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醫聖記

正文 第269章 大理陳氏 文 / 董南鄉

    第269章大理陳氏

    對面的牢房裡,關了四個人。/

    光線不明,陳璟看不清楚,但是他們說話嗡嗡的,肯定是唇角打破了,有點張不開嘴巴,故而陳璟猜測他們一定是鼻青臉腫。

    陳璟笑著問:「老七那弟兄三,沒什麼功夫。你們四個人,怎麼傷得比他們還慘啊?」

    「他們弟兄三?」陳三伏哈哈笑起來,「陳兄弟小瞧我們,我們四個人,打了他們十五個。」

    陳璟就明白了。

    被關進了的,只有老七他們兄弟三罷了。

    一個團伙的,大概就是這樣:每次犯事,幾個人出來頂著,在牢裡關一宿,打通了關係之後,就放出去了。

    「那你們著實了不得。」陳璟讚道。

    「不及陳兄弟啊!」陳三伏道,「你不過眨眼的功夫,就把他們兩個人撂倒,著實叫我佩服!我陳三伏還沒有佩服過誰呢,你算頭一個!」

    陳璟就仔細打量陳三伏。

    牢裡的光線很暗淡,看了半晌,只得到一個很高大、粗壯的印象。聽陳三伏的聲音,應該三十來歲,年輕氣盛。

    「過獎。」陳璟笑道。

    陳三伏和陳璟說了幾句話,覺得陳璟言辭爽快,也就不再顧忌什麼,直接問了什麼的來歷:「陳兄弟是哪裡人?」

    「兩浙路人士。」

    兩浙路是個很大的地方。

    陳三伏又問他:「到京裡做什麼,從前是什麼樣的大夫?」

    陳璟的身份背景。連鄭王府的二太尉都不甚清楚。陳璟若是告訴了陳三伏,等於洩了自己的底。一旦洩底,就不能唬人。估計這牢房也呆不下去了。

    兩浙路來的,也不乏有身份過人的。

    「這就一言難盡了。」陳璟笑道,「等過幾日出去了,咱們一處喝酒,再細說不遲。畢竟這牢房,也不是聊天所在。」

    陳三伏眉頭蹙了下,沒有領悟到陳璟的意思。

    但是。他也沒有生氣。

    陳璟也問了問關於黑臉老七那群人的事:「他們幾個,是依靠著誰?兩天前,府尹大人審訊我。我偶然聽聞府尹大人乃皇親貴胄,怎麼還不能奈何幾個小混子?」

    陳三伏就冷笑了幾聲。

    「陳兄弟初來京裡,不知京裡的關係。那些皇親國戚,嫁女兒、娶媳婦。都是貴胄之間聯姻。親戚套親戚。就沒有不相熟的。

    既然都是親戚,亦或者親戚的親戚,自然要相互幫襯,相互庇佑了。」陳三伏冷笑道。他說到這席話,也是頗為氣憤。

    京裡的關係,錯綜複雜。

    權貴之間,相互勾結,各種利益糾纏。難以想像。

    所以,哪怕是王爺做府尹。也要權衡利弊。那些小混混,自然是有強大的靠山,才敢如此放肆。

    「祝老七他們,說是自由身,其實早就賣身到了凌府,做了凌大人的家奴。他們仗著凌大人的勢,在西街橫行霸道,放利錢、收份子錢、賭場設局害人,無惡不作。」陳三伏繼續道。

    陳璟就徹底明白了。

    他還想問,凌大人是哪一位。

    陳璟對當今的大人物,除了楊之舟,一無所知。

    他還沒有問出口,牢卒就過來對陳璟道:「出來!」

    然後,他們把陳璟押了出去。

    惜在身後,擔心的望著陳璟,低低喊了聲央及。

    「不妨事的,你別擔心。」陳璟回頭,大聲喊了句,就被牢卒帶出了牢房,惜的聲音不復聽聞。

    牢卒帶著陳璟,不是去上次後堂的方向,而是繞過西邊的角門,進了一處庭院。

    正值初夏,庭院深紅淺翠,交相輝映著。兩旁的花圃裡,種滿了各色的鮮花,此刻繽紛盛綻,似火般紅艷、似雪白純白,以或者粉嫩可人。

    整個視線裡,宛如鋪滿了五彩綢緞,華麗錦簇。

    「這不是上大堂,而是去府尹大人後院。」陳璟在心裡默默猜測著。

    府尹把他帶到後院去,要麼就是極好的消息,要麼是極壞的。不管是要放陳璟,還是要殺陳璟,都不能公開進行。

    陳璟腳步有點慢。

    他還故意停了下,試探牢卒的意思。

    押解他的兩個牢卒,見陳璟停下來,也停下腳步,瞧了他一眼。而後,他們並沒有說什麼,只是推陳璟繼續前進。

    陳璟唇角就有了個淡淡微笑。

    「若是去後院的地牢,我停下腳步,這兩個牢卒的態度一定很惡劣;但是,他們完全沒有,似乎還很客氣,足見是去後院的書房。」陳璟心想。

    去書房是好事。

    接待的地方,也決定陳璟的命運。

    那位府尹大人,想要放了陳璟。

    「可是,為什麼呢?」陳璟想,「難道是查出了我的身份?離上次審訊我,才過了兩天。哪怕是派人回江南打聽消息,也不可能這麼快。

    那麼,就不

    不是看著楊之舟了。既然不是,為什麼又要放我?」

    陳璟思量片刻。

    還沒有等到他理出個頭緒,就已經到了府尹大人的後院書房。

    牢卒把陳璟押了進去,他們自己就回牢房了。

    陳璟交給了衙役。

    府尹穿著便服,坐在案後,神態有點冷峻,似只捕獵的豹,靜靜等待獵物靠近。所以,他的眼神,看上去有點兇惡,又帶著迫不及待。

    陳璟沒有跪下。

    衙役卻壓住他,硬逼著他下跪。

    「退下去!」府尹大人冷喝。

    他不介意陳璟站著。

    衙役們立馬出去。

    書房裡只剩下陳璟和府尹大人的時候,陳璟突然笑了。對他道:「大人,您真是太輕率了。方纔我在牢裡,打傷了三個人。您應該知道我有點身手。您跟前不留一人,若是我殺了您逃走呢?」

    這話,反而那表情嚴肅的府尹大人,面上露出幾分笑意。

    「你想殺了本府,然後逃走麼?」府尹大人反問。

    陳璟心裡,突然對這人有點改觀。這是個目光犀利的人,他知道陳璟不會犯險。明白陳璟有所恃仗。

    所有恃仗的人,都不會輕易殺人,因為沒有被逼到那一步。

    「不想。」陳璟回答。

    「那本府不擔心。」府尹大人笑道。

    陳璟也微笑了下。

    「你。是什麼來頭?」府尹大人突然收斂了笑容,問陳璟道,「江湖能人異士不少,像你這樣的。自然有點來歷。」

    陳璟又笑了下。道:「我並沒有來歷。不知這幾天,大人查清楚二太尉先妾的死因了嗎?」

    「二太尉不肯驗屍,故而要坐實你殺人,這點不用更改。」府尹大人道。

    陳璟聽到這話,表情沒變。

    假如他要死,府尹不會單獨在府裡的後院見他。

    他在等府尹的下。

    「假如,你能告訴本府實話,本府可以幫你。至少判得輕些,能保住性命。只要保住性命。往後的事,且再商量。」府尹道。

    他原本以為,陳璟聽說是坐實殺人,要判死刑,會很害怕,求大人做主等。

    這樣,府尹就可以順利說出接下來的話。但是,陳璟根本不在意,沒有出現府尹預想的情況,府尹怔了下,只得自己往下接話了。

    「大人,您要聽什麼實話?」陳璟問。

    「你是你說陳,可是大理陳氏子弟?」府尹說到這句,聲音突然輕了不少。

    大理陳氏,並不是皇族,這點陳璟很清楚。

    所以,他不明白這位府尹到底要問什麼。

    「不是!」陳璟道。

    「你只管告訴本府,本府會替你保留。」府尹道,「本府見過大理陳氏。早在五年前,有位老先生,自稱是跟隨大理商隊,到了京師。他是個大夫,能觀面問診,絲毫不差。

    本府之前聽聞,你只是看了眼二太尉的小妾,就能診斷她的病。如此手段,難不成是自學的?京裡郎中如雲,從未見過其他人還有這般能耐。」

    所謂大理陳氏,就是一個姓陳的老先生,從大理來的。

    府尹如此稱呼,不過是為了抬舉那位老先生,想給陳璟帶頂高帽子。他似乎已經認定,陳璟就是從大理來的神醫。

    否則,為何都姓陳?

    哪有這般巧合?

    府尹完全忘了,陳氏乃大姓,族人遍佈天下。若說姓陳就有親戚關係,著實太過於牽強。

    他是求醫心切。

    這位府尹大人,五年前遇到了那位老先生。

    當時,是在朋友家的宴席上。

    大家聽聞這位老先生神奇,就讓他觀面診脈,看看他們都有什麼毛病。結果,那位老先生每個都斷得很準。

    到了府尹的時候,那位老先生說:「王爺身有寒症,而且服用熱藥一年多。王爺即將無礙,只是世子或者郡主怕是不好,估計以後淋病不斷。若是有緣,小老兒給王爺府上的世子診斷一番,如何?」

    當時,府尹剛剛得了獨子。

    他等了好幾天,才生了這麼個兒子。

    隨後這幾年,府尹又得了三個兒子。但是對於長子,他疼愛有加。他不太相信觀面診斷,覺得那老先生是胡謅,旁人也不過是應和,說什麼都診斷對了,也不過是場面話,未必是真的。

    在這個年代,孩子很容易夭折。

    府尹也很相信命運之說。

    他的兒子滿月那天,請了算命先生。那算命先生說,孩子嬌弱,不應該沾染藥石,否則難以養活。

    那算命先生還給了孩子一道符,讓他隨身帶著。

    結果,那孩子很健康,長到了八個月。

    如今,沒有半點問題,陡然請大夫去府上問診,府尹心裡咯登了下,生怕不吉利。故而,他猶豫了兩天,最終沒有請

    陳老先生。

    又過了四個月,府尹的兒子滿週歲。

    那時候,大理那位陳老先生,早已回去,找不到人。

    府尹的獨子開始發淋病。

    不是旁的病,就是淋病,和那位陳老先生所言,隻字不差!

    京裡太醫們,個個開了方子,卻不能痊癒。

    已經五年了,府尹的長子每隔半年就要發一次淋病,然後持續七八天。不管用什麼藥,都要持續七八天,然後就好了。

    半年之後,再次發作。

    周轉下來,已經五年整。

    府尹很心疼兒子,又後悔自己當初沒有請那位陳老先生登門問診。這五年裡,府尹花了不少的錢財,派人去大理尋找那位陳老先生。

    他卻聽聞,陳老先生已經去世了。

    老先生似乎沒有親傳弟子。也有人說,有個親傳弟子,早已雲遊四方,不知去向。

    然後,府尹就碰到了二太尉愛妾這個案子。

    陳璟對二太尉愛妾的診斷,簡直和當初那位陳老先生如出一轍。想到這裡,府尹心裡又驚又喜。

    他想,他兒子的救星到了!

    *(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