嚴肅的搖了搖頭。

    「你撒謊,我在京城就認識你一個人,不是你還能是誰?」顧思渝咄咄逼人的說道。

    光緒忍不住大笑起來,剛剛的鬱悶似乎也被她這個樣子全部一掃而空了。

    「是我讓人送的,怕你不喜歡,所以沒有告訴你………」

    「你以後還是不要給我送花了,」顧思渝忽然皺緊了眉頭,有些說不出來的古怪神情說道。

    光緒情不自禁的收起笑容,有些奇怪她忽然如此神態。

    「在西方,一般的禮儀,男士送給女士的都是玫瑰花,」顧思渝抬頭看了光緒一眼,忽然不說話了。

    「怎麼回事啊?這沒有什麼不對啊?」光緒大為驚奇的望著她。

    「才不對呢,你去看看你送給我的話,什麼杜鵑,牡丹,芍葯,反正什麼花都有,倒是才採摘下來還沾滿露水,可是把我那裡都快變成萬國花展了,要是在美國,別人都會笑話我的。」

    光緒一愣,頓時明白了她的意思。媽的,小德子這個太監,給老子丟臉丟大了。

    「從明天開始,每天一束玫瑰花,我保證!」光緒忍住笑說道。

    「我才不稀罕呢。」顧思渝看了光緒一眼,轉身拿起望遠鏡大聲說道,「不許和我說話,不許影響我,我要看閱兵儀式!」

    這章寫到這裡都快四點了,寫的很有感覺,其實我也不喜歡太沉重的東西,我希望保持這樣的狀態。大家多給我點掌聲,掌聲,鮮花在哪裡啊?對了,不要亂七八糟也給我弄一大堆花過來,一點點月票,一點點打賞,一點點訂閱就夠了。

    兄弟們,晚安,我累死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