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隋草頭兵

大道小說網 第288章兵不血刃 文 / 瘋戈

    第288章兵不血刃

    遼東城下,隋軍一波接一波的進攻被高句麗人打退,城牆下很快被染成了血色,還沒等變成深褐色,上面已是被新的血跡所覆蓋。(請記住我們的網址du)攻守雙方殺的難分難解,雖然隋軍的攻城器械種類繁多,但大多數並沒能起到作用。高句麗人憑藉著遼東城城堅牆厚,各種防守器械應有盡有,再加上戰士們奮勇拚殺,竟是抵擋住了隋軍的如潮般攻勢。

    天色漸漸轉暗,眼見得破城無望,隋軍大營中傳出了鳴金的鑼聲。眾多隋軍士兵垂頭喪氣的回歸本營,身後響起的是高句麗人得意洋洋的喊叫聲。就在城頭上的一處角落,乙支榮德並沒有像其他人那麼喜形於色,反而是皺著眉頭,望著外面的隋軍大營,半天都沒動地方。

    「大帥,隋軍已經退走,我們也該回去歇息了。」

    旁邊的親兵小心翼翼的提醒乙支榮德,生怕犯了他的忌諱。方纔他們可是親眼所見,乙支文德一反平日的和氣,宛如凶神惡煞般砍掉了幾個畏縮不前的士兵。對這位大帥而言,只要能守住城池,無論是什麼代價都在所不惜,更遑論他們這幾名小兵了。

    乙支榮德收回眼神,往自家城牆下歡呼雀躍的軍民掃視了兩眼。就在此次大戰之前,他已經下令堅壁清野,將遼東城附近的所有高句麗人都撤入了城中。面對隋軍的攻城,在他的鼓舞下,所有高句麗人都已經確信,萬一城池被攻破,等待他們的將是血腥般的屠殺。是故,當乙支榮德發佈募集令時,很快從城中募集得到了三萬餘精壯漢子。

    這些人大多經歷過去年的那場慘烈的攻防大戰。是役,楊廣在隋軍中設置了眾多的招降使,他們的使命就是在高句麗人轉杯投降時要及時阻止隋軍攻城,以免有傷天和。實際攻防戰中,隋軍也曾經付出無數條鮮活生命的代價後,攻擊出了一個個的缺口,往往距離城破也就是須臾而至的時間,但偏偏高句麗人舉手要投降了,這口頭上的投降承諾,讓那些招降使們忙不迭的發佈命令,不許隋軍繼續攻打下去。而那些高句麗人,卻是憑借這種無恥的行徑,獲得了不少的緩衝時間,等隋軍退後,馬不停蹄的著手修補城池,等全部修好之後,卻是變了臉色,翻臉不認方纔的投降行徑。

    最可恨的還是那些招降使,明明知道高句麗人耍的是什麼把戲,但偏偏不敢做主,更不敢違背楊廣的命令,這一次次的投降與反目,甚至讓高句麗人得到了甜頭,當聽說這一次隋朝天子也龍顏震怒,居然撤掉了那些所謂的招降使。這種訊號很快就讓高句麗人有一種感覺,這次若遼東城真的守不住,再次破城之後,恐怕等待不再是隋軍和藹的面孔,而是面臨著隋軍的屠城。

    這樣的傳言在遼東城內愈演愈烈,乃至於所有的人都堅信這一點,所以守城之時,遼東城內所有軍民萬眾一心,拼了命的抵抗隋軍。

    而此時的隋軍大營內,卻是慘淡得很。聽完了楊廣大發雷霆之後,所有將領都沒了興致,灰溜溜的回到自家營帳內,盤算著明天應該是那支不走運的隊伍輪番攻城,而自己的隊伍又會放在哪一天,屆時自己應該怎麼面對等等。

    唯一得到封賞的是肉飛仙沈光。白天他猶如天神般的從城頭直降下來,竟是讓楊廣也覺得大有光彩,好歹是抵消了一些破城無望的沮喪感,直接被連升數級,被提拔到了當朝散大夫之職,能夠經常陪伴楊廣身邊。

    遼東城攻防戰一時間陷入了僵局,雙方都有些無可奈何,似乎事情的軌道又回到了一年之前,長達數月之久的圍城。{請記住我們的網址}

    夜色漸濃,高麗城山城外,一哨人馬飛奔而來到了城下,城上高句麗士兵早已枕戈待命,格外的警惕,此時看見來騎人數並不算多,身上俱都是高句麗軍隊的服飾,一顆心也稍微有些放鬆,開口問道:「來者何人,報上名來。」

    只聽見下面一名將領抬頭望著城池,罵聲驟起:「,老子是平壤的護兵統領金德柱,有命令要交給城主大人。爾等還不快打開城門。」

    說話的將領滿臉的坦然,一口高句麗官話字正腔圓,城頭上為首的幾個士兵不由愣住,遲疑了半晌,方才在底下金德柱等人的喝罵聲中將城門打開了一道縫隙。

    金德柱等人魚貫而入,還抽了守門士兵兩個耳光,自然是對他們動作遲緩的回報。那幾個士兵捂著臉蛋,恨恨的瞪著消失在長街上的那一行人馬。其中一名士兵皺著眉頭納悶的自言自語道:「怪了,這些人怎麼感覺有些怪怪的?」

    另一名士兵一拍他的後腦勺,冷笑道:「這事情可是你能管得了的麼,上面不管發生啥事了,咱還不是一樣當這個守衛城門的大頭兵麼?」

    前面的士兵兀自爭辯道:「最近可是風傳隋軍圍困了遼東城,恐怕這幾日也該有隋軍來到這裡,萬一,萬一那些人是隋兵打扮呢?」

    「哈哈,隋軍既然圍困了遼東城,我們這種邊陲小城,哪裡值得引起對方的注意。你我還是放寬了心。就憑這十幾個人,還能鬧出多大的風浪?」

    且不說這幾個高句麗士兵如何討論,那十多騎拐到街角處,又分出幾名人手,往城牆方面又返了回去。剩下的人一路疾奔到了城主府,高聲喝叫不止。城主金文樹聽到傳報,匆匆趕至府門外,見到金德柱後並不疑心,恭恭敬敬的將他們幾個接到了裡間,分賓主落座後,詢問有何要事?

    金德柱原本就是連山堡堡主,說起平壤事情也甚是熟悉,只是簡單寒暄了兩句後,已是將金文樹的疑心盡數打消。隨後待要說起正事時,往左右看看,眉頭蹙動,欲言又止。

    金文樹眼見此等情形,心中自然明白,知道來者恐怕有重要的機密事情,一聲吩咐讓左右退下。隨即一雙眸子盯住了金德柱,不知來者要說的到底是什麼機密事情,竟然如此慎重。

    金德柱見對方支開親衛,裝作話不傳六耳的模樣,湊近了對方,似乎要說些什麼。金文樹信以為真,將耳朵湊了過去。沒想到的是,對方剛剛靠近,手中一晃,已是多出了一把明晃晃的匕首,頂在了金文樹的心口處。

    「你,你這是何意?」金文樹被他駭了一跳,口不成句的質問對方。

    「嘿嘿,難道你還沒看出來麼?我們是隋朝軍隊,特地來取高麗城山城。」金德柱旁邊一名漢子笑嘻嘻的說道,手裡也亮出了一把異常鋒利的匕首,在金文樹的身前左右晃來晃去,嚇得這傢伙身子一直在發抖,真怕那匕首一個不留神,將自己的臉蛋刮花了,那就有些鬱悶了。

    這個漢子正是余老三,他與關義二人一左一右,站在金德柱旁邊。此時見對方這名城主大人似乎已經被嚇住了,冷冷笑道:「城主大人,接下來能否將功贖罪,可就要看你的本事?」

    金文樹這才看出來這幾名漢子的面貌似乎與高句麗人有些差異,頓時面如土色,知道自己恐怕是凶多吉少。但聽余老三如此說話,似乎還有一線生機,這心裡面可就有了一點點活動的意思,陪著笑道:「將軍有什麼需要的,請儘管吩咐!」

    余老三沉聲道:「現在你馬上下令,讓幢主以上的將官到你府中議事。」

    金文樹心中一沉,但看著幾個人手中寒光閃閃的匕首,兩相權衡下自然是自己的小命更為重要,只好乖乖的吩咐下去,召集山城中幢主以上的將官前來城主府議事。

    等到所有幢主以上的將官到達以後,卻愕然發覺除了自己之外,其餘親兵護衛一律不得入內,齊齊驚訝不知發生了何事。他們中也有人得到了消息,說平壤城來了信使,心中暗暗猜疑,莫非是朝中出了什麼事情?

    但是讓他們沒想到的是,等將他們所有人的武裝解除掉後,竟是全數被綁了起來,而這一切似乎都是城主大人受平壤城來使所指使的,有一些腦袋活泛的人,已經開始懷疑其中的緣故,更有甚者,因此猜疑到了一些子虛烏有的事情,在隋軍壓境之際,淵氏難道要對高氏下手了麼?

    隨著余老三的出聲,這些將官才恍然大悟,但又無可奈何的當了隋軍的階下囚,頓時整個山城內群龍無首。與此同時,山城內西北城頭處突然發生了一陣喧囂,有一群高句麗士兵不知為何,突然倒戈殺死了城頭上守衛的士兵。還沒等到其他士兵醒悟過來之際,那群人已經佔領了城頭,並將吊橋放了下來,城門也被打開。

    高句麗士兵被他們這群人的舉動都弄得稀里糊塗,但是當聽到遠處轟隆隆的千馬奔騰的聲音後,眼中倏然出現了隋軍騎兵的蹤跡,這下子哪裡還不知道,這群人根本就是隋軍所扮,遂發一聲喊,就要搶回城頭。但此時幢主以上的將官全數被城主召集走,留在這裡的也就是最低級的頭目罷了,又哪裡能組織起有效的反擊,直到最先趕到的騎兵一頭撞入山城之際,還是無法將城門的控制權奪回來。

    隨著大隋騎兵越來越多的湧入山城,高句麗士兵更加不是對手,紛紛往後敗退。但讓他們尤為恐懼的是,自己的各級大小將領竟是無影無蹤。沒有了有效的組織,高句麗士兵剎那間變成了潰軍,被大隋騎兵追在身後,幾乎一邊倒的形成了一場屠殺。幾乎是一個時辰不到,已經控制了整座山城。

    高句麗士兵疲於奔命,四處躲閃,但最終也跑不過隋軍鐵騎的速,有機警些的早就跪在街道兩旁,伏倒在地,表示投降。但隋軍鐵騎對高句麗人早就恨之入骨,去年的那場屠殺更是讓這些人的心中全是仇恨,哪裡還肯留下什麼活口,頓時街道四處傳出了陣陣慘叫聲,鮮血染紅了整條街道。直到楊戈最後下令停止屠殺,收攏俘虜的命令下達之後,隋軍才慢慢停住了手上的鋼刀,將所有俘虜壓到了山城演武場上。

    此時,余老三金德柱早就將那一干高句麗將官押了過來,加上演武場上的俘虜,也有差不多數千人之多。就在所有高句麗人心驚膽寒之際,眼睜睜的看著隋軍居然又押解了山城中的居民,也被送到了演武場。老老少少,男男女女,黑壓壓的一大片。哭喊聲,求饒聲,頓時充斥了整座操場,顯得混亂不堪。

    楊戈冷冷的盯著那些俘虜,目光如電,掃視過全場,高聲喝叫道:「底下人聽著,我知道你們中間,有很多人並非高句麗族人。現在聽我命令,但凡不是高句麗族人的人,統統站出來,另外編隊。」

    高句麗原本不過是漢時的一縣之地,五胡亂華時趁著北方大亂,收攏中原逃難的漢人,同時四處征討,收編那些弱小的部落,這才漸漸壯大起來,如今高句麗國內近四百萬人,倒有大半原先是北朝時逃去的漢人和這些年被高句麗征服的遼東各部落土著。

    早在攻城之前,楊戈已經預料到了這俘虜的問題。他們本就只有三千鐵騎,這打下山城容易,那隨之而來的俘虜卻成了大問題。全數殺掉,未免太多血腥,但帶上這些俘虜卻是有些不太現實。經過與手下將領商議過後,李靖提出了一條計策,分化俘虜營。將那些並非高句麗族人的收為已用,至少日後再攻城之際當做炮灰也是不錯的。

    聽到楊戈的說話,操場上頓時引發了軒然大波。那些高句麗族人的臉上紛紛露出了恐懼的神色,隋軍要將他們甄別出來,其用意不問可知,他們這些人的下場自然是苦不堪言。而那些並非高句麗族人的,臉上神態各異,四處張望,一時不知所措。有些機靈的早已走了出來,站到了前面空地之上。既然有人帶了頭,越來越多的人走了出來,空地之上頓時人滿為患,總數竟然也有三千多人,而剩餘原地不動的精壯漢子還有兩千多人,剩下的老弱婦孺都被押到了操場另外一邊,神色驚恐的看著眼前的一幕。但那些高句麗人雖然心中驚恐萬狀,但畢竟還存著一絲僥倖,希望隋軍還會留下他們一條性命,竟是乖乖的都不敢有任何反抗。

    等到再無人走出,楊戈下令,將剩餘高句麗人全部綁了起來,如同串糖葫蘆一般,綁成了一溜,半點逃走的機會都不可能給他們留下。而那些走出來的其餘各族俘虜,看著高句麗人如此模樣,心中不禁有些慶幸。但看著上面楊戈的眼神掃射過來,竟是忍不住的心驚肉跳,不知自己的命運又會如何?

    楊戈高亢有力的聲音再次響起,聲調裡帶著絲絲陰冷:「剩下來的人中間,我知道裡面必定還有些殘餘的高句麗人,意圖蒙哄過關。哼哼,但凡是舉報出有殘餘高句麗人的,都有封賞。但如果讓我知道,有人知情不報,只要讓我查出來,當場梟首示眾。」

    頓時,楊戈的一席話好像一塊石頭丟入了湖中,引起了陣陣漣漪。那些俘虜們頓時躁動起來,不停的打量著周邊的人,將那些高句麗人指認了出來。他們這些人並不一定為了封賞,但為了能保住性命,自然不再有任何隱瞞。轉眼之間,已是有數百名高句麗人被指認了出來,立刻被五花大綁,帶到了前面空地上。

    那數百名高句麗人被後面隋軍拳打腳踢,推推搡搡的丟到了前面,臉色早就發白,知道絕難倖免。果然,一排排隋軍手持鋼刀走了過來,那寒冷的刀刃剎那間讓這些俘虜陷入了恐懼之中,到處傳來了求饒聲,更有甚者,已是淌出了不少黃白之物。

    如果放在戰場上,廝殺到最後一刻,也未必會見的害怕多少。但此時被人押著等待處決,這種心頭上的恐懼感卻是增強了許多許多。

    楊戈正待下令,旁邊的李靖笑著說道:「將軍,不如讓那些俘虜來殺高句麗人!」

    一語驚醒夢中人,楊戈頓時明白了李靖的意思,眼中露出了一絲讚許,高聲叫道:「你們聽著,這些高句麗人,試圖渾水摸魚,當真以為我們大隋是睜眼瞎麼,他們這些人的狗命死不足惜。現在,有膽子出來殺這些高句麗人的,給我站出來!你們這些人,本就不是高句麗族人,想必平日裡受這些高句麗人的欺凌也不少,給你們一個機會,也出出心頭惡氣。」

    那些俘虜面面相覷,都有些猶豫不定。楊戈沉著臉又說了一遍,這才有幾個俘虜壯著膽子走了出來,膽戰心驚的走到了前面。

    「很好,你們有膽子走出來,本將軍自然不會吝嗇,你們暫時充當隊正一職,統管這些俘虜。你們接下來應該怎麼做,明白了麼?」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