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幾千年來的文化誤導 文 / 黃東風
我在5月12日在鳳凰衛視「一虎一席談」這個節目上,看到了有關教育改革的一些爭論。浙江省有一些市區,從小學開始對學生的素質方面進行評等級。評價分為三個渠道:同學評判,學生自評,老師評判;評價結果與升學軟性掛鉤。這個作法引起了很大爭論。搞教育的堅守自己的陣地,說是教育必須改革,要實行素質教育,須一點一滴地改進,不然什麼事情都不能做。
主張廢除這素質測評的人認為:這測評是不合理的。
首先,人的素質測評很難量化。其中有一位尖嘴的婦女提出說,你評出一個有a級愛心的人,一個有c級有愛心的人;可是在別人落難的危級關頭,a級有愛心的學生可能驚慌而逃,而c級有愛心的學生往往能夠見義勇為。你這素質評判不是很好笑嗎?許多老師都有同感,離開學校以後尊敬老師感念老師的學生往往是在校時學習成績差紀律不好的學生。
其次,學生的年紀小,社會閱歷、文化知識、判斷是非等多方面素質還不具備正確評價別人的能力。
令主張對學生進行素質評價的當事人沾沾自喜的是,在素質評價的內容上有美術和音樂。
一個女孩子馬上反駁:我善於剪紙花,但音樂和美術不行,按照這種標準來評,對我的評定結果是不公正的。
浙江省教育界的領導說:這麼多人的評價,總不能說毫無根據吧?
中國人歷來有少數服從多數的習慣。但事實是,多數人的意見並不一定正確。新中國成立後,多數人對馬寅初「人口論」的圍剿,不是說明了多數人也常常走火入魔麼?面對著中國的成十億人口,當時的總書記胡耀幫曾經淚流滿臉地說:當時要是聽馬寅初一句話該多好啊!
參加討論的那個法國年輕的女士指出了問題的本質:一個人生活是為了自己內心的幸福,我們幹嗎要在乎別人的目光,別人的事情與你有什麼相關?
事實上,這種作法是教孩子從小在別人的目光下生活,而別人目光裡的幸福未必是你的幸福;這是教孩子從小學會作社會和別人的工具,個人的生命價值在所謂的「崇高理想」中變得可有可無。
人是貪婪的動物,偏偏中國人喜歡講究道德,「作秀」便成為中國人的特長。君不見那些貪得無厭的官吏,在政府的大大小小的會議上,手捧經典,聲嘶力竭地叫喊:「決不能讓**分子在黨內有住腳的地方。」現在,群眾對**早已司空見慣,再也沒有深惡痛絕;貪了就貪了,還這樣高呼口號,實在讓人噁心。我們實在不應該從小教孩子向「喜歡作秀」的**官吏們學習。
至於對於「道德素質」的評判,那是更困難了。退一步來說,就算能對別人的道德素質作出準確的評價,可是拿什麼道德作為標準呢?其實在我們的教育體制上,一直有一種文化走向在誤導學生。——人活著是為了什麼?
人的生命價值是為社會作貢獻。有這種價值觀的人當然是偉大的,是人類的傑出者。但強求別人這樣生活是不正確的。並不是每個人的生命的價值是為社會作貢獻。你說那些對社會沒有貢獻的人就不該活在這個世界上了嗎?
我們有的家長有的老師動不動就對學習成級差的學生說:「你這種不中用的東西活在世上有什麼作用,你快去死吧!」這種對人的辱罵對人身權利的不尊重說是「恨鐵不成鋼」,其詞雖不雅,但其心可昭其情可嘉。我們大部分人還不是普普通通的「鐵」麼?世上有可能有必要使人人成為「鋼」麼?一些「差生」在很小的時候就在社會裡變成了「弱勢群體」,他們許多正當的權利在無意之中被剝奪,他們的人格尊嚴時時遭到公開的褻瀆。
人活在世上是為了幸福,人的生命活在世上這本身就是有價值。各個人有各個人生命的價值觀,我們不能用自己認為好的價值觀去強迫別人也這樣生活。如果有一個學生問老師,你活著是為了什麼?其實連老師也很難答出來。一會兒說是為社會作貢獻,一會兒又說是為了自己的幸福;一會兒說是為了麵包,一會兒又說是為了愛情。連自己都含糊不清的問題,卻拿一個道德標準去評價別人,你說荒唐不荒唐?
世界是豐富多彩,你的道德標準再好,你自己珍愛好了,也不能強求別人哪!一人獨舞,一花獨放,一菜獨賣,這世界還是世界嗎?
浙江省教育界的領導不能自圓其說,只好小心翼翼地解釋,我們把素質評價和升學只不過是「軟掛鉤」。
那位法國的女士立即嘲笑說:「電腦病毒無論是軟件感染還是硬件感染都是很麻煩的。」
許多人說了,要評價學生的素質,必須首先全面提高老師的素質。只有老師的素質好了才能很好地評判學生。
管教育的人說,按照目前我國的師資狀況,這要等待多少年啊。許多人豎起了斗眼雞,那意思像在說,「瞧,看現在你們老師那副貓樣,還評價學生呢!」有一位十多歲清清純純的女孩子說:「現在的老師素質比學生差。」主持人「一虎」問理由,答曰:「因為老師經常辱罵學生。」
有人同感,有人驚訝,有人歎息,……。「師道尊嚴」,想不到老師在學生的心目中變成了這副嘴臉,這真是一種巨大的諷刺。
我們老師的素質真的很差嗎?
許多人一提到過去受老師的傷害,就漲紅了臉,有點兒像貧下中農受地主階級的迫害那番義憤填膺。憑心而論,老師因為涵養不夠,對學生心靈的傷害是巨大的。但綜觀老師的一生,幾十年來,他們從過去幾十元的工資到現在的一千多塊錢,是如何生活過來的呢?一方面要養家餬口,一方面要兢兢業業做好本職工作,雖然不是人人嘔心瀝血,可也算是忠於職守。怎麼能以一疵而遮大德吧?
可見,對人道德的評判往往以偏概全,是不合情理的。
在我們的社會上,許多人有一種病態的心理,就是一個人尚且有什麼過錯,就會受到另一些人的批判。「這個人的素質真差!」「這個人的品質低下!」……於是,人們紛紛給自己不喜歡的人「貼標籤」,在別人「低劣卑下」自己「神聖高潔」道德評價中尋找樂趣,尋找安慰。
魯迅先生有一句名言:我的確嚴於解剖別人,然而我更無情的解剖我自己。
事實上,在這個世界上,,有多少人願意讓別人「解剖」自己呢?我們又有什麼權利對別人無情地解剖呢?人是有血有肉的,每一個人都在法律和世俗的框架下謀求自己的幸福,你幹嗎要在別人的背後喋喋不休地說三道四呢?老捨先生在文化大革命時期,受不了紅衛兵的批判辱罵毆打,跳湖自殺了。他臨死前的一句話是:「是誰給孩子們這麼大的權力?……」
魯迅先生是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但在今世,許多人漸漸對他「敬而遠之」,因為他手裡拿著一把解剖刀,見了有文化有地位的人就忍不住嚷嚷:「小子,走過來,讓我割你一塊肉,解剖解剖一下,看你是什麼貨色。」
人們一邊走,一邊回頭勸道:「老爺子,你先把刀收起,我們再好好談。」
在這個世界中,許多事情我們只不過說說自己的感受罷了。「道德評判」最大的惡果是扭曲人性。古人就告訴我們處事的原則:只對事,不對人。許多曾經是恩愛的夫妻,不是因為一句刻薄的話就分道揚鑣了麼?既使不離開,也漸漸變成同床異夢了。「想不到你的素質這樣差,……」多年來的含辛茹苦,得到的是這樣的一種裁判麼?於是「內戰」開始了,無完無了的爭吵,彼此向對方舉起了「槍」,比賽誰射擊的子彈多。
我想,我國的人際關係這麼差,這麼沉重,與我們的世俗觀念和文化教育分不開的。動不動就對人進行道德評判,不但解決不了實際問題,反而加劇人的磨擦,讓人互相撕扯,拉幫結派,於是,這個世界濃煙滾滾,連安靜的角落都變成了廝殺的戰場。
在我們的社會,的確有這麼的一些官吏,這麼的一些老師,他們沒有太多的文化知識,唯一的特長是向別人進行道德講教。這樣的官吏,這樣的老師,不要也吧。
學校的任務,是加強學校的文化建設,讓孩子們有一個施展自己才能的舞台,而不是教孩子們吃飽了無事撐,對別人進行道德講教,往別人身上「貼標籤」。
浙江省教育界的領導終於說了實情,現在實行九年義務教育,農村的學生素質太差,許多老師連課也很難上下去。我們是沒有方法才採取這種措施。
我是當老師的,深知現在老師的苦。課堂上一打打的是孫悟空潑猴般的學生,老師稍不注意,「猴頭們」就把金棒打過來。
然而,企圖通過道德的評判來管理課堂紀律,那是病急亂求醫罷了,其結果與希望是南轅北轍的。
在古代,為了國家的穩定,統治者把人劃分為幾個等級,是什麼「玩意兒」大家清楚。二十一世紀的今天,還要把學生分為abc等級,用這種方法來管理,給人的感覺是「黔驢技窮了」。設置一個籠子,讓學生規規矩矩往那兒跳,看誰跳的姿態美麗。這樣的「把戲」,已經沒有什麼市場了。
浙江省某些地方對學生進行道德素質評判的作法,應該休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