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空降抗日突擊營

第六卷 浴血奮戰 第530章、虎!虎!虎! 文 / 馬臉微漾

    夏威夷群島(hawaii),是美國五十個州里唯一以3個元音結尾的州,位於太平洋的北部,為太平洋上的交通要衝,呈西北西棗東南東向分佈,原為王國,距離美國本土3,700公里,總面積16,633平方公里,屬於太平洋沿岸地區。(1_1)

    1893年美國基督教傳教士率領所有教會成員,推翻了當時的夏威夷王國,並於1894年以夏威夷共和國臨時政府名義,開始了統治權。為此,身為土著和純正血統的夏威夷第一個女王,同時也是唯一末代女王被逼退位,將王位交給了美國人杜亨,由其出任了夏威夷共和國臨時政府第一任總統。

    1898年在徹底肅清島內最大殘餘勢力西班牙移民後,美國人開始在珍珠港修建艦艇修理廠、干船塢、燃料供應站、碼頭和必要的海軍設施。其後,又在1919年和1922年在那裡設立了潛艇基地和航空站。

    到20世紀30年代前後,隨著美日之間戰略要衝的疊合、交叉以及政治、外交矛盾的不斷加深,珍珠港優越的地理位置很快凸顯出來,並被美國升格為為太平洋的前進基地,得到了海空軍方面的高度重視。在大興土木數年間,珍珠港便一躍成為美國在太平洋最重要的海空軍基地之一,其水域面積多達32平方公里,平均水深約14米,最多可以停泊500艘艦船,還可以為航空母艦、核潛艇、巡洋艦等大型海軍艦隻提供維修、保養等服務。

    而在珍珠港中有一個島嶼,則是美國空軍的一個專用空港——也就是十分著名的福特島海軍航空站。

    也正是有了前面殖民者英國、法國以及西班牙人對珍珠港的持續掠奪中的持續投入和建設,再到最後美國人的永久性佔有並大興土木,這座太平洋上的珍珠港在島鏈之間的主要樞紐作用,便從未有過如此地位凸顯地呈現在了所有世界列強的眼中。

    東距美國西海岸,西距日本,西南到諸島群,北到阿拉斯加和白令海峽,無論從哪個方向。去往何處,都可以在夏威夷群島畫個圓,然後依次為中心的2000海里——3000海里之間。將沿途連接成片。小鬼子南進計劃,如果要大開大合而不是小打小鬧,那麼先在太平洋上奪取制空制海權就意味著南下的道路暢通無阻,就必須先摧毀珍珠港。

    無論是誰。珍珠港在這個時代的這個年份,都是一個絕對繞不過去的名詞。

    對孟遙乃至整個突擊營而言,同樣如此。

    通過小鬍子希特勒在前而「海獅計劃」在後幕後所能推動的,只是一場外圍戰而已,其作用最多是隔山打牛。敲山震虎,讓無數的小弟哭喊著去找美國老大求援。

    而只能耐心等待小日本偷襲珍珠港,卻是羅斯福絕不能容忍的事件。因為除了19世紀墨西哥戰爭中美國領土被入侵過以外,目前還沒有任何一國敢對美國領土發動攻擊。這一天的到來,對任何一個美國人來說,都將是一種恥辱。(1_1)

    而孟遙和突擊營,辛辛苦苦「養了這麼久的魚」,而且自兩年前的歐戰第一天爆發之日起。多少大事發生。他們硬是忍住了無數誘惑,以及那來自內心的無數衝動,不就是要等到這一天,小鬼子終於耐不住寂寞伸手到美國的鍋裡撈食吃,而能做到兩年如一日不動聲色,容易嗎?

    不容易。1939年9月1日。小鬍子一次出動62個師、160萬人。分毫不差地一舉進攻波蘭,從而揭開了二戰全面爆發的序幕。

    可是有誰知道。在德軍隆隆推進的鋼鐵集團中,有多少突擊營的影子在其中隱隱閃動。

    瞧瞧。隨著小鬍子順風順水在歐洲西、北和東南各地戰果收穫,從1940年4月到次年6月,僅出動7個師便攻陷丹麥、挪威,並且徹底控制丹麥王國,迫使丹麥王室締約《**產國際協定》……緊接著又以130個師微弱兵力擊潰了西歐多個國家的147個師的聯軍,相機佔領荷蘭、比利時、盧森堡,並迫使英法聯軍40個師、33萬人,被迫進行了一場震驚世界的敦刻爾克大撤退,而徹底退居英倫三島一隅。

    在隨後對丘吉爾的英國進行大規模空襲的同時,志得意滿的小鬍子最後以62個師,風捲殘雲地將最後堅守的南斯拉夫、希臘收入囊中。

    英國人退出歐洲大陸爭雄,法國獨力難支,很快全面繳械投降,很快便成立了賣國的維希法國政權。

    1941年,小鬍子希特勒突然將槍口對準東歐,不動聲色地分別將匈牙利,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斯洛文尼亞拉入其軸心國,範疇,意圖明確地逼迫各國同樣簽訂了《**產主義協定》。

    可歎斯大林同志,在德軍幾乎拿下整個歐洲之際,卻僅憑著手中一紙秘密簽訂的《德蘇互不侵犯條約》,仍在做著他渾水摸魚、趁火打劫的美夢。一方面趁勢吞併巴爾幹國家,並尋機在德軍兵鋒之後橫掃芬蘭,大報蘇芬戰爭之仇,企圖通過擴大自己的版圖,建立起一條所謂堅不可摧的「東方防線」。

    而另一方面,在蘇德之間的數條鐵路之上,每天卻還風馳電掣地奔跑著無數趟的列車,滿載著紅色蘇聯的石油、鐵礦、木材和糧食、牛羊,為小鬍子龐大的戰爭機器不斷地輸血。

    好,這一天——1941年6月22日,終於讓斯大林睜大了眼睛。

    1941年6月22日,完成了歐洲大陸大半霸業的希特勒,突然撕下了此前溫情脈脈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以事先擬訂好的一份代號叫「巴巴羅沙」的計劃,出動190個師、共達550餘萬人,3700輛坦克,4900架飛機,47000門大炮和190艘戰艦,分三路向蘇聯發動突然襲擊。

    猝不及防的紅色蘇聯,原本期待值頗高的所謂「東方防線」上的各個要塞和關隘,猶如豆腐渣工程一般一觸即潰。

    戰爭初期的兩個星期。整個蘇聯紅軍,全線敗退多達450公里,一路放棄波羅的海沿海地區。其中24個師被徹底擊潰。20個師損失超過60%的人員和裝備。白俄羅斯首府明斯克淪陷,西部戰線也好不了多少,全軍共敗退350公里,30個師被成建制殲滅。70個師損失超過50%以上的人員。

    兩個月以後,也就是1941年8月25日,基輔戰役失敗,蘇聯紅軍投降、被俘指戰員高達60萬人之巨。士兵驚慌失措,自動放棄陣地逃跑。隊伍中曾素以嚴厲而管用的政治委員制,在這個時候似乎已經處處無能為力。

    在其後的蘇軍西南方面軍被殲滅和俘虜的70萬人之中,有一個人尤為引人注目——

    是的,他就是斯大林的長子,雅可夫?朱加施維裡,時任蘇聯紅軍第14裝甲坦克師中的一個連長,在被包圍的7月16日這一天,於維布斯克附近與幾千名官兵同時被俘。

    許多紅軍士兵。因為無法忍受巨大的恐慌。而開始自動向看上去似乎人人都有坦克和裝甲車掩護的德軍繳械、投降。

    烏克蘭一經淪陷,擁有著t59坦克巨大優勢的德軍裝甲突擊集群,迅速長驅直入抵達第聶伯河。

    隨著戰局的推進,9月15日,德軍在洛赫維察地區(烏克蘭),又一次大手筆地將蘇聯西南方面軍主力成功包圍。血戰10天,除蘇軍少數突圍外。45萬餘人再次被成集團軍建制地殲滅,其中包括6萬名軍官。西南方面軍司令基爾波諾斯與參謀長圖皮科夫陣亡。德軍自此佔領烏克蘭全境。

    看著不斷從蘇聯毗鄰歐洲一線傳來情報上的觸目驚心的數字,原本還多少抱著一些看戲、甚至是隔岸觀火的心態,一直有說有笑地在沙盤上推演的孟遙,以及羅漢秉、傅曉沖等人,終於在某一天徹底沉默了下來。

    ——看看,這場被彪炳為偉大衛國戰爭的戰爭,開戰四個月以來,蘇軍一共損失一線部隊多達2817303人,其中純減員(指陣亡與失蹤)2129677人。這其中陣亡236372人,因傷死亡40680人,因病死亡153526人,失蹤1699099人;受傷687626人,其中受傷665951人、因病受傷21665人。

    而在武器裝備方面,據戰後不完全統計,全軍損失輕武器高達417.28萬件,坦克、裝甲車以及自行火炮也多達15601輛,各種輕型火炮炮70574門,而作戰飛機更是損毀達到了7237架之巨。

    可以說,單憑數字看,世界上唯一可以同病相憐,同時國力損失和人員傷亡達到同等量級的國家,唯有中國和蘇聯可以彼此對視一眼。

    其實,若不是為了民族在21世紀的未來,以及蒙古橫亙其間,突擊營只要稍稍示警,斯大林是不會這麼慘不忍睹的。

    然而民族與國家的利益,永遠在任何廉價的同情心之上。

    很快,為了制止官兵潰逃和投降,冷血的斯大林開始大開殺戒,並以此希望高濺的血腥能夠遏制住一洩千里的大潰敗:

    殺戮最早從第24集團軍開始,一次性集體槍殺600多名紅軍士兵。1941年7月,莫斯科軍事法庭判處4名蘇聯將軍死刑並立即執行。她馬上,西北方面軍司令員、大將巴甫洛夫,西北方面軍參謀長、少將克裡莫夫斯基赫,西北方面軍通訊主任、少將格裡果裡雅夫,第4集團軍司令、少將科羅布科夫。

    1941年至1942年間,蘇軍共有47名少將以上高級將領失蹤,其中大部陣亡,少數在德軍集中營受折磨,生還者受審查遭槍斃。1943年,蘇聯共拘留審查93萬餘人,其中軍人58萬餘人,平民34萬餘人。

    大清洗,其實從蘇德戰爭的首次大潰退之初,便有預謀地從斯大林手中開始了它的進程。

    而就在小鬍子打得斯大林難以招架之時,一度被斯大林打得同樣只有招架之功的小鬼子,卻在希特勒鐵甲集團餘威之下,正式向世界頭號強國亮出了牙齒。

    1941年11月26日,一支由赤城號等6艘航空母艦為主力的突擊編隊,在倭寇南雲忠一的指揮下離開日本開往珍珠港。途中艦隊保持徹底的電波靜默。除這6艘航空母艦外,整支艦隊還包括兩艘戰列艦、三艘巡洋艦、九艘驅逐艦和三艘潛艇。此外還有八艘油輪和兩艘驅逐艦隻,很早就已在北太平洋等候。

    1941年12月8日黎明,約360架各式戰機、軍艦55艘,由南雲忠一率領,連續兩次猛襲珍珠港的美**艦和機場,擊沉、擊傷軍艦19艘,其中有戰列艦8艘,擊毀、擊傷飛機260餘架,美軍猝不及防,太平洋艦隊主力幾乎全被摧毀,死傷3000多人。同時,由寺內壽一指揮的日本南方軍40餘萬人,分兵數路進攻香港、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和緬甸。

    其實,在取得這些巨大戰果之前,直到12月7日,日本駐華盛頓大使中的外交官還在一直與美國外交部玩著亦真亦假的外交遊戲,並希望趕快找到美國對日本在1941年夏入侵東南亞之後的南進戰略的真實反應。

    而就在這時,日本大使從日本外交部獲得了一封很長的電報,並受令在襲擊前將它遞交國務卿科德爾?赫爾。

    但歷史彷彿專門為此開了一個大玩笑。

    這篇本應在偷襲珍珠港一小時內就應送達美國的宣戰,因未能及時解碼和打印,被「幸運地」擱置了。

    實際上,這篇國已經被喬治?卡特利特?馬歇爾截獲,並立刻向夏威夷發送了一份緊急警告。同樣好玩的是,由於美軍內部傳送系統的問題,這封急電,在開戰後數小時,才由後一個年輕的美國郵遞員將它送到了美軍司令部。

    更為搞笑的是,這名郵差,竟然是一名日裔。

    這個延遲,終於憋出了羅斯福的沖天憤怒,也成就了他那句後來聞名天下的怒吼聲——「一個無恥的日子」竟這樣誕生……(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