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醫聖記

正文 第069章 明州客 文 / 董南鄉

    經過半個月的調養,沈十三娘的病勢去了七八成,接下來就是靠養。

    除了沈長玉,沈家其他人對這件事閉口不談,也沒人專門給陳璟道謝,估計是不知道。

    治好了沈十三娘,陳璟就沒什麼事,繼續在城裡找房舍。

    看了幾天,倒看中一處。房主把房子托付給親戚,讓親戚幫忙找買家。但是找到了買家,房主要親自交易,只怕是對祖宅有感情,需要找個靠譜的買家。

    但是房主去了湖廣做買賣,半年之內回不來。

    這件事又耽誤了。

    轉眼間,就到了六月下旬。

    七彎巷的巷口,那株古老槐樹上,停滿了蟬。蟬聲清脆,為原本炎熱的盛夏添了幾分煩躁。暖色金陽照耀著七彎巷,林影生煙。

    盛夏,就這樣來了。

    「這天,最容易中暑了。」陳璟說。

    天熱,地面都是燙的,屋子裡唸書也靜不下來心。七彎巷沒有藏冰的地窖,只能靠扇風散熱,躲在屋子裡不敢出門。

    李八郎唸書也沒精神了。

    兄弟倆一個看不下去書,一個出不了門,只得下棋打磨光陰。

    陳璟一邊打扇下棋,一邊想著外頭的販夫走卒們,這個天仍是要做工的,心裡不由自主想到了中暑。

    「咱們又不出門,怕什麼中暑。」李八郎使勁搖著手裡的扇子,不緊不慢接了話。

    「不是說咱們,我是說田間做活的、坊子裡做工的。」陳璟道,「烈日暴曬,少不得中暑,怪可憐的。」

    「你倒是悲天憫人。」李八郎口吻仍是不經意,心思都在棋盤上。

    這種事,他很難有和陳璟有共鳴。

    李八郎生下來就是公子,家裡一堆下人伺候他。沒有經歷過,他不會換個立場去替窮苦人考慮。

    所以,陳璟的感歎,在李八郎看來,也是站在高位的虛歎,沒什麼實質性的意義。

    他不覺得陳璟是真的可憐世人。

    這個話題就談不下去了,陳璟沒有再多言。

    他們繼續下棋。

    「二爺,舅老爺,太太讓你們出來喝綠豆湯。」清筠的聲音,在軒窗外響起。

    她聲音恬柔,似縷清風拂過。

    李八郎眼瞧著就要潰不成軍,於是將手裡的棋子扔下,隨手把棋盤抹亂,道:「走,喝綠豆湯去。」

    陳璟笑笑,跟著去了中堂。

    大嫂和清筠早上就煮了綠豆湯,已經放涼了,清熱解暑。

    他們坐下的時候,清筠在旁邊打扇。

    「我真想打赤膊!」李八郎道,「這天也太熱了。」

    李氏微嗔:「你是大戶人家出身的公子,不是那市井小無|賴,打什麼赤膊!你看央及,他不是穿得整整齊齊?」

    夏衫的直裰,布匹雖然比春衫薄,卻依舊很熱,不透氣,和後世的夏衫比不了。

    陳璟偏瘦,而且汗少。雖然他也覺得熱,外人卻看不出來。

    李八郎不同。他和陳璟差不多瘦,可因為體質緣故,總是一腦門汗,看著特別怕熱。他總是打赤膊,無奈這個家裡太小,連個內外院都沒有,不方便。

    李八郎也就是過過嘴癮。真讓他打赤膊,他只怕也覺得彆扭。

    「隔壁的葛家,準備搬了。」李氏說完李八郎,轉頤和陳璟說正事,「鄰里住了快十年,彼此相安。葛家叔父和嬸子都是難得一見的厚道人,住了這十年,我們兩家連句重話都沒有。他們要走了,不知新來的鄰居是什麼人家,好不好相處」

    鄰居和睦,家裡也覺得溫馨。

    要不然,經常起爭執,雞飛狗跳的,住得也糟心。

    葛家的院子,是一處三進庭院,把陳璟家寬闊很多。葛家是做生意的。

    他們家長子聰明能幹,早年就出去行商,如今在明州有了三間店舖,賺了不少錢。葛家的大女兒和二女兒,也都嫁到了明州。

    現在,就剩下老兩口和幾個下人在望縣。

    今年年初,葛家的長子就勸父母也搬到明州去,好讓孩子們盡孝膝下。但是兩個老人捨不得走,畢竟住慣了,街坊四鄰都熟悉。

    後來還是決定走了,主要是因為他們家的祖墳原本就是在明州鄉下,親戚都在那邊,回去也算歸鄉。早年來望縣,是因為做生意,將來死了還是要抬回明州那邊埋的,還不如索性回去。

    「要搬了?」陳璟問,「那他們家的宅子,賣了嗎?」

    「兩個月前就賣了。」李氏道,「聽說賣給了一位姓姜的官人。」

    「是望縣人嗎?」陳璟道,「做什麼的?」

    「不是望縣人。葛家嬸子說,是從南邊來的,說話客客氣氣,出手也豪闊。他一個人,帶著幾個隨從,沒有妻妾兒女,說是來做生意的。」李氏早已打聽清楚了。

    葛家嬸子極力說新買主的好處,李氏仍覺得不靠譜。

    出門行商的,又富足,還沒有妻妾跟著,最是荒唐了。

    荒唐倒也

    也能容忍,只怕是用來安置外室的。

    到時候事情敗露,大婦打上門,也是夠糟心的。作為鄰居,兩家院牆相連,少不得受到波及。

    「什麼生意人啊,我看未必。」李八郎笑道,「也許是安置外室的。」

    這個年代,有權有勢的門第,規矩嚴格,像名妓、戲子等流,都不許進門做妾。而那些公子們,在外頭廝混,和歡場女子動了真情,奈何家規、族規不容,只得將心愛之人安置在外頭,瞞著家裡,做個別院。

    「別胡說。」李氏打斷他。

    這也正是李氏擔心的。

    普通人家,納個妾還是很方便的。

    不能在家裡納妾,需要偷偷摸摸安置外室,要麼就是大婦太過於憾妒,要麼就是家裡地位高,容不得賤妾。

    不管是哪一種,都不好相處。

    李氏歎了口氣。

    「愁什麼呢,咱們不是也要搬了嗎?」陳璟笑道,「過幾日,我再去找院子。若是鄰居好相處,咱們就不急,慢慢找;若是影響到咱們的生活,我就快點找,盡早搬出去。」

    「葛家老爺和太太人好。換了新鄰居,只怕遠不及他們。」清筠也在一旁說。

    「也許,人家就是個生意人呢?」陳璟笑道,「不必庸人自擾。等入了夜,咱們逛夜市去,大嫂和清筠也去。」

    「我們去了,誰看家?」大嫂笑道,「如今雖然太平,家裡也不能不留人。」

    陳璟就不再說什麼。

    李八郎對入夜充滿了嚮往。

    等入了夜,就不這麼熱了。

    說著些家長裡短,喝著綠豆湯,很快就到了午膳的時辰。

    大嫂和清筠去做飯,陳璟和李八郎等著吃。

    突然,有人敲門。

    「又是找你的吧?」李八郎笑道,「真沒想到,你原來是個忙人。早知道,我還不如留在家裡唸書,到你這裡,更加不清淨。」

    陳璟笑了笑,沒有理會他的調侃,起身去開門。

    金陽似火,落身滾燙,連地上的影子也發熱。

    陳璟的布鞋有點燙腳,他幾乎是蹦蹦跳跳,跑到了院門口,去開門。

    打開院門,門口站了兩個人,也是渾身汗氣。

    陳璟認得他們。

    一個是龔至離,明州的大夫,曾經在惜生病時見過;一個是明風,總跟著楊之舟的那位小廝。

    「龔大夫,明風,你們二位,怎麼湊在一處?」陳璟這樣問,心裡卻想,是楊之舟發病了嗎。

    「快請進。」陳璟迎他們進門。

    「不了,陳公子。」龔至離道,「有個急病,請您去看看。」

    「去明州?」陳璟問。

    「是啊」龔至離道。

    陳璟又看了眼明風,問他:「是你們家老爺生病嗎?」

    「不是,是老爺的兄弟。龔大夫說,你醫術高超,老爺恰好也認識你,怕你不肯去,故而讓小人前來相請。還請陳官人移步,刻不容緩。」明風道。

    他常跟著楊之舟,嚴肅說話的時候,就有幾分官腔。

    「好,請稍等。」陳璟道。

    李八郎也走出來,站在屋簷下,避著陽光看他們。

    陳璟鑽到廚房,把事情和大嫂、清筠說了一遍。

    廚房悶熱,李氏一身汗,也顧不上了,出來問道:「是誰生病啊?」

    陳璟簡單說了。

    李氏看了眼那兩個不肯進門喝茶的人,心裡狐疑,以為陳璟是惹事了,不由擔心道:「又不認識,又不是在望縣,去那麼遠的地方,可怎麼是好?況且,你也不是掛名行醫的!」

    「是楊老先生。」陳璟道,「認識的。」

    他這是打算去的。

    李八郎跑過來,也問了問情況。

    陳璟也簡單說了下,然後進屋換了身乾淨直裰,跟著龔至離和明風出去了。

    李氏和李八郎站在屋簷下,都蹙著眉頭。

    「二姐,你說央及他圖什麼啊?」李八郎搖頭,「每次有人請他看病,他跑得飛快,比小廝的腿腳還輕!」

    「亂說什麼!」李氏輕輕捶了李八郎一下,對李八郎把陳璟比作跑腿的小廝很不滿。

    但是陳璟那模樣,受人召喚,一請就去,的確沒什麼體面的。

    李氏也勸不住他。

    說多了,陳璟只怕也煩,現在李氏都不敢多講了,但是心裡,無時無刻不為他操心。

    上次沈家的事剛過去沒多久,現在又有人來請了。

    以後有了名氣,是不是整日都要忙這些?

    書,怕是再也沒工夫念了。

    李氏深深歎了口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