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醫聖記

正文 第231章 重禮 文 / 董南鄉

    第231章重禮

    陳璟侄兒的病,很快就好了起來。

    等找到了病因,確定沒有任何無法解釋的隱情,陳璟和王檀、李八郎、李氏商量之後,決定把侄兒生病的情形,告訴了他自己。再把生病的原因,也說給他聽。

    陳恭聽了,也覺得膽寒,問陳璟:「二叔,原來那天您就是去找我了麼?」

    「是啊。」陳璟道。

    陳恭沉默了一瞬。

    李氏對他道:「往後,可不能再喝酒了。這次不知給你二叔添了多少麻煩。」

    「嗯,以後不喝酒了。」陳恭道。

    「這可是當著王先生、你二叔、你舅舅和你娘保證的,不能撒謊。」李氏道,「若是做不到,就是食言。」

    「不敢食言。」陳恭慎重道。

    當著大家的面,陳恭沒有說什麼。但是私下裡,他找到了陳璟,對陳璟表達了他的感激之情。

    「二叔,你和我娘,是這個世上對我最好的人了。」陳恭道,「老師和八舅舅對我也好。但是二叔最好。」

    陳璟哈哈笑,摸了摸他的頭。

    小孩子說大人的話,是非常有趣的。

    陳恭沒事,陳璟就回了藥鋪,繼續製藥。

    到了鋪子裡,他問朱鶴:「我族兄來拿錢了嗎?」

    「還沒有,東家。」朱鶴道。

    陳璟想到,陳末人當時跟他說,若是家裡同意,就昨天來取錢;若是不同意,就是今天。昨天沒來,那麼大伯應該是不捨得陳七出遠門。

    陳七是大伯最疼愛的孩子。遠遠超過了對陳二的疼愛。

    這大概是陳二不喜陳七的開端。

    父母偏心,對孩子的傷害很大,大到遠遠超過父母自己的估計。而且這種傷害。很難彌補。

    陳璟見識過很多這樣的事。

    想了想,陳璟覺得這是陳七的家事。自己不好多管,就不再多想,進了後廂房製藥。到了晌午的時候,陳七終於來了。

    「大伯不同意你去岐山書院?」陳璟開門見山問他。

    「怎麼,你害怕他們找你的麻煩,不肯給我錢?」陳七一肚子氣,衝著陳璟就陰陽怪氣說道。

    陳璟笑了笑,道:「我答應你的。豈會反悔?再者,這是我與你之前的約定,這藥鋪原本就有你的份,不管誰來找事,都應該明白這個道理。」

    陳七頓了頓,終於露出了笑容。

    他拍了拍陳璟的肩膀,道:「這幾天,我第一次聽到句舒心的話。央及,哥哥記得你這份情。」

    「可算了吧,你什麼時候能還我的情啊?」陳璟道。「自身難保,以後說不定麻煩的事更多。我不承你的情。給你錢,只是提前預支分紅。這是生意,跟人情無關。」

    陳七氣得踢了陳璟一腳。

    陳璟又問他:「家裡不同意,你打算怎麼走啊?」

    「直接走。」陳七道,「我都和黃蘭卿、孫世一約好了,管家裡同意不同意。我姨娘倒是很高興的樣子」

    他口中的「我姨娘」,就是他的生母蘇氏。

    陳璟的大嫂說過,蘇氏是個挺有遠見的女人。她盼著陳七能上進,好好以讀書為己任,將來能取得功名。

    「他們?」陳璟卻問道。「大伯和二哥都不同意?」陳璟以為,陳二會同意呢。

    陳七默然良久。然後點點頭。

    陳二也不同意陳七去,一開始陳七有點困惑。心想既然撕破了臉,老二應該想早點趕走他這個眼中釘才好,免得在他跟前看著心煩。

    等陳七一走,陳二就可以獲得父親的器重,怎麼會不願意陳七去讀書呢?

    後來轉念一想,陳二已經三十多,他要管理陳氏家族,是沒有機會再去讀書的,也不可能更進一步。

    旌忠巷只是小縣城的三流門第,等於是個小鄉紳。別說什麼大勢力,就是縣令,也能隨意掌控旌忠巷的死活。

    陳七出去唸書,萬一真的有了出息;或者沒有什麼出息,卻認識了厲害的同窗,將來他的同窗做官,陳七也是水漲船高,到時候也有了點關係,就能超越陳二。

    基於這個念頭,陳二反對陳七去讀書。

    想明白之後,陳七就非走不可了。別說只是父親和老二不同意,哪怕是家裡給他上了鎖,他也要翻牆走。

    陳七倒也不是想報復陳二,只是實在心灰意冷,不想待在家裡。

    「不提了。」陳七簡而概之,「把錢給我,我回去了。」

    陳璟就把早已準備好的一百五十兩銀票,給了陳七。

    「什麼時候走,我去送你啊?」陳璟問他。

    陳七說不用,就離開了藥鋪。

    但是到了第二天,他又派了自己的小廝,過來告訴陳璟:「七少爺說,他是六月初八卯初乘船離開,在西南碼頭。如果央及少爺能起得來,可以去送他。」

    「好,我定然去相送。」陳璟道。

    小廝就

    就回去覆命。

    到了初七夜裡,下起了大雨。卯初之前,陳璟就起來了。外頭一片漆黑,推開窗欞,滿屋子泥土的清香,混合著不遠處的花香,涼爽宜人。

    雨已經停了。

    陳璟更衣梳洗,就讓自己家的小廝提燈,跟著他去了西南碼頭,送陳七和黃蘭卿。

    西南碼頭,熱鬧非凡。

    黃家多財,早已顧好了大船,八個船夫,十來個護院小廝,還有兩個丫鬟,一路上服侍黃蘭卿。

    黃蘭卿的父兄,甚至他母親和家裡的姊妹,也全部來到了碼頭,送黃蘭卿遠行。黃家的火把,將碼頭照得燈火通明。

    相對於黃蘭卿這邊的熱鬧,陳七就顯得寂寥。

    他背著一個青灰色的包袱,穿了件青色夏布直裰,站在一旁。目光不時朝城裡這邊望去。在他心裡,大概也希望有個人可以送他。

    他是偷偷從三叔的院子旁邊翻出來的,家裡沒人知道。所以不會有人來相送。當初他父親和陳二不同意他去岐山書院唸書,陳七沒有反抗。

    陳七乖乖答應了。絕不去唸書,穩定了軍心。所以,他偷偷跑了,家裡沒有半點防備,一點消息也不知道。

    而後,陳七聽到了馬車聲,還有人喊七哥。

    火把昏黃的光,照在陳七臉上。竟有幾分朦朧的喜色。他看到陳璟,這一刻是非常開心的。

    只是,他仍是嘴硬,對陳璟道:「你還真的來送我?多得閒啊?」

    陳璟笑了笑,遞了個小包袱給他。

    陳七不要:「我有個包袱,沒手拿你這個!」

    「拿著!」陳璟塞到了他手裡,「就是些糕點,你路上吃,吃完了就扔掉,不費事。」

    陳七隻得接了。

    接在手裡。總感覺不是糕點,而是個小匣子。

    當然,也有糕點裝在小匣子裡面的。

    陳七也不好當面拆開。道:「費心了。」

    陳璟輕輕拍了下他的肩膀,道:「去了書院性子忍耐些,可別惹事。蘭卿性格穩重,處世比你圓通,聽聽他的不會錯」

    「知道了,真是囉嗦。」陳七嘴上不耐煩,心裡卻有幾分感動。

    陳璟又和黃蘭卿作辭,說了幾句祝福的話。

    而後,黃蘭卿和陳七登船。船頭點了四盞大燈籠。藉著幽淡燈籠的光。船沿著江面緩緩而行。

    黃蘭卿的母親哭了。

    陳璟站在後面,漸漸看不清船上人的臉。隱約看到黃蘭卿和陳七都立在船頭。目光依依不捨望著碼頭。

    最後,那條大船淹沒在漆黑的黎明中。

    等看不見碼頭的時候。陳七和黃蘭卿回了船艙。

    這條大船,有七八個船艙,陳七和黃蘭卿並不住在一起。今天早起,黃蘭卿也乏了,和陳七說了兩句話就去睡覺。

    陳七也想補個覺。躺下之後,心裡悵然,似堵了什麼在心口。這種感覺非常糟糕,大概是從未離家的愁緒,和對未來的擔憂吧?

    他無所事事,就打開了陳璟送給他的小包袱。

    果然是個小匣子。

    雕紅漆的匣子,用鍍金做了鎖,看上去金燦燦的。打開匣子,並沒有什麼糕點,而是一排十個五兩的銀錠子。

    這是五十兩現銀。

    現銀下面,還有幾把折扇。

    陳七打開來瞧,全是名家字畫的折扇,千金難求。這種東西,拿去送先生或者有名望的學子師兄,比銀子還要好用。

    陳七愣在那裡。

    陡然間,他眼睛就濕了,一時間感概萬千。

    這個時候,陳七就想,他也算不錯,總算有個兄弟對他是真心實意的。於是,他捨不得人裡,除了他父親、蘇姨娘,又添了一個陳璟。

    河水悠悠,不停向西南流去。除了水槳划破水波的聲音,船艙裡安靜極了。黃蘭卿去睡覺,其他人就不敢出聲。

    陳七躺著,怎麼也睡不著。

    心裡卻好似一瞬間明白了更多的事。一念之間,萬事澄澈。想到從前的荒廢,竟有幾分惋惜。

    「此番求學,定要走好這條路。」陳七想。

    因為,沒有其他退路了。回到旌忠巷,估計將來分家了,他什麼也得不到。陳二隻要稍微有點心機,就可以把旌忠巷的公產,變成他母親的陪嫁,那樣就完全不需要分給陳七了。

    太太的陪嫁,自然是留給太太的孩子們,連陳家族裡都無法做主。律法很保護女人的陪嫁,不能被夫家佔有。

    所以,父親百年之後,陳七不會得到任何的東西。

    他只有前行這條路。

    「當年,旌忠巷的祖業,都是祖父一個人賺下來的。」陳七對自己道,「以後,我也要如此了。」

    這麼想著,倒也坦然。隨著船身的搖晃,他漸漸進入了睡夢之中。

    ***(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