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隋草頭兵

正文 第313章 離間之計 文 / 瘋戈

    大業十一年,七月,大隋遼東軍正式啟動了百濟戰役。

    楊戈將李靖留在了遼東,自己親自領軍,率領大軍十萬,齊聚平壤城,誓師南下,直撲百濟王朝的第一座北邊堅城——北漢山城。與此同時,王思晨率領水軍戰船數百艘,兵馬三萬,繞過江華灣,直撲百濟海岸線的腹地群山灣。從此處登陸,已是距離百濟都城泗沘城不遠。

    隋朝大軍壓境,消息還沒傳到泗沘城。百濟王朝內部卻已經是一片人心惶惶,數日以來,朝堂上下,城中內外,無不流傳著一則消息。

    大隋遼東軍已經與新羅結盟,不日將進犯百濟。此消息傳播開來,城中軍民無不驚慌失措,朝中文武百官也各有主張,分成了主戰主和兩大派。整日吵吵嚷嚷,卻拿不出任何章程出來。

    百濟王扶余璋更是沒了主意,在左右大臣的勸慰下,這才勉強穩定了心神,開始在國內進行全民動員,四處調派大軍,準備趕往北漢山城要阻擋隋軍入侵,同時將各郡縣士兵紛紛組織起來,聚攏到了泗沘城裡面,意圖像當年高句麗一般,憑著堅城頑固防守。

    等到大軍走了數日,城內又爆出了數條流言出來。其中最為駭人聽聞的就是北漢山城城主扶余琪早就與遼東軍大總管楊戈有舊,恐有不軌之心。初時城內軍民並不肯輕信這則流言。但隨即有人有鼻子有眼的說出,當日正是少城主扶余元將楊戈等人護送出百濟,直至送到了外海上,這才興致勃勃返回。由此可見,北漢山城有不軌之心,恐怕並非空穴來風的。同時間又有人站出來,指認這兩年北漢山城與遼東的海上交易頻頻,兩者關係的確非比尋常。

    流言越來越多,說的活靈活現,不由得讓人不相信。百濟王扶余璋本就是個多疑的人,一旦心中有了這根肉刺,就再也拔不下來,甚至晚上做夢之時都能夢見扶余琪等人哈哈大笑要將他送到楊戈面前的情景。最後,扶余璋終於按捺不住,讓二世子扶余德帶了一干精銳,前往北漢山城,務必要將扶余琪父子兩人擒獲,以解決心腹大患,隨後率軍抵抗遼東軍。

    他卻沒有想到的是,此時北漢山城的城主府內,余老三正帶著兩人,與城主扶余琪面面相對,正竭力勸說他投降楊戈。但扶余琪卻不為所動,斬釘截鐵的拒絕了余老三的建議。余老三卻並沒有著急離開,而是住在了驛站之內,並派出了一些斥候,打探城主府的動靜。

    此時,扶余德已是趕到了北漢山城。在城外他並沒有看到隋軍的蹤跡,而根據他自己事先派出的眼線所獲得的消息來看,隋軍的行動本來十分迅速,但恰恰是到了北漢山城附近卻是放緩了腳步,所紮的大營距離山城也比較遠,這更是讓他感覺到其中的蹊蹺,對那些流言更是深信不疑。若是換了旁人,恐怕連這北漢山城都不敢進去了。但這位二世子本就是個膽大妄為之人,為了爭取王位,平日裡已經無所不用其極。這時候更隱隱感覺到是個機會,若是他能成功擒獲扶余琪父子兩人,重新奪取北漢山城的控制權,立下這番大功後,說不定就有了王位的希望。

    基於此,扶余德不顧左右勸阻,帶著人直撲北漢山城而來。果然不出他所料,城主扶余琪並沒有公開造反,而是畢恭畢敬的將他迎進了山城。扶余德暗中觀察,發覺城內守衛並沒有什麼異常,心中懸著的一顆心就放了下來。

    到了城主府後,扶余德假傳有百濟王密令,讓扶余琪喝退手下,身邊只留了聊聊幾人,都是北漢山城的重臣。扶余琪不疑有他,遵命行事。正等著二世子出示密令,卻沒想到這扶余德瞬間已是變了臉色,高喝一聲,身邊親衛一起動手,已是將扶余琪父子兩人綁了起來,餘下幾人也都是兵刃加身,絲毫不敢動彈。

    「二世子,你,你這是何意?」

    扶余琪大驚失色,張口結舌質問扶余德。旁邊的扶余元卻是隱隱猜出了一些,驚疑不定的看著對方。

    「哈哈,扶余琪,你與隋軍勾結,意圖不軌,到現在還意圖蒙騙與我,嘿嘿,當我等是傻子麼?」

    什麼?扶余琪的腦袋頓時炸了開來,嗡嗡作響,好半天才怒聲吼道:「二世子,莫要聽信讒言,我父子二人對百濟一片忠心,何來不軌之心。這實在是冤枉啊,冤枉。」

    扶余德哈哈大笑道:「冤枉,整個泗沘城都傳遍了。你父子二人就是有什麼冤屈,還是等到了泗沘城再說吧。」

    隨即又看向那幾個將領,冷冷笑道:「至於你們,恐怕也是一丘之貉,傳我命令,統統押送到泗沘城。」

    扶余琪等人一片恐慌,心中自然明白,若真是被押到了泗沘城,按照百濟王平素多疑的性子,十有**是九死一生的局面,哪裡肯甘心,這就要掙扎,邊上親衛手起刀落,一陣寒光閃過,一名將領慘叫一聲,已是身死當場。餘下眾人看其慘死在那裡,頓時悚然吃驚,身子再不敢有多餘的動作。

    到了這時候,扶余琪心中暗自後悔,這等昏君還保他作甚,還不如早早答應了余老三,投降遼東軍,也能得一個好結果。但這時候已是沒了後悔藥可吃,正在哀歎之際,突然耳邊傳來一聲爽朗的笑聲:「哈哈,來得早不如來得巧,這場大戲倒是沒有錯過!」

    隨著笑聲,大廳四周,突然閃現出了幾個人出來,為首的正是被趕到驛站休息的余老三。

    扶余德見到這幾人突然出現,不禁吃了一驚,但隨即又穩定住了心神,大喊一聲:「你是什麼人,還不速速退下!」

    余老三斜著眼睛瞥了他一眼,嘻嘻笑道:「什麼人?你方才不是說了麼,扶余琪父子與遼東軍勾結,哈哈,我不就是那遼東軍了麼?」

    遼東軍?扶余德駭的面色一變,指著余老三怒喝道:「好大的狗膽,居然還敢在這裡出現,來人,還不快將這些人拿下。」

    看著扶余德在那裡大呼小叫,余老三的臉上卻露出了戲謔的表情,好似在看他唱戲一般。說來也怪,扶余德連著喊了幾聲,門外卻無人應答,這心頓時就涼了半截,知道情形不妙。

    余老三胳膊一揮,帶來的幾人齊齊逼了上去。扶余德大駭,喝令手下動手。但這些人哪裡是余老三等人的對手,三下五除二的功夫已是跌倒了一地,最後扶余德這位二世子被余老三迎頭一巴掌,打得五彩繽紛,已是血跡斑斑。

    這時候扶余琪等人已經被解救出來,看著混亂的場面目瞪口呆,低頭不語。

    余老三將扶余德提溜到了扶余琪跟前,摔倒在地,然後冷笑道:「城主,現在你還想為那所謂的百濟王效忠麼?」

    扶余琪凝神看看扶余德,低歎了一口氣,沉默不語。旁邊的扶余元卻是氣呼呼的蹦到前面,伸手就是一巴掌,將扶余德打得昏頭轉向,惡狠狠的說道:「這等昏庸無道之徒,哪裡配得上做我們大王。父親大人,不如我們反了吧?」

    扶余琪還在猶豫,旁邊的幾位將領也齊齊開口道:「城主大人,既然大王容不得我們,為今之計,也只有投靠遼東軍了。還望大人三思!」

    其實扶余琪早就拿定了主意,但礙於自己先前那番說話,卻又有些難為情,這時候自家兒子與諸位將領都已經替自己說了出來,當下也不再推脫,將頭轉向了余老三,毅然說道:「余將軍,多謝搭救,還請回報楊總管,我們北漢山城,日後定當效忠大隋,唯總管之命是從!」

    北漢山城豎起了大隋的旗幟,扶余琪父子二人大開城門,將遼東軍迎了進去。楊戈見到扶余琪父子二人,聊起往昔交情,倒是相談甚歡。扶余琪心知肚明,自己雖然主動投降,但手下軍馬足有三萬之多,若不解了兵權,日後也是取死之道。遂主動將軍權交出,此舉更是讓楊戈甚為滿意,當場宣佈扶余琪為北漢山城城主,至於扶余元,則是跟隨他一道前往泗沘城。那三萬多兵馬,也被重新編排整頓,納入了遼東軍的行列之中。

    這北漢山城本就是百濟邊境最為重要的城池,向來駐有重兵。如今扶余琪率領三萬兵馬投降遼東軍,頓時使得百濟北疆門戶大開。百濟與高句麗不同,境內高山並不多見,大多是平原地區,正適合騎兵馳騁。如今兵不血刃的拿下了北漢山城,遼東軍更是如虎添翼,當下楊戈號令三軍,命令胡刀謝映登兩人各自統帥一萬鐵騎,分左右展開攻擊。而楊戈所率大軍緩緩跟在其後,一路之上,鐵騎所到之處,無不望風披靡,勢如破竹,直搗熊津城。

    熊津城離熊津江入海口約一百里,是百濟原來的國都,也是如今百濟國內除了泗沘城以外最大的城池,高約五丈,城牆堅固結實,易守難攻。其城建在熊津江岸的一塊平原地上,北依車嶺山,東南方向為雞龍山,熊津江從城正南側流過。熊津城扼守著貫穿百濟中部地的熊津江,還有從周留、以禮等其他百濟重鎮通往泗沘城的要道,實是一個百濟境內最為重要的戰略要點,只要將熊津城順利拿下,泗沘城將身陷重圍,必定不攻自破。

    就在陸上軍隊勢如破竹之際,王思晨所率領的水軍卻是遭遇到了麻煩。原本這百濟水軍並不是很強大,除了江華灣碼頭駐紮有一部水軍之外,也就是群山灣一帶海域還駐紮有一部水軍,但其規模都不是很大,比起當日的高句麗水軍尚有不如,更別提如今的遼東水軍了。

    正因為如此,王思晨帶著水軍戰船,浩浩蕩蕩而來,根本沒有將百濟水軍放在眼中。事實也的確如此,路經江華灣時,只是讓蘇釗成帶著手下船隊晃了一圈,江華灣的百濟水軍已是不攻自敗,紛紛投降。

    但是快要到了熊津江口時,出乎王思晨意料之外的事情發生了。正前方突然出現了數十艘戰艦,看旗號正是百濟水軍。

    「哈哈,就這麼些戰船,也想與我水軍一較高下,當真是不知死活。」

    王思晨輕蔑的一笑,號令全部戰船,繼續高速行進。與前方敵軍戰船剛一接觸,一聲令下,數以千計的石塊隨即拋出,黑壓壓的鋪天蓋地,剎那間籠罩了敵軍戰船。只聽得敵軍慘叫連連,再堅持了幾輪已是紛紛四散奔逃。

    遼東水軍將領哈哈大笑,不等王思晨吩咐,已是各自瞅準了目標,追了上去。兩方船隊一逃一追,慢慢的就進入了熊津江口處。這熊津江入海口極其寬闊,有幾十里寬,再往裡慢慢收窄,但溯江而上幾十里,兩岸都是由河流所帶泥沙沖積而成的平坦河谷地,幾里甚至幾十里內,沒有任何險可守,百濟人在海面上遭到重創後,即便在熊津江兩岸據守,對於遼東軍而言,都已經無足輕重。以目前兩軍戰鬥力對比來看,恐怕只是旦夕之間的事情罷了。

    前軍艦隻再次加快速度,追擊逃入熊津江口的百濟敵軍艦隻,早就慌亂不堪的敵艦行動速度大減,一些艦隻相互撞在一起,在相對來說我方快速靠近的戰船攻擊下,又有不少的敵艦被拋出去的石塊擊中、擊毀。

    一時間,熊津江口處的海水也微微泛出了血色,那是死傷無數的百濟水兵落海後所染的。海面上漂浮著大量的戰船殘骸,還有數量不少的敵軍屍體及未死亡的士兵,這些落水的敵軍士兵在起伏的海浪中一浮一沉,一些人的身子在起伏幾下後也就沒了水中,看不到了,一些還活著的有幸抱著木板之類求生工具的士兵,看到有船臨近,不顧一切地往駛過來的遼東軍戰船處游來,指揮後續艦隊行進的王思晨,目光冰冷,毫無掩飾的命令弓箭手們,將這些在海上漂浮,還未死亡的敵軍士兵射殺。

    大戰剛開始,大隋水軍還未登陸,哪裡可能再分出兵力來照看俘虜,因此各指揮的將領們都嚴格執行王思晨的命令,消滅一切敵方的有生力量,不抓俘虜,也絕對不允許敵軍士兵靠近我戰船。

    遼東水軍的前軍艦隊已經進入熊津江口,越往前行,水流越急,行進的速度越慢,急流中看到不少落水的敵軍士兵被水流衝下來,轉眼間被衝入海中,這些士兵有可能是逃跑的戰船相互撞擊,而使船體毀壞,士兵們掉入水中被衝下來的。被衝入海中的敵軍士兵,即使沒有人射殺他們,在如今沒有什麼救生設備的時候,也基本沒有什麼可能活命。

    王思晨心得意滿,此番率領水軍前來,若是能搶在前面將熊津城拿下,這首功就跑不掉了,屆時倒是要讓胡刀李靖等人看看,他們水軍的實力究竟如何,比起他們陸軍而言,也是不遑多讓的。

    正在這時候,突然前面戰船上傳來了一陣喧嘩,王思晨正詫異時,負責瞭望的士兵已是有些慌張的稟報道:「統領大人,事情有些不對,從前面白村江衝出了數百艘戰船,正急速向我船隊駛來。看旗號,應該不單單是百濟的水軍,還有新羅以及倭人的旗號。」

    什麼?新羅以及倭人的旗號?難道這三家居然聯起手來了,這倒是沒有想到的。

    早在半個月前,楊戈已經派人由海路前往新羅,面見新羅王,尋了個借口,要與新羅結盟教訓百濟。而新羅王畏懼遼東軍的實力,不敢不答應。沒想到這傢伙居然當面一套背後一套,居然也懂得唇亡齒寒的道理。非但與百濟結盟共抗遼東軍,讓所有人沒想到的是這隔海相望的倭人居然也插了一腳進來,當真是吞了熊心豹子膽。看來這倭人的野心也是不小啊,這一點還真讓楊戈楊大總管說對了。

    王思晨頓時吃了一驚,萬萬沒想到在這裡居然撞上了對方大批水軍的埋伏。此時因為熊津入海口的原因,儘管還算比較寬闊,但畢竟不能同時容納太多戰船。而遼東水軍的絕對主力戰船大都是三千石以上的大船,更是衝進來的不多。此時對上敵軍的數百艘戰船,這數量上就弱了不少。

    王思晨念頭急轉,已是明白了對方的居心。剛開始的那數十艘戰船不過是誘餌罷了,敵軍真正的用意就是將一部分遼東水軍誘進熊津江口,然後再聚而殲之。果然好計策,沒想到終日打雁,今日卻被雁兒啄了眼睛。

    王思晨頗有些惱怒,臉色已經變得有些鐵青,冷冷吩咐左右:「給所有戰船打出旗語,允許使用秘密武器。哼,對付這幫人,看來不下狠手是不行了,告訴蘇釗成與樂進兩位將軍,給我照死裡打。想在我們遼東水軍身上佔便宜,哪裡有那麼容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