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盲腸發炎 文 / 黃東風
孟子的文章《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我在大學的課本中讀過幾遍,自己當老師後教這篇課文的時候,發現竟有一句話沒有明白。這是家喻戶曉的名篇,為人師者不能通曉是不太光彩的。——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征於色,發與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這裡的「征於色,發於聲,而後喻」是指人的心靈的悲苦表現在憔悴的臉色中,發出吟詠歎息之聲然後才被人瞭解。上文的前兩句是說人要成就大事業必須經過苦難的磨練,這句為什麼說到人的心靈的痛苦怎樣才被人理解呢?這與主題「生於憂慮,死於安樂」有什麼關係?有的資料註解為「前兩句說的是痛苦的內在表現,而這一句是外在表現,內外結合的寫法。」我不知道這胡亂弄的什麼意思。去問一位年老的老師,他說孟子的文章常用比喻,大概是比喻成功和失敗的關係。我想這樣的解釋總有點空洞,總有點牽強。
我在讀湛江開放學院學習時,教我們「古代文學作品」的是一位年青貌美的女老師,是北京大學畢業的。有一天上課正好是講授「諸子百家」的文章,下課後我很欣喜的去問她。
她聽了一會兒才明白我說什麼,然後坦然的笑著說:「我也不清楚。」隨即又自我解嘲,「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她告訴我,她的專業是研究「唐宋文學」的。
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於從一本《中學文言文註釋冊》中找到了答案:人要有所成就,就要忍受心靈的孤獨之苦。
要理解這句話,我想應該抓住「聲」和「色」來思考。心靈的苦難轉化成「聲」和「色」,那麼「聲」和「色」既是實寫,更包含著一種言外之意,這言外之意便是「藝術的表達」,說得範圍小一點,那就是著書立說表達自己的志向和主張。
唐朝的文學家韓愈就有「不平則鳴」的文學主張。大凡物不平則鳴。——人之言亦然,有不得已而後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懷。……
古代正直的文人大都是能為老百姓鳴不平的,「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懷」,用自己的聲音表達情懷,文學作品那種情鬱於中而洩於外的不平之氣,正是藝術感染人的力量。宋朝的歐陽修就提出「詩窮而後工」的理論,我們現在的「憤怒出詩人」就是這個道理。不過憤怒出的詩人寫的詩的藝術價值並不一定高,因為憤怒的語言往往破壞了詩的意境,然而憤怒出詩人總比「憤怒砸玻璃」好得多。——事實上,韓愈不平則鳴的理論是繼承了司馬遷的發憤著書的觀點的。
孟子一生坎坷不平,他有遠大的政治理想,但是得不到統治者的重用,最後只得走孔子的老路,從事教育,著書立說。他的「征於色,發於聲,而後喻」也是自己心靈的寫照吧。
藝術是以情感人的,人在苦難時的情感最真誠最動人。難怪當今港台的歌星一上舞台就用手摀住胸口,皺著眉頭顯出非常痛苦狀,引得少男少女汪汪眼淚。不過上了年紀的人往往不以為然,覺得一個人手舞足蹈,聲嘶力竭,一會兒哭一會兒笑,實屬不雅。不知道是「藝術表演」的人以為是他們身體不正常,盲腸發炎呢!
港台的歌星大多在順境中長大,有什麼深刻的悲哀可言呵?對於他們的把戲,老祖宗早已準備了一個不屑的名字,那就是「無病呻吟」。
老年人不明白,現代流行的藝術正是「盲腸發炎」派。不過這幾年「享受派」又佔了上風,,那就是「**和大腿一個也不能少」。
孟子的動心忍性,指的是人寧可忍受口腹和心靈之苦,也不要失去做人的仁義本性。一個人如果只顧尋歡作樂,仁義遂失,那只會導致自己走向滅亡。
孟子的話是有一定道理的。縱觀歷史上的**官吏,他們在大肆揮霍老百姓的血汗錢的時候,心裡還有什麼「仁義」可言。
中華民族的封建王朝是人類歷史上最黑暗最荒唐的朝代。中國歷史上的所謂英雄豪傑,大都是沒有什麼建樹殺人放火最厲害的惡魔。哪些良心未泯的讀書人,在動亂的年代,只能留下一些「不平則鳴」的詠歎之聲,孟子的「征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就是這樣流傳至今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