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醫聖記

正文 第256章 退親 文 / 董南鄉

    第256章退親

    郭家二郎性子有點火爆。〔

    他長得滿臉濃髯,五大三粗的,是個直來直往的。

    他誤會了陳璟的意思,以為陳璟是要嘲笑他們,瞧不起他們郭氏鏢行。若是從前,郭家二郎也不會這麼敏感。

    只因他們最近這半年生意凋零,郭家老大不止一次說:「鏢行怕是維持不下去了,應該想點別的生路」

    但是郭家其他兄弟都沒有手藝,不同意。

    這是郭家的內部矛盾,爭吵得有點凶。要不是老太君坐鎮,估計要分家了。

    陳璟就撞到了郭家二郎的氣頭上。

    「老二,坐下!」郭老太君沒等其他人開口,將枴杖往地上重重一磕,呵斥郭二郎。

    郭二郎不敢違逆老母親,勉強壓制住了怒火,坐了下去。

    屋子裡沒人吱聲,都不時看一眼郭老太君,等著老太君開口。

    「陳東家,老身不知您此話何意。」郭老太君並沒有發怒,甚至更加溫和,仔細和陳璟說起購買鏢行的話。

    「我的藥鋪,和三十家藥鋪有了生意來往,每個月給他們送成藥。如今呢,世道雖然太平,也怕土匪盯上,損失慘重。故而,想要一家鏢行,每個月護送成藥,去各處的藥鋪,給他們供應,免得他們千里迢迢跑到望縣來採購成藥。」陳璟道。

    大家都怕麻煩。

    若是能送藥上門,可能會有更多的生意。

    當然。保證成藥不被土匪劫去,也是目的之一。

    「陳東家做了大生意,恭喜。」郭老太君笑了笑。道,「我們家裡,也買了兩粒安宮牛黃丸,就是陳東家所出?」

    陳璟不由失笑。

    傳說中的安宮牛黃丸,是越陳越值錢,這是其實藥販的計謀。但是,不少人相信了。有錢的人家,紛紛囤積。

    並不是他們沒有腦子,而是在購買安宮牛黃丸的潮流中。個人的意志都會變得薄弱,人會隨著大流走,無能倖免。

    連郭家都買了兩粒。

    「老太太,那安宮牛黃丸沒那麼神奇。治療退燒的確有效果。沒有起死回生之效。況且,哪怕是治療發燒,也要大夫開方子,才能服用。」陳璟解釋道。

    郭家眾人怔了下。

    「可是,他們都說,這藥能生白骨、起生死啊」郭一力此刻開口。他們買的兩粒安宮牛黃丸,其中一粒給了郭一力房裡。

    郭一力的兒子體弱多病。

    「沒那麼邪乎。」陳璟道,「賣之前。我就仔細跟買家說過了,可惜有很多人不聽我的。此前。安宮牛黃丸還是火熱的,零賣到了一百多兩一粒,你們若是覺得不划算,還是趕緊賣了,把成本收回來。」

    郭一力又是微怔。

    他看了眼自己的母親。

    郭老太君卻笑了,對陳璟道:「稍微過得去的人家,都囤積了幾粒。有的話,不過是求個安心。若是沒有,只怕不甘心」

    這是很多人的心理。

    陳璟就不強求。

    「陳東家,我們鏢行呢,經歷三代,到了這一輩手裡,孩子們不擅鑽營。現如今捉襟見肘,您也是瞧見了的。」郭老太君沒等陳璟說什麼,繼續道。

    她說得很誠懇。

    聽她這個話風,陳璟就知道事情有了六成的把握,老太君動心了。

    「老太太,我無意搶奪你們鏢行,我又不是吃這碗飯的。」陳璟笑道,「咱們可以合作,你們給我五成的股,我出錢買。今後呢,鏢行只接玉和堂的鏢,價格絕對比你們現在接鏢高。

    但是鏢行仍然姓郭,依舊是郭家的祖業。今後若是咱們無緣,不想再合作,你們把股買回去,我絕不為難。」

    這話,無疑讓郭家眾人又驚愕了下。

    他們都看著陳璟,似乎難以置信。

    饒是歷經世事的郭老太君,也臉色微動,看了陳璟幾眼,似乎想從他眼裡看出點真誠的味道。

    大家都沉默著。

    「陳東家,您不是拿我們取笑?」最終,郭家大郎開口了。

    郭家大郎身為現任的郭氏鏢行當家者,他其實沒什麼本事,這點他自己也清楚。陳璟來說這些話,因為老太太坐鎮,郭家大郎不好表達什麼。

    直到現在,他真的覺得可靠。

    照當前這麼下去,郭氏鏢行是沒有出路的,郭家大郎一直都如此以為。與其坐著等死,或者等家裡出來個有出息的,還不如直接和陳璟合作。

    這半年,陳璟的風頭可是建得很。

    大家都知道他有錢。

    和他合作,自然會有利潤可圖。

    「我若不是認真的,豈會忙裡偷閒,從望縣跑到江北縣,來說這些話?」陳璟笑道,「大年關的,我藥鋪裡忙得難以脫身。」

    郭家大郎點頭,確定了陳璟的誠意。

    只是,他們需要商量,才能拿定主意。

    陳璟就道:「時候不早,我先告辭了……老太太,你們也不必立刻答覆我,甚至等過了年答覆也行。我盼著好消息。」

    然後,就從郭氏鏢行離開了。

    郭老太君率領兒子們,把陳璟送到了大門口。

    陳璟上了馬車,回頭看了眼這鏢行,心想:「嗯,有了八成的可能性,這件事是成了的。」辦成了這件事,陳璟是很高興的。

    他心情愉悅回了望縣。

    快到望縣的時候,下起了小雪。

    這些日子,天都是陰的。陳璟心情極好,感覺不到。陰了幾天,昨晚風也停了,清筠還咕噥一句說今天要下雪。

    果然。夾雨的小雪漸漸轉大,洋洋灑灑。

    天暗得很快。

    到了城門口的時候,幾乎是黃昏了。門口點起了大燈籠。

    離城門口不遠處,停了一輛馬車,擋在半道上,好幾個小廝和馬車正在推,他們的馬車拔了軸子,不能動彈了。

    路邊,一個穿著粉紅色風氅的女子。正由丫鬟撐傘,焦慮眺望。

    陳璟路過,覺得眼熟。立馬想起是誰了,就讓車伕停了車,走下來和她見禮:「十三娘,你回了望縣?」

    光線有點淡。

    沈十三娘立在寒風裡。臉色不太好。瞧見了陳璟。她螓首微點,叫了聲陳公子:「剛回來,不成想在這裡出了事。」

    從前陳璟和沈長玉要好,沈長玉讓十三娘叫他央及哥哥,現在,十三娘卻是叫他陳公子。

    陳璟倒也不理會,依舊笑著問他:「要不,先坐我的車回去吧。只有幾步走,我走回去無妨的。」

    沈十三娘猶豫了下。

    她一個姑娘家。立在這個路邊,的確不。況且,這車也不知何時可以修好,十三娘冷得緊。

    最終,她點點頭,乘坐了陳璟的馬車,回了家。

    陳璟自己,就冒著小雪,踱步回了錦里巷。

    這件事,他原本也不曾過心。

    到了第二天,沈家過來還陳璟的馬車,正巧陳璟的大嫂瞧見了。

    大嫂就問陳璟:「昨天遇著沈家的誰了?」

    「是沈長玉的妹妹。」陳璟如實說。

    「哦,是她啊。」李氏道,「她也不是個省心的,果然回了望縣。」

    陳璟覺得好奇,問道:「什麼是果然?她不是和秦家訂了親?」

    這還是三個月前,邢燋告訴陳璟的。

    「你沒有聽說?」李氏驚訝,問陳璟,「沈十三娘說,那是她嬸母做主的,把她許配給秦家九少爺,她自己原本是不樂意的。而後做了個夢,夢到了她母親,說這樁姻緣不成,她就退親了。」

    「哦」陳璟聽了,也有點驚訝。

    女孩子退親,在當前的世俗來看,是駭人聽聞的。

    十三娘又是喪婦之女

    估計她退親這事,對她的風評不太好。

    不過,與自己何干?陳璟又笑了笑,沒有放在心上。

    「央及,你沒有和沈家的姑娘再來往吧?」大嫂卻不肯放陳璟走,拉住了他,問道。

    大嫂仍記得陳璟曾經豪言,說要娶沈家的姑娘。她至今不知道,到底是哪一位姑娘。如今沈十三娘退親,若是她和陳璟牽扯上了,陳璟就要受人指點。

    陳璟如今有錢,又結識了不少的朋友,完全沒必要受如此的委屈。

    「沒有了。」陳璟乾脆道。

    聽到這話,他心裡有一點漣漪,很快盪開,又緩緩散去,不再令他難受。沈十娘帶給他的傷痛,已經變得淺淡,只剩下一點微弱的傷痕。

    「那就好。」大嫂鬆了口氣。

    沈家在望縣是有頭有臉的門第,沈十三娘退親回了望縣的事,很快就傳開了,人人皆知。

    於是,市井流言蜚語。

    有人看到沈十三娘乘坐陳璟的馬車,回了城裡。因為陳璟最近的風頭很旺,話題竟然把他也帶上了,說沈十三娘是為了陳璟,才和秦家退親的。

    當然,這話相信的人不多。

    陳璟雖然有名,到底比不上宗德堂。

    陳璟也聽說了,啼笑皆非。

    他是從惜哪裡聽說的。

    下了幾天的雪,惜讓陳璟陪著她去賞梅,就說及此事,笑稱:「原來沈家十三姑娘,是為了你才退親的。」

    「別胡說八道。」陳璟笑起來,「我和她不熟的。」

    「你和姑娘家都不熟。」惜抿唇笑道,「這樣最好,只與我相熟。」

    陳璟笑起來。

    他在那暗香浮動的梅林裡,輕輕吻了惜。殘雪還在飄,似漫天的梨花,在他們身後緩緩鋪就,展開了一張純潔的圖,濃香四溢,卻純淨澄澈。

    「央及,下雪天是最好的日子。」回去的時候,惜依偎在陳璟懷裡,低聲說了這麼句話。

    陳璟笑了笑,握住了她的手。

    他

    知道,在惜心裡,能和陳璟相處,都是她最好的日子。

    (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