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醫聖記

正文 第152章 忙碌 文 / 董南鄉

    陳璟吃過了早膳,拿了銀票放在身上,從玉苑河河堤上走,去了玉苑河楊之舟家裡。

    楊之舟也剛剛吃過早膳。

    瞧見陳璟來,楊之舟笑道:「上次走,未同我作辭。這次回來,又不主動到我這裡,還要我同永容說,你才知道來。」

    陳璟忙給他道歉,笑道:「著實抱歉,您老見諒。」然後又道,「這次從藥市帶了些好東西回來,回頭送您點燕窩、天麻什麼的。」

    楊之舟氣笑了。

    「難道我沒吃過燕窩、天麻?」楊之舟問。陳璟把他當成了沒見過失眠的鄉下老頭子,讓楊之舟又好氣又好笑。

    「這是我的心意嘛。」陳璟哈哈笑。

    他插科打諢,來轉移注意力,免得楊之舟深究不放。

    「老爺子,我的藥鋪,叫玉和堂,您意下如何?」陳璟問楊之舟。

    楊之舟聽了,微微笑了笑,道:「玉者,石之美也,喻君子之德,聖人為能和。央及仁心仁術,與這鋪子名字相得益彰,甚好。」

    「您過獎了。」陳璟道,「其實這是我家先祖取的名字。而後落寞了,沒人記得。」

    楊之舟微笑了下。

    頓了頓,他對陳璟道:「央及啊」

    他神色驀然嚴肅了起來。

    陳璟知道他有話說,立馬正襟危坐,道:「老爺子,您賜教。」

    楊之舟就笑了,緩緩道:「沒什麼可以賜教的。只是。從此之後,就是匠人了,怕你難以適應。」

    「我還好。」陳璟道。

    「從前你是陳舉人的弟弟。是個學子。你治好了病家,病家感恩戴德。等你做了匠人,你治好病家就是內分之事,旁人看你的時候,就將你壓低了一頭。你要知道,這些事是不可避免的。」

    楊之舟笑道,「你還年輕。長輩、老人告訴你這條路不好走,你未必肯聽。況且,路都是走出來的。旁人覺得艱難。你陳央及未必走不好。往後,就要堅強幾分了」

    楊之舟知道,陳璟未來的路,並不好走。

    但是哪一路又好走?

    世上碌碌之輩著實太多了。

    有人走科舉。一輩子都沒有考中;哪怕考中了。也沒有機會選中官職;等做了官,也許一點小事得罪了人,從此貶官到貧寒之地,壯志難酬。

    楊之舟覺得,生於普通白衣人家,原本沒什麼選擇。

    自己擅長的路,才是最好的。

    只有,他很喜歡陳央及。有點不忍心這孩子將來吃苦。他都能預見到陳璟將來會遭遇什麼。

    「多謝老爺子教誨。」陳璟道。

    楊之舟點點頭,沒有再說什麼。

    陳璟坐了會兒。和楊之舟說了說一路的趣事,還把他在清江藥市抬價的事情,也繪聲繪色告訴了楊之舟。

    楊之舟聽到這些逸聞趣事,也覺得不錯。

    說了半個時辰的話,陳璟道:「今天比較忙。等鋪子正式開業,我再來請您去喝酒。」

    「好。」楊之舟笑道。

    陳璟就從玉河巷離開。

    他先去牙行,找到了孫伶牙。

    孫伶牙瞧見陳璟,驚喜不已:「陳官人,您外出回來了?小人等了您很久。小人手頭暫時有了好幾處的宅子,都是西街附近,您可要去瞧瞧?」

    「這個自然啦。」陳璟笑道。

    上次他付錢痛快,孫伶牙覺得他這個人不錯,就特意將幾處好的宅子,留給了陳璟。

    他帶著陳璟,先去看了兩處。

    都是三進的宅子,修建得精緻。

    「錦里巷的宅子,看上去更好。」陳璟偏向第二間。

    錦里巷就在西街後面,不到半刻的路程。這邊大概有十來家住戶,有商戶,也有讀書人家。

    這裡離街上近,院子又很好,陳璟覺得最合適不過了。

    他回頭,又把那處宅子,前前後後仔細看了幾遍。

    這宅子大門口,有處敞地,種著兩株高高的槐樹,虯枝盤結;磨磚對縫的院牆,有老籐盤踞,這個時節已經掉光了葉子;朱紅色的大門,是嶄新的;推開大門,門口對峙著兩間門房。

    進了大門,兩面抄手遊廊,圍繞著五間大房,這是外院的大堂和書房、外廂房;順著抽手遊廊,兩側種滿了楊樹和桐樹,到了盡頭,就是垂花門。

    進了垂花門,就進了內院。

    內院門口,有處寬敞至極的穿堂,穿堂後面,兩步仍是遊廊,遊廊外頭的空地,是花圃;內院也有五間上房,帶著四間廂房。

    在遊廊盡頭,有個小小角門。

    進了角門,後面仍是一大塊空地。

    這後面,就是後花園。

    後花園裡,有處院子,三間正房,帶著四間小耳房,像七彎巷的宅子。這後花園有門通向後街,也有側門直接到外院,更有角門到內院,非常方便。

    陳璟想:「過兩年我要成親了,內

    內院正房肯定是我的妻子住;如果大哥遲遲不歸,侄兒又沒有長大成人,他和大嫂可以住在這後花園,既方便他們進出又一家人相互照應;若是大哥回來了,這後花園可以作為我的小書房」

    想著,就越發對這宅子滿意。

    這宅子,有他們七彎巷住的宅子十倍大。

    「錦里巷的宅子,自然要貴些,陳官人您也是知曉的。」孫伶牙笑道,「那處宅子,主人家著急出手。若是現錢呢,您給個整數,七百兩;若是先付二成,兩年內付清,可能要七百五十兩。」

    孫伶牙緊張看了眼陳璟,生怕陳璟不同意。

    他可是跟主人家打了包票。說陳璟肯定要付現銀。這樣的話,主人家給他的酬金,多少三倍。

    「我付現銀。」陳璟道。

    孫伶牙大大鬆了口氣。笑道:「跟陳官人做生意就是痛快!錦里巷的院子,已經收拾出來了。您付了錢,房契過到您名下,這宅子就可以住了。」

    「先等等。」陳璟笑道,「我要先找匠人,查看各處的屋脊房梁。若是木頭都是新的,而且沒有生蟲。我再買。」

    「這您放心。」孫伶牙笑道,「您只管請人來看,這宅子是前年才做的。嶄新得很。」

    「那好,等我看好了,就把房契過到我名下,當即會給你現銀的。」陳璟道。

    孫伶牙道是。恭恭敬敬把陳璟送出來。

    陳璟就去街上。尋找了木匠,讓他跟著,去了趟錦里巷,把那宅子前前後後看個遍。陳璟沒讓孫伶牙陪同,只讓孫伶牙在大門口的門房處等著。

    木匠仔仔細細查看,花了將近一個時辰,對陳璟道:「老爺,正屋的屋脊門窗。都是嶄新的木頭,沒有生蟲。只是後花園西邊的涼亭。木頭不太好。」

    那個涼亭,看著就破舊,陳璟原本也打算拆了的。

    「不妨事的。」陳璟笑道。

    確定了這宅子和孫伶牙口中所言不差,陳璟當即給了他現銀,又和他去了趟縣衙,把房子過戶到了他自己的名下。

    這麼一來,就花了大半天的功夫。

    轉眼就到了末時末。

    陳璟連忙去木匠鋪子,問:「我的藥櫃做好了吧?」

    那掌櫃認識陳璟,笑道:「陳官人,早就做好了,您才回來?」

    當時陳璟訂做藥櫃的時候,告訴了掌櫃,他要去趟外地,可能一個月才回來。

    「是啊。」陳璟笑道,「既然好了,趕緊運到我鋪子裡去吧。」

    陳璟把剩下的錢給了,掌櫃就派幾名夥計,把藥櫃抬到了陳璟的鋪子裡。

    藥櫃很高,能一直衍生到藥鋪一樓的頂。

    送櫃子的夥計幫忙裝好、訂好。

    數不清的小藥櫃,上門都已經用鐵牌篆刻好了各種藥材的名字,送貨的小夥計和陳璟他們,一齊將小櫃子合上。

    不知不覺,天就黑了。

    這一整天又過去過去了。

    陳璟的大嫂不放心陳璟,讓李八郎到鋪子裡來找陳璟。

    李八郎看到他這裡仍是兵荒馬亂,鋪子裡亂七八糟,估計要收拾到很晚,就幫忙一同弄,讓掃亭回去報個信。

    陳璟他們一直忙到亥初,才將這藥櫃收拾妥當。

    藥櫃足足有兩人高,到了一樓的樓頂,大約上千個小藥櫃,琳琅滿目。

    陳璟讓朱鶴去買了兩把梯子。

    「光把這些藥櫃上填上藥材,也要花費好幾天的功夫吧?」李八郎感歎道,「真不容易啊。」

    「開業之初就是這樣。」陳璟道。

    藥櫃終於裝好,小櫃子也合上了,陳璟鬆了口氣,對眾人道:「趁著夜市還有吃的,咱們先去吃飯吧。」

    陳璟自己也沒吃。

    朱鶴他們點頭道是。

    大家就去夜市,吃了東西。

    吃完之後,陳璟和李八郎、清筠回了七彎巷。

    已經快亥正三刻。

    陳恭和陳蓉兄妹倆已經睡下了。

    李氏在燈下做針線,等著陳璟他們回來。

    她神情倦怠。

    陳璟看她這樣,估計也沒有精力說話了。況且,陳璟自己也累得不行,於是想著,明早再把宅子買好了的事情,告訴大嫂。

    簡單洗漱之後,陳璟就睡下了。

    可能累得過頭了,他竟然睡不著。

    他想了很多事。

    也想到了沈南華。

    上次見到沈南華,還是中秋那夜

    「等忙好了,去趟沈家吧。」陳璟在心裡打算,「讓沈長玉引薦,去給十娘的父母請個安,先混個面熟。」(……)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